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八方閱讀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5608.jpg

  每個時代的轉變,總會有人試圖描繪。戰後經濟復甦的那一代,是刻苦打拚的世代,人們從大家庭走出、各自奮鬥,家庭人口改變,走向小而精緻的結構。而由這樣的家庭所教養出的第一批子女,正是目前40歲以下的世代。這樣的世代成長於一個教養更加個人化、經濟也較穩定的背景,又會養成什麼樣截然不同的個性呢?《愛無能的世代》作者正是30奔4的年紀,經歷過東西德統一的過程,與我們同樣處在一個政治經濟改變的背景。他做著年輕人喜歡的工作:廣告、藝術總監、作家,也開過唱片公司,感情就和大半同世代的人一樣始終在尋尋覓覓。他筆下的柏林年輕人,雖然距離我們看似遙遠,但在成長上不同以往的得天獨厚、面臨經濟市場全球化的挑戰,內外在的困惑、壓力,卻和我們非常相似。

  書中關於年輕人如何在廣袤世界中自處、新世代對愛情的笨拙與嚮往,都是很切身也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以年齡來說可算是愛無能世代的人——這幾年同樣在書寫與瞭解的主題。由於這本書,是由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Michael Nast)部落格中對青年日常的各種觀察和辯證所集成,不像一般早已定好主題的書籍那樣聚焦,我會大致分成個人(愛己)和愛情(愛人)兩篇,引用他所提到的內容佐以個人經驗來聊聊。探討我們如何看待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和疑問,瞭解環境對我們的作用,以及我們還可以思考些什麼、甚至做出什麼改變。

我們將一切投注在「實現自我」這項龐大計劃上,工作不過是其中一個細節。我們不間斷地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將自己經營成一個品牌。
我們處在一種持續自我優化的狀態中。我們知道一切都可能變得更好,直到完美為止。問題只在於,我們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地步。——米夏埃爾‧納斯特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201499.jpg

  臺灣這幾年雖然爭執不斷,但或許隨著時代開放還有溝通管道的暢通,加上視覺化表述方式愈見盛行,慢慢地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人願意為社會進步付出多一點心力變換著方式說明。從一開始文字版的懶人包那種大綱整理,到後面出現一些學者、專家用繪圖、影片等方式,把大眾不熟悉的研究工具用淺顯易懂的形式帶進對話中,無形間增強了大眾的思辨能力。然而,為什麼我們想盡了辦法把道理講得更清楚、更容易理解,仍然經常有兩造無法對話的狀況呢?到底決定對話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什麼?是只要把事情講得夠簡單清楚就可以,要是對方不聽就是沒有誠意溝通或者太笨嗎?這幾天我看著婚姻平權吵得沸沸揚揚,一如過去討論廢核與否等重要議題時,兩方總會到達一個僵持不下的狀態。心裡想著:是什麼阻礙了如此急切想讓對方理解的心意無法好好傳達?正好手邊有一本書值得分享。

  岡田尊司近年來連續出版好幾本親子及個人情緒/人格障礙的書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偏重家庭內關係對人格塑造與對應能力的影響。這種從生命軌跡理解性格的方式,幾乎適用於認識每個人生活上經常面臨的情緒困擾。自從出版《母親這種病》廣為人知後,陸續又出版了《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等家庭病系列。接著是從家庭關係進一步探索的《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以個人層面深入綜合上述關係如何影響性格至深;《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則從個人層面延伸到社會關係,研究人際不順的困擾。今回我要分享的,則是《啟動心靈的對話》這本用實際溝通技巧和案例,談談知道原因之後,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和話術,以說服情緒受困者脫離困境。

  和那些教你怎麼提出「讓人拒絕不了的要求」之類的溝通術不同。本書重點不在於從自己的利益考量出發,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以對方為中心思考(也可以用來省思自己),成功引導對方看見自己的矛盾,並提升改變意願、付諸行動,進而成為更健康之人的辦法。使用得當的話,不僅能成功說服對象、或幫助身邊情緒困擾者,也可用來面對自己人生上各種矛盾與困境。

  錯誤的談話方式,讓人不管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就像充斥社會的無效溝通一樣。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立論有無道理,而是在表達方式無法為對方所接受。失敗的溝通多半肇因於踩到了對方的警戒區。當一個人的價值觀被質疑時,很難不起而防禦,如此一來,溝通就會變成窒礙難行的攻防戰。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吧,當別人跟你講道理的時候,即使無法辯駁,你也覺得難以打從心底接受,總是有些不甘願。那是因為,就算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不喜歡被「否定」的感覺。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jpg

