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1246028_1280.jpg

靖芸來找我的時候剛結束一段一直不被姊妹看好的感情。這段感情因為對方某些特質與條件剛好符合靖芸的喜好,是靖芸先喜歡上對方的,所以不免從一開始她就投入比較多。

我所認識的靖芸,是個直率又認真的女孩。家庭關係單純,父母如同多數華人父母般,對子女有所期待與要求,她也一直很努力琢磨自己,想被家人認同。不斷努力的她自然成長為一名各方面都不遜色且貼心的女孩,大家也認為她值得遇到一個願意理解與疼愛她的好對象,但她在感情上卻不太順利。

她跟家人的連結並不深刻,雖然彼此愛著,卻缺乏溝通,感情流於表面。偶爾聽她說起家庭關係,因為彼此個性和期許的落差,始終是她的遺憾。也因此,她很希望在感情上,能夠找到真正能相互瞭解的伴侶,而不僅僅是找一個共同生活的人。抱著這樣的期待,她總是謹慎地揀選著對象,觀察對方的價值觀、處事態度,盡可能想找一個善良大度、聰明又有想法,對人生積極的對象。但幾經交手後,卻也總是意外地發現那些原本具備這些特質的人要不是在感情上不忠誠、自我,就是不怎麼珍惜她。

每次她離開一段感情總是帶著許多傷,那些人對她介意的「缺點」也總是讓她一再自我檢討。我詢問了一下大概有哪些說法,因為我覺得她雖然不是個好討好的女生,但也算不上難搞,在做人方面該有的禮數也沒少過。聽她講完以後,我認為那些點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只是某些人格特質罷了。特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當它會造成問題以後,才能算得上缺點。她的那些特質基本上她自己都有拿捏好,就像我自覺是個高敏感人,就會避開高敏感的弱點,盡可能讓自己處在可以發揮的環境讓它成為優點一樣。雖然偶爾會有些困擾,但是有自覺就可以降低問題的發生。即便如此,那些特質還是被拿出來說事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rl-2573111_1280.jpg

晚上翻了一本一點也不暗黑的暗黑心理學,裡面大半篇幅在講選擇。我也來講講我想到的選擇。

考試的時候,人們多半是這樣做選擇題的:
當你很確定選項「是對的」,你會選它。
當你很確定選項「是錯的」,你會把它刪除。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oys-3111230_1280.jpg

第100篇回到最想講的心理主題。
其實我的文章幾乎都圍繞著心理和人性面(除了一些主題邀稿以外)
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建立在兩大課題上:
對內是接受自己(包括所有負面的特質),對外是創造性。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rl-4506318_1280.jpg

最近噩耗有點多,年輕有為的故人過世,也在朋友的牆上看到他的同窗自殺,自己和身邊人也發生一些事,有人還在風暴中心力交瘁。對於生命的逝去與無常有所感慨。在大家朝氣生活的背後,沒人知道誰背負著難以言喻的痛苦。有時候想想我們對於他人的容受度,會不會太小了呢?

所有看似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都會勸人不要逃避,面對困境才能走向和解。但﹍﹍如果悲傷大於所能負擔的呢?
夜深了,朋友提到《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於死亡、負罪感與愛是否能救贖人的故事。

「悲傷」這個主題我寫過很多,它反覆出現在情感的各種層面。終究我們面對各式各樣的傷痛,其實是在收拾自己的破碎。有些人很幸運,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受良好教育、有健康的家庭支持(包括經濟優勢),在尊重的環境生存,相對地不太面臨重大失落(除了至親死亡)與歧視。生活充滿光明的他們往往也是很可愛的人,但跟他們談傷痛或生命歷程有點困難,因為他們的信念裡沒有意志解決不了的問題。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art-care-1040229_1280.png

2019-2020年真可謂多事之秋。綜合今年的多災多難、抗疫困難,還有剛震驚世界的N號房事件,長久以來我有感人類最需要培養的特質,是「利他心」。這個直覺上很容易違背個人欲望的東西,我認為卻是長期來說,最能讓所有人活得更健康、快樂、滿足的條件。

