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一幕經典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5.jpg

我常常在想,若說20世紀末女性的課題是如何從男性字根上分離、獨立出來,21世紀或許是找到如何游刃於兩者之間,以一種更自由的姿態,同時也發揮互補的功能,卻不像傳統那般近乎作為男性養土般存在。《前任同盟》這部電影的每個角色,都有它值得玩味的地方。

影片一開始,潔德在昏暗的沙發上痛哭。她心愛的男人突然人間蒸發,許久才來電告知分手的訊息。她不懂,像她這樣聰明、時尚、在男人面前討好又不強勢,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是男性所愛最高等級的女人,為何還是被拋棄了?在一起這十年,她用自己的事業證明真心,從不是為了錢才和富豪交往。即使當初背負破壞別人家庭的惡名,她也想極盡所能地證明這份愛值得。可是尼克就像離開前妻瑪莉亞時一樣,也拋棄了40歲的潔德,投奔21歲嫩模的懷抱。這個選擇徹底瓦解了潔德十年來信奉的對於完美的理念。

她以為有一種女人可以超越歲月的磨礪,常保愛情鮮甜。只要在男人面前維持不變的風情、明理而有智慧,男人不笨都知道如何選擇。即便日復一日的節食如何淘空她的身體、緊繃情緒如何折磨她的心智,她仍然選擇為了這個男人拉上高腰緊身服的拉鍊,將一切辛苦收束在絲綢般美好的表象下。看似擁有一切的女人,內心卻無比卑微。

02.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3.jpg

過去我們曾經介紹過《再見了,拉札老師》,描述政治受難者尋求新國家庇護期間如何適應新生活的過程,以及難民最容易觸及的死亡議題。《拉札老師》的焦點放在和平國家中,遭遇不幸的孩子們與異鄉人如何從衝擊中復原。本來我預期《深秋的黎明》會是類似的電影,只是從成人戀愛的視角切入。而戀愛向來是受難電影裡象徵生機的緩衝物,好像讓我們在痛苦之餘作為安慰劑嚐到的一塊糖果,看完以後才發現我真是太小看導演了。

《深秋的黎明》由知名查德導演麥哈梅沙雷赫魯(Mahamat Saleh Haroun)編導,描述從中非內戰國家查德,帶著子女與弟弟流亡法國的阿巴斯一家人,尋求庇護的經過。阿巴斯和弟弟艾提恩原在查德時都是社經地位不錯的教師,一位教法文,一位教哲學。逃難過程中,阿巴斯的妻子遭民兵射殺,一家人來不及收拾心情,只能帶著傷痛來到法國試圖重新生活。在那裡,他遇見了卡蘿,一位不在乎他來歷、真心與其相愛的白人女子。即便一家人對死去的女主人仍然懷念,但也因為這名女性的支持,讓他們徹底顛覆的生活逐漸尋回一絲安穩。然而歐洲各國對難民的收容率已達緊繃,任憑他們怎麼申請、上訴、試圖證明自己在法國如何安分守己,居留證仍始終遭到駁回,直到面臨驅逐的那一刻﹍﹍

04.jpg

自始至終,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阿巴斯複雜的情緒,透過演員的背影、沈默、時而哭泣,一股壓抑的憤怒層層堆疊直到令人喘不過氣來。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即便落難仍試圖維持禮貌和尊嚴,然而世界殘酷的是,它並不以人的修養或努力待人。在法國,他們就是庇護法庭公告欄裡,名單上的一個名字。在這名單上,犯罪者和良民的價值、標籤與待遇是等同的。不論你偷拐搶騙,還是在當地認份工作、擁有愛人,都無法享有一絲權利分配上的例外。「難民」這個身分,更是雪上加霜的標記。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a15826b10282.jpg

如果你和我一樣,已經距離青春遙遠,那麼你應該也跟我一樣,看膩了歌頌青春的電影。什麼初次戀愛的美好、校園舞會的悸動,從一開始覺得可愛、懷念,到現在感覺就像隔夜的義大利麵,黏糊糊又髒亂、一點都不覺得好吃了。

那麼,要怎麼把這種被拍得黏糊糊的題材,做成一道新鮮風味呢?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選到一位好演員,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成功詮釋了這位內心細膩、有點彆扭、聰明卻又不時迷惘的女主角克莉絲汀,為這部作品增添角色魅力。

 

