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樣的態度對人,一天之內,有人因為我說的話感到療癒,也有人生氣。我後來想了想到底差別在哪,以下不針對特定人,算是我自己檢討後的想法。

基本上還是你怎麼面對自己的困難,決定你所處的世界。

有些人永遠能從事情裡找到正向意義,這種能力我很佩服,也盡量看齊。一件事如果很難把它看成是好事,至少從中粹煉出一些心得,不論是以後如何避免或怎麼做會更好,再或者理解現下感受也好。但少糾結於無解,因為不是每件事都會有答案,有的要事隔多年才會懂。

儘管沒能成為樂觀開朗的人(我真覺得這需要天性),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仍然能有收穫時,你還是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正向自我感,這可以幫助你繼續走下去。

有些人很重視效率,遇到事情先思考怎麼走向對自己最有利。他們未必處理情緒,理想一點是當下就想通,再不然先擱置,辦完事再來消化。比起負面情緒,這類人可能更不能接受事件本身繼續困擾自己又未獲改善。通常這樣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唯一要注意的是事後還是要回頭處理擱置的情緒,否則容易演變成逃避,久而久之會有其他問題。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hen.png

#本文寫於疫苗預約功能上線前

要幫沒有「單獨可上網(4/5G,wifi不可)且本人開戶手機」的父母預約疫苗的子女們,先把以下動作準備好:

1. 下載健保快易通APP,先註冊自己的帳號。

2. 備好讀卡機、戶口名簿(需要戶號)、父母的健保卡。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習正念的初期,有一種概念很難實際體會,就是「感覺只是感覺」。感覺只是感覺,它不代表你,也不代表任何事實,但多數人是情緒性的動物,習慣把感覺(與關連的想法)當成事實。

比如,有人說了讓你不悅的句子,你是不是很容易第一時間感到憤怒、被污辱,心想「這傢伙竟然敢瞧不起我」呢?但真的是這樣嗎?觀念(如何詮釋現象)決定你的感覺,但轉念太過困難,我們通常也無法在情緒作用下足夠理性(情緒先行),不如先做到讓感覺停留在感覺,不要擴大解釋。

我舉兩個例子。以前曾經有人送過我100元的東西,雖然送什麼東西不是重點,但身為一個出社會頗久的人,這時候收到100元的禮物,我很難第一時間不感到被冒犯。如何送禮送得符合身分、關係、不失禮是一門學問,儘管有時老朋友願意接收我的二手物品,我也只會拿沒用過或近全新(只用過一兩次)的給對方,折舊的我就丟掉了。是因為不想對方感覺他不被我看在眼裡、是可以隨便丟垃圾給他的人,儘管可能只是我多慮。

收到不適合關係的禮物令人不愉快,但我能不能判斷對方是出於故意?其實不能。

第二個例子,某次做書的時候,版權表示授權方對封面顏色有意見,有個黑色的部分對方覺得不是黑色。於是我們向美術傳達這件事,請他確認一下印刷色有沒有設錯,他說沒有。保險起見,我還是自己去找美術請他讓我看一下原始檔,我好後續跟版權解釋,或者搞清楚為何對方覺得不是黑色,避免下次碰到同樣情形。當下美術勃然大怒把我趕走,因為他覺得我什麼都不懂還敢質疑他的專業(他不知道我學過設計)。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ir-2028068_1920.jpg

我昨天突然有種領悟,關於「愛」與「人」的。

先講愛。你覺得愛是什麼?兩人彼此付出,形成一個正循環,並且相信對方的感受跟我一樣、有所默契,是嗎?

前兩天我看到一部影片裡,某位藝人提到他們家的老爺(大概是爺爺)臨終時,已經近乎彌留、氣若游絲,姥姥附耳對他說:「老伴,我們來世再作夫妻好嗎?」老爺清楚地說了聲「不」。

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感受在詮釋(建構)世界的,世界客觀是什麼樣子,或許我們一生都不會知道,我們只知道主觀的世界。在姥姥問出來世再作夫妻好嗎之前,愛情於她無疑是存有的,殊不知另一半並不這麼解讀。現實上或多或少也會碰到一些你以為你誠意待人,沒想到在對方眼裡是壞人的狀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gg-1393417_1280.jpg