世上有數不清的人對自己的存在與價值感到疑惑,我們因此衍生出各種定義「價值」的標準。最容易評估的不外社經地位、名聲、聰明才智。但事實證明,擁有高社經地位的人並沒有因此普遍獲得喜樂,甚至可能因為這些條件的容易變動而有更多焦慮與恐懼。這些標準下能夠被認同者僅限少數,而價值感應該是人人都可以獲得的東西。

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追求一個穩定的自我價值呢?關鍵在於你「創造過什麼」。當你創造的是會帶給人正向作用的「影響力」,小自一首詩、一張畫、一句話,大至領導國家、創造上萬就業機會,你能明確地感受到別人因你而變得更幸福,就會油然感到一股踏實。

這個踏實感會是你自信的根源與底氣,它會取代你對生活的焦慮,且不需要跟他人比較就可以獲得。尋常焦慮多半是各種的「害怕失去」:害怕輸給別人、害怕失敗、害怕喪失優勢,以至於更深層的原因:害怕一文不名而沒資格被愛。這種害怕是以人的功能性作為前提。也就是當你愈認同價值建立在名利地位上,愈表示你需要仰賴「與人交換利益」帶來肯定,甚至對於愛與被愛也是有條件的。但人生沒有不會失去的東西,也沒有永遠的成功。若將注意力放在害怕失去,你會因為一再地失去更加惶惑不安,也把無謂的、注定會失去的東西抓得更緊。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卻無法改變失去的可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y-yes-to-the-live-2121044_1280.jpg

最近我很常聽到「做自己」三個字,起初覺得好像有什麼想釐清,因為隱約感覺當人們提到「做自己」時,有些浮動的標準。接著又想:會不會我跟別人的差異,和我現在是怎麼看人的有關?一個人每天都在探討心理過十幾年以後,面對客體的心態應該是跟十幾年前很不一樣的吧?至少我自覺想法改變很多。

通常狀態下,我們對於初識一個人的喜歡或厭惡,大概取決於第一印象是否順眼、對方有沒有造成「我」的困擾、頻率/基本處世價值觀合不合。大部分時候都仰賴直覺比對。我們遇到熟悉的就靠近、陌生的就警戒。如果陌生的顛覆自己的慣性思考,而且跟原本認知系統不互斥,那我們叫做「拓展眼界」,於是這個人得到印象提升,反之亦然。(以上是簡而言之)

我相信多數人不會像我這麼無聊拆解這個過程。我這麼做,純粹是因為我現在已經習慣看到跟我不一樣的行為,或者陌生的性格時,第一步是先覺察他對我的影響。比如「我現在覺得有點不愉快」、「這是一種被冒犯感嗎?」、「(如果是)是基於什麼價值觀的差異讓我感到被冒犯?」、「這個差異有沒有邏輯上的謬誤?(是我的還是他的?)」、「我們的狀態可以並存嗎?(只能二選一或者可以不要管)」﹍﹍諸如此類。

想完自己的部分以後,心有餘力可以再想想對方的:「這個人為什麼這樣反應?」、「他的認知模式如何?」、「他信仰的價值是什麼?」。但無論我能不能接受對方的狀態,都會秉持一個基本認知是:這個人是這樣子其來有自。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ir-2028066_1280.jpg

前兩天友人伸手要男生的約會守則,我給的建議是好好講話就行了。這是真的。因為女生通常可以預估男生一定程度的行為錯誤,所以不要太誇張的行為基本上都還在可接受範圍。思想上的謬誤因為界線微妙的關係,很難明確告訴你說什麼是幽默,但過某條線就會變成侵犯。於是大家平常就是全憑直覺來判斷。

性這個主題比較特別的是,它不像其他可以用科學理論解釋的事情,有明確的認定標準。我們可以還算輕易地分辨理性與感性的發言,是因為不論男女,對「理性」和「感性」有幾乎一致的認知。性議題不同就在於,性語言本身就被區分為男性邏輯與女性邏輯。男性邏輯就是,男性在社交上基於對「女性」這個客體發展出來的溝通/交流/意會共識。

