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這篇不是要檢討特定對象,提到的人就是作為舉例而已,裡頭沒一個人我有關注,當然我也不熟悉他們。
網紅爭議事件層出不窮,總是會讓我疑惑,這個社會的人到底認同什麼價值標準?
目前分類:生活有感 (85)
- Feb 18 Sun 2024 13:48
選擇決定你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 Jan 05 Wed 2022 01:20
一點對於「受歡迎」的想法
玩了一個沒信度的小測驗,湊巧地還算有點準,只是上兩條要交換過來。
說到「受歡迎」,我後來發現人們對於「受歡迎」的想像經常太偏頗或錯誤。或許是因為會去想這個的人都是實際沒有受歡迎過的人。
受歡迎當然跟條件有關,所以很多人以為提升自己條件就會受歡迎了,但實際上多的是條件普通卻受歡迎,以及條件很好卻不討喜的人。
最常見的方法比如展示自己的財力、暗示自己受歡迎、表現出自以為的自信、穿搭時尚(但不見得符合個人氣質)。反而會因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顯得尷尬。
- Sep 03 Fri 2021 12:09
父母不幸福的話,小孩也會不敢幸福
Image by Ratna Fitry from Pixabay
這幾年看了很多例子,包括自我挖掘,又看著跟我同輩的人結婚生子,更有感這種模式的複製。這一代人比上一代多很多育兒知識,多人知道對小孩不可以一直說「不可以」,甚至我看到宗教文說那是種父母對小孩的詛咒。但我們說得理性一點,也不過就是一直說「不可以」的話,反而是在強化小孩對錯誤事件的印象而已,影響當然是負面的。雖然大家都知道不可以再打罵了,但那個「不可以」的念頭,才是普遍跳脫不掉的思考模式。即使你學會什麼都說好棒棒,但心底仍想著「不可以」,結果還是會因為心裡想著「這樣不對」然後心情很差,而且忍不住去干涉小孩,這是心理有趣又無奈的地方。
有時候看著平輩正在複製這種負面教養模式但不太自覺時,都會猶豫該不該講。我知道大家都很努力避免錯誤,講了好像又會徒增壓力,所以寫在這裡,給有緣看到的人看。
心裡一直想著「不可以」的人很難幸福,「不可以」是一種慣性的否定自己和他人的思維模式。每天多想一些好事,那些「不可以」的事盡量讓它當下就過去,減少反芻,如果真的嚴重,就試著理性表述,因為一直生氣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強化,久了沒好處。我這裡不是「不可以生氣」的意思,而是生氣之外可能還要去處理「生氣」這件事,用一種旁觀的方式和覺察,慢慢找回自主性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跑(很難,但是可以練習,關鍵在能不能練習到養成新的習慣)。當你變得不會這麼急著生氣了,小孩子也會跟著學你怎麼處理情緒的模式。相反地如果你一下就氣急敗壞地教小孩、或者要別人道歉,小孩看在眼裡學到的也是一有事就生氣、一生氣就要讓人知道、讓人屈服。他為了適應你,只能變得跟你一樣,或變成一個完全遲鈍的人。
- Jun 14 Mon 2021 23:14
抱怨也要選對方法,改變評價方式就能改變人生
用同樣的態度對人,一天之內,有人因為我說的話感到療癒,也有人生氣。我後來想了想到底差別在哪,以下不針對特定人,算是我自己檢討後的想法。
基本上還是你怎麼面對自己的困難,決定你所處的世界。
有些人永遠能從事情裡找到正向意義,這種能力我很佩服,也盡量看齊。一件事如果很難把它看成是好事,至少從中粹煉出一些心得,不論是以後如何避免或怎麼做會更好,再或者理解現下感受也好。但少糾結於無解,因為不是每件事都會有答案,有的要事隔多年才會懂。
儘管沒能成為樂觀開朗的人(我真覺得這需要天性),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仍然能有收穫時,你還是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正向自我感,這可以幫助你繼續走下去。
