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動不動會說「我是擔心你啊」、「我也是為你好」的人呢?
這樣的人其實常常是期待著災難發生(好應驗自己的擔心)的人

383H.jpg

  因為寫過幾篇關於家庭和心理、創傷之類的文章,有時候朋友會和我分享他們的家庭狀況,加上一些讀者的回饋,我發現有相同困難的家庭似乎比我預想的還多。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當然包括我家,也有本難念的經。年輕的時候有次我在做非正式諮商時,對方回了一句對當時的我而言,有點受傷的話,他說:「妳的父母並沒有不愛妳呀!」是的,其實大部分困於親情的人,並不是不被愛的。這促使我之後的好幾年,包括聽到別人的處境時都在想,到底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被愛、也嘗試積極去愛,愛情卻如此折磨人,反而令我們更空虛呢?

  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需要愛,或許某方面來說,是我們把人生對美好感受的期待,都投射進了這個字眼裡。我們想像中的愛,是充滿喜樂的、正向的、舒適的。不論是家人或戀人、知己,只要是存在著「愛」這個感情的關係,我們多半都會期許對方能成為自己陪伴與支持的力量,而這種陪伴以具體行動來表示,則包括適時與充分的傾聽、安慰,甚或行為上的出力,基本原則是不違反我們的意願。也就是說,我們總期待著愛能給予我們的,是沒有壓力、符合需求且不違背我們價值觀(也就是他人不能強加價值於我們)的行為/心理上的協助。

  但我們自己的付出方式呢?很弔詭地卻和這樣的期待有所落差。

  在家庭互動上,如果你在外頭仔細留意家庭出遊的狀況,你會發現父母對小孩的言行,經常是出於擔憂的管制,比如「不可以坐地上,地上髒髒(會生病)」、「不可以亂跑,會跌倒/跑丟」、「你會不會冷(其實是說的人自己覺得對方會冷)」。東方人的噓寒問暖,充滿著濃濃的擔心。這些擔心,從吃什麼、穿什麼、怎麼走、怎麼坐,到幾點出門、幾點回家、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做什麼工作、賺多少錢、交什麼朋友、嫁/娶誰,幾乎可以說你想得到的一切生活細節,都可以是他人擔心的理由。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把決定權交還給本人呢?什麼時候讓本人自行作主且承擔後果,而不是在他已經過不好的時候,還加一句「你看吧我不是早說了嗎」,搞得他更難過呢?

  很久以前我看過一種說法,如果測量地球的脈動和人的磁場(或腦波一類的),彼此最相符的頻率,是當人散發與感受到愛而安心溫暖的時候。也就是說,愛應該(我們也期待)是一種讓人身心舒爽的能量,並且是物種自然而理想的狀態。然而「擔心」不是,不論擔心者或者被擔心的那方,在面對與散發「擔心」這個情感的時候,都是負面的感受。當然,我們會因為世上還有人擔心我們而感到欣慰,但當親密的人拿他的擔心來對你時,我們通常會湧現什麼感受?我想很多時候是愧疚感、責任感和壓力,甚至常常得為了對別人的擔心交代,而放棄某些選擇。這樣的愛法,會不會其實背離了愛的本質呢?

382H.jpg

  偶爾我也會看一下情侶間感情問題的討論,很多時候情侶口角,也是出於某一方將自己的價值觀,以愛為包裝,用擔心的形式表現,造成另一方莫大的壓力。如果說愛是一種讓人舒適的正能量,我們是不是應該反過來重新思考,一個原本應該親密的關係之所以變得緊繃、令人受傷、有成員長期感到缺愛,或許不見得是我們的「愛不夠」,而是我們用了錯誤方式,才讓自己眼中的愛,變成對方的傷害?

  當我還十幾二十歲時,上網交友最常用也最常碰到的增進感情的方式,就是每天都問對方今天發生什麼事、有什麼不如意,然後以安慰拍拍熱切地表示著關愛。現在想想,這有點像是辦家家酒的意味。我們模擬著家人對我們關愛的方式,拿去對待別人,以負面體驗作糧食,表現出一種「我真的很關心你」的態度。實際上網友間並不如家人這麼有愛,只要電腦一關,對方也就只是個陌生人罷了。但我們卻非常熟悉這樣的行為操作,而且幾乎可以確定這種表現關愛的方式,是整個族群文化的集體意識。你不需要解釋,只要這麼做,對方就會確實接收到「這個人想跟我混熟」的概念;另一方面,我們或多或少也知道這種帳面上的熱情,背後的真心總是要打個折。因此不會有人在網友失蹤之後,真的去追究對方為什麼沒有當初表現的那麼愛自己。當網友說30歲娶你之後,你不會在30歲要他給個交代。

  有趣的是,當你知道彼此間並不存在真正的愛時,「擔心」反而是一種示好,也不至於有壓力。因為你知道自己遵不遵守、解不解除他的「擔心」並不重要,對方其實也不在意。可是當擔心發生在與你有愛的連結、真正親密的關係中時,它就容易成為一種指責,指責當然是對感情的負增強作用。

  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別再去擔心你的親人朋友,擔心當然是愛的一部分,但我們過去卻給了它太大的比重,甚至幾乎讓它成為愛的唯一表現。當我們經常用擔心去表達愛的同時,也會養成多慮的習慣。相信你我都同意,多慮其實不是個好習慣。人的大腦是這樣的,某一個區塊你經常使用它,它就會異常地發達,而那些少用的功能則會萎縮,最後你經常使用的部分會侵吞到沒在使用的神經元,你可以想成它原本的功能不再,卻被隔壁借用了過去。所以你會發現,焦慮的人愈形焦慮,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為什麼媽媽總有擔不完的心?這都是因為「太習慣這麼做」所致。而且「擔心」很容易讓當事人把責任推到你身上,產生「都是因為你,我只好這麼做」的想法,弱化他自我判斷與負責的能力(媽寶就是這麼來的);反之,當一個人得承擔自己行為的所有後果,一方面又擁有「有人會支持我的選擇」的安心感時,他也會對他的選擇更加謹慎且有信心。

  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均衡地使用大腦功能,多開發其他能帶來正能量的愛的方式呢?比如傾聽、陪伴、不批判、支持、引導、協助、信賴之類,不論是對我們自己的情緒、個性和關係維運,都會是很好的選擇。當關係開始傾聽,而不是一個勁地以自己的立場思考對方(擔心),瞭解才會真正發生。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