舉例來說,「馬子」這個詞,很多男性覺得沒什麼問題,因為女生就是「被上的」嘛。女生也接受這個詞彙,是因為在父權文化下,男性邏輯是主流,很多女生也沒意識到語言背後的貶低意涵(動物性的降級、物化、權勢分配)。而且類似的詞彙太多,說實在女生聽久了有一定程度的麻木(不然每次都要去反駁也太累)。所以這種語言成為一種兩性默許的存在,同時強化著代間男性邏輯的傳承。

那會發生什麼事呢?前兩天我在YouTube看到一個脫口秀影片,是Mitch Fatel早年講的關於難搞的女朋友的主題。整個過程充滿著性歧視,卻連女性觀眾都聽得很開心。我在看影片的時候有種超現實的感覺是:有多少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化的價值觀有問題,即便它是如此侵犯尊嚴,也樂於接受?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談談與人連結的兩難。

昨天朋友問我,是不是很少碰到能承接我的話語/情緒的人?
坦白說是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簡單一點來講是:
1. 本來我們的教育就缺乏同理與傾聽能力的訓練,尤其是男性。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el-free-3566550_1280.png

中午想起某件舊事,去查了一下相關人士的照片。
因為這件事已經久遠到應該超過十年了,又連帶想起我給自己布置的課題,於是找了一下自己十幾年前的照片。

我曾經是個驕傲的屁孩,或許是基於錯誤的社會價值觀,仗著有一點點能力和別人的忍讓。雖不至於害人,但也不是個好相處的咖。有些人喜歡我犀利,我想也有人因為我的嘴賤跟強勢/無視受傷。

由於自覺優越感不是什麼健康的玩意兒,所以早有意識調整身段。如果對照以前跟現在的照片,神情還差滿多的。經過這十幾廿年生活/心理上的變化,現在想重新思考如何再調整。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d-4866179_1280.jpg

嘿,親愛的
這陣子聽了妳的煩惱,我想起一些事,想跟妳分享。
我們認識20年了,妳應該信任我的對吧?

還記得大一時,我們常去書局抄書嗎?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uquet-2563485_1280.jpg

情人節啊﹍﹍我要跟牙醫約會,是我付錢的那種(笑)
昨天在朋友圈聊天時,女神順手發了一則限時問題問男性朋友:

【什麼情況會讓你心動(到想交往)?】

歡迎大家踴躍回答(這樣我也可以寫點東西)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76110_1280.jpg

前幾日和朋友閒聊時我才注意到,我對「嫉妒」這個情緒的經驗非常少。明明是一種在人際關係中很普遍會被誘發的情緒,連幼稚園小朋友都有可能因為同學跟別人玩不跟自己玩而嫉妒,為何我的記憶裡非常稀少呢?稍微思考一番後,我想可能跟個人對目標與自我評價的習慣有關。

先前我寫了一篇關於焦慮的分析,由於主要是針對戀愛上的焦慮討論(畢竟這比較強烈),並沒有談到在關係外,日常生活上的其他焦慮情況,比如怕報告做不好等表現不佳的情形。其實有些解決辦法是可以和嫉妒一起談的。所以,雖然本篇大概還是會側重在感情關係產生的嫉妒,但對於嫉妒的認識不妨也拿來套用在其他焦慮環節上,或許你可以在我提供的角度找到新的自處模式也不一定。

首先我們來認識,作為一種複合情緒,嫉妒必須建立在至少三個人的關係上,由排他的「愛」、對第三者的「憤怒」和失去關注的「悲傷」這些基本情緒,加之「我之所以失去你的關注,是由於第三者奪去了所造成」的判斷,和「我希望第三者同樣地得不到你的關注」的欲望所組成。基於如上判斷,為了重新獲得關注,會促使人們產生各種有效或無效的應對行為。比如攻擊第三者使其失去優勢,或改善自己令對象回心轉意(雖然這通常效果不怎麼好)。但現實上,攻擊第三者也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奧塞羅》中,埃古嫉妒凱西奧搶去了奧塞羅的關注,使自己不能升遷。於是設計毒害凱西奧,使他失去職位,但同時又離間奧塞羅的感情,使他親手殺妻再自殺。若照嫉妒的原始樣貌,構成嫉妒的三組因素都表示了嫉妒背後包含著對於一段關係的無比重視,他的目的應該終於重新獲得奧塞羅的信任才對,為何要摧毀這個人呢?

