people-2557451_1280.jpg

我喜歡靜靜地觀察人,也喜歡把看到的問題放到自己身上來思考有什麼經驗可以對應。說「擇偶」太狹隘,我們就說交友吧!交友這件事我也斷斷續續看了十幾年(包括我自己的經驗),社群交友也好、未婚聯誼也好,不論有意無意、是否拚命,大部分人在單身的時候遇到同樣單身的異性,多少可以意識到,那些人都有走入生命的可能。即使他不是你的菜,可是人生嘛你怎知道明天會有什麼變數?我就喜歡過我一直以為不會喜歡的人,嚇了自己好大一跳啊。

許多人困於對異性相處的不熟練,寧可保持距離默默觀察就好。但是我要說,與人交往(這裡說的是人際交往,不限於一對一戀愛)的能力,就像上台演講一樣,不維持頻率地做就會退步。即便你曾經很熟練,等過很久以後要再上台,就會緊張得不能自己,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我有個宅友,名叫阿宏。阿宏想戀愛很久了,可是不知道怎麼跟女生自然地聊天。由於長久的單身,還有對異性關係的嚮往,讓他只要一靠近女生就會意識到這個願望,因此緊張起來,然後對方總會敏感地察覺、躲開,進而挫折到他。這樣的經驗又害他下次認識人更加躊躇,擔心自己被人覺得噁心,或者該講話時腦筋空白,深怕說錯話被人誤會。最後他乾脆都只遠遠地看,不太敢去交友了。可是你知道,那種意識過度的「遠遠地看」,其實也滿讓人害怕的﹍﹍他會在心裡幻想一百遍跟那女生互動,然後在某天看到她交男友時自顧自「失戀」。我更擔心這樣下去,他會永遠抓不到機會用平常心去交朋友(也就是他連普通的異性朋友都很難交)。

如果你現在單身,不管是不是現在就想交新對象,不想也沒關係,但若是將來還打算談新戀情,那我會建議你維持跟單身異性接觸的頻率。網路上聊一聊、偶爾約吃個下午茶或踏個青。你不一定需要追求這些朋友,也不是在亂槍打鳥或搞曖昧,而是讓自己在心境上習慣跟單身異性相處這回事。這可以讓你在真正想要出手時,對往來的態度不那麼陌生。尤其如果你很介意另一半的價值觀相不相合,不去接觸怎麼有機會知道呢?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jpg

過去我們曾經介紹過《再見了,拉札老師》,描述政治受難者尋求新國家庇護期間如何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以及難民最容易觸及的死亡議題。《拉札老師》的焦點放在和平國家中,遭遇不幸的孩子們與異鄉人如何從衝擊中復原。本來我預期《深秋的黎明》會是類似的電影,只是從成人戀愛的視角切入。而戀愛向來是受難電影裡象徵生機的緩衝物,好像讓我們在痛苦之餘作為安慰劑嚐到的一塊糖果,看完以後才發現我真是太小看導演了。

《深秋的黎明》由知名查德導演麥哈梅沙雷赫魯(Mahamat Saleh Haroun)編導,描述從中非內戰國家查德,帶著子女與弟弟流亡法國的阿巴斯一家人,尋求庇護的經過。阿巴斯和弟弟艾提恩原在查德時都是社經地位不錯的教師,一位教法文,一位教哲學。逃難過程中,阿巴斯的妻子遭民兵射殺,一家人來不及收拾心情,只能帶著傷痛來到法國試圖重新生活。在那裡,他遇見了卡蘿,一位不在乎他來歷、真心與其相愛的白人女子。即便一家人對死去的女主人仍然懷念,但也因為這名女性的支持,讓他們徹底顛覆的生活逐漸尋回一絲安穩。然而歐洲各國對難民的收容率已達緊繃,任憑他們怎麼申請、上訴、試圖證明自己在法國如何安分守己,居留證仍始終遭到駁回,直到面臨驅逐的那一刻﹍﹍