  自從看了《惡人》的電影、大哭一場之後,雖然事隔多年,吉田修一所描繪的那種錐心之痛與悲哀感,一直令我印象深刻。終於在今年,由同一位導演改編的《怒》也上映了,才讓我注意到原作一年前已然上市,於是欣然地帶了一本回家。

  觀察人性愈久,愈覺得人的情感之多樣,往往來自於最基本的不滿足。雖然感情上,我們會認為愛人、家人、朋友、同僚,是「感覺上」很不相同的對象,但是構成「關係」的基礎卻是一樣的,也就是愛與信任。沒有一段關係可以在這兩樣元素並不穩固的狀態下進展,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處,也必然有一絲絲基礎的信賴。而《怒》這部作品,便是藉由不同的關係組成,去探討信任、同理和愛,不同配比下截然相異的結果。

  作者以東京雙屍命案為開頭,帶出了三條個別遇上「陌生人」、進而相愛或互信的關係,加以追查命案的警官私生活裡和謎樣女性的交往,以及兇手山神一也和被害者的萍水相逢,總共可以看到五組人物間的互動,分別代表了親子、愛人、露水姻緣、友伴和陌生人等五種人生中最普遍存在的對象。

  我們是如何從接觸一個人的第一眼開始,決定怎麼看待他、是否要信賴他呢?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能舉出確切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信賴,例如對方的人品或實際作為,或者與我們背景相似所產生的熟悉感。然而書上卻舉了一個例子,輕易戳破認知盲點。當兩位警察正在警局查案時,其中一位問了另一位,對走廊盡頭那疲憊的老婦有何看法?另一位回答,大概是她的孩子闖禍了現在來保釋,可能她一生都這樣為孩子操心著吧。發問的警官說了,會這麼判斷完全是背景的緣故。因為在警局,才讓人覺得是不好的事,然而實際上老婦人只是因為孫子摔車了來警局罷了。經過這麼一說,老婦看起來也不再福薄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ook.jpg

  原本是預定去看電影的,因為這次卡司備受好評,個個是實力演員,李相日幾年前改編同作者的《惡人》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所以對這次改編頗有信心,也十分期待上映。可惜所處縣市沒有放映,最後還是先看了原作,因此本篇是以原作的印象來寫的,但基本上故事架構跟主題與電影無異。

  《》和《惡人》有幾處共通點,可以看出吉田修一在人性關懷中比較關注的面向。人們對於「他人」的信任和對於「罪惡」的認知,往往比我們以為的來得脆弱。然而生而為人,「得到他人信賴」卻是出於本能的需求。我們是如此期待、也需要,那些與我們緊密相關的人們全心的支持。由於信賴,才使我們能夠安心面對外境挑戰、確認自己有所依靠,也明白合作能達到的力量。然而,讓這份信賴崩解卻又比想像中來得輕易。或許正是因為不安,當我們在脆弱時得到意外的支持才會分外感動,而當我們在滿心確信時被拋棄才會特別心痛。

  以挑戰認知這點而言,我認為《怒》的安排算是溫和的。作者選擇動搖的關係,大部分都只是初識不久,在彼此才剛要開始熟悉,正惶惑不安、還不確定是否要真心信賴的時刻。故事由四條支線交結而成,一是輕度智障、人生過得磕磕絆絆的愛子和單親爸爸洋平,以及在同一個魚市打工的外來男人田代,三人間各懷憂慮又彼此緊靠、希求幸福的故事。二是因為媽媽的不正常男女關係,不得不逃到沖繩小島的泉,以及小島民宿之子辰哉,還有背包客田中之間,充滿南國風情的純愛與青春悲歌。三是身為性少數而夜夜笙歌的優馬,與強暴對象直人發展出穩定愛情,進而成長的故事。四是追查東京殺人案的警官北見,與一起餵貓的女性美佳,兩人似陌生又似交往的關係。

02.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0672184.jpg

 

  你是不是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或自己就是:對評價敏感,如果被質疑,就會突然發怒;要是遭拒絕,就會異常低落;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也害怕被否定,如果計畫執行不順利或別人稍微有點臉色,就覺得喘不過氣?總是很想強調自己的存在、總是認為世界上沒有人真正懂我、總是在澄清各種標籤,其實心裡始終大喊「看著我!聽我說!愛我!」呢?

