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分享一點求學時期到工作後養成的作業習慣,目前為止我的經驗是它滿有效果的。

【前言】(不想看鋪梗就跳正文吧)

  大學我一共念三種科系(如果概算的話),主修中文以外,又申請數位設計,隔年申請教程,可以想見我的上課時間就是從早上八點上到晚上九點,回家繼續這些科目的作業(有些科目每週都有作業,尤其設計)。我不蹺課,所以沒有利用上課時間出去玩或趕作業的情況,扣掉課堂時間,能拿來做作業的時間就只有偶爾的空堂跟晚上。作業遲交就是零分(不可補交),申請加修(科系)跟超修(學分)就會面臨:1.想多修一系要比成績 2.每個系都有規定必修學分,那些學分+自己想修的排起來超過規定的話(學分限制一學期只能修25,超修可達28),想要超修就要看成績(平均8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我想申請每個想念的科系,而且在畢業前修完的話,就得讓成績一直保持在可以申請得到的名次裡(每系有配額),不得低於80分,另外還要比操行,所以要加上社團幹部跟志工時數(50小時)。連抱怨「好忙!」抓狂的時間都沒有,從早到晚就是這個做完下一個是什麼、再下一個是什麼,反正趕快做就對了,而且要做得比別人多又好。36小時以上沒睡是常有的事。當時我真心覺得,將來做什麼工作都能適應,不會比這更慘惹(笑)<但是人生當然沒那麼簡單啊

  雖然工作時間目前為止還算正常,但出版業很需要靠產品量支撐營運,可以說產能高低是公司盈虧的關鍵。為了讓讀者們滿意,我們預告出書、固定時間出書(每週一、四出版),而且絕不delay(很少公司做得到)。當然如果要固定出書時間,也就等於產量就得開到那麼高。不是這本書做得差不多了再來排出版日,而是排了出版日以後不管怎樣就是要做出來。出版是一個很繁雜的過程,牽扯到選書、搶版權、等素材、發翻譯、發外校、發設計、排版、內校、打樣、排印、排通路,以及行銷活動,還有來來回回的修改跟N次確認,每個環節都要對「人」。「對人」是工作最難掌控的部分,如果一個工作困難度高但是只需要自己一個人完成,那還好,管好自己的技術就行了,但如果要跟許多不同人合作,而他們除了你的事項以外,還有其他工作要處理,那可就不得了。不是這個失蹤就是那個沒來,或者(因為對方太忙或偷懶)做出來的東西不能用,更慘是都做好了授權商說要改(那就重新設計重印了)。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出版社抓不準出書日,公告日期delay一天讀者會罵,不說日期也會罵等太久沒消息。準時、產量高、贈品多、錯誤低(無回收重印事件)、而且(基本上)正常下班!——我們做到了。不是我們特厲害,我認為是一開始就規制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模式的緣故,跟念書一樣,養成一些好習慣,大部分時候會比能力特優秀重要。我有幸從建組時期參與,或許在規劃上也貢獻了棉薄之力,這邊拿出來賣瓜一下,因為是習慣問題,適用於處理各種工作甚至家務。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經常讓自己保持在跟靈感可以接觸的距離,你要相信自己可以遇到它,擦肩而過的時候把它逮住。」
原文見cheers94: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400&page=1

  久前寫過一篇〈好作品的定義〉主要是針對商業或投稿來說的一點想法,這篇是我自己的習慣分享。

一 > 蒐集可用的資訊,盡可能解決技術性問題  

  我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大量蒐集相關資料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做多媒體的時候,曾經存放兩大袋配樂CD,一袋大概100-200片。把CD殼都丟掉只用CD套裝著CD跟曲目表(比較省空間),接下來不管做什麼主題的光碟或網站,都可以依風格找歌,盡快篩選適用的。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295210 
2014/09/30香港真普選遊行

  看到這篇文章,剛好最近也想起幾件事來,一起分享。雖然事件本身彼此不相干,但也有些共通性。

  這幾天香港的訊息充斥社群,姑且不論相反意見的那方,即使是覺得民主自由很重要的人,也有兩種反應:一是覺得不管怎樣,都要趁還能發聲時發聲(會上街頭、會轉貼消息);一是覺得上街頭也沒用,最後還不是被摸頭鎮壓,大勢早就已去,船帆是不會轉向的。於是酸酸地回應別人的熱情,呈放棄狀。