有些人很重視效率,遇到事情先思考怎麼走向對自己最有利。他們未必處理情緒,理想一點是當下就想通,再不然先擱置,辦完事再來消化。比起負面情緒,這類人可能更不能接受事件本身繼續困擾自己又未獲改善。通常這樣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唯一要注意的是事後還是要回頭處理擱置的情緒,否則容易演變成逃避,久而久之會有其他問題。
- May 20 Thu 2021 17:13
為情緒負責:感覺只是感覺,它不代表你,也不代表任何事實
學習正念的初期,有一種概念很難實際體會,就是「感覺只是感覺」。感覺只是感覺,它不代表你,也不代表任何事實,但多數人是情緒性的動物,習慣把感覺(與關連的想法)當成事實。
比如,有人說了讓你不悅的句子,你是不是很容易第一時間感到憤怒、被污辱,心想「這傢伙竟然敢瞧不起我」呢?但真的是這樣嗎?觀念(如何詮釋現象)決定你的感覺,但轉念太過困難,我們通常也無法在情緒作用下足夠理性(情緒先行),不如先做到讓感覺停留在感覺,不要擴大解釋。
我舉兩個例子。以前曾經有人送過我100元的東西,雖然送什麼東西不是重點,但身為一個出社會頗久的人,這時候收到100元的禮物,我很難第一時間不感到被冒犯。如何送禮送得符合身分、關係、不失禮是一門學問,儘管有時老朋友願意接收我的二手物品,我也只會拿沒用過或近全新(只用過一兩次)的給對方,折舊的我就丟掉了。是因為不想對方感覺他不被我看在眼裡、是可以隨便丟垃圾給他的人,儘管可能只是我多慮。
收到不適合關係的禮物令人不愉快,但我能不能判斷對方是出於故意?其實不能。
第二個例子,某次做書的時候,版權表示授權方對封面顏色有意見,有個黑色的部分對方覺得不是黑色。於是我們向美術傳達這件事,請他確認一下印刷色有沒有設錯,他說沒有。保險起見,我還是自己去找美術請他讓我看一下原始檔,我好後續跟版權解釋,或者搞清楚為何對方覺得不是黑色,避免下次碰到同樣情形。當下美術勃然大怒把我趕走,因為他覺得我什麼都不懂還敢質疑他的專業(他不知道我學過設計)。
- Feb 04 Thu 2021 23:09
追求幸福或內在平靜首先得確認自己的意圖,不用否定不好的意圖而是去指認它
金凱瑞說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
恐懼、欲望、責任和愛是所有意圖的根源,意圖指的是人為目標而奮鬥的理由,是一切帶著目的的行動、為了覺得所做的事有意義,而計畫成為的自己。
恐懼會限制人,而欲望即使成功也屬於外在,無法達成內在所求的幸福。恐懼和欲望重視結果,只有責任(感恩、想做得正確)和愛才是專注於過程本身,不受最後是否成功、他人是否給出想要的回應減損。
你可能為了給人留下好印象(是欲望不是愛)而服務他人;也可能因為愛(非出於生存恐懼)來養家活口;或為了服務(非欲望)而想要致富,重點是認清自己的信念是否朝著純淨的意圖。如果我們懷著自私或報復的意圖,則會招來我執、貪婪、嫉妒、憤怒、驕傲、競爭、壓力,無法處於一個性靈平和完滿的狀態,也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雖然大部分時刻我可以確定自己走在「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路上(狀態正確的話內心通常感到平靜),但偶爾會有自我厭惡和不自信的時候,究其原因通常都是我無謂地被一些我並不認同的觀點影響而產生比較心的時候(比如我所愛的人用錯誤的系統評價我,而我又有獲得認同的需求)。如果不提醒自己重新確認意圖,就很容易繼續陷在沒意義的評價裡失去方向,接著而來的是心智會被恐懼接管。
- Aug 09 Sun 2020 13:46
如何兼容底線與圓滑,在人際關係中維持尊嚴
我認為女性的優秀特質之一是,能夠擁有很堅毅的包容力。但是在成為一位有智慧的女性之前,總是得經歷一段被期待照顧他人、壓抑自己、顧全大局的懵懂期。這之後,有些人會變得非常強大,足以承擔一個家庭的和諧與自我完成,而有些人會成為小媳婦。差別在哪裡呢?