 

  這兩年,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引起了許多人共鳴,他也是早期提出「家庭星座」、研究家族排序的先驅者。過去人們難解的那些內心的躁動不安,經常被轉移至工作或戀愛、婚姻去解決。許多人相信經由努力工作(或在關係中付出),等看到成果時,不安或自我懷疑也會因為這些回報獲得補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LargeImage

  記得幾年前,電影《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剛上映時,我和幾個姊妹進戲院,當時我們各自為不順的情路煩惱、自我懷疑,總試圖從書中、從電影、從異性朋友的口中尋找一個兩性相處的守則,好讓我們不用再只能羨慕別人的幸福,自己卻總是和令人失望的對象約會,任由他們把我們搞得很廉價似的。我們在電影院裡一一回顧那些男人拒絕女人的理由,互遞衛生紙,並且在心中肯定:對,他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喜歡我,並不是他所說的那樣各式各樣荒謬的原因造成。但破局的時候,我們又似乎需要一些爛理由來說服自己,放下讓人傷心的緣分。

  幾乎每一年,書店的暢銷榜上兩性關係書籍總是名列前茅。十萬本、二十萬本的刷次,讓其他嘔心瀝血的作品望塵莫及。迷途羔羊如此之多,孜孜矻矻地彷彿好學用功的學生般,對那些把妹招數、魅男聖經、性愛寶典認真鑽研,希望這個世界真的有一套心法可以無往不利。從穿著到舉止、講話的技巧、誘惑的動作,到撒鉤的方法、收網的妙機,還有床上密技皆有專書,讓很多人誤以為只要講對了話、做對了愛,感情就能一帆風順。女性雜誌更是每年必出男性普查,比如「最喜歡的女孩子類型」(或髮型、動作),以滿足女性讀者的需求。走在路上隨時能看到從頭到腳都按照書本和媒體所示的「女神」標準雕琢出來的女孩,把妹課程也總有不擅言詞的男性捧著銀子報名。但是,這些「技巧」輪番轟炸後,寂寞的人真的就從此不寂寞了嗎?幸福只要成功約出異性吃飯上床,「在一起」之後就會有嗎?如果真是這樣簡單,兩性書也不會年復一年地出版、日復一日地上榜了。

  《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並不教你怎麼做一個萬人迷。基本上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只有在「自我」的架構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行動,才能真正覓得那個與你相配的人,而幸福也絕不是用交往與否來定義。想要在兩人關係中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點,首先得瞭解自己在各階段的心理歷程,明白你們之所以互相吸引,是因為真的適合或只是一時錯覺;明白當你們爭吵時,各自經歷的內在衝突是什麼,你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讓情況好轉,而不是言不由衷的道歉或謾罵;明白愛情能夠帶給你的,是讓你面對自我內在的傷痕。經由這些相處時的衝突揭露:不是對方給予你痛苦,而是不愉快的種子或許很早就已經埋在心裡,只是自我否認或隱藏。即便一再交往分手,都可能舊疾復發。於是我們可以更完整自己,用理解的態度去愛,而不是渴求別人「給予」幸福。事實上,幸福是不能被給的。接著才能進一步考量長遠的承諾,進入下一個階段:婚姻。

  假設不幸分手了呢?很多女孩或許會像過去的我一樣,瘋狂地思考著是不是自己哪裡不好,對方才不愛我?在Chapter 14討論到失戀的副作用,因為還愛著對方又難以接受,於是我們會開始找出口:恨自己、恨第三者,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但如果我們就此相信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的話,反而會讓往後的緣分變得很委屈(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認清這個階段的低潮和不理智是必須的,只有趁此機會調整自己,才能讓自己愈變愈好。愛情並不是經驗豐富就是贏家,很多時候之所以在多段關係中來來去去,是因為沒有藉由這些經驗認識自己的緣故,總以為只是「不適合」,一再重複一見鍾情→爭吵→厭倦→分手的歷程。更甚者以為自己閱人無數、經驗老到,殊不知往往是沒有品質的愛情、不會成長的經驗。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0217_01  

