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paration-poster.jpg

  這部片上映時的廳數非常少,我是在它橫掃國內外數十獎項之後,才找到機會看的。事前刻意不多查資料(以免期望太高),結果看完以後很能理解為何這樣一部足生活化的電影能廣受肯定。但也因為它的生活化還有完整落幕,反而讓我覺得要再去討論什麼是一件困難的事,不過仍然覺得它值得介紹給更多人欣賞。

  《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劇情大致如下:結褵14年的納德和希敏,因為女兒特眉的教育問題鬧上法庭訴請離婚。希敏認為當地的教育環境不夠好,希望能舉家搬遷至國外讓唯一的女兒受良好教育,而納德以必須照顧痴呆老父為由,堅持離不開家裡,最後兩人只好暫時分居。就在希敏搬回娘家以後,納德僱請了希敏朋友的弟媳羅芝來家中幫傭。然而有天納德提早回家卻發現父親手被綁在床柱,跌落地上奄奄一息,而羅芝不知去向,同時家中金錢有所短少。憤怒之下他把羅芝趕走,兩人發生爭執,跌出門外的羅芝就這樣在鄰居睽睽之下哭著回家了。之後希敏接到朋友的指責電話,表示羅芝流產住院,他和納德趕到醫院探視時,連帶地也讓羅芝的丈夫知道妻子出去幫傭的事(伊斯蘭宗教因素,女子不得單獨與男性相處室內)。衝動的薩馬迪(羅芝丈夫)一狀告上法院說是納德害妻子流產,謀殺了自己的孩子。這一告,讓兩個家庭陷入風暴,為保名譽的納德也同時告了羅芝在照護中綑綁遺棄父親,是蓄意謀殺﹍﹍

MV5BOGU3MTJkYTItOTVmZC00N2M5LTk4MWQtYjczMTEyYmM0NDE5L2.jpg

  戲裡每個人都不是壞人,甚至他們的道德、信仰都教育他們行為舉止誠信有禮,就算吵到不可開交也大多都能保持一絲理性。對於別人的苦難,例如羅芝流產時納德夫婦的擔心,或者羅芝基於宗教因素不能幫老人沐浴,卻因為不忍老人家便溺無法處理,最後仍動手幫忙——這些都說明他們操守上、情感上可以算得上人群裡教養較好的那一端。即便如此,事情還是因為各自的考量、擔憂和隱瞞,一路愈演愈烈。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23f3a3.jpg

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催人淚下。——塞涅卡

  身邊人討論到了暢銷勵志書,問我有什麼想法,在談論之前,我覺得可以先來區分一下,「勵志書」到底是種什麼樣的書?不同於「文學」、「科普」、「大眾心理」這幾種常見的書籍分類,各自有顯而易見的寫作特色跟模式,勵志書比較像是以功能區分之意。如果我們把「可以使人積極向上、提升生活」作為效果來界定,只要符合這個標準就算勵志書的話,早年的勵志書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其實不大一樣。

  人類需要別人來教「怎麼活(得成功/快樂)」由來已久,早在西元前,哲學便擔負了這個責任。早先人們藉由對人倫事理的探討,規制出一套生活參考準則,間或依附在宗教書籍內,倡議行住坐臥的姿態,告訴人們如此生活可保人生順暢。在中國,也有先秦諸子的教誨等各種經學論述。神學家多瑪斯.金碧士(Thomas A. Kempis)在《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一書中鼓勵人們閱讀時將有益的句子記下,並於危急時刻複誦實行。這大概就跟孔子的學生把偶像講的話記下來學而實習之是差不多的意思。

  我們可以從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著作看到,他所討論的事情與世間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叔本華表示,他儘量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見《人生的智慧》一書)。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6066551.jpg

  今年第二季結束時,有幾家知名二手書店租金告急,紛紛在臉書上邀請讀者參與限時優惠或福袋活動,幫店裡衝衝買氣。由於我平常多少會在網路上看到這些店長們努力經營講座活動、推廣閱讀的身影,即使很少逛二手書店,仍想給他們一些支持,便邀請朋友一起去貢獻經濟了。