我曾看過一位女性長輩是這樣,年輕時也曾在職場獨當一面,但婚後為了照顧好家裡,加上種種考量選擇了當家庭主婦,這讓她往後的生存策略都脫離不了依附的本質。於是她改了火爆的個性,變成一個把性子都拿來琢磨柴米油鹽的人。
先說我非常敬佩家庭主婦。我認為要做好一名主婦把孩子拉拔大比工作困難得多,因為家庭內沒有較少的肉體勞動,卻有更多情感勞動,而這部分大多是由女主人承擔的。當一名家庭主婦絕對不會是輕鬆的(除非她不顧不管),而她又必須在經濟依附的條件下,放棄某些權力,幾乎注定在婚姻關係裡權力不對等。這點我覺得非常值得同情。
那位長輩就在漫漫歲月下,磨成了一位為了家庭和諧不太發表意見的人。反正過去經驗最後總是老公說了算,久而久之她也不太思考自己需要/想要什麼了,日子能順利過下去是唯一指標。這會有什麼問題呢?
- Jul 04 Sat 2020 12:10
什麼是有教養的人?
Image by SplitShire from Pixabay
教養這回事,平常不太會去注意,但注意到了還真覺得有差異。善男們如果娶到有教養的另一半,無形間她會給你添彩不少。
如何在人前溫良恭儉讓,有點腦子的成人都懂,沒事的時候,人人都像教養良好的公民。什麼時候看一個人的教養,就在他跟你有利益糾葛、意見分歧、身分落差的時候。
有教養的人,你善待他,他會熱情回應,而不是習慣於你的好,甚至趁機索取更多。他們請人幫忙,會先把自己該做的做足,讓對方只是「協助」,而不是原本可以盡七分的力,因為別人支援就退成了五分、三分,甚至最難的部分都交給對方(這種人職場真的很多)。
- Apr 25 Sat 2020 16:15
我寫文章是為了幫助別人:專欄文百篇感言
第100篇回到最想講的心理主題。
其實我的文章幾乎都圍繞著心理和人性面(除了一些主題邀稿以外)
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建立在兩大課題上:
對內是接受自己(包括所有負面的特質),對外是創造性。
- Apr 22 Wed 2020 20:29
逃避也是一種選項
最近噩耗有點多,年輕有為的故人過世,也在朋友的牆上看到他的同窗自殺,自己和身邊人也發生一些事,有人還在風暴中心力交瘁。對於生命的逝去與無常有所感慨。在大家朝氣生活的背後,沒人知道誰背負著難以言喻的痛苦。有時候想想我們對於他人的容受度,會不會太小了呢?
所有看似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都會勸人不要逃避,面對困境才能走向和解。但﹍﹍如果悲傷大於所能負擔的呢?
夜深了,朋友提到《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於死亡、負罪感與愛是否能救贖人的故事。
「悲傷」這個主題我寫過很多,它反覆出現在情感的各種層面。終究我們面對各式各樣的傷痛,其實是在收拾自己的破碎。有些人很幸運,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受良好教育、有健康的家庭支持(包括經濟優勢),在尊重的環境生存,相對地不太面臨重大失落(除了至親死亡)與歧視。生活充滿光明的他們往往也是很可愛的人,但跟他們談傷痛或生命歷程有點困難,因為他們的信念裡沒有意志解決不了的問題。
- Mar 27 Fri 2020 23:03
【專欄】如何看待別人做自己
最近我很常聽到「做自己」三個字,起初覺得好像有什麼想釐清,因為隱約感覺當人們提到「做自己」時,有些浮動的標準。接著又想:會不會我跟別人的差異,和我現在是怎麼看人的有關?一個人每天都在探討心理過十幾年以後,面對客體的心態應該是跟十幾年前很不一樣的吧?至少我自覺想法改變很多。
通常狀態下,我們對於初識一個人的喜歡或厭惡,大概取決於第一印象是否順眼、對方有沒有造成「我」的困擾、頻率/基本處世價值觀合不合。大部分時候都仰賴直覺比對。我們遇到熟悉的就靠近、陌生的就警戒。如果陌生的顛覆自己的慣性思考,而且跟原本認知系統不互斥,那我們叫做「拓展眼界」,於是這個人得到印象提升,反之亦然。(以上是簡而言之)