吾家有女初長成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V5BOGQyYWFlZTktM2U3MS00NDdiLWJlY2EtODUxYzY0MWI1OTRkXkEyXkFqcGdeQXVyNjAwNTYwNDg@._V1_.jpg

我一直覺得,加拿大電影始終有種衝突美,在於電影裡的人多半表現疏離,卻阻止不了內在對愛、思念等等人性的渴望。在看加拿大電影時,我常常有種「你們看起來感情沒那麼好啊」的感覺,但事實上角色內心正水深火熱著。現在一想,這是不是其實也和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情況很像?當我們沒能學會精確地、自在地表現情感時,旁人也會自然忽略你的痛楚。甚至,我們自己很可能也未能察覺。

《再見了,拉札老師》講述蒙特婁一處小學發生教師在校內自殺的事件。事件過後校方依法安排心裡輔導做了幾次集體會談,匆促地聘用了來自異國毛遂自薦的拉札接任,從此展開新老師和學生共同面對死亡與磨合的過程。片中的師長們,一如大部分的大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時顯得無措。大家都不知道自殺確切的原因,而眼前還得繼續帶領著孩子們。在不確定孩子能夠理解多少、自己也不曉得該怎麼討論的情況下,大人自然而然決定對這件事就此緘默,希望事情無聲無息地過去。

隨著劇情進展,觀眾慢慢意會到這個陌生老師對教學並不熟悉,他的私生活也似乎面臨著某種失去,只是在避而不談的過程中,學生艱難地消化著死亡,老師也艱難地適應著異地文化。孩子的直率終究啟發了拉札,當他深夜裡獨自因個人境遇悲傷時,他同時瞭解到面對心中的痛苦與困窘之必要。於是他向其他老師學習更好的教學技巧,向孩子學習坦率地討論失去,甚至想帶領他們重新檢視死亡這件事的過程和意義。比起將悲傷交給專業人士處理,我們本來就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失去。或許落實在生活中自在地談論它,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自癒的一環,我們都不應該輕易放棄這個權利。

MV5BZTAwNDEwMDAtMjg3MC00NzAyLTgwMWYtNmE2ODdjNjc3NzAyXkEyXkFqcGdeQXVyNjAwNTYwNDg@._V1_.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V5BNzE4YWZkOWMtOWZlNS00NzU4LTk5MDQtZjZkNDllMjM1NGI1XkEyXkFqcGdeQXVyMTQxNzMzNDI@._V1_SY1000_CR0,0,674,1000_AL_.jpg

這部二十多年的經典電影,很慚愧地如今我才從頭到尾完整地看完,但也慶幸是在人生經過些許歷練的現在來看,如果是在中學時看它,我想不會有太多感悟。這部片的美,不僅在於取景漂亮,更多是通過質樸而日常的蒙大拿鄉村生活,以及兩代間的教養等看似平凡的劇情,所描繪出與大自然和片名相呼應的隱喻。當然,那優美的口白也生畫龍點睛之效。

劇情以主角諾曼視角為主,從幼年與弟弟保羅跟從父親學繩釣這門技術開始,闡述其家庭至人生觀的養成。身為牧師的兒子,兩兄弟自小就受著良好而稍微嚴厲的家教。父親給予孩子的觀念,包括對大自然的崇敬、對文學的熱愛、對信仰(信念)的虔誠,無非成為他受用一生的禮物。諾曼幾乎可以說是父母最傑出的產物,他成長為一名認真學習、性格誠懇的好青年。童年的寫作訓練在日後為他踏上教授一職鋪路,也為他贏得妻子的芳心。父親耿直的教養保障他一生幾乎不太涉險,懂得掂量自己的能耐、不隨意放縱,並且對目標擁有堅持的毅力。所以他走出了漂亮的人生,至少,是他人眼中漂亮的人生:擁有高學歷、一份好教職、美麗聰明的妻子,以及父母的驕傲。

與之相對的,保羅則是個狂放不羈的孩子。他勇於挑戰父親的規定、和比自己更強大的對手纏鬥、對受傷不以為意,因此他也往往能夠得到別人所不敢想的成就。諾曼對弟弟的形容是:他是個打從內心強悍的人。我想這相對的自我認知,應該是明白自己的懦弱吧?所以諾曼選擇了安全而合適的方式成長。在家鄉他只是個安分守己的孩子,但來到學術世界,他就能夠好好發揮,比起喜歡的蒙大拿,他很清楚自己更適合別處。