  書店經營困境,已是近十年來不斷被提出,以至快要沒人想討論的話題。我也不認為單憑一時同情能夠幫助他們多久。經濟活動畢竟是殘酷的,消費者終究會選擇更便宜、方便的方式購物;甚至,我們的擔憂已是不再購書,而非在哪購書的問題。營銷減少的結果,只會讓未來的出版品項更窄化、充斥更多低成本書籍,以及讓冷門好書消失而已。近年來查書時,就發現不少想看的書只在大陸出版。我常想,或許有一天,大半的書得向對岸購買了吧,連帶恐怕也得忍受難以保證的翻譯品質。

  除了書店店舖愈來愈被文具櫃佔據以外,這兩年頗多雜誌從實體改為電子版,也是基於成本考量的結果。並不是電子書變得發達了,而是這樣可以讓虧損減緩一點。書店門市關閉後,「逛書店」的樂趣愈來愈為人所不知,甚至看網路討論會發現,很多人已經對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的分別無感。由於網路書店一樣會有新書、暢銷書平台,還有針對個人興趣的推播,「找書」變得容易許多,這當然是實體書店比較難與之抗衡的地方。有買書癖的我,也是網路書店的忠實客戶,但逛實體書店仍然有些額外的收穫可以給愛書人們參考。我認為,在喜歡的領域裡有一套自己探索的習慣,終究能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收穫,今天就以逛書店作為例子。

  跟大部分人一樣,學生時代的我,幾乎不太買課外書,大多只看漫畫,簡直看到對九成作者已內建資料庫的程度。大學以後,因為興趣領域增加,閱讀量也跟著上升,加以後來在出版業待了不短的時間,有好幾年,注意每日新書成為必做的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201499.jpg

  臺灣這幾年雖然爭執不斷,但或許隨著時代開放還有溝通管道的暢通,加上視覺化表述方式愈見盛行,慢慢地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人願意為社會進步付出多一點心力變換著方式說明。從一開始文字版的懶人包那種大綱整理,到後面出現一些學者、專家用繪圖、影片等方式,把大眾不熟悉的研究工具用淺顯易懂的形式帶進對話中,無形間增強了大眾的思辨能力。然而,為什麼我們想盡了辦法把道理講得更清楚、更容易理解,仍然經常有兩造無法對話的狀況呢?到底決定對話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什麼?是只要把事情講得夠簡單清楚就可以,要是對方不聽就是沒有誠意溝通或者太笨嗎?這幾天我看著婚姻平權吵得沸沸揚揚,一如過去討論廢核與否等重要議題時,兩方總會到達一個僵持不下的狀態。心裡想著:是什麼阻礙了如此急切想讓對方理解的心意無法好好傳達?正好手邊有一本書值得分享。

  岡田尊司近年來連續出版好幾本親子及個人情緒/人格障礙的書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偏重家庭內關係對人格塑造與對應能力的影響。這種從生命軌跡理解性格的方式,幾乎適用於認識每個人生活上經常面臨的情緒困擾。自從出版《母親這種病》廣為人知後,陸續又出版了《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等家庭病系列。接著是從家庭關係進一步探索的《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以個人層面深入綜合上述關係如何影響性格至深;《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則從個人層面延伸到社會關係,研究人際不順的困擾。今回我要分享的,則是《啟動心靈的對話》這本用實際溝通技巧和案例,談談知道原因之後,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和話術,以說服情緒受困者脫離困境。

  和那些教你怎麼提出「讓人拒絕不了的要求」之類的溝通術不同。本書重點不在於從自己的利益考量出發,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以對方為中心思考(也可以用來省思自己),成功引導對方看見自己的矛盾,並提升改變意願、付諸行動,進而成為更健康之人的辦法。使用得當的話,不僅能成功說服對象、或幫助身邊情緒困擾者,也可用來面對自己人生上各種矛盾與困境。