我相信多數人不會像我這麼無聊拆解這個過程。我這麼做,純粹是因為我現在已經習慣看到跟我不一樣的行為,或者陌生的性格時,第一步是先覺察他對我的影響。比如「我現在覺得有點不愉快」、「這是一種被冒犯感嗎?」、「(如果是)是基於什麼價值觀的差異讓我感到被冒犯?」、「這個差異有沒有邏輯上的謬誤?(是我的還是他的?)」、「我們的狀態可以並存嗎?(只能二選一或者可以不要管)」﹍﹍諸如此類。
想完自己的部分以後,心有餘力可以再想想對方的:「這個人為什麼這樣反應?」、「他的認知模式如何?」、「他信仰的價值是什麼?」。但無論我能不能接受對方的狀態,都會秉持一個基本認知是:這個人是這樣子其來有自。
- Jan 09 Thu 2020 23:58
網路交友的初接觸注意事項-NG篇
雖然這輩子沒當過人資,但我想人資在看履歷時的心情,大概就跟女生在看交友邀請/被撩的心情一樣吧🤔
很多人就是不曉得對方要什麼,也不曉得自己有什麼,反正丟丟看說不定會瞎貓碰上死耗子的狀態。
雖然我不會撩男,但面試官是男生我都有幸通過,姑且就用找工作的技巧(誤)來比喻﹍﹍異性接觸的初步印象真的就跟看履歷很像。
講到履歷,個人經驗是,人生大部分的競賽其實都頗類似,80%的人是因為準備不夠而被刷掉。真正會讓審閱者猶豫要不要選的,只有20%有確實展現個別魅力的人。如果你有朋友當主管或做人資,可以問問看他打開的履歷是不是80%寫不清楚、甚至自傳沒寫,寫了也只是流水帳。如果放到交友平台就更災難了,會提升到90%。因為找對象不像找工作有迫切性,而且人們很迷信「隨緣」,以為真愛就會自己看到你深深深深藏在平凡無奇外表/談吐之下的光芒,不然怎麼叫真愛。哈囉?這是卡到陰喔。
- Oct 22 Tue 2019 18:48
【閒談】用彼此舒服的方式陪伴
早上醒來的時候,想到一件往事。多年前水樂園開幕時,辦了媒體招待會,我和廣告商的朋友一起過去,順便玩一天。
朋友們提議去玩人工造浪。穿好救生衣後,我們就往池子中央走。由於人矮的關係,浪還沒來水也差不多淹到胸部了。等浪一來,瞬間天旋地轉,跟溺水沒兩樣。我一下子被恐懼淹沒。雖然穿了救生衣,但水還是覆蓋過我的頭臉。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呼吸得到空氣,也無法呼救。在站也站不住、自己又不會游泳,連呼吸都有困難的絕望下,我能感受到的唯一希望只有朋友抓住我的手。她比我還瘦小,在浪裡卻很有力地拉住我,盡量把我往上抬。真不知道她怎麼辦到的。拜她所賜我找回一點理智,等造浪間歇的時候趕快站好,決定退出戰場,讓她跟男朋友繼續玩。
基本上我是個不太藏心事的人。年輕時有什麼困擾就一定要找人講,講到自己舒服為止。大家都還是學生的時候,或許朋友還有空不厭其煩,但成人以後,慢慢你會學到:人與人的關係不像小時候以為的那樣,是黏在一團的東西,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而是各自有其個性,也各自獨立。
一直索討同情和回應的方式,有些人可能會用一輩子,也有些人願意這樣交陪。說實在這種方式最舒服,因為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不管別人忙不忙、他有沒有他的困難都與我無關,他只要負責回應我就好。
- Oct 22 Tue 2019 18:44
【閒談】人的單純&複雜性
什麼樣的人會被認為是複雜的人呢?我常被說是想很多或敏感的人,但想很多和複雜倒不必然有關。想很多是基於想理解事物運作的原理,複雜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搞不清楚自己或欲望太多以致造成身心行為上的無一致性(因為行動準則隨著他們的主觀欲望在變化)。
人到中年大概會開始懷念青少年時期的美好,扣除他們有無限的未來這一點令人羨慕以外,通常我們會說,因為他們單純所以美好。
我在想這單純的定義是什麼?所以中年人就相對複雜了嗎?我們在講的年輕的單純和中年的世故的比較,是基於群體特性來說,還是基於一個人的成長變化來說呢?