A03.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s_21057_1500970831_20dfcb1d6dd1deaa45bc4007e1ae47b9.jpg

  時隔三年再看《晝顏》多少印象有點模糊。只記得本篇的結局軋然而止,觀眾難免希望兩人還是能夠幸福以外,過程交代都算仔細。紗和為何愛上北野,我想是北野為她枯燥的人生開了另一扇窗,讓她多一道眼光看到世界小小的美好。生活不再只是洗衣做飯、操持家務,還有關於大自然的、昆蟲的那些「與人類截然不同」的新世界,以及更重要的是「另一個人的陪伴與對話」。是這些時光的存在,讓紗和感受到生存的喜悅。即使無關愛情,我仍認為這是她很需要的生存意義。那北野呢?他在這段感情的過程裡,又得到什麼即使必須背負嚴重後果,也還是想堅持的東西?

  三年前,北野和紗和的婚外情在雙方伴侶捉姦下,走上法律途徑。紗和簽下協議書,必須離婚後搬離原本城市、換工作,切斷與北野的一切聯繫。倆人來不及說再見,就被迫隔離了。電影從三年後紗和搬到海邊小鎮展開。即使過著新生活也認識新朋友,她卻死氣沈沈地生活著,似乎快樂早已遠離。直到某一天,無意從傳單上看到鎮公所舉辦的昆蟲講座上,印著那絕對忘不掉的名字。原本只是偷偷去看一眼,可是當眼神交會時,紗和明白了:無論如何,我都想擁有這個人﹍﹍

H09.jpg

  我個人並不偏愛外遇題材,但沒想到不知不覺這也是我寫的第三部有關外遇的電影了。「外遇」這個主題尤其在東方是不能夠被歌頌的,不論理由如何。畢竟在外遇之前,已經有一段自主選擇戀愛的婚姻了,外遇在某個意義上來說,否定了過去的選擇。但我們其實也知道,人是會改變也會犯錯的。既然外遇有可能是「現在犯的錯」,那婚姻有沒有可能,也是「過去犯的錯」呢?在家庭價值下,我們卻不太能夠接受這種觀點。好像基於性格上的歧異不得不離婚是可以的,但「因為有其他戀情對照出過去的不完美」就不可以。在那之前,我們就得阻絕所有「其他的可能」以示負責。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8b55060d28e5028469381490fc29aca28f6dfe2.jpg

  關於醜聞的電影,拍起來總是有些令人尷尬之處,更何況是現實上的導演和女主角正如戲中一樣地婚外戀了。這樣半自剖的作品,拍得好了,似乎是在為自己的外遇做美好的辯解;拍得差了,難免引來爭議,說是販賣自己的愛情又吃相難看。不管怎麼說,都不是好處理的題材。

  目前大部分關於外遇的戲碼,不論主角們多麼真情實意、原來的婚姻關係多麼冷淡,多半還是不能擁有happy ending。或許這是一種影視作品對道德挑戰的底線,跨過了,可能挑起一些觀眾的傷痛,外遇是一種不能被完全合理化的議題。所以即便給主角塑造多麼不堪的婚姻,結局通常還是「教育」觀眾,回到原來的婚姻問題去解決。可以離婚,走向尋找自我的旅程,可以重來,解救危急的關係,但是跟小三幸福快樂地在一起,這是不能說破的嚮往,至少,不能是一離婚就馬上在一起,可能過個幾年,彼此都成長了,再在異地相遇。

N05沙灘上畫情人的臉.jpg

  英熙(金珉禧飾)是一個實力看好的女演員,就在愛上合作導演後,被媒體追逐曝光。為了遠離是非,她只好隻身出國避避風頭轉換心情。情人答應過會去找她,她也只能日復一日地等待。她有點寡言,看起來總不知道在想什麼,必須社交的場合,卻也多半能好好地交際。她不是非常有個性的那種人,很多時候維持一貫親切有禮地應酬,所以跟她往來的人對她印象通常還不錯。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320002aaaa4f924242.jpg