  錯誤的談話方式,讓人不管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就像充斥社會的無效溝通一樣。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立論有無道理,而是在表達方式無法為對方所接受。失敗的溝通多半肇因於踩到了對方的警戒區。當一個人的價值觀被質疑時,很難不起而防禦,如此一來,溝通就會變成窒礙難行的攻防戰。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吧,當別人跟你講道理的時候,即使無法辯駁,你也覺得難以打從心底接受,總是有些不甘願。那是因為,就算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不喜歡被「否定」的感覺。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jpg

  自從看了《惡人》的電影、大哭一場之後,雖然事隔多年,吉田修一所描繪的那種錐心之痛與悲哀感,一直令我印象深刻。終於在今年,由同一位導演改編的《怒》也上映了,才讓我注意到原作一年前已然上市,於是欣然地帶了一本回家。

  觀察人性愈久,愈覺得人的情感之多樣,往往來自於最基本的不滿足。雖然感情上,我們會認為愛人、家人、朋友、同僚,是「感覺上」很不相同的對象,但是構成「關係」的基礎卻是一樣的,也就是愛與信任。沒有一段關係可以在這兩樣元素並不穩固的狀態下進展,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處,也必然有一絲絲基礎的信賴。而《怒》這部作品,便是藉由不同的關係組成,去探討信任、同理和愛,不同配比下截然相異的結果。

  作者以東京雙屍命案為開頭,帶出了三條個別遇上「陌生人」、進而相愛或互信的關係,加以追查命案的警官私生活裡和謎樣女性的交往,以及兇手山神一也和被害者的萍水相逢,總共可以看到五組人物間的互動,分別代表了親子、愛人、露水姻緣、友伴和陌生人等五種人生中最普遍存在的對象。

  我們是如何從接觸一個人的第一眼開始,決定怎麼看待他、是否要信賴他呢?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能舉出確切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信賴,例如對方的人品或實際作為,或者與我們背景相似所產生的熟悉感。然而書上卻舉了一個例子,輕易戳破認知盲點。當兩位警察正在警局查案時,其中一位問了另一位,對走廊盡頭那疲憊的老婦有何看法?另一位回答,大概是她的孩子闖禍了現在來保釋,可能她一生都這樣為孩子操心著吧。發問的警官說了,會這麼判斷完全是背景的緣故。因為在警局,才讓人覺得是不好的事,然而實際上老婦人只是因為孫子摔車了來警局罷了。經過這麼一說,老婦看起來也不再福薄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in_poster.jpg

  大概是託《屍速列車》的福,當年未在臺上映的《熔爐》終於也要搬上大螢幕了。想要提起這部片,一方面基於它改編自真實事件所反映的人性面非常值得警惕,另一面是希望同時也可以呼籲觀眾重視比起光州聾啞學校事件更嚴重的臺灣南部特教學校性侵案。韓國人經由電影和小說瞭解現實,積極修法改善特教環境,作為臺灣這個土地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從相關事件認知到國內對特教環境的輕忽才對。

  《熔爐》改編自2000年至2005年光州聾啞學校性侵事件,即便電影讓不少觀眾為之憤怒,但實際上只展示了事件十分之一的面貌。或許為了不讓觀眾反感,在性侵和凌虐的部分幾乎點到為止,主要靠大人演員的表情來呈現猙獰,可以說非常含蓄,就連當初告發的老師在現實上被校方栽贓性侵一事都沒收入,還給了孔劉所飾演的新任老師一個掙扎是否舉發的好理由——經濟不佳仍要治療重病的女兒。而「壞人方」的校長等職員們,則被演繹成心理扭曲變態的特殊份子。這些安排都讓電影變得「更能為人所接受」,但也相對地付出了一個交換代價是:或許也讓觀者把它視為「特殊事件」,排除於自身之外。

  現實上校園集體性侵案不只發生在韓國,也發生在夏威夷、美國、臺灣等世界各地,而且相關人員的反應也十分相似,矢口否認、大事化小、官官相護,甚至說謊掩飾。如果個別去瞭解的話,會發現這其中顯示的是人性上共通的缺點,之所以特別容易在特教學校發生,只是因為那是相對封閉又溝通不良的環境,導致事件易於隱瞞而愈發嚴重罷了。