前陣子幾位兩性作家朋友聊到一個現象,說女性碰到另一半外遇或心上人有其他可能對象時,經常與情敵僵持不下,但男性比較會選擇適當退出。無獨有偶地,這幾天學妹小圭正好在煩惱她單戀已久的對象炙手可熱,本來就隱約懷疑對方身邊有些暗戀者,後來還真從本人口中得知確有此事,而且對手仍不斷增加中。她多方蒐證後惦惦自己斤兩,覺得是場硬仗,對方不進不退也不表態,讓她很煩惱到底要不要堅持下去。我估計她這狀況已經一年,還有聽聞一些對方的舉動,覺得他們倆不適合,但即使勸她放棄,在被徹底拒絕之前她也難以死心,偏偏對方又是不肯把話說死的人。就這樣,小圭被吊著好一段時間,想走走不乾淨,想衝又總被軟軟地擋在外面,只能看著對方臉色地對他好。

我並沒有讀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選擇投入有困難的感情之類相關研究,不過我自己看過的例子,男性的確較少比例會堅持一段可能性不大或有競爭者的關係超過半年。所以我們暫時把它當假設性問題來思考,有什麼可能會讓兩性在面對情敵時的選擇不大一樣呢?

情緒感受與情感教育的差異

以東方的社會風氣和傳統教育來看,從小女性就比較被要求情感上以奉獻、討好的方式付出和表達愛,能否在情感層面與他人達成和諧、滿足家庭需求,占據生涯與人生意義頗大的比重。不論身分是女兒、妻子、母親,都有著必須看重的對應角色(父母、丈夫、子女)。這是一種「愛誰就把他擺在第一位(優先於我)」的形式,女性自然也就嚮往著「愛我就把我擺在第一位」的愛情。或許如此,網路才盛傳著「媽媽跟女友掉到水裡先救誰」這種諷刺現況的問題。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siness-3560916_1280.jpg

成長就是不斷調整自己,嘗試、修剪殘枝的過程。尤其身為一名女性,我常覺得是雙重困難,是因為發展自己和社會對女性的印象在很多時候是有衝突的。比如,我有些女醫朋友不約而同講過類似的話,女性在醫療業裡經常被患者小看,我想她們沒有說的另一半是,也被男同事和上司小看,畢竟那是一個男性主導且非常重視年功序列的職業。所以剛執業的前十年她們通常有意識地在外表「裝老」讓患者易於接受,但在組織裡又要保持稚嫩的地位,不可僭越。

最近因為唯品風尚集團的整合宣傳,多了很多周品均的報導,我感覺現在的她確實走過「女性」與「實業家」之間的身分矛盾後,有了足夠的影響力與自由去實現一個能讓自己自在發揮的形象,這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展示了女性成功者必須看起來這麼完美,能幹、漂亮又能兼顧家庭)

女性經常被賦予必須比男性更有同理心的期待,同時伴隨「沒有決斷力」的印象。即使是想在職場上雷厲風行的女性,也會面臨被小看、不想受其指揮的阻抗。這時候女性通常能夠選擇的,一是丟棄女性這個身分,當個比男性更強勢(同時也不容出錯才有說服力)的人,或者刻意運用女性刻板印象讓他人服軟,給男性成就感或者讓他們感覺必須協助。

女性很容易背負著「不夠溫柔就讓人不舒服」且「必須讓人感覺舒服」的包袱。要達到「雖嚴厲但能服人」這一點,我始終覺得比男性有更多阻礙,不是「能講道理」就足夠。職場上的溝通很多時間也是花在做這種性別印象的平衡,而不是專注於任務上。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凱瑞說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

恐懼、欲望、責任和愛是所有意圖的根源,意圖指的是人為目標而奮鬥的理由,是一切帶著目的的行動、為了覺得所做的事有意義,而計畫成為的自己。

恐懼會限制人,而欲望即使成功也屬於外在,無法達成內在所求的幸福。恐懼和欲望重視結果,只有責任(感恩、想做得正確)和愛才是專注於過程本身,不受最後是否成功、他人是否給出想要的回應減損。