  我常跟朋友聊自己經歷,跟看來、聽來的關於人際相處的事,我的密友們也知道我大多偏好跟什麼樣的人往來,或考慮交往。我的交友通常並不限於特定領域,也不一定要高學歷,雖然高學歷的也不少,但我一直覺得看一個人只有兩點我想堅持:一則人品道德,一則用不用心。高學歷高收入但自私的人很多,這些人再聰明都不會回饋社會,甚至善用聰明占盡好處,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跟他們往來好歹分杯羹,但我本身不太願意不義而取,自然也疏遠這樣的人(就算有好處,他肯定也要等價交換,或只做投報率高的分享)。用心指的是,他能不能專注於一件無關收益的事情到忘我的境界好幾年。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到達這樣狀態的人必然理解超脫利益之外的堅持是什麼意思,這好幾年的時間是現實對他的考驗,相較隨波逐流的人,他們會更願意選擇善美,其實說來也是道德的考量。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1 Thu 2014 00:59
  • 定位

2014  

  一些工作上的經驗,稍作紀錄。

  做什麼事情,「定位」這個動作,都應該被相當重視。舉例來說,今天你是公司一個新進職員,恰逢公司舉辦大型活動,整個部門甚至全公司都動起來合力完成,要怎麼樣可以讓事情更順利呢?等待主管把事情分配好然後完成指示?在我做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的主管是這樣做的:每天交辦幾件雜事,比如聯絡記者敲定近期新聞稿需要什麼(那我就負責打完記者電話)、定書單申請公關書給他們;或者今天把國外參展資料準備好交給他(填表),明天約保全公司跟設計公司報價,後天確認貴賓行程跟現場活動排好沒,大後天採買、製作道具﹍﹍等等。但是你接到的指令永遠是一件事情的其中一段,我一直到活動完、看到所有準備是如何呈現以後才明白,原來那些動作是為了達成什麼結果,在活動前卻很難想像(這跟聰明才智無關,純粹資訊不足)。那一個多月,每天都在臨時交辦事項中混亂度過。

  後來再接觸類似活動時,雖然不是主辦單位,主辦又恰逢換血經驗不足時,我就會適度提醒他們幾個比較容易忽略的點。自己部門支援的部分,我都會在活動前把活動時程列好(盡可能詳細)、組員拆成兩組搭配,將每個時間點每一組要負責的項目標示清楚。兩日活動會讓兩組任務對調(意思就是跑過一次活動後每個人都會做到每個環節的事情),讓他們在事前就有心理準備當天會怎麼進行、你在哪個部分,事後每個人的經驗都是完整的。如果他們清楚自己的任務在整體活動中是什麼,那麼自然會去思考怎麼完成比較迅速,有的組員就會私底下再跟伙伴細分各做什麼。當然工作總有意外,比如成員臨時被調走、迷路、現場問題等等,事前有整體概念的話,這時候要求其他成員支援也會容易許多。這是關於角色定位的初階模式。而且,你可以期待聰明認真的成員做得比你預期得還好,因為當他們碰到臨時狀況時,會知道怎麼處理對接下來的活動有益,而不是傻傻地卡在那,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這也突顯資訊充足的重要。把角色跟任務定錨後,可以縮短思考解決方案的時間、減省求援的次數,有些事情他們只需要事後報告就可以了。

  擴大層面來說,公司經營也勢必需要這樣的共識。有些管理階層會覺得基層不需要知道太多,或許因為基層沒什麼決策權、或許掌握多數資訊可以讓主管維持某種程度的地位優越性,或者純粹只是認為沒必要解釋,這讓很多管理階層沒有向組織成員充分溝通公司方向(或講得非常籠統)、確認所有人的目光方向都是一致的。我不曉得這種現象是否稱得上普遍,但至少在我經驗所及看到的很多是這樣。而我想強調一點是,資訊透明化對雲端技術加速後的現在與未來,想來是提昇效率搶得先機的辦法之一。怎麼說呢?如果你的公司職員大部分並不清楚經營方向是什麼、公司特性是什麼,只知道我們要多多賣點產品,在行銷上就很容易遵循既有模式思考,做出跟競爭者差不多的會員機制、受通路限定的折扣優惠,別人做什麼你就不能少(不然消費者會嫌棄),還要多想一種更好的優惠吸引顧客,忙著追趕對手跟「多做一件事」。效果到底好不好,卻不見得,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會把自己累壞。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ephants  