  〈在海上等你〉敘述一對同期調到分公司的男女新人,在職場上相互砥礪又各分東西後,男方意外死亡,女方依約暗中破壞他的電腦硬碟、為其保存秘密的一段情誼。絲山秋子的芥川賞得獎作,算是近代日本難得打破男女關係,描繪純友誼可能性的作品,被視為開放女性平等工作後,改變文學中兩性關係的里程。絲山本人也是雇傭均等法實施後第一代職場上的女性營業員(一般來說女性都從事行政庶務工作,不做經營業務)。這種女性工作者在仍是男性為主的職場上必須是去性別的(中性的),才能贏同事與客戶的信任。她筆下的女主角們大抵也是類似有工作能力的女性上班族。在這樣性別符號被削減的前提下,佐以「同事」這個比朋友還遠的距離,成就其作品中「純友誼」的可能,未免令人有點遺憾,這是我看完的想法。不過它仍然給我們一個合理的假設,來重新看待兩性關係。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呢?男性朋友們多半抱持不相信的態度,但女性卻不見得。這更讓我好奇人們對性別的想像與認知或者描述時,究竟有什麼文化上的變因影響我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在這之前,我們可能得先釐清兩性間的吸引力準則。人們的確很容易被聊得來或外型亮麗的異性吸引、進而想交往,但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姊妹、父母孩子產生情慾。「對異性發情」是我們根深柢固被教育的觀念及本能,一般來說沒有意外的話,我們都會遵循「男人」或「女人」所代表的性意義符碼去認知眼前的對象。既然同樣是異性,為何對親人不會發情,對陌生人就會呢?又為什麼在近親通婚的古代沒有這問題?顯然是否發情的決定因素,並不完全在於「性別」,同時要考量我們對對象貼上的符號,及其定義。性別是一種符號,親屬也是。「親人」與人倫的觀念,打從我們出生就被不斷教育是不可逾越、不可產生情慾的存在,否則是一種嚴重的背德。所以在我們面對親人時,即便彼此相互瞭解、心靈契合,也會因為「親人」這個符碼優先於「異性」符碼,本能壓抑或者撇除對直屬親人的性渴望。至於沒有這個符碼的對象,則會以「男人」或「女人」去認知。這兩個詞的背後同時帶有我們對兩性刻板印象的要求,愈是符合這個性別特質的人,愈具有魅力資產,也愈能激起性意識/本能。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雖然生物會因賀爾蒙作祟自然與異性交配,但是高度智慧並且追求更多契合條件的人類相對複雜許多。性雖然能夠與感情分離,我們卻期待性靈契合的瞬間,而對於挑選對象,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訓練促成(比如對什麼類型特質有反應),只是人們大多仍誤以為是種本能,而且過於簡化地以異性相吸來看待。男人對純友誼的相信遠低於女人,正可以解釋影響兩性情愛觀的是文化問題。

  日本近代文學作品也展現出男女雙方對彼此認知的差異,男性文學作品傾向對女性有過度的幻想與誤解,風花雪月的作品裡頭呈現的是「男人想像中的女人」。這現象揭示男人對「女人」這種生物因長期的他者化造成的認知困難(關於他者化的成因,可參考《厭女》一書),男人以為的女人與實際相去甚遠。近代女性文學卻沒有對男性幻想的成分,呈現務實的描繪,反而對女性自身有更多想法。男人對女性的認知被片斷化的同時,性慾的指向也因此被各種女性符碼分割、制約,導致男人對迷你裙、紅唇、長腿、長髮等眾多被塑造成代表女性的「符號」產生反應,更甚於女人對男人的一件褲子發情的可能。把性的渴望予以符號化後,「女性符號」片面且破碎。被過多的物件制約,是男性所面臨的困境(如果他們覺得困擾的話)。而兩性間的吸引力,也可藉由操作符號來影響。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369563  

「女人追求的是關係,男人追求的是擁有。」小倉千加子

  小野千鶴子在近作《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中,將社會性的、歷史脈絡下,因應家族結構、性別等因素而生的「女性」定義,做了明確的解釋。所謂的厭女症,是指在男人成為性的主體過程中,將女性客體化、他者化的性別蔑視,以及女人在身為第二性時,必須仰賴第一性的認同(才能自定義為女人),所產生的自我厭惡。因此同時存在於兩性的性別意識中,並且彼此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賽菊寇認為,在否定對立下定義的「男性」(man=人類),是相對於「女性」(woman =擁有子宮的人類)的「不被標記」的性別。男性的價值在於受到同性社交圈的肯定,肯定的根據,便是判斷他是否能證明自己「不是女人」。換句話說,男人必須依靠「女人」的對立面而存在,要證明自己不是女人的方法,就是「擁有(並且支配)女人」,將女性視為客體、並且排斥女性化的男人(恐同)。女人的認同並不會讓男性取得男人的價值,男性的認同才會。因此男人對於單身和另一半外遇(無法成功掌控女人),會視為一種缺陷般的羞恥,這是基於認同面的痛苦。至於女性,則必須同時取得「個人的成就」以及「女人的成就」,才會被視為一個完整的女人。男性只要能獲得權勢、能力的價值,也同樣會為女性所歡迎,女人卻無法透過工作上的成功,取得「女人」這個價值,身為「客體」的女人還得「成為男人的性慾對象」才行。辛苦的是,在女人圈中,女人所欣賞的女人卻不能是對異性吸引力相對優勢的那一種,除非她同時具有討女人歡心的特質,比如是群體裡的開心果(需有自嘲的本事)或者扮醜,讓女人覺得「她是無威脅性的」。也是這種內外夾擊的相對矛盾,更深化女性的厭女症。