你可能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是欲望不是愛)而服務他人;也可能因為愛(非出於生存恐懼)來養家活口;或為了服務(非欲望)而想要致富,重點是認清自己的信念是否朝著純淨的意圖。如果我們懷著自私或報復的意圖,則會招來我執、貪婪、嫉妒、憤怒、驕傲、競爭、壓力,無法處於一個性靈平和完滿的狀態,也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雖然大部分時刻我可以確定自己走在「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路上(狀態正確的話內心通常感到平靜),但偶爾會有自我厭惡和不自信的時候,究其原因通常都是我無謂地被一些我並不認同的觀點影響而產生比較心的時候(比如我所愛的人用錯誤的系統評價我,而我又有獲得認同的需求)。如果不提醒自己重新確認意圖,就很容易繼續陷在沒意義的評價裡失去方向,接著而來的是心智會被恐懼接管。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趕著還書這幾天晚上都在看書,字看多真的會覺得讀不下,還掉三本+續借一本以後,今晚只想放空看劇(我就廢)

昨天看到有人討論閱讀習慣要從小(3歲)培養起,滿滿階級意識的文章。本來想討論後來覺得算了,信者恆信。

我自己一直到大學才比較有看課外書(文字),小時候連金庸都沒看,只看漫畫。單純就是上學這件事讓人對看書沒胃口。放學光寫完作業都看不到卡通了,加上準備隔天考試哪還有時間/心情再看書?每天能看到電視半小時就是奢侈的幸福,現在想起來只有寫自修寫到想哭的回憶。

雖然比平均值看得多,我仍自認不是那麼能看字的人,即便我是國文老師、作者、編輯,從大一報告就是六千字起跳,每天都要看字,還是常常有讀不下去之感。

人的專注力只有20分鐘,閱讀本來就是違反本能的事。之所以開始閱讀,是因為大學以後讀的東西是「自己選的」(科系也是自己選的),我才不排斥看書。看自己選的書,才會真的吸收、覺得有趣,有趣以後才能繼續。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跟不知道的差別

人基本上是從自己的角度往外輻射的,比如,今天你發現一個人總是很熱烈想跟你攀談,什麼事都想跟你說,儘管你們關係(以你而言)似乎沒那麼好,你也會知道這個人就是很想要你也用一樣的熱度對他,是吧?交往中的話,有些人就會覺得「你怎麼那麼黏」。

「你怎麼那麼黏」是從自己的角度想的,因為「我」不需要這麼頻繁接觸,所以是「你黏」。一旦這麼想,而自己又想保有空間的話,多多少少會感覺負擔,愛意稍稍消退。這是「不知道」的時候。

但是如果「知道他為何需求比我高」,比如對方因為某些經歷特別沒安全感,或者他的「愛之語」需要大量對話跟肢體接觸,又或者自己是疏離型不想跟人太靠近,你就會知道這是他難以更改的需求、他愛情的表現方式(有些人重質不重量,有些人有量才有質),以及自己對親近有障礙。這就牽涉到根本上你是否願意滿足他的問題,而且滿足的方法能代換的空間可能有限。他要有A才能感到被愛,你就不能老是給他B,還跟他講道理B也很好你就拿B吧。

這是「知道」困擾的點(不知道的話,就只要考慮自己)。儘管知道會帶來新的困擾,但也因為知道,才能進一步設想:最好的狀況是兩人都對需求跟情緒有自覺,看是要分開(無法永遠滿足只好長痛不如短痛)還是找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做法(他也認知到自己需要調整),也好過一方有覺察一方沒有或雙方都沒有、無法協調的狀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uple-1838940_1920.jpg

最近在咖啡廳巧遇前同事小慧,她跟我聊到剛結束一場曖昧。這大概是我所知她的第三次無疾而終的曖昧,每一次結束都像經歷失戀般,又要花去她好一段時間修復長期付出未果的遺憾跟自尊耗損。小慧27、8歲的時候意識到身邊姊妹大多從大學就有固定交往對象,差不多都要步入禮堂。想到別人已經修習戀愛學分10年,她卻始終因為忙碌、遇到不適合的人沒有談成。恐怕同樣的日子繼續下去不會改變,於是她開始登錄一些交友平台或請朋友介紹對象。但是要找到有感覺的對象似乎很難,不但久久才遇到一個動心的,從朋友當起也花不少時間,一來一往來到34歲。這個階段的她發現覺得不錯的人大多死會,或者有過幾段感情或婚姻經驗後,對方已不再輕易投入新戀情,所以她更難走到開花結果的一天。她擔心以這樣每次都花很長時間去跟一個人嘗試又不合的模式,恐怕只會愈來愈難找到伴侶。