  由於「經驗」,人們開始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模式,並且用這種模式面對社會、在互動中調校精準度。這也是為什麼不同生活圈和階層的人,對世界/他人的解讀/認知往往不同的緣故(因為他們面對的階層文化是不同的),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定型與僵化。年紀愈大,不同生活圈的人溝通上的障礙會愈明顯,這是由於他們過去無數的經驗都驗證了一個和對方看到的相去甚遠的世界,這個世界觀,會變成一個人的個性和真理被信奉著,直到發生足以顛覆他世界觀的大事。

 

  大概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所以這幾年對這種價值衝突較常有感。有趣的是,在我們解讀他人語意的同時,往往也反應著自己的「主觀」。所以藉由自己對他人的回應「再回應」的過程,設法觀察自我思考脈絡的話,有時候也會發現「噢,原來我是這樣預設別人立場的」、「基於這樣的預設,我做出了何種價值觀前提下的回應」,尤其是在雙方意見不合時甚為明顯。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有點想寫這個主題,不過又怕太憤怒寫不好所以擱著。總之還是來寫寫看吧。

我常常在想,我們很多民族性、社會看待事件的態度、生涯規劃、自我評價、人際模式,無不受價值定位的影響。

什麼樣的價值觀呢?從小時候說起好了。

我們的人生可以無憂無慮被稱讚,大概僅止於幼稚園以前。等到你開始有同儕之後,比如隔壁跟你一樣大的小孩,或者年紀相近的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就會陸續接收到一些「你看看隔壁的OOO都學會了」之類明明想鼓勵但實則貶抑的言詞。你開始為了不要失去父母的愛(或得到更多的愛)努力學會好好吃完一頓飯、學會騎腳踏車、學會拿筆畫畫寫字、學會彈一首歌,免得再次看到父母失望急切的表情。而他們每次看到你成功達成的驚喜、或看到你表現得比隔壁小孩更好的欣慰,也一次次增強了你「必須這麼做」的行為模式。於是人類第一次學會「比較」帶來的好處與壞處,資賦優異的人大多數時候得到情緒上的正增強(讚嘆居多),而資質平庸甚而有點駑鈍的人,則是因「恐懼」被遺棄的可能(因為得到的多半是責罵與失望)而負增強著。而每個人也都誤以為,這是存在於所有人的普遍現象,大家面對的困境(環境)是一樣的。但事實上,在正增強與負增強的效應下,「比較」在不同資質的人的心態作用上,實則分歧。想想你因為「害怕失去」而不得不努力,跟因為「想得到更多」而興奮期待是多大的差別?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給一群小朋友複雜難解的問題,觀察他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追蹤往後成功的機率。最後發現早先放棄的一群長大後多半表現平庸,而那些面對問題反而興奮想解的孩子,裡頭有挺高的比例擁有亮眼的成績。所以實驗結論反推: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時努力設法解決它的話,這種人格特質比較容易讓你成功(廢話)。但這個實驗並沒有往前探詢,為什麼有些孩子很早就想放棄,而有些孩子躍躍欲試。我相信那些躍躍欲試的孩子,極有可能在天賦上就是「較擅長解決問題」的那一群,或者他們從小在學習時受到的正向鼓舞是比較多的,因此他們對挫折的容忍度相對較高、遭受挫折的時間也比較少(若是有人願意對家庭教養態度跟嬰幼兒學習所費時間做追蹤,應該不意外地會發現這樣的結果吧)。先天是無法掌握的,但這裡牽涉到很重要一個後天因素是「教養態度」的問題,而教養態度正是我們這幾年對東西方教育上提出的很大差異點。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Tue 2014 19:16
  • 偏見

workplace  

早上看到一支實驗影片,拍影片的人說他看到法國人測試路倒後路人的反應,結論是他們只救西裝筆挺的人,於是拍攝者穿著衛生衣在SOGO門口也裝病路倒看看,很快就有幾個小姐圍過去關切。我自己因為通勤的關係每天搭交通工具,也碰過幾次旁邊乘客不支昏倒的情形,通常都會馬上有人幫忙按摩讓位,問需不需要喝水吃東西。有時候熱心到我在旁邊都覺得倘若昏倒的是我,說不定反而困擾的程度(喂)