  不論在台灣、中國或者韓國,這些國內發展不穩定、經濟能力差距大的國家,都有一群父母選擇辛苦地在國內賺錢,將下一代送往更好的環境受教育。那些獨自留在國內背負經濟壓力,一年只會見妻小一兩次的男人,我們稱之為候鳥爸爸,或者韓國所謂的「大雁爸爸」。小留學生們的迷失卻甚少討論。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一位幾乎把生命都奉獻給工作,因而升上證券投資銀行分行長的男人‧姜在勳,在把妻兒送到澳洲後不久,面臨投資詐騙、公司倒閉的危機。瞬間一無所有的他,剛開始並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一直以來都非常勤奮且聰明地安排著的人生,為何會在一夕決堤?原本風光的社會菁英,頓時成為過街老鼠。心力交瘁之餘,想起自己只剩下遠在澳洲的家人。

  在勳抵達澳洲後,默默在旁觀察妻兒的生活,才察覺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把注意力放在家人身上。以往為了給家人最好的,從來沒有時間停下來。他把生活的每件事都像工作那樣安排,快速而有效率地解決著各種問題,甚至妻兒的存在也不是拿來討論或陪伴的,而是一道道「待辦事項」。好像把一切都放到最佳位置,自然就會得出好成果,就跟達成業績就會升職一樣必然、簡單。可惜這世上,感情只能用時間來換,而這卻是他最給不起,也一直以為不需要做的。

A02.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m.jpg

  最近剛好看了兩部描述喪子之痛的電影,一部是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一部是終於讓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一戰成名、擠身影帝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前者給了一個理想的happy ending,在主角失意潦倒之際,藉由朋友與前妻親切的照應,以及對生命的反覆提問,終於從女兒的死亡中走出、再創幸福。而那些人生與他交織的人們,也經由關懷他的過程中,看到自身課題。他們有人是大齡未婚、無所依靠的高階女主管,對於未來的幸福充滿疑惑;有人是妻小正需要照顧、事業辛苦很久終於站穩腳步,正待回歸家庭卻被宣判將死的菁英,擔心無法照顧家人;也有人是中年離婚,從來沒好好學習過怎麼當一個爸爸,而女兒已經失望遠離的情聖,亟待修補關係。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有時候我們的困境,會因為一些交際上的緣分,在意外時候獲得解答。

C01.jpg

  最後片中所有人都得到救贖,或者至少接受現況、找到方向,真是再完美不過、典型好萊塢式的收尾。但,會不會我們都這麼剛好,有著強健而堅實的關係為我們療傷止痛呢?又或者我們都有一個足夠堅強的心志,總是能夠聰明地從困境中尋得答案,並且再次站起?可能更多時候我們不見得能夠釋懷,反而困擾很久。

  《海邊的曼徹斯特》裡出現的每個角色,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他們不是什麼聰明絕頂、有著成功事業,原本就理性機智、很懂得給自己找路療傷、很能夠發表意見的知識份子。他們只是生活在純樸鄉下,做著基層工作,閒暇時就是喝酒聚會玩樂,不是很會表達內心,甚至自己也不懂自己,時而衝動的普通人。可能從來沒人教過他們怎麼好好描述情緒,甚至也沒有足夠的知識,所以會亂發脾氣、會手足無措,也可能喝酒鬧事,很多時候搞不定自己。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7982185690974184177.jpg

  在電影上映前,因為某些團體「不知道怎麼教小孩」而被台北捷運撤廣告,鬧得眾人皆知之後,我想應該也因禍得福地讓更多人願意以行動支持性平議題,並且進電影院觀賞了吧。當日本釋出第一波預告時就已經注意本片的我,本來只預期電影要討論的是跨性別的常見困境、社會觀感之類問題,藉由小孩的眼睛請觀眾重新思考,我們後天學會的那套性別刻板印象有什麼需要檢討與再詮釋之處。看過之後發現導演的企圖不僅如此,她還同時處理了一個人身為「家長」或「子女」這兩種角色所擔負的責任,以及家庭內或者相互絞殺(心理上的)、或者彼此扶持的兩種狀態之對照。我認為看完這部電影不僅表面上可以對跨性別者進一步認識,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劇中的兩代家庭間,回應與檢視自己家庭內的問題。可以說是一部小孩與成人都適合觀賞的電影。

  性別議題的電影,國際上向來習慣用一種比較喧鬧、強烈的風格呈現。或許是因為它若不大聲疾呼就容易被主流價值淹沒的緣故,「異色」可以說是小眾題材爭取發言權的慣用伎倆。不過《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卻沒有這麼做。它反而承襲日本電影一貫溫和的調性,試圖同時討論多個議題,又能夠達到療癒的目的。我認為在劇情鋪排上,編劇的功力遠勝過演員的話題性,可以說不論由誰來演,它都會是一部組織完整、完成度高的作品也不為過。既然性平是每篇影評必提的論點,大家寫得也差不多,這裡我們不妨就來探究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吧。