我不想用單身人數或年齡的統計數字來嚇唬她,因為這幫助不了任何單身人士展開一段值得期待的關係。我們都不應該被恐懼驅策去追求愛情或人生伴侶,愛情的過程應該要是享受的,而不是基於無奈。恐懼也會讓目標設定一開始就錯誤,把自己草草出清。這世上有各式各樣需求各異的人,有人在意年紀也有人偏愛成熟者,有人對關係負責也有人只想玩樂,有人把婚姻當交換條件也有人比起契約更重視羈絆,重要的是如何有效找出「一個」需求相同、目標一致、個性處得來的人,其他數字與她關係不大。基數再多如果無法正確篩選,或看到的人太少沒得選,都會讓人一直跟不合適的對象蹉跎。在找對象之前,我希望她能先對擇偶這件事有些概念:

一,兩性在異性相處習性上有所差異

和男性朋友交換意見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一件事,他們會擔心「hold不住」對象。細問其意,意思是會考量目標對象是否能專心只愛他、不會被更優秀的人追走。這往往與女生本身是否為交際花無絕對關聯,而是男性主觀上判定自己的個性、能力與女方的個性比對下,能否有足夠把握維持關係(而男性多半較想主導)。有時太優秀的女性會令部分男士卻步,但我們很少聽到女性會因為男性太優秀而不想交往。這反應了兩性一開始的顧慮不同,擇偶的策略也不太一樣。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ok-5280551_1920.jpg

最近讀到陳亭亘心理師對《故事裡的心理學》套書的感想,讓我聯想到幾件事。

前陣子看到許知遠的節目,印象中他有說過類似於「文本分析」的崇高性,我不確定他的意思是否這件事本身高於文本(他沒有多做解釋),但我可以認知到,的確對某些學院派來說,文本分析是崇高的事。這件事讓我感到憂心。

並不是我認為文本分析不重要,畢竟我也勉強算科班出身(學院訓練過程很大部分是文本分析),寫書評影評也參與創作和商業出版,這三者身分的轉換,有些立場上必然的矛盾。很幸運地因為學習心理學,比較能讓我覺知到在每個角色當下的狀態跟限制。

分析如果粗略分為技術跟內涵兩部分來說,「技術」或許是比較沒有爭議的。作者用了什麼技巧創作、如何安排鋪陳、設置對照、轉化,有些公式可以理解。儘管創作者在創作當下多半沒想那麼多,但很多技巧已是自動化的創作習慣。但是關於含義的部分,「閱讀文本」本身就是作品的「再詮釋」,詮釋角度取決於閱覽者的認知,它是必然失真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ueen-2941437_1280.jpg

昨天朋友聊到,女性在故事裡認同的是「被拯救」,所以需要王子。男性認同的是英雄角色,某種程度來說或許也需要一個柔弱的公主,因此兩性就達成某種堅不可破的默契互相扮演需要的角色。

細思一下女性為何需要被拯救?表示我們並沒有活在一個自在的狀態,這個不自在的狀態是社會框架帶來的,但我們卻期望藉由好伴侶/婚姻來拯救自己。而為了達成「被選擇」,首先要把自己塞進這個框架裡成為一名稱職的公主(美麗)、母親(照顧者-包含老公與小孩),然後呢?又一輩子想逃脫這種不自在。

如果想用令人感到束縛的框架來拯救自己,結果往往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可能相對舒適一點,比如經濟升級,但總的來說,符合框架這件事就是沒完沒了的坑。所以我們要思考的是,怎麼走完人生也找到伴侶(如果你想)但是不要一直處在想被拯救的狀態?那就是不要認同「互相拯救」的模式,因為想被拯救的同時就是在承認自己無力、自願被支配。人不會在無力的狀態下能擁有自由,自由是需要捍衛的。

成長很艱難,而且往往進一步退兩步。當你開始思考有沒有必要活成某種樣子的同時,就會產生很多跟社會期待拮抗的矛盾。想要一口氣推翻就會被現實碾壓到爬不起來,周圍的人不認同你、要求你回到某種模式。本來就懦弱孤單的人,怎麼承受?所以光是要「過自己這關」就很難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omance-1934204_1280.jpg

昨天看到一位外遇男性的自白(詳見這裡,小三角度在該貼文後也貼出),晚上跟朋友討論他碰到的另一個案例,邏輯跟這位很像,我也看過對方來信。按這兩位的文字判斷,都是高學歷、收入也不錯的族群,基本上邏輯表達能力沒什麼問題,也沒有經濟困難。