  反映在男女關係上,男人可以透過「擁有什麼樣等級的女人」或者擁有更多數量的女人來哄抬自己的價值,即使他一事無成,也會因為擁有的女性數,在同性社交圈中取得受成功者艷羨的機會。如果把忠貞視為「妻子」這個角色的去性慾化,相對來滿足性慾的,便是外面的「情婦」了。男人對於交往的和娶回家的,多半能夠理性地區分,是因為家裡和外面的女性要扮演和滿足的角色不一樣的緣故。若一個男人擁有搶手的性慾對象,他雖然可以獲得同性的羨慕,卻也必須面臨隨時被挑戰價值的風險(被搶走=不是男人)。換句話說,一個高價值的性慾客體(女人),雖然能刺激男性「擁有」,卻不太會被安置在「去性慾化的妻子」這個位子。

  相對於「需要被同性承認」的男性,雖然女性也存有必須被同性認同的焦慮,但才華洋溢聰明伶俐的女性,仍會因為主客體之分的性別潛規則,被貼上「敗犬」的標籤。取得女人的成就,在一般觀念下顯然高於個人的成就。配對男性的價值,也就相對彰顯自身的價值。為什麼不在乎地與已婚對象交往的女性似乎比男性來得多呢?畢竟對男性而言,奪取別人擁有的去性慾化的女人(妻子)的吸引力,不如贏得自由之身(未去性慾化)的女人來得有(競爭來的)價值,也安全。如果男人覺得「人妻」是有吸引力的,它往往指的是因為「禁制」而提高價值的性魅力。但女人看重的是男性本身的價值,如果這個男人是高價值的(包括較高的性魅力或其他資源),或許能夠透過性優勢搶過來(基於前面的理論,情婦的性吸引力>去性慾化的妻子),成就自己女人的價值。不過這種想法只是一種誤以為兩性對等的天真而已。如果女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男人兩性觀中的「客體」,還誤以為可以以性慾主導的話,未免過於單純。她還必須考慮,婚姻這個契約制度下,簽上結婚證書這件事,本身也是一種將兩者的利益最大化的協議。這也是為什麼上流階級非常重視門當戶對的原因。除非這個情婦的背景也同時高過元配許多,她才有可能在夫妻沒有決定性不合因素的狀況下促成離婚再娶。畢竟對男性社交圈而言,離婚也是一種價值上的損失,要損失就要有加倍收穫的誘因才行,而性慾與婚姻本來就是分離的,沒有必要為了性慾重新選擇婚姻,讓原本的性慾對象成為去性慾化的妻子。所以按耐不住的小三打電話去性騷擾正宮雖然常發生,卻沒什麼實際威脅性(除了讓正宮暴怒外)。女人也很清楚打這種電話等於是對關係的賭注,她必須承擔被男性遺棄的危險(畢竟沒有婚姻契約),一方面期待以男人的再次選擇證明自己擁有女人的價值。最後真正能夠證明的,寥寥無幾。27歲情婦被嫌老,名媛私生子富豪搶認親的背後,或許也揭示當女人僅擁有性資產(年輕)與擁有其他附加價值的區別。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75927160-2673441242

  看書以前,我好奇的是到底有什麼高超的手段可以讓一個稱不上美麗,甚至胖到一般眼光來說或許很難找對象的女人,竟能同時間詐騙多人取得上億元的金額。她又是怎麼想的呢?讓人慶幸的是,這位作者沒有落入俗套地特別描述她的「手腕」、從第三者猜測加害者可能存在的傲慢或心理問題(媒體愛用),甚至連當事人自己都想吹噓的性能力也是平淡地帶過,才讓這本紀錄顯得「真實」。