牧生與小友.jpg

母親,是生命一切的開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V5BNzBmZWFiOTItZjkwNi00NTFhLWE2OWUtNDZmOTE3MmRkYzgyL2ltYWdlL2ltYWdlXkEyXkFqcGdeQXVyMzU5NjU1MDA@._V1_.jpg

  這是一部改編成功、敘事流暢的電影,沒有太多的拖沓與矯情,將原著的痛苦、希望和掙扎,很好地控制在兩小時說完。張馳得宜的掌握,讓觀眾可以輕鬆投入看完。選角方面,擅長內斂演技的麥克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這次仍然表現亮眼,詮釋不擅言詞的退役軍官十分到位;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也不是第一次扮演愛恨分明的女性,兩人搭配的效果很不錯,從前段的款款相思、濃情蜜意,到一度決裂都表現得非常自然,也不過分煽情。可以說選角是決定這部電影是否成功的一大關鍵。

  故事的結構很簡單,裡頭的人性卻發人省思。一戰退伍的湯姆,在受盡戰場洗禮後,為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所困惑。表面上是受人尊敬的戰爭英雄,心裡卻無法說服自己忘卻奪人性命的罪惡,因此他選擇孤身到遙遠的無人島守燈塔,為船隻指引方向,同時也為戰場上死去的人們贖罪,這是他回報上天讓他獨活的方式。小鎮姑娘伊莎貝爾為這個孤獨的男人所吸引,幾番試探後終成眷屬。她的出現為湯姆無謂的人生帶來了一絲色彩。然而兩人的幸福始終無法完滿,多次流產讓伊莎貝爾難以承受,這時海上飄來的孤兒成為她唯一的安慰。為了妻子,抱著僥倖心態的湯姆留下了這個孩子,為她取名為露西,並傾盡所愛地養育其成長,以愛來補償這個被他們私心留下的孩子。然而好景不常,他終究在某天發現了孩子的生母是誰。這讓他無法忽視另一個女人的喪子之痛。他的好意安慰,也讓事件導致警察找上門來,將孩子尋了回去,還莫名背上殺害孩子父親的罪名﹍﹍

T10.jpg

  看完的時候,我心裡想著,上帝給了人類多麼精良的設計。祂讓我們有貪欲也有恨,但同時給予無私的愛的能力,收拾我們因自私造成的殘局。祂給人謊言的考驗,也同時賜予了寬恕、思念和希望,讓人們在受傷後得以慰藉,給人們被時間療癒的可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separation-poster.jpg

  這部片上映時的廳數非常少,我是在它橫掃國內外數十獎項之後,才找到機會看的。事前刻意不多查資料(以免期望太高),結果看完以後很能理解為何這樣一部足生活化的電影能廣受肯定。但也因為它的生活化還有完整落幕,反而讓我覺得要再去討論什麼是一件困難的事,不過仍然覺得它值得介紹給更多人欣賞。

  《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劇情大致如下:結褵14年的納德和希敏,因為女兒特眉的教育問題鬧上法庭訴請離婚。希敏認為當地的教育環境不夠好,希望能舉家搬遷至國外讓唯一的女兒受良好教育,而納德以必須照顧痴呆老父為由,堅持離不開家裡,最後兩人只好暫時分居。就在希敏搬回娘家以後,納德僱請了希敏朋友的弟媳羅芝來家中幫傭。然而有天納德提早回家卻發現父親手被綁在床柱,跌落地上奄奄一息,而羅芝不知去向,同時家中金錢有所短少。憤怒之下他把羅芝趕走,兩人發生爭執,跌出門外的羅芝就這樣在鄰居睽睽之下哭著回家了。之後希敏接到朋友的指責電話,表示羅芝流產住院,他和納德趕到醫院探視時,連帶地也讓羅芝的丈夫知道妻子出去幫傭的事(伊斯蘭宗教因素,女子不得單獨與男性相處室內)。衝動的薩馬迪(羅芝丈夫)一狀告上法院說是納德害妻子流產,謀殺了自己的孩子。這一告,讓兩個家庭陷入風暴,為保名譽的納德也同時告了羅芝在照護中綑綁遺棄父親,是蓄意謀殺﹍﹍