我對單純的定義是,欲望少、追求少,所以對應這個世界的要求簡單、有原則、行為好預測。但我們說年輕人的單純,卻不是這樣定義。欲望深沈的年輕人也是很多的,小孩子從三歲以後就會開始耍心機,有時候我並不覺得自己比三歲小孩複雜。年輕人的單純,我想比較多時候是基於對各種情況的「第一次應對」,因為生澀所產生的印象。比如初戀、第一次感受到心動。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全心投入,不管獲得或失去,都是全有全無的狀態。這讓人感覺單純。但人到中年遇到的愛情,你大概知道過程會是怎樣,所以小心繞過某些地雷;你可能也先做好一點心理建設,要是結局不美好,還有什麼後援可以療傷,同時兼顧對方。然後在這些準備下,一樣把這年紀能夠分出來給愛情的心思(其他還要分一些給工作跟家人)盡力投入經營。這難道不能算是一種單純嗎?(那種背後有很多利益衡量的就不在討論)
- Oct 22 Tue 2019 18:35
【閒談】提醒自己有時候只是一面鏡子
我常在思考「人為什麼會這樣」之類的問題。
如果參照對象是自己的經驗,有時不免陷入自我認知陷阱。
我們通常對自己會有一個一致而恆常的認識。
從「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出發,去理解這個世界與「我」的互動。
- Jul 16 Tue 2019 14:54
【閒談】關係上需要的角色扮演
前兩天一位閨蜜告訴我她之前相親的經驗。由於長輩積極安排,再怎麼被動她也還是礙於人情去了幾次。某一回按照慣例回答不合適婉拒以後,介紹人惱羞成怒跑來罵她:「這把年紀了又不是什麼美女,有什麼了不起的,憑什麼挑人家!」
沒有頂級條件連不喜歡人的資格都沒有嗎?
這邏輯很弔詭是吧?我想她當下應該滿受傷的。於是我告訴她,人是這樣的,看自己的時候,把自己當人看,有操守有品德三觀正確生活負責,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很不錯的人;可是看別人的時候,我們看的其實是他的角色功能性。爸媽有沒有扮演好爸媽的角色、小孩有沒有扮演好小孩的角色,伴侶有沒有扮演好伴侶的角色,這些,都跟他是不是一個好人關係不大。一個人有可能對別人是好人,但沒有顧好家庭,對家人來說就是失格的;也可能對別人是壞人,但對家人不可取代,當年陳進興被逮捕後,他老婆不也情深意重?
同樣地,婚姻市場裡,為什麼人家會說「挑」這個字,也是因為人家看的是你的功能,不是你這個人。你能不能扮演我的支持者的功能,你有沒有給我的後代做好榜樣、照顧他的功能。這些功能轉換為條件論,可能就是你的外貌(基因)、聰明(學歷)、能力(收入)、個性(好不好相處溝通)。他要列表一個一個打勾來確認。所以被拒絕會有一種認知失調,就是我看我自己(以「人」的立場)覺得非常好,你(以功能性而言)「憑什麼」看不上我?我的條件甚至「比你好」。他不會去想,以功能性來說,他可能也不符合你的需求。因為從「人」的角度來說,沒有誰會覺得自己差的。
- Dec 12 Mon 2016 01:21
【專欄】書店日常:網路無法取代的逛書體驗
今年第二季結束時,有幾家知名二手書店租金告急,紛紛在臉書上邀請讀者參與限時優惠或福袋活動,幫店裡衝衝買氣。由於我平常多少會在網路上看到這些店長們努力經營講座活動、推廣閱讀的身影,即使很少逛二手書店,仍想給他們一些支持,便邀請朋友一起去貢獻經濟了。