04.jpg

自始至終,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阿巴斯複雜的情緒,透過演員的背影、沈默、時而哭泣,一股壓抑的憤怒層層堆疊直到令人喘不過氣來。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即便落難仍試圖維持禮貌和尊嚴,然而世界殘酷的是,它並不以人的修養或努力待人。在法國,他們就是庇護法庭公告欄裡,名單上的一個名字。在這名單上,犯罪者和良民的價值、標籤與待遇是等同的。不論你偷拐搶騙,還是在當地認份工作、擁有愛人,都無法享有一絲權利分配上的例外。「難民」這個身分,更是雪上加霜的標記。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a15826b10282.jpg

如果你和我一樣,已經距離青春遙遠,那麼你應該也跟我一樣,看膩了歌頌青春的電影。什麼初次戀愛的美好、校園舞會的悸動,從一開始覺得可愛、懷念,到現在感覺就像隔夜的義大利麵,黏糊糊又髒亂、一點都不覺得好吃了。

那麼,要怎麼把這種被拍得黏糊糊的題材,做成一道新鮮風味呢?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選到一位好演員,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成功詮釋了這位內心細膩、有點彆扭、聰明卻又不時迷惘的女主角克莉絲汀,為這部作品增添角色魅力。

 

吾家有女初長成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57396_1280.jpg

自從接觸心理學之後,我經常反思自己的「自我」意識,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怎麼互相影響的。一般來說,人的自我有四個部分,一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的部分」;二是「自己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部分」;三是「只有別人看得到的部分」;四是「自己和別人都看不到的部分」。除了一跟二以外,我們通常仰賴別人對我們的反饋,來確認「別人眼中的我」,並內化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我們常想要形象經營,也是在試圖掌控「別人能看到的我」。不過,即便我們以為可以絕大部分地掌握自己,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人的影響,很可能也成為一個「原本不是,但是最後如他人所說」的那個我呢!其中最常被討論的,莫過於「投射」(projection)與「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了。

我的一位朋友阿風,不久前才剛從服務多年的公司離職。除了人生規劃的因素以外,還有一個主因是他決定不要再攪和於權力型投射認同的主管情緒了。這位主管在還是基層職員時,就常有意無意擺出高人一等的態度,若是周圍人沒有附和他,就會焦慮地抱怨同事,並且更大壓力地展現強勢。一開始阿風不以為意,他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是太嚴重的事也就盡量避免爭執。久而久之,似乎讓這位同事以及當時的主管也以為,阿風真的「靠不住」(即便沒有任何事實證明)。

待新主管上任之後,更常拿阿風來處理他自己的壓力,以挑釁和無謂的控制,將「無能」投射到阿風和其他組員身上,以遂其「還是我比較行」的想法。自從換主管後,小組裡經常充斥著新主管的情緒,讓大家工作以外徒增許多壓力。甚至一段時間之後,組員愈來愈不積極,這是由於他們無形間受到主管投射控制的緣故,覺得既然主管對他們這麼不信任,乾脆就得過且過算了。自此真正強化了主管心中「組員都是偷懶不可信的」、「還是只能靠我了」、「我怎麼這麼辛苦」的信念,造成整個工作環境動力低迷的惡循環。主管本人的行為,也從緊迫盯人進化為更大範圍地抱怨自己的辛勞給其他部門和老闆聽,使組員蒙受外界不諒解的流言困擾。

我聽完以後心想,阿風的主管應該是本來就自我價值較低的人吧,所以非常需要塑造一個能夠提升其價值的環境。其實人和人之間,經常處在各種投射和投射認同的狀態。簡單來講,投射就是無意識間將自己的情緒丟到別人身上,以為是別人有那種情緒。例如有些人小時候常被欺負,長大以後總認為周圍人會欺負他,事實上其他人對他並沒有太多想法,那麼這種「他會欺負我」的想法,就是當事人自己的投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V5BOGQyYWFlZTktM2U3MS00NDdiLWJlY2EtODUxYzY0MWI1OTRkXkEyXkFqcGdeQXVyNjAwNTYwNDg@._V1_.jpg