S001.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C01.jpg

  這兩年由於社會事件的關係,精神病去污名化再次被提起討論。臉書上亦有團體成立專頁,用簡單的圖文解釋何謂精神病污名化,試圖讓更多人瞭解某些常見精神病並非不可理喻,而是可以控制、治療,也不太會對人造成高於常人比例的傷害事件。若能讓社會對心理治療有更健全的理解,不但可以提升精神病患者的友善空間、幫助其療癒及回歸社會,另一方面對所有人而言,擁抱負面情緒及諮商管道的宣導,也有助於增強整體社會的心理素質。畢竟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憂鬱困境、或發生身心疾病,而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在困難時,還要受到社會的誤解與排擠。

  很多人在聽到心理異常時,會有很糟糕的想像。這種出於不瞭解的恐懼,過去我也很熟悉。記得我第一次念變態心理學的時候,為裡頭所羅列的異常竟如此普遍而感到震撼。原來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異於常人的地方,而正是這些地方組合成每個人的獨特性。「異常」並不盡然是一件很不好的事,甚至很多時候正是這些異常處被妥善地轉化利用,讓我們在某些表現上可以突出(突出本身,也常被形容為「異於常人」不是嗎?)。不過話雖如此,我也可以理解那些不想理解、排斥的感受。

  硬是要人接受自己受不了的東西,效果總是不會好,那如果是經由戲劇來認識呢?當我看《閨蜜瘋上路》的時候,真心高興能有部片這樣自然又人性地探討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的界線。甚至我們還可以在這些患者身上看到某些美好的、或許我們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泯滅的特質,是值得再次學習的,讓這部片不僅僅是為精神病發聲,也能為普羅大眾提供一個更美好將來的想像。

LC04.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ok.jpg

  原本是預定去看電影的,因為這次卡司備受好評,個個是實力演員,李相日幾年前改編同作者的《惡人》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所以對這次改編頗有信心,也十分期待上映。可惜所處縣市沒有放映,最後還是先看了原作,因此本篇是以原作的印象來寫的,但基本上故事架構跟主題與電影無異。

  《》和《惡人》有幾處共通點,可以看出吉田修一在人性關懷中比較關注的面向。人們對於「他人」的信任和對於「罪惡」的認知,往往比我們以為的來得脆弱。然而生而為人,「得到他人信賴」卻是出於本能的需求。我們是如此期待、也需要,那些與我們緊密相關的人們全心的支持。由於信賴,才使我們能夠安心面對外境挑戰、確認自己有所依靠,也明白合作能達到的力量。然而,讓這份信賴崩解卻又比想像中來得輕易。或許正是因為不安,當我們在脆弱時得到意外的支持才會分外感動,而當我們在滿心確信時被拋棄才會特別心痛。

  以挑戰認知這點而言,我認為《怒》的安排算是溫和的。作者選擇動搖的關係,大部分都只是初識不久,在彼此才剛要開始熟悉,正惶惑不安、還不確定是否要真心信賴的時刻。故事由四條支線交結而成,一是輕度智障、人生過得磕磕絆絆的愛子和單親爸爸洋平,以及在同一個魚市打工的外來男人田代,三人間各懷憂慮又彼此緊靠、希求幸福的故事。二是因為媽媽的不正常男女關係,不得不逃到沖繩小島的泉,以及小島民宿之子辰哉,還有背包客田中之間,充滿南國風情的純愛與青春悲歌。三是身為性少數而夜夜笙歌的優馬,與強暴對象直人發展出穩定愛情,進而成長的故事。四是追查東京殺人案的警官北見,與一起餵貓的女性美佳,兩人似陌生又似交往的關係。

02.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01.jpg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小野小町