書店經營困境,已是近十年來不斷被提出,以至快要沒人想討論的話題。我也不認為單憑一時同情能夠幫助他們多久。經濟活動畢竟是殘酷的,消費者終究會選擇更便宜、方便的方式購物;甚至,我們的擔憂已是不再購書,而非在哪購書的問題。營銷減少的結果,只會讓未來的出版品項更窄化、充斥更多低成本書籍,以及讓冷門好書消失而已。近年來查書時,就發現不少想看的書只在大陸出版。我常想,或許有一天,大半的書得向對岸購買了吧,連帶恐怕也得忍受難以保證的翻譯品質。
除了書店店舖愈來愈被文具櫃佔據以外,這兩年頗多雜誌從實體改為電子版,也是基於成本考量的結果。並不是電子書變得發達了,而是這樣可以讓虧損減緩一點。書店門市關閉後,「逛書店」的樂趣愈來愈為人所不知,甚至看網路討論會發現,很多人已經對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的分別無感。由於網路書店一樣會有新書、暢銷書平台,還有針對個人興趣的推播,「找書」變得容易許多,這當然是實體書店比較難與之抗衡的地方。有買書癖的我,也是網路書店的忠實客戶,但逛實體書店仍然有些額外的收穫可以給愛書人們參考。我認為,在喜歡的領域裡有一套自己探索的習慣,終究能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收穫,今天就以逛書店作為例子。
跟大部分人一樣,學生時代的我,幾乎不太買課外書,大多只看漫畫,簡直看到對九成作者已內建資料庫的程度。大學以後,因為興趣領域增加,閱讀量也跟著上升,加以後來在出版業待了不短的時間,有好幾年,注意每日新書成為必做的事。
- Jun 14 Tue 2016 15:55
【專欄】綁架眼球還要花錢關掉的手機廣告,是最糟糕的使用經驗
近日,我常用的一個社群網站通知用戶開放新功能,用戶可以使用該平台的虛擬錢幣付費關閉廣告,我想往後或許也會因應而生一些電商服務或者更多個人道具之類的吧。對於付費關閉廣告這件事,倒是讓我有些想法來著,順便來聊一些最近看到的趣事。
大概十年前大夥都還在用傳統手機時,網路起飛,入口網站夯得走路都有風。不過當時的廣告方式還很簡單,就是買買固定版位這樣,甚至還有很多公司對網路廣告持觀望態度,還是比較偏愛電視、電台、雜誌等傳統媒體廣告,就算擁有官網,也大多當作公佈欄使用而已。
那時作網站企劃的我,碰到美術delay的問題,活動網站趕不上預定上線時間,但上級又不肯晚一週上線,所以我靈機一動先跟平面部門調尺寸差不多的平面廣告過來,調整成網頁比例做網站的蓋版廣告,強制所有使用者先看到廣告才能進首頁,預留一個引導至活動頁的按鈕空位,等一週後上線再加上。後來上級發現這個點子效果不錯,沿用了一陣子,那次也就這麼度過危機。差不多也是那幾年,入口網站的廣告愈做愈多元,而後有全幅的crazy AD,直至今日這種蓋版廣告都還是網路廣告的最貴版位。
當然這只是個恰巧,我並沒有模仿也沒有影響到網路廣告的形式,只是剛好那段時間開始摸索網路這個工具的人,必然會想到這樣綁架眼球的方式。但是這幾年當上網習慣從桌機逐漸轉移到手機之後,蓋版廣告卻變得令人難以忍受起來。
- May 20 Fri 2016 11:25
【專欄】《特許時間的終了》——夢想這條路上,你準備好粉身碎骨了嗎?