MV5BOGU3MTJkYTItOTVmZC00N2M5LTk4MWQtYjczMTEyYmM0NDE5L2.jpg

  戲裡每個人都不是壞人,甚至他們的道德、信仰都教育他們行為舉止誠信有禮,就算吵到不可開交也大多都能保持一絲理性。對於別人的苦難,例如羅芝流產時納德夫婦的擔心,或者羅芝基於宗教因素不能幫老人沐浴,卻因為不忍老人家便溺無法處理,最後仍動手幫忙——這些都說明他們操守上、情感上可以算得上人群裡教養較好的那一端。即便如此,事情還是因為各自的考量、擔憂和隱瞞,一路愈演愈烈。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in_poster.jpg

  大概是託《屍速列車》的福,當年未在臺上映的《熔爐》終於也要搬上大螢幕了。想要提起這部片,一方面基於它改編自真實事件所反映的人性面非常值得警惕,另一面是希望同時也可以呼籲觀眾重視比起光州聾啞學校事件更嚴重的臺灣南部特教學校性侵案。韓國人經由電影和小說瞭解現實,積極修法改善特教環境,作為臺灣這個土地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從相關事件認知到國內對特教環境的輕忽才對。

  《熔爐》改編自2000年至2005年光州聾啞學校性侵事件,即便電影讓不少觀眾為之憤怒,但實際上只展示了事件十分之一的面貌。或許為了不讓觀眾反感,在性侵和凌虐的部分幾乎點到為止,主要靠大人演員的表情來呈現猙獰,可以說非常含蓄,就連當初告發的老師在現實上被校方栽贓性侵一事都沒收入,還給了孔劉所飾演的新任老師一個掙扎是否舉發的好理由——經濟不佳仍要治療重病的女兒。而「壞人方」的校長等職員們,則被演繹成心理扭曲變態的特殊份子。這些安排都讓電影變得「更能為人所接受」,但也相對地付出了一個交換代價是:或許也讓觀者把它視為「特殊事件」,排除於自身之外。

  現實上校園集體性侵案不只發生在韓國,也發生在夏威夷、美國、臺灣等世界各地,而且相關人員的反應也十分相似,矢口否認、大事化小、官官相護,甚至說謊掩飾。如果個別去瞭解的話,會發現這其中顯示的是人性上共通的缺點,之所以特別容易在特教學校發生,只是因為那是相對封閉又溝通不良的環境,導致事件易於隱瞞而愈發嚴重罷了。

S001.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C01.jpg

  這兩年由於社會事件的關係,精神病去污名化再次被提起討論。臉書上亦有團體成立專頁,用簡單的圖文解釋何謂精神病污名化,試圖讓更多人瞭解某些常見精神病並非不可理喻,而是可以控制、治療,也不太會對人造成高於常人比例的傷害事件。若能讓社會對心理治療有更健全的理解,不但可以提升精神病患者的友善空間、幫助其療癒及回歸社會,另一方面對所有人而言,擁抱負面情緒及諮商管道的宣導,也有助於增強整體社會的心理素質。畢竟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憂鬱困境、或發生身心疾病,而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在困難時,還要受到社會的誤解與排擠。

  很多人在聽到心理異常時,會有很糟糕的想像。這種出於不瞭解的恐懼,過去我也很熟悉。記得我第一次念變態心理學的時候,為裡頭所羅列的異常竟如此普遍而感到震撼。原來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異於常人的地方,而正是這些地方組合成每個人的獨特性。「異常」並不盡然是一件很不好的事,甚至很多時候正是這些異常處被妥善地轉化利用,讓我們在某些表現上可以突出(突出本身,也常被形容為「異於常人」不是嗎?)。不過話雖如此,我也可以理解那些不想理解、排斥的感受。

  硬是要人接受自己受不了的東西,效果總是不會好,那如果是經由戲劇來認識呢?當我看《閨蜜瘋上路》的時候,真心高興能有部片這樣自然又人性地探討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的界線。甚至我們還可以在這些患者身上看到某些美好的、或許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泯滅的特質,是值得再次學習的,讓這部片不僅僅是為精神病發聲,也能為普羅大眾提供一個更美好將來的想像。

LC04.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01.jpg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小野小町