  一首和歌道盡《你的名字》故事梗概。這是新海誠最新動畫作品,也是未上映就已經引起動畫迷討論、聽說看完必定眼角泛淚的佳作。一如新海誠向來的好口碑,這次作品承襲了以往的畫工細膩、色彩溫柔,在運鏡上也彷如真人電影全景拍攝般,做出流暢生動的動線。稍感遺憾的是時間分配上比重有些不均,前半鋪陳約50分鐘,在106分鐘的片長裡顯得冗長,也有點考驗觀眾的專注力。之後情節加速開展,一口氣推到高點就順暢許多,收尾稍緩,個人認為還可以縮短一些,整體來講是個極慢—快—中速的狀態,劇情也是中段即可推測。

  雖然緊張刺激的程度比我預想的來得隨興,但應該也不是本片要點,只要前段忍耐一下,經過堆疊與平淡後,哭點出現時也因此顯得特別有味道。而在那之前,你可能並未察覺導演已經默默在你心裡堆積了什麼。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prove-communications.jpg

  這兩天網路上實在太熱鬧了,我沒想到輔大性侵事件能延燒到這般地步。原本我是盡量不參與討論,因為我認為人的行為都是有理由的,且人是有共通性的。當我們指責別人的荒謬時,往往只是看不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荒謬罷了。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自己是消費這件事的人,不論對受害者,還是相關人士,我覺得再多討論很可能也是集體的傷害,即便我不認同工作小組的結果,也不等於我想傷害他們。不過從921之後,看著身邊愈來愈多人批判、憤怒、愈罵愈烈,連平日裡溫柔嫻熟的朋友亦不例外;也看到在意見領袖發文下,即使多數人壓倒性地開導,仍然緊咬當事人錯誤部分,想據理力爭的夏派(我實在很不想群分巫派或夏派,因為有些人只是認為夏派說的也沒錯而已,不等於支持他們的作法),我不禁跟著好奇起﹍﹍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堅持訴說著自己的立場呢?純粹只是因為想站在事實上對話,所以不容一絲定義錯誤嗎?以下提出我觀察後的部分原因,或許同時也理解了他們,對話才有繼續或好一點收尾的可能。

  某些念頭,對他們來說類似於信仰,而每個人都有信仰(只是我們平常可能不自覺那是信仰)。信仰就是你堅定不移相信的事、人、真理。夏的諮商理論,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培力跟不要站在受害者立場那些,在某些時刻是有作用的,因為長期的受害者心態確實會讓一個人失能,所以他們用這種方式輔導受害者,期待能夠扭轉受害者的弱勢,擁有站起來抵抗事實的機會。但沒有一種諮商理論是對「所有人」、「所有情境」都有效的,這次失效了,受害者覺得不被尊重,所以反擊,而他們覺得自己的信仰不被理解(包括大眾和受害者等相關人士),因為有人不合作、也不懂那套理論的運作模式,誤解或曲解了過程,加重傷害,也傷害到他們的好意,因此他們想「釐清」,好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若有可能,或許還可以重新、繼續幫助受害人行使正確的諮商模式。

  「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這件事之所以要堅持,是因為「如果我的想法錯了,那我的人格就會崩潰」,為了不讓自己崩潰,更要努力證明自己是對的。這時受害者和大眾的反應,在他們眼裡就是「攻擊」。但事實上受害者崩潰,或記憶錯亂,或講錯話,都算是一種重大傷害後自我保護的反應(我們先假設她沒有故意說謊),只要她的情緒有被正確承接,事情應該就可以稍緩了。可惜沒有,受害者尚未止血,而夏派一邊在捍衛自己的信仰,也就無暇承接對方的情緒,結果事情就激化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24.jpg

  一位和另一半交往結婚多年的朋友A先生,曾經悄悄透露過他的煩惱。關於夫妻間的床事,他總感受到妻子的壓抑(或更嚴重一點有所排斥)。婚前他猜測,應該是保守的妻子對婚前性行為有所顧忌吧,當時我也只是安慰他,或許只是心態還沒調適好而已。除此之外兩人關係很好,似乎沒什麼不結婚的道理。但結婚生子後,A先生愈發感到疑惑,我也不能再像以前基於老朋友的特權調侃他技巧不足了。這個問題我一直沒能給他很好的回應,希望這篇文章多少能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心理研究提出,性滿意度和當事者對自己被觀看的「自在程度」有關。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對自我有更高的自尊/自信,對於自己的身體被另一半觀看的感受是自在和安全的,相對會擁有更高的性滿意度,尤其是女性。這種觀感基本上在男女身上皆有,人會在成長過程透過身體的探索、感觸、自我觀察,以及確認別人對自己的反應等方式,來建構出「我」這個概念。當你擁有一個更悅目的外貌,更靈動的生理機能時,自然看到的自己,還有從他人得到的回饋會有更多肯定,從而建立較正向的自我感。