近期看了幾部關於創作和夢想的作品,其中有些十足熱血的、有些關於失敗的。大部分時候我們在媒體上能讀到的都是勵志故事。有句話說得沒錯:夢想要去做才有機會實現,如果沒做就永遠不可能成功。我們通常如此激勵自己,但也因此甚少人好好來聊機率比較大的失敗面,還有追逐到了卻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付出的代價比預想來得大的現實。我認為一味鼓吹熱血,或許不是那麼負責的行為,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源承擔結果。夢想,不見得跪著就可以走完。如果人們更早瞭解困境,會不會痛苦就能減少一些?這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問題。
這裡談的「夢想」,是以「創作」為主的類型,包含音樂、藝術、漫畫、文學,如果你的夢想是開一間店,那不在此列。在創作型的夢想路上,才能跟機運很像是上帝發了一手牌給你,你不知道總共的牌數是多少,所以也無從推測自己的得勝率。你的籌碼就是青春,以及青春所能賺取的錢或良好的姻緣之類,穩定生活比較能夠得到的東西,還有尊嚴和健康,莊家則是上帝。
《特許時間的終了》是導演太田信吾最初為了紀念青春熱血所攝,從自己和兩位玩音樂的朋友增田壯太、富永藏人剛畢業的少年時期開始,直到七年後增田壯太自盡為止。主要的紀錄對象,是17歲就得到音樂獎冠軍的增田。由此可知,增田應該算是有點才能的人。富永藏人則比較接近一般人,喜歡音樂,但自覺沒什麼天分,所以雖然跟著增田玩音樂,也可以接受回去上班過一般人的生活。戲裡有一幕既諷刺又一針見血,某位新銳攝影師被導演介紹給富永認識,那位攝影師毫不避諱地對富永說:「你就是個普通人,跟增田不一樣,像增田那樣的人只要跟他聊天就會想聽他的作品,但是你的作品我完全不想聽。」或許是為了做最後的確認好讓自己徹底死心,自知沒有才能的富永還是花了一年時間避居到鄉下進行音樂修行,音樂夢結束於一場沒什麼喝采的地方發表會。
- Mar 21 Mon 2016 22:13
【專欄】不夠成熟的大人,總希望小孩成熟地顧及他的需求
因為通車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觀察別人一段時間。前幾天我在車站裡的商店街買麵包,前方一位太太和他的媽媽或婆婆,帶著一名應該是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也進來買麵包。本來我沒有特別注意他們,但因為整間店充斥著婆婆的管教聲,過來站這裡、不要動、不可以,間或問了一句「你想吃什麼」,之後又是一陣不要、不可以、過來﹍﹍於是我好奇看了一下,只見小孩子被焦慮的大人拉著扯著,不知所措,其實也沒有亂伸手摸麵包或做什麼。應該說,他只是張望了一下左右餐盤,婆婆馬上就一陣不要不可以劈頭蓋下,連搗蛋都沒機會,就儼然是個「擋路的不乖的小孩」了。我看那婆婆並沒有拿夾子,麵包是媽媽在挑的,其實很想建議她帶孩子到外邊等,所有人都自在,孩子也不用站在走道中間怎麼動都不對。
類似情況不算罕見,我也常看到媽媽帶小孩到餐廳,或爺爺帶孫子坐火車,從一進到場域裡,孩子只要稍動一下,大人就急忙制止,間或威脅警察叔叔要來抓走你囉,連查票的車掌都變成抓壞孩子的恐怖大叔。但想要孩子連頭都不能動是不可能的,於是大人更急切地拉進左右乘客在他的懲罰者名單裡,而我只看到小孩身處在處處是危機的(大人營造的)世界裡,還有一個全車最吵鬧的大人。
有些當家長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真的很怕給周圍人添麻煩,尤其小孩如果天生比較好動,帶出門簡直考驗他們的心臟。我當然知道沒有教好的小孩帶出門有多擾人,但很多時候我也看到小孩其實沒什麼大問題,大人卻過於焦慮,反而自己成了那個噪音製造者。更不好的是,讓小孩長期被情緒不穩的照顧者撫養,對小孩內在安定感有很大的損傷,容易因此過度敏感或悲觀。
小時候,我總以為大人肯定什麼都懂、成熟穩重,沒有難得倒的事,自己長大以後才知道,大人的內在和小時候並沒有差距多少,甚至可能因為不好的經驗更為膽怯,只是懂得裝強而已。談到教養,我們有很多害怕做不好的恐懼,有很高的禮貌標準,但常常忘記那套標準,其實是我們心目中遙遠的理想型。就連我們自己,也很難做到毫無偏私的慷慨、總是彬彬有禮,遇到不愉快的事都不會臭臉發脾氣,何況是還不清楚生存規則的小孩?記得兒時遇到大人,父母總會說「你怎麼不會叫人?快叫叔叔」,我相信現在還是有很多大人是這樣「教」小孩的,但是對小孩而言,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需要叫一個陌生人?什麼叫做「禮貌」?為什麼我不知道要叫就變成讓爸媽丟臉的小孩了?那句「你怎麼不會○○」,很多時候是大人說給別人聽,以撇清自己不會教小孩的嫌疑。對小孩沒有說明的教養,往往只是圖自己方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