  一首和歌道盡《你的名字》故事梗概。這是新海誠最新動畫作品,也是未上映就已經引起動畫迷討論、聽說看完必定眼角泛淚的佳作。一如新海誠向來的好口碑,這次作品承襲了以往的畫工細膩、色彩溫柔,在運鏡上也彷如真人電影全景拍攝般,做出流暢生動的動線。稍感遺憾的是時間分配上比重有些不均,前半鋪陳約50分鐘,在106分鐘的片長裡顯得冗長,也有點考驗觀眾的專注力。之後情節加速開展,一口氣推到高點就順暢許多,收尾稍緩,個人認為還可以縮短一些,整體來講是個極慢—快—中速的狀態,劇情也是中段即可推測。

  雖然緊張刺激的程度比我預想的來得隨興,但應該也不是本片要點,只要前段忍耐一下,經過堆疊與平淡後,哭點出現時也因此顯得特別有味道。而在那之前,你可能並未察覺導演已經默默在你心裡堆積了什麼。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7.jpg

  看電影的日子,剛好是何男勇護孕妻勒斃小偷後,二審結果出爐當天。社群裡一邊洗版著電影有多好看(因為討論度太大,不看活屍片的我都忍不住去看了),一邊零星貼著幾篇對何男二審仍判「徒刑2個月,可易科罰金,緩刑2年」頗有微詞的言論。然後我突然間覺得,我們不正活在那列車上的小型社會裡嗎?

  為了不要偏離電影太多,關於何男案判刑的立場和解說請參考這篇,我就不多贅述。自從案發以來,媒體和我看到的聲浪是較偏向認為何男應無罪的,也有可能我接觸到的人們比較直觀,取樣不能作準,我相信認為判刑合理的人應該也不少。不過就跟廢不廢死的議題一樣,這類討論總會出現一種情緒化的言論:如果是你家人碰到歹徒,你還會覺得應該給他人權嗎?意圖以個人感情上綱處理方式。

  我能認同受害者家屬想把兇嫌千刀萬剮的心情,人在這種位置本來就不是能強求理性的狀態,所以這種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卻不認為這是輿論對維持社會規範應有的態度。作為「組織一員」若以情緒凌駕理性,試圖撼動法律最初制訂的用意,以及維護性命的最高原則,就因為「怕自己遇到」所以「覺得」誰該死﹍﹍這種氛圍給我的驚悚感其實不亞於活屍電影,如同那些在第13節車廂驅趕著主角一行人的乘客們,敗於自己的恐懼。

15容錫與盲從者.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20308381019645.jpg

  早有耳聞李胤基的電影細膩出色,女性向來是他擅長的切入點,這次也不意外地由坎城影后全度妍精準演繹。《關不住的誘惑》作為一部外遇電影是寫實的,情慾流動雖為宣傳上的賣點,但電影終究要回歸個人層面來理解,才會為觀眾起到一絲作用。

  若僅以劇情發展來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外遇過程,一男一女因緣際會在異地相遇、互舔傷口進而依戀,最後面對家庭關係的考驗與情感歸依的拉扯,各自做出決定。雖然片名是《A Man and A Woman》(남과여),但若單純以性別來解釋兩人的選擇,卻又太過淺白且刻板。我想導演拍新片不應該只是想複述舊時代的兩性概念,相反地應試圖在平凡無奇中挖掘更深刻的緣由或者創新表述才對,所以這回我試著在性別之外從最單純的人的需求層面來看待。祥敏(女主角)和奇弘(男主角)是怎樣相對又相似的存在,使得他們的刻骨銘心不僅止於慾望上的吸引?

A01.jpg

  兩位主角從頭到尾都非常疲倦,為了各自患得自閉症與憂鬱症的兒女,兩人雙雙來到芬蘭報名營隊。一開始祥敏就顯得十分焦慮,覺得孩子沒辦法離開自己,即使遭到營隊老師拒絕陪同,她仍想在靠近營區的地方守候。然而兩天過去,事實證明了孩子獨自在外仍可以隨團體生活。她堅持著讓小孩讀一般小學而不送特教班,以致必須常常到校處理兒子闖禍的行為,就跟營隊事件一樣,只是她單方面無法擺脫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心態。或許這樣的不安,在最初就被奇弘敏感地察覺了吧。身為一家之主、有著生病妻女的奇弘,看著以付出來自我確認的祥敏,彷彿找到疲憊人生的同伴似的,在無止盡對家庭的絕望與無奈中,得到一絲喘息的空間與安慰。兩人就這樣無法克制地貪戀著回到只有一男一女這個單純角色的時刻,作為他們家庭生活的平衡。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4558.92299078_1000X1000.jpg