如果在社群上或跟朋友提到某些「社會認定上」專業技術比較低、薪酬比較低的行業或藍領階級的社會地位,也馬上會有人「提醒」不可以歧視他們,在在說明臺灣人其實大多都知道必須同情弱者。可惜與之相反的是,我們貼標籤之迅速(定義誰是弱者、定義誰非我族類、定義誰有偏見<這本身可能也是一種偏見)的能力也不遑多讓。或許是因為這樣,那些(社會分類下的)弱者才會一直處於困境較多的狀況,而也許就算愛心氾濫的人們也不自覺,自己亦是共構的一份子。

為什麼我們必須討論同志、跨性別者、失婚、工人、服務人員、計程車司機...不管是生理、境遇還是職業性質上的某些人需要「被尊重」?那是因為你其實也知道他們現況是「不太被尊重的」,不是嗎?是不是當我們真正不再直覺(主觀)地認為某一類人是社會弱勢(或者「很特別」、「跟別人不一樣」)、不再急著提醒別人尊重他們的時候,才是真正去歧視的時候?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n 06 Fri 2014 23:40
  • 失婚

rainwindow  

結束了

連同某些去愛的能力和熱情一起消逝

只剩下悲傷擱淺在趾尖

你想不起來是什麼確切的原因讓感覺改變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3 Thu 2014 18:45
  • 雜想

accel-world-fantasy-422814

photo http://www.wallsave.com/wallpaper/1920x1080/accel-world-fantasy-422814.html

  當處在一個行業裡的時候,會有種那個行業的消息就是全世界的錯覺,會覺得有很多認知是理所當然的、有很多產品是大家都該知道的,會不解為什麼竟然有人不曉得這麼重要的事、這麼好的東西。在我必須跟個聰明的成年人解釋什麼是S、M還有蘿莉的時候,也確實感到震撼,我一直以為沒有人不知道這幾個詞(笑)。等脫離出這個泡泡以後會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在過著跟那個世界不相干的生活。他們不會知道ORICON排行榜是每週幾公布,也不清楚現在到底是幾年國教、有沒有聯考,或APP的最新趨勢發展到哪。資訊焦慮其實也是出自這種心態吧,好像得知道最新3C的技術、NASA研究了什麼、有幾顆衛星在地球上、google的地球統治藍圖進展到哪,否則就無法掌控生活......

  這是不是就像都教授看地球人一樣呢?我們以為的世界是如此渺小、個人。我們以為一件事沒做過、不知道是如此嚴重,其實輕如鴻毛。以前只要哪一家日本出版社被收購了、哪一個作家死了就是大事,其實時間還是靜靜流過,這個產業也沒真的翻天覆地地變化,蠟筆小新還在出版(作者前兩年登山去世)。再熱門的書都有掉下排行榜的一天,然後某天它的知名度就跟那些從未上榜的書一樣。遊戲總有幾年會蓬勃發展一家開過一家、也總有幾年會沒落,而遊戲的基本精神依然,只是換了個載具。現在還有誰在意有沒有吃過葡式蛋塔?可是以前速食店可能都要想是不是得推出它這個問題,但現在在速食店裡的依然是薯條跟雞肉漢堡。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230104921662  

從小到大,我們上國文課的時候總是在說修辭、格律、背新詞,覺得詩人好厲害,但感受只有一點點。也許是心思要花在那些分析上,拆解了,反而看不全了;也許是年紀不到,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還參不透背面意涵。念中文系以後,不乏要看大量的賞析說解、論文研究,可不知是不是文人雅士的浪漫,讓那些賞析也美則美矣,長篇大論的用詞優美之後,對架構的理解依然霧裡看花(愛寫字/廢話可能是中文人的毛病)。所以一路念上來,關於寫作倒是很少在讀書中領悟什麼,我想大部分人還是依著感覺揣摩意境練就的吧?但要「寫出優美的詞句」跟寫出「簡約、平衡、條理清晰的文章」,卻又是兩種不同境界了。如若要濃縮成一種思維清楚、不寫贅字的方法,可能在讀文的時候就也得歸納整理來著。舉一篇大家都讀過的〈山居秋暝〉,我想來試試在看完一堆話很多的「賞析」以後,是不是能簡要傳達它的意境又不失方法。

用我們熟悉的「起」、「承」、「轉」、「合」來分聯敘述,應該比較能夠想像各段安排在寫作上如何進行、不至偏重鋪陳。
先給大家複習一下,律詩的規則第二(頷)、第三(頸)聯出句(上句)和對句(下句)是要對偶的(詞性相對、平仄相對、句式相同),但這兩聯不能相同。
〈山居秋暝〉不論就表面意思、修辭或者裡層的「言志」上都是非常工整精妙的例子,試著用簡要一點的分析,直接學著行文的方式,看完應可練習作文。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03

photo by Greensprout

品味是一種教育及社會資源和階級的展現。——Pierre Bourdieu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承此文章的引伸想法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027