我一直覺得,加拿大電影始終有種衝突美,在於電影裡的人多半表現疏離,卻阻止不了內在對愛、思念等等人性的渴望。在看加拿大電影時,我常常有種「你們看起來感情沒那麼好啊」的感覺,但事實上角色內心正水深火熱著。現在一想,這是不是其實也和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情況很像?當我們沒能學會精確地、自在地表現情感時,旁人也會自然忽略你的痛楚。甚至,我們自己很可能也未能察覺。

《再見了,拉札老師》講述蒙特婁一處小學發生教師在校內自殺的事件。事件過後校方依法安排心裡輔導做了幾次集體會談,匆促地聘用了來自異國毛遂自薦的拉札接任,從此展開新老師和學生共同面對死亡與磨合的過程。片中的師長們,一如大部分的大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時顯得無措。大家都不知道自殺確切的原因,而眼前還得繼續帶領著孩子們。在不確定孩子能夠理解多少、自己也不曉得該怎麼討論的情況下,大人自然而然決定對這件事就此緘默,希望事情無聲無息地過去。

隨著劇情進展,觀眾慢慢意會到這個陌生老師對教學並不熟悉,他的私生活也似乎面臨著某種失去,只是在避而不談的過程中,學生艱難地消化著死亡,老師也艱難地適應著異地文化。孩子的直率終究啟發了拉札,當他深夜裡獨自因個人境遇悲傷時,他同時瞭解到面對心中的痛苦與困窘之必要。於是他向其他老師學習更好的教學技巧,向孩子學習坦率地討論失去,甚至想帶領他們重新檢視死亡這件事的過程和意義。比起將悲傷交給專業人士處理,我們本來就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失去。或許落實在生活中自在地談論它,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自癒的一環,我們都不應該輕易放棄這個權利。

MV5BZTAwNDEwMDAtMjg3MC00NzAyLTgwMWYtNmE2ODdjNjc3NzAyXkEyXkFqcGdeQXVyNjAwNTYwNDg@._V1_.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ssing-2353862_1280.jpg

要描述一個世代愛情的面相,我認為很不容易。然而我們這個世代確實有些什麼「不一樣了」,乍看之下似乎不好,但我想或許應該撇除好或不好的判斷,先來認識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以及當我們更認識自己以後,有沒有可能把這些特點用更好的方式轉化為較理想的結果。

認識筱宜將近20年,我也聽了她20年,喔不,是全人生分量的感情挫折,從國小六年級算起。她是一個有點文靜的女性,外表秀氣,也善於打扮,稍微認識多一點,就會知道她頗有想法。喜歡閱讀,擅長手工藝,行動能力也不錯,很會安排生活。可以說,是一個婆婆媽媽會覺得乖巧,男生也覺得挺漂亮又聰明的女生,但是她的感情路卻始終空白。

年過30以後她出現了新的煩惱:每當別人問起她交過幾任男友,如果她誠實回答沒有,通常會得到兩種反應,一是對方打死不相信(因為她看起來很受歡迎),然後說「是妳太挑吧」,二是很多人覺得30歲還沒有感情經驗一定是人格有缺陷。這讓她苦惱是不是至少應該講個一兩段避免這些標籤。

「我也認真檢討過自己,還問遍所有朋友,我是不是有什麼致命的缺點自己不知道?但所有人跟我討論完以後都講不出來,雖然有點小缺點,但還不至於讓人避之唯恐不及,最後他們都只能說『緣分沒到吧』。」筱宜無奈道。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V5BNzE4YWZkOWMtOWZlNS00NzU4LTk5MDQtZjZkNDllMjM1NGI1XkEyXkFqcGdeQXVyMTQxNzMzNDI@._V1_SY1000_CR0,0,674,1000_AL_.jpg

這部二十多年的經典電影,很慚愧地如今我才從頭到尾完整地看完,但也慶幸是在人生經過些許歷練的現在來看,如果是在中學時看它,我想不會有太多感悟。這部片的美,不僅在於取景漂亮,更多是通過質樸而日常的蒙大拿鄉村生活,以及兩代間的教養等看似平凡的劇情,所描繪出與大自然和片名相呼應的隱喻。當然,那優美的口白也生畫龍點睛之效。