  關於事件最終帶給人的觀感﹍﹍我不曉得這麼想的人多不多,不過我跟作者想法一致,雖然一開始大家都會為龐大的金額和受害者人數震撼,但背後所隱含的,是社會價值觀、男女價值觀的現象。作者在後記寫道:

  「有兩位男性兩度被佳苗下藥迷昏。兩人醒來的時候,佳苗都對他們說:『做過愛了唷。』即便男人懷疑自己被下了安眠藥,竟然為了確認而再度和佳苗去飯店,結果又再度睡著了。
  這種事,我實在難以置信。要是我和男人過夜,不知不覺昏睡了,醒來的時候男人對我說:『做過愛了唷。』我一定會嚇得先去婦產科。因為太過憤怒,衝擊太大,說不定會抓狂。可能永遠不會再和他見面。對女人來說,就是這樣。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4 Sun 2009 01:15
  • 藏拙


若要說當編輯讓我學會了什麼……閱讀速度變快算是其中之一吧
雖然說唸書的時候寫報告和論文已經養成用很短的時間掌握資料重點的習慣
不過我還是一直不喜歡在書店或不安定場所閱讀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陣子看了梁靜茹〈崇拜〉的MV
在水中立起十字架的教堂,令人不禁聯想到新天鵝堡的主人--路易二世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米拉大爺出書啦~~~
Q_Q我剛打了一半的文因為視窗跳掉整個沒了(Orz……重來一次)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連著做完兩本得獎作,都是預定5/1上市中文版的書籍
也不知道主編是故意的還是恰巧,排的兩本都是反射內心黑暗的主題呢~
看得我一整個跟著低潮了起來(或者我只是剛好走到了低潮期不得而知)
不過,小說都作了一百多本,真的會拿出來講的還是屈指可數
這次兩本都算上乘作品,一定要在這裡推薦一下的啦!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德川幕府時代,日本各地因不明原因的赤面痘瘡之症在男性間傳染
不消多久,男性人口急速銳減為女性的四分之一
男嬰存活率極低,男性成為傳宗接代的寶貝,所有的勞動粗活皆由女性一手包辦
婚姻制度徹底瓦解,貧窮的女人無錢供養丈夫,只能到花街買春借種
招贅成為權貴享有的特權,官僚體制一律由女性執掌........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內容簡介:
久我山是個同性戀,同時也是個音樂老師,因為被家裏的人排斥而到外地教音樂的他,有一天遇到了擁有一副好嗓子的高中生田中吾妻,由於一時的同情心,久我山決定幫助田中考上音樂學校,並朝著成為一個聲樂家的路走下去,然而和田中相處的時間越久,久我山也越來越無法克制自己被他吸引……然而,就連家人都放棄的自己,又能給他什麼呢?唯一能為他做的,不過就是送他出國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天下文化出版

內容介紹 :
本書屬於當代探索性的文學作品,此書以小說的懸疑性吸引讀者,刻畫一個以追求完美為救贖之道的靈魂。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關於一群未來的音樂家惺惺相惜的故事一_一(喂)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標題加上問號是因為畢竟還是有床戲的純情派(笑)
或者應該說是「偽裝純情派的動作派」呢^^b

我要來介紹我很喜歡的作者^0^
反BL者請勿服用~謝謝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介紹一部漫畫,卻覺得好像寫不出什麼好東西^^b
朋友問我最近有什麼漫畫好看,我還真不好回答
對不起......最近我沒看什麼新漫畫
雖然跑了漫畫店好幾趟,努力想找些漫畫來買
偏偏想掏錢的時候遇不到一本「就買你了吧」的書啊~~~囧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漫畫版封面)


  ……「追思」說到底,是活著的人才能擁有的特權,而這當中,一定會無意識地加入自己的美化、竄改、誤會(或是自我想像)。既然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真實,視敘述者而定,其本人的實像極其容易搖擺不定,甚至產生極大的變化。
  他人眼中的「自己」,以及自己瞭解的「自己」。這兩者我想這世上是不可能有人能夠完全一致的。這當中的落差,使人痛苦、使人煩惱。正因為有程度上的輕重不同,這反而才真實。至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也絕對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樣。如果有一百個人同時認識一個人,第一個人和第一百個人對該人的評價就算南轅北轍也不稀奇。就連自己都不敢保證能真正懂得自己的一切了。……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