  而兩性建立這種自我價值時,也會依據社會眼光或要求,在不同方面有不同比重的重視。例如女性對於「身體訊息」更敏感,男性則是「能力」。這是因為外在目光對女性的曲線往往有多於男性的定義。即使是語言系統裡,對女性外貌也會有更高的使用頻率與詞彙。不斷增強的結果,這種來自他人對生理訊息的目光,便會連結到個體自尊(依此判斷一部分的自我價值)。從一個人如何應對「觀看」與「被觀看」的態度,也可以多少推測出他的自我價值感是否充分。

  近來情慾攝影(erotic photography)漸成趨勢。隨著時代開放、攝影器材普及、網路方便,有愈來愈多人樂於半公開(在網路上而非現實上)展露半裸、全裸或誘惑的姿態。網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距離保護,當事者可以決定開放給「誰」看,或揭露多少個人訊息,使之相對安全地從他人艷羨聲中「確認自己的身影」。也有些情侶藉由拍攝這樣的照片(甚至找專業攝影師),促進彼此「身體共享」的默契和舒適感。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7.jpg

  看電影的日子,剛好是何男勇護孕妻勒斃小偷後,二審結果出爐當天。社群裡一邊洗版著電影有多好看(因為討論度太大,不看活屍片的我都忍不住去看了),一邊零星貼著幾篇對何男二審仍判「徒刑2個月,可易科罰金,緩刑2年」頗有微詞的言論。然後我突然間覺得,我們不正活在那列車上的小型社會裡嗎?

  為了不要偏離電影太多,關於何男案判刑的立場和解說請參考這篇,我就不多贅述。自從案發以來,媒體和我看到的聲浪是較偏向認為何男應無罪的,也有可能我接觸到的人們比較直觀,取樣不能作準,我相信認為判刑合理的人應該也不少。不過就跟廢不廢死的議題一樣,這類討論總會出現一種情緒化的言論:如果是你家人碰到歹徒,你還會覺得應該給他人權嗎?意圖以個人感情上綱處理方式。

  我能認同受害者家屬想把兇嫌千刀萬剮的心情,人在這種位置本來就不是能強求理性的狀態,所以這種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卻不認為這是輿論對維持社會規範應有的態度。作為「組織一員」若以情緒凌駕理性,試圖撼動法律最初制訂的用意,以及維護性命的最高原則,就因為「怕自己遇到」所以「覺得」誰該死﹍﹍這種氛圍給我的驚悚感其實不亞於活屍電影,如同那些在第13節車廂驅趕著主角一行人的乘客們,敗於自己的恐懼。

15容錫與盲從者.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3n6gyrlr.jpg

Photo Credit: eflon CC BY 2.0

  如果要為人生定義出什麼幸福的關鍵,或者俗氣一點地說成功的關鍵,那會是什麼呢?相反地,如果要避免生命沈淪,又有什麼是充要條件?從去年到今年,存在已久的阿德勒心理學突然盛行起來,這裡頭有一句話指出了人生困境的重點——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這個說法我們可以看得更深入一點,別僅止於「搞好人際關係」這種表淺的認識。

  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自有其道理,你可以說人類為了保護自身安全所以養成守望相助的習慣,因為沒有利爪和尖牙,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顯然不適於生存。但這並不表示,如果人類能處於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就可以不需要群體,自在地活下去。在我們的核心需求裡,除了食物和安全之外,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來自他者的愛與支持。