劇情以主角諾曼視角為主,從幼年與弟弟保羅跟從父親學繩釣這門技術開始,闡述其家庭至人生觀的養成。身為牧師的兒子,兩兄弟自小就受著良好而稍微嚴厲的家教。父親給予孩子的觀念,包括對大自然的崇敬、對文學的熱愛、對信仰(信念)的虔誠,無非成為他受用一生的禮物。諾曼幾乎可以說是父母最傑出的產物,他成長為一名認真學習、性格誠懇的好青年。童年的寫作訓練在日後為他踏上教授一職鋪路,也為他贏得妻子的芳心。父親耿直的教養保障他一生幾乎不太涉險,懂得掂量自己的能耐、不隨意放縱,並且對目標擁有堅持的毅力。所以他走出了漂亮的人生,至少,是他人眼中漂亮的人生:擁有高學歷、一份好教職、美麗聰明的妻子,以及父母的驕傲。

與之相對的,保羅則是個狂放不羈的孩子。他勇於挑戰父親的規定、和比自己更強大的對手纏鬥、對受傷不以為意,因此他也往往能夠得到別人所不敢想的成就。諾曼對弟弟的形容是:他是個打從內心強悍的人。我想這相對的自我認知,應該是明白自己的懦弱吧?所以諾曼選擇了安全而合適的方式成長。在家鄉他只是個安分守己的孩子,但來到學術世界,他就能夠好好發揮,比起喜歡的蒙大拿,他很清楚自己更適合別處。

A03.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608.jpg

  每個時代的轉變,總會有人試圖描繪。戰後經濟復甦的那一代,是刻苦打拚的世代,人們從大家庭走出、各自奮鬥,家庭人口改變,走向小而精緻的結構。而由這樣的家庭所教養出的第一批子女,正是目前40歲以下的世代。這樣的世代成長於一個教養更加個人化、經濟也較穩定的背景,又會養成什麼樣截然不同的個性呢?《愛無能的世代》作者正是30奔4的年紀,經歷過東西德統一的過程,與我們同樣處在一個政治經濟改變的背景。他做著年輕人喜歡的工作:廣告、藝術總監、作家,也開過唱片公司,感情就和大半同世代的人一樣始終在尋尋覓覓。他筆下的柏林年輕人,雖然距離我們看似遙遠,但在成長上不同以往的得天獨厚、面臨經濟市場全球化的挑戰,內外在的困惑、壓力,卻和我們非常相似。

  書中關於年輕人如何在廣袤世界中自處、新世代對愛情的笨拙與嚮往,都是很切身也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以年齡來說可算是愛無能世代的人——這幾年同樣在書寫與瞭解的主題。由於這本書,是由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Michael Nast)部落格中對青年日常的各種觀察和辯證所集成,不像一般早已定好主題的書籍那樣聚焦,我會大致分成個人(愛己)和愛情(愛人)兩篇,引用他所提到的內容佐以個人經驗來聊聊。探討我們如何看待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和疑問,瞭解環境對我們的作用,以及我們還可以思考些什麼、甚至做出什麼改變。

我們將一切投注在「實現自我」這項龐大計劃上,工作不過是其中一個細節。我們不間斷地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將自己經營成一個品牌。
我們處在一種持續自我優化的狀態中。我們知道一切都可能變得更好,直到完美為止。問題只在於,我們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地步。——米夏埃爾‧納斯特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是不是動不動會說「我是擔心你啊」、「我也是為你好」的人呢?
這樣的人其實常常是期待著災難發生(好應驗自己的擔心)的人

383H.jpg

  因為寫過幾篇關於家庭和心理、創傷之類的文章,有時候朋友會和我分享他們的家庭狀況,加上一些讀者的回饋,我發現有相同困難的家庭似乎比我預想的還多。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當然包括我家,也有本難念的經。年輕的時候有次我在做非正式諮商時,對方回了一句對當時的我而言,有點受傷的話,他說:「妳的父母並沒有不愛妳呀!」是的,其實大部分困於親情的人,並不是不被愛的。這促使我之後的好幾年,包括聽到別人的處境時都在想,到底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被愛、也嘗試積極去愛,愛情卻如此折磨人,反而令我們更空虛呢?