最近看的一齣劇〈善良魔女傳〉剛好也演到外遇,天性善良任勞任怨的女主角,原本擁有一個簡單幸福的小家庭。殊不知看似忠實的老公,從結婚前就跟自己同學外遇,至今十年。老公的角度是,他深愛老婆,但也無法割捨需要他的女人(除了小三之外,還因同情產生了小四)。

事情揭露之後,女主角勉強原諒,但過不久老公趁老婆不在把小三帶回家裡,餵食的畫面被老婆撞見。情急之下老公說了一句:「就是因為我們清白,我才敢帶她回家啊!她因為剛辦完喪事整個人都憔悴了,作為朋友我得照顧一下,妳不是很善良嗎?應該可以理解我吧!」把夫人的底線踩在腳下。你可以說他很誠實,沒說謊,但也傷人。

年輕的時候,我有兩個誤區: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uple-731890_1280.jpg

前幾天朋友提到現在年輕人的感情比較多元性,這兩天在某粉絲頁看了幾篇讀者來信,暫時有點感想是我覺得在擁抱多元性之前可以想想的。

愛情是一種很私密也自私的感情,你不會毫無理由地給一個人無條件的愛。當人愈是以為那是一段真愛,愈以付出來證明它時,通常也會產生更多的執著心。大部分人很難理性地止損,而且到底是該止損還是該相信繼續努力會好轉,觸礁當下多半也不易判讀。

感情某層面上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問題,你分配你的時間心力出去換取幸福快樂,相對地能否得到充足的反餽(也就是對方的心力資源),決定一段關係的滿意度。這是通常人們為何多半要求一對一的關係,除了本能上追求穩定和安全感,還有因為對方的心力跟愛都是有限資源的緣故。

即使是開放式關係,一開始說不介意的人,前提通常也是「不影響原始關係」。但時間一久,其中某一方還是有可能發現「我雖然不介意另一半有其他伴侶,但我需要他的時候如果他在別人那邊,我不能摳回來」對他來說也是種資源被瓜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ther-2212101_1280.jpg

每當要談論兩性關係或成長方面的主題,因為必然考量社會期待、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分工等因素,很容易造成一種看似對立或指責某一方的現象。然而人性與需求是不分性別的,為了論述方便,有時難免以性別取向較多的一方作為代表指涉某些現象,希望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諒解並把重點放在能夠從中獲益的部分。今天我們來談談社會化與獨立的過程中,兩性在進入家庭上的準備有哪些值得注意之處。

在我聽姊妹陳述感情近況時,意識到一件應該很多女性(尤其是戀愛經驗很低的)會忽略的事。就是隨著年齡增長,即便一直單身,人也應該是要成長的,但是對於何謂「成長」我們很少有機會系統性地耙梳和學習,而是經由瑣碎的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逐漸養成。反之,如果在生活上一直有人可以依賴,或者不去用心留意的話,某些照顧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就不會被養成。

成為大人是需要環境刺激跟自覺改變的結果。女性在出社會後學習「獨立」這回事,不單是指經濟上的,還包括生活能力與心態上的負責。成年後的女性出於對美的追求,通常會因為經濟能力提升,自住後開始改變學生時代的生活習慣:妝點居住環境,買比較有質感或風格統一的用品取悅自己,東西一多便必須學習收納整理,單品變貴就得學會清潔保養的技巧。也會為了健康、保養或省錢簡單煮食。東西壞掉就設法修理或尋求幫忙,平日規劃購物清單或旅遊行程,於是逐漸學會計劃與支援的技能。

在這個過程,女性通常享有一至數個資源共享的支持系統,也就是姊妹淘之間的交流網。交流網平日的分享包山包海,從購物資源到身心靈成長。只要慎選往來對象,即便單身也可以從中取得各方面資訊和感情經驗,截長補短並快速得到適應社會生活所需的知識甚至實質上的幫助。日劇《東京白日夢女》就描繪了類似情節,三位熟齡女子平日各有工作及生活要忙,一旦其中一位遇到困難,發出求救簡訊,三人便會相約居酒屋商量。對比今日社群科技發達,這種SOS功能更是不限時間地點,隨時可以開啟小組會議。不知不覺地,在女性獨立的路途上,同時也就養成進入家庭的生活技能。也因為社交緊密,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的技巧也是多少必須配合的部分。這是何以整體來說,一個家庭裡處理生活細節和人際關係等事務,通常比較上手的會是妻子而非丈夫。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