  或許有些人在看完《逆光少女》之後,稍微不滿它的「不夠現實」。一名馬尼拉貧民窟的10歲小女孩,竟還能在剝削的世界裡找到歸處、受到幫助、逃離被大人賣掉的命運,還不會被街頭伙伴嚴重欺負,實在有點太理想。但我認為如果殘酷不是導演想表達的、無謂的同情不是這部片的目的,或許不這麼拍也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們並不真的需要有人把凌辱或人口販賣,以我們本來就認知的方式演示一遍給我們看。

  這部片的宗旨,比較像是提醒我們重新審視看待世界的方式。布蘭卡好奇問眼盲的老皮:「你對顏色有概念嗎?」老皮說:「我知道,藍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橘色是溫暖的夕陽。」布蘭卡似乎打從一開始,就從音樂認識了老皮的本質一般,莫名地信任他。當她為了多存點錢「買一個媽媽」而去偷老皮的錢時,她的眼神不像平日裡偷人東西的冷漠,反而她為他乞討了更多的錢來償還。

02.jpg

  街頭生活早教會她不能信賴任何人,她卻主動對老皮釋出善意。或許是她已本能地察覺,自己長久以來匱乏的、其實也不知道是什麼,可是好像很重要又令人羨慕的「媽媽」的感覺,正是這老人流露出來的體貼。只是從沒有得到過,所以一時分辨不出來而已。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01.jpg

「如果水裡只有泥鰍,牠們多半活不久,但若在池子裡放進蛇頭魚,就會激起泥鰍的求生意志,反而活得健康。」

  金基德的電影大抵可以歸結到某種主題,比如絕望、寂滅、愛、圓滿,但又不純然只講它。這位導演的戲,比較像是拋出一個他對生命的大哉問,順著劇情發展過程,每個人又可以各自延伸、再提問,組合成一個多面向的結構,讓原本的問題在各個觀眾心中,以不同比例的共感趨近事實。這個事實可能是很個人認知的,但又可以藉由明確的中心主題去連結所有人的世界。最終,他會給出他對提問的解答(結局)。然而看完整部戲的觀眾心裡,這個解答可以不重要,反而那些延伸的議題若能自此在觀眾人生中發酵、再提問、再尋答,或許才是更理想的效應。所以說這位導演的作品,呈現上很簡單,企圖卻不簡單。

  《一對一》(One on One)從一位女高中生被膠帶捆頭勒斃開始,歹徒電話通知「某人」事情辦好了,那某人又再通知某人,層層傳遞上去。所有人的身分都是個謎,暗示背後可能牽涉某種利害關係,而非隨機殺人事件。隨後鏡頭一轉,一名年輕男子和女友在餐廳用餐,他對自己的職業絕口不提,顯得身分可疑。回家途中,他被身著迷彩衣的「士兵」綁到秘密基地,看起來像是專門反共的特殊部隊對他嚴刑拷打,逼其自白的內容卻無關諜報,而是女高中生命案。這時候我們得知他叫吳賢,也看到了女孩最終衣衫不整地陳屍廢墟的照片。

02.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13.jpg

  看完本片之後,為之感動的遊子(或曾遠走他鄉求學、工作過的人),想必不在少數。這部片經過導演的巧思,在許多方面都應用了對比效果,如果將影視作品視為一首詩來看,它肯定是一首對丈工整、格局方正、前後呼應的律詩吧。

  關於主角艾莉絲從片首到片尾的轉變,已經有諸多人提及,也是每位觀影人顯而易見的感想。艾莉絲如何從被凝視的女性角色,過渡到自我凝視的階段;如何從自我感渺小、被他人推拉著前進,到能夠堅定自信地逆流(主流價值)、選擇屬於自己的幸福,蛻變過程令人激賞。除此之外,我更想關注在較少人討論的,這部戲所展現的女性社交文化,它同樣以一種群體的規則對比了艾莉絲的個人成長。

  雖然現在不若50年那麼明顯地將女性的幸福和「嫁個好男人」綁樁,但我想即便是現代女性,多少也還是浸淫在一部分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底下,熟悉成自然,因而比較少女性觀眾在看到這樣的電影時,對這一點有所質疑。

B05.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