  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需要愛,或許某方面來說,是我們把人生對美好感受的期待,都投射進了這個字眼裡。我們想像中的愛,是充滿喜樂的、正向的、舒適的。不論是家人或戀人、知己,只要是存在著「愛」這個感情的關係,我們多半都會期許對方能成為自己陪伴與支持的力量,而這種陪伴以具體行動來表示,則包括適時與充分的傾聽、安慰,甚或行為上的出力,基本原則是不違反我們的意願。也就是說,我們總期待著愛能給予我們的,是沒有壓力、符合需求且不違背我們價值觀(也就是他人不能強加價值於我們)的行為/心理上的協助。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生日
  • 請輸入密碼:

black_sheep.jpg

  小君和我提到她對媽媽的印象。自她有記憶以來,似乎就不曾有過什麼母女歡樂的童年時光。她對媽媽的早期印象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易怒和打罵,例如幼年時吃飯動作慢,總是惹來母親捏大腿和衣架伺候。她不記得是幾歲的時候,大腿總是青一塊紫一塊。「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媽打我我不敢跑。」她說。我想像著小女孩只是因為一些日常瑣事的小麻煩——那種大部分小孩都會闖的小禍或分心——看著棍子挨著疼,不敢跑也不敢求救的模樣。「偶爾幸運一點,爸爸看不過去會過來喊停。」她補充。不過爸爸常常上班不在家就是了。為什麼不能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讓媽媽更生氣的結果就得多挨幾下。

  另一種印象,也是她即使長大成人了、即使一直處理不好親子關係,仍捨不得放棄母親的原因。「小時候我摔破頭兩次,都是媽媽在診間讓害怕的我抓著她的手給醫生縫合。」「最早一次是一歲半的時候,第二次我上小學了,我想我應該抓得很用力。」

  一般來說小孩子不太會記得兩歲以前的事,一歲半那次受傷的經驗帶給她的意義是重大的。她仍清楚記得當時被好幾個大人壓制、動彈不得的拘束、診間的白牆、冰冷的床架,金屬碰撞的聲音,醫生對哭鬧小孩的威脅:再不聽話就叫家長出去。她聽得懂,而母親似乎沒有離去。這是她(記憶中的)第一次從家人身上滿足的安全感,還有從外人身上感受到威脅的恐懼。

  「以依戀風格來說,我是矛盾型的,既渴望被愛,又覺得隨時都會失去愛。不是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而是我不相信人性。有好幾次我希望家人在的時候,他們並不在,這讓我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在成人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必須是他們喜歡的樣子,他們才愛我。甚至到現在,我還是會懷疑,他們拋棄不了我只是因為他們生了我沒辦法而已。」她自剖「但我知道這也許只是不理性思考,事情沒有這麼糟。」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twimport150105.jpg

  最近不約而同看到了幾個討論,都在談「找對象到底要不要開條件」這回事。前幾天,PTT上一位沒戀愛過的男網友真心誠意上女版發問,附上洋洋灑灑二、三十條他心目中可以接受的戀愛對象的條件,請教鄉民們該怎麼做才能抵達終點(結婚生子)。文一貼出鄉民果然砲火猛烈,無不對那落落長的條件頗有微詞。如果真要細究,撇除一部分可能出於歧視或錯誤認知所設的要求以外,綜合起來他想找的對象其實也跟我們對戀愛的期許差不多,就是一個誠實、重視婚姻與忠誠的人。但大家還是對於把條件開得這麼細瑣,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想要一次到位,最好跳過失敗與磨合就能找到理想對象」的企圖感到不悅。