再舉另一個例子:當妻子懷疑丈夫外遇的時候,難免興起偷看對方手機的意圖。她深知若在手機中找到證據,她的婚姻就完了;而若發現手機中沒有任何外遇的證據,她也不會就此釋懷,她會想,一定是丈夫事先清除了紀錄。同時她也知道若被丈夫發現自己偷看手機,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因此偷看手機這個舉動無論如何都不會帶來安心的結果,也對維繫關係無益。但嫉妒還是會令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察看或試探。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edding-1770860_1280.jpg

每當我興沖沖把一些人格理論或關係理論貼給朋友看的時候,沒怎麼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大約會有幾種反應: 

1. 看不懂也不想懂,這有什麼重要的?

2. 我才不想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你怎麼可以說我有病。

3. 我不想被貼標籤,我認為人不是這樣分類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ouple-4697055_1280.jpg

雖然這輩子沒當過人資,但我想人資在看履歷時的心情,大概就跟女生在看交友邀請/被撩的心情一樣吧🤔
很多人就是不曉得對方要什麼,也不曉得自己有什麼,反正丟丟看說不定會瞎貓碰上死耗子的狀態。

雖然我不會撩男,但面試官是男生我都有幸通過,姑且就用找工作的技巧(誤)來比喻﹍﹍異性接觸的初步印象真的就跟看履歷很像。

講到履歷,個人經驗是,人生大部分的競賽其實都頗類似,80%的人是因為準備不夠而被刷掉。真正會讓審閱者猶豫要不要選的,只有20%有確實展現個別魅力的人。如果你有朋友當主管或做人資,可以問問看他打開的履歷是不是80%寫不清楚、甚至自傳沒寫,寫了也只是流水帳。如果放到交友平台就更災難了,會提升到90%。因為找對象不像找工作有迫切性,而且人們很迷信「隨緣」,以為真愛就會自己看到你深深深深藏在平凡無奇外表/談吐之下的光芒,不然怎麼叫真愛。哈囉?這是卡到陰喔。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iends-1941580_1280.jpg

早上醒來的時候,想到一件往事。多年前水樂園開幕時,辦了媒體招待會,我和廣告商的朋友一起過去,順便玩一天。

朋友們提議去玩人工造浪。穿好救生衣後,我們就往池子中央走。由於人矮的關係,浪還沒來水也差不多淹到胸部了。等浪一來,瞬間天旋地轉,跟溺水沒兩樣。我一下子被恐懼淹沒。雖然穿了救生衣,但水還是覆蓋過我的頭臉。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呼吸得到空氣,也無法呼救。在站也站不住、自己又不會游泳,連呼吸都有困難的絕望下,我能感受到的唯一希望只有朋友抓住我的手。她比我還瘦小,在浪裡卻很有力地拉住我,盡量把我往上抬。真不知道她怎麼辦到的。拜她所賜我找回一點理智,等造浪間歇的時候趕快站好,決定退出戰場,讓她跟男朋友繼續玩。

基本上我是個不太藏心事的人。年輕時有什麼困擾就一定要找人講,講到自己舒服為止。大家都還是學生的時候,或許朋友還有空不厭其煩,但成人以後,慢慢你會學到:人與人的關係不像小時候以為的那樣,是黏在一團的東西,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而是各自有其個性,也各自獨立。

一直索討同情和回應的方式,有些人可能會用一輩子,也有些人願意這樣交陪。說實在這種方式最舒服,因為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不管別人忙不忙、他有沒有他的困難都與我無關,他只要負責回應我就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