  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早已做過許多觀察和實驗證明,不論外在環境好壞,真正左右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會積極向上終至成功,還是向下沈淪老無所終,以至身心健康的條件,正在於他是否擁有足夠的心理動力,而這動力來源取決於有沒有一個正向信任他的人存在。光是為人所信賴這一點,就足以使人在逆境中穩定成長,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面對各種考驗。不同於原始時代人們面臨生命威脅,維持性命是每天最大的課題;處於進步的現代,人們的威脅也從外在內化到心理壓力、更複雜的社會結構與人際關係。對原始人來說協同生活或許即已足夠生存,現代人最大的困境卻是在心理層面,心理處理不好,反應在關係上肯定困擾,反之人際困擾,更會加重心理壓力,這是一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的迴圈,也是一輩子的課題。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20308381019645.jpg

  早有耳聞李胤基的電影細膩出色,女性向來是他擅長的切入點,這次也不意外地由坎城影后全度妍精準演繹。《關不住的誘惑》作為一部外遇電影是寫實的,情慾流動雖為宣傳上的賣點,但電影終究要回歸個人層面來理解,才會為觀眾起到一絲作用。

  若僅以劇情發展來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外遇過程,一男一女因緣際會在異地相遇、互舔傷口進而依戀,最後面對家庭關係的考驗與情感歸依的拉扯,各自做出決定。雖然片名是《A Man and A Woman》(남과여),但若單純以性別來解釋兩人的選擇,卻又太過淺白且刻板。我想導演拍新片不應該只是想複述舊時代的兩性概念,相反地應試圖在平凡無奇中挖掘更深刻的緣由或者創新表述才對,所以這回我試著在性別之外從最單純的人的需求層面來看待。祥敏(女主角)和奇弘(男主角)是怎樣相對又相似的存在,使得他們的刻骨銘心不僅止於慾望上的吸引?

A01.jpg

  兩位主角從頭到尾都非常疲倦,為了各自患得自閉症與憂鬱症的兒女,兩人雙雙來到芬蘭報名營隊。一開始祥敏就顯得十分焦慮,覺得孩子沒辦法離開自己,即使遭到營隊老師拒絕陪同,她仍想在靠近營區的地方守候。然而兩天過去,事實證明了孩子獨自在外仍可以隨團體生活。她堅持著讓小孩讀一般小學而不送特教班,以致必須常常到校處理兒子闖禍的行為,就跟營隊事件一樣,只是她單方面無法擺脫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心態。或許這樣的不安,在最初就被奇弘敏感地察覺了吧。身為一家之主、有著生病妻女的奇弘,看著以付出來自我確認的祥敏,彷彿找到疲憊人生的同伴似的,在無止盡對家庭的絕望與無奈中,得到一絲喘息的空間與安慰。兩人就這樣無法克制地貪戀著回到只有一男一女這個單純角色的時刻,作為他們家庭生活的平衡。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文提到品牌成立之初,可以善用三個形容詞的原則抓緊特色,隨時檢核各方面表現是否偏離核心精神,以確保表現具有一致性且足夠鮮明。接著來談些容易被忽略但其實影響甚鉅的小地方。
 

品牌特色優先定義才能找對TA

  我看過不少公司其實抓不準自己的特色,不見得是產品不好,有時候產品本身很好,但就是缺乏特色,甚至誤把產品規格當特色來用,行銷企劃可能講得出產品厲害之處,但對消費者來說或許不是個記憶點,沒有研發者以為的重要。

  購物其實是很仰賴印象的事,即便是著重功能的3C產品,我們仍受品牌印象箝制,最後選擇一個「感覺」比較「對」的,接受它的不完美,多過於選擇一個最接近完美的產品。Apple的使用者很視覺,SONY的印象很聽覺,這都是長久耕耘的結果他們各自的粉絲類別大不相同。雖然SONY的影像技術同樣很好,但要推平板就相對困難,因為重視覺的人會選iPad,而技術面可以妥協的人會選其他便宜機種。所以你的產品最好面向你一直在經營的那個族群特性,只要其中一種特質的印象比其他品牌強烈,那個市場就可能是你的,而實際上未必是技術最優者占優勢。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