  這兩天朋友海苔熊剛好也和我聊到,開條件找對象這件事,到底在戀愛中是怎麼作用的、又有沒有必要呢?以下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戀愛到底有沒有條件?當然有條件,最常聽到的,比如說至少得「看得順眼」;而要快樂,也少不了「聊得起來」這一條。除此之外,最好是能學經歷匹配、經濟條件優渥、一表人才又更好了,還要體貼一點、陽光一點、善良一點﹍﹍這一想,條件就愈開愈多。但你有沒有發現?「開條件」這個行為,是非常個人中心主義的。人在開條件的時候,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前提是「自己可以不用改變就能輕鬆而快樂地談戀愛」。而所有的條件,反映的必然是個人的欲望和恐懼。

  比如說,很多人喜歡高富帥/白富美,背後有很大的動機是想藉由這樣的對象,間接「提昇自己的等級」。若是被明顯優秀的對象選擇,一方面既可以滿足自尊/虛榮,另一方面可以附帶享受(很多時候是經濟上的)更有品質的生活,並且誤以為這種生活品質等同於戀愛的品質。而想要對方溫柔體貼的換句話說,是自己不需要改變也不會被瞧不起(=對無條件的愛的渴望)。符合條件的人,由於滿足了個人欲望,所以一開始會有好像很理想、錯過可惜的錯覺,但是真正相處又是另一回事。因為「關係」不可能只建立在單一個人的需求上,它必然是得讓彼此都能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才能持續。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回應對方的期待,那些期待會不會成為新的壓力,都還是未知數。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s_21057_1500970831_20dfcb1d6dd1deaa45bc4007e1ae47b9.jpg

  時隔三年再看《晝顏》多少印象有點模糊。只記得本篇的結局軋然而止,觀眾難免希望兩人還是能夠幸福以外,過程交代都算仔細。紗和為何愛上北野,我想是北野為她枯燥的人生開了另一扇窗,讓她多一道眼光看到世界小小的美好。生活不再只是洗衣做飯、操持家務,還有關於大自然的、昆蟲的那些「與人類截然不同」的新世界,以及更重要的是「另一個人的陪伴與對話」。是這些時光的存在,讓紗和感受到生存的喜悅。即使無關愛情,我仍認為這是她很需要的生存意義。那北野呢?他在這段感情的過程裡,又得到什麼即使必須背負嚴重後果,也還是想堅持的東西?

  三年前,北野和紗和的婚外情在雙方伴侶捉姦下,走上法律途徑。紗和簽下協議書,必須離婚後搬離原本城市、換工作,切斷與北野的一切聯繫。倆人來不及說再見,就被迫隔離了。電影從三年後紗和搬到海邊小鎮展開。即使過著新生活也認識新朋友,她卻死氣沈沈地生活著,似乎快樂早已遠離。直到某一天,無意從傳單上看到鎮公所舉辦的昆蟲講座上,印著那絕對忘不掉的名字。原本只是偷偷去看一眼,可是當眼神交會時,紗和明白了:無論如何,我都想擁有這個人﹍﹍

H09.jpg

  我個人並不偏愛外遇題材,但沒想到不知不覺這也是我寫的第三部有關外遇的電影了。「外遇」這個主題尤其在東方是不能夠被歌頌的,不論理由如何。畢竟在外遇之前,已經有一段自主選擇戀愛的婚姻了,外遇在某個意義上來說,否定了過去的選擇。但我們其實也知道,人是會改變也會犯錯的。既然外遇有可能是「現在犯的錯」,那婚姻有沒有可能,也是「過去犯的錯」呢?在家庭價值下,我們卻不太能夠接受這種觀點。好像基於性格上的歧異不得不離婚是可以的,但「因為有其他戀情對照出過去的不完美」就不可以。在那之前,我們就得阻絕所有「其他的可能」以示負責。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40399676.jpg