最近我在看一部宮廷劇,劇中的皇上基本上是個很想當個好皇帝的人,很想照顧自己的百姓,也很想除掉貪官污吏跟外戚勢力。但是當地位低下的人跟他講道理的時候,他的反應還是不免會有「愚民,你竟敢質疑朕的用心?!」的怒意,這讓下面的人很惶恐,到底該說真話還是該安撫主上?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ndless  

  她記得有生以來第一個希望自己記住的夢。大概四、五歲時,一套兒童蠟筆畫般線條粗糙的平矮三合院、明顯缺乏立體概念的二維視角裡,自己站在庭院中迎著一輛沒有搭篷的藍色小貨車。一直到十幾歲的時候,她都還記得自己和小貨車司機說了什麼,可這夢久久沒有想起,再過十年已忘內容,只餘下畫面。起初想記住夢的理由很簡單,她只是突然靈機一動,想知道長大以後還記不記得小時候的夢而已。這可能是她除了一歲半撞傷以來,記憶中第二年幼的事情了。她也萬萬沒料到,真過了廿五年都還記得,偶爾思及至此或許還會感慨一下早年沒有好好開發自己的記憶能力,怎麼著養成了轉頭就忘的習慣,原來自己是有潛力的啊!不過就連這樣的念頭也是三分鐘後就隨風消逝,一如她對絕大多數往事的態度般。默默地讓它們泛黃、留存至心裡一頁虛擬的相本,翻過了頁,也就大抵不再復返。

  她讓過去每個時期僅存一個代表事件的影像,幼稚園是坐後頭老是喜歡踢她椅子的小女生的臉,母親說當時她被欺負得鬧騰到老師那兒,她卻一點不記得自己有什麼童年創傷。小學時候再見那鄰座小女孩,溫溫順順彷彿以前的印象都是另一個她的雙胞胎似的,這讓她一度對自己的記憶混淆了起來,甚至還想問問那同學是不是真有個孿生姊姊或妹妹。

  國小時候是兩個隔座男孩。一位成績很好,人老是酷酷的不怎麼多話。那時候學校福利社賣的可樂還是玻璃瓶裝的類似彈珠汽水的曲線瓶,一瓶八塊還是十塊,她買了兩瓶,一瓶給那男生,但卻不記得男孩有沒有因此回過什麼。只知道後來似乎再也沒嘗試讓那人講更多話了。可能那時發現天底下就是有些即使自己再怎麼愛說話也挑不起話題的對象。

  另一個男生剛被分發到她隔壁時,給她印象非常之糟。粗魯、沒禮貌又經常干擾她,總是大剌剌的老爺模樣。可有一次工藝課把自己手指劃傷了,血涔涔地滲出卻不敢告訴老師。他捏著自己的食指看著她問妳有OK繃嗎?那鮮紅的血好像瞬間洗刷了她的怨懟般,趕忙抽出自己的水壺澆一點水在上頭,用乾淨的花手帕小心包起來。她同樣不記得後來那沾染了血跡的手帕怎麼了,只剩下那大老爺無助喊著她名字時音調的記憶,令她心生一絲疼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內容有捏,想看電影的請迴避)


學生時代,我曾經有一陣子就像吸血鬼熱潮般,喜歡描述無盡的孤寂或極致的惡那樣的題材,沉迷寫出由於過去經驗有著嚴重性格缺陷的心理師如何以心理學側寫嫌犯、類似CSI心理版的故事,或者吸血鬼殺了他最親近的同伴,只是因為掙扎於某些宿命的問題,但又必須迎接同伴消失後更深的痛苦之類的故事。也曾經很想理解快樂殺人心理之所以極端的理由,直到今天看完電影,我感到自己已不再那麼想要理解究極的變態時,才發現當初吸引自己的是什麼。我想,那是一種本能對於極致=純粹=美的崇拜或誤解吧。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45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嗎?對我來說不是。
這是一個多情浪漫份子碰上冷血傲慢之人,賠上性命的故事嗎?對我來說也不盡然。
我倒是認為這些人物的個性都是反映他們背景的必然。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