  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人講話好中肯、好有見地,簡直幫你把長久以來的心聲給講了出來。於是心裡產生了一種澎湃,覺得這是一位相見恨晚的同道中人,怎能不認識一下?趕緊留言按讚,發卡交友。若對方正好美麗大方,或帥氣俊朗,爬爬文發現他還特別有正義感,不只會扶老太太過馬路,又似乎比我們多了點直言的膽識,還對政治環境和社會弱勢頗多關注,就在心裡多加上了好幾分。剛認識的時候總是心情激動,即使只是對方簡單回了留言都覺得感動。直到有一天,你們針對一件事的觀念大相逕庭,你才突然清醒,這個你以為很優秀的人,原來「這麼俗氣」。你一時無法接受他怎能這樣態度傲慢地否定你的意見(甚至感覺到被嘲弄),也許還留了言抗議他的無禮,順便提醒他過去有多NICE,暗自希望他能「清醒一點」、保持形象,期待他回你一句對不起、修正自己的觀點。沒想到他還執迷不悟地跟你吵起來。於是你感到失望,覺得看走了眼,心火一熄之後,開始感覺他原來只是個喜歡帶風向、砲轟別人、享受吹捧的人,甚至有點後悔過去的自己為何還跟他沆瀣一氣,只好不歡而散,退讚離場。

  再換一個例子。今天你發了一張角度完美的自拍,曬曬豐富的生活文之後,對關心的議題小留了幾句觀點,沒多久,一位朋友的朋友輾轉來給你按了個讚,特佩服你說的哪個觀點,希望你允許他追蹤你或加你好友(即使追蹤並不需要本人許可)。你可能覺得無妨,有人欣賞也不錯,於是按了同意。這之後他每天熱情地留言支持,你感覺好像多了一個小小粉絲,他可能還積極想為你送湯送藥,晨昏問候。有可能孤獨的你終於覺得自己為人所理解了,漸漸開始依賴起對方的好,覺得對方善良親切、慧眼獨具,一定是個修養很棒的人吧,因此建立起更穩固的關係甚至戀愛。

  我是一個沒有什麼偶像情結的人,雖然有欣賞的藝人,但除了對作品的喜好以外,不太會把作品的好移情為對創作者的喜愛,也不會特別想靠近他們,成為萬千粉絲之一。每每看到網紅底下的護衛大軍,還有讚美聽久了變得無法接受不同意見、遇到質疑就要乘著人勢排除異己的人,總覺得不可思議。到底是什麼,讓人們會把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等同於他的人品?即便他日後失言或者動機不純,都無損這種信仰?就我所知,一個人做了好的事,未必是存著好意;或者存著好意的,也不等於不會做壞事。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喜歡上一個人,才因此發現,原來當一個人內心有空隙的時候,弱點竟會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熱情為包裝,而我們身在其中又會如何盲目地以為那就是愛。

總是在心裡尋求被完全接受的可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8b55060d28e5028469381490fc29aca28f6dfe2.jpg

  關於醜聞的電影,拍起來總是有些令人尷尬之處,更何況是現實上的導演和女主角正如戲中一樣地婚外戀了。這樣半自剖的作品,拍得好了,似乎是在為自己的外遇做美好的辯解;拍得差了,難免引來爭議,說是販賣自己的愛情又吃相難看。不管怎麼說,都不是好處理的題材。

  目前大部分關於外遇的戲碼,不論主角們多麼真情實意、原來的婚姻關係多麼冷淡,多半還是不能擁有happy ending。或許這是一種影視作品對道德挑戰的底線,跨過了,可能挑起一些觀眾的傷痛,外遇是一種不能被完全合理化的議題。所以即便給主角塑造多麼不堪的婚姻,結局通常還是「教育」觀眾,回到原來的婚姻問題去解決。可以離婚,走向尋找自我的旅程,可以重來,解救危急的關係,但是跟小三幸福快樂地在一起,這是不能說破的嚮往,至少,不能是一離婚就馬上在一起,可能過個幾年,彼此都成長了,再在異地相遇。

N05沙灘上畫情人的臉.jpg

  英熙(金珉禧飾)是一個實力看好的女演員,就在愛上合作導演後,被媒體追逐曝光。為了遠離是非,她只好隻身出國避避風頭轉換心情。情人答應過會去找她,她也只能日復一日地等待。她有點寡言,看起來總不知道在想什麼,必須社交的場合,卻也多半能好好地交際。她不是非常有個性的那種人,很多時候維持一貫親切有禮地應酬,所以跟她往來的人對她印象通常還不錯。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