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dove-with-a-red-rose-symbol-of-love_1920x1200photo by Sanda

  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會在戀愛中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並且從中學習調整、學習如何愛與被愛。可以說,戀愛是一面認知的放大鏡,它讓我們能夠檢視過去被埋藏在安全交際距離後面,也許連自己都不清楚的匱乏或耐心。就跟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照顧與保護一樣,很多時候人們也是在戀愛之後,才體認正確的溝通和包容。由於必須將自己的一部分最柔軟脆弱的內在交換,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讓我們不得不更加謹慎,面臨傷痛當然也更撕心裂肺。

  不要指望愛情能解決情緒上的問題,包括不夠圓滿的家庭愛,或者生活上種種挫折。有些朋友把愛情當作萬靈丹,只要進入,似乎人生就會蒙上一層粉紅色,看什麼都會順眼了,寂寞也會被治癒,但是過一陣子,激情消退之後,開始面對價值觀差異、自己的患得患失,進而發現愛情似乎讓寂寞更甚,於是懷疑:「是愛錯人了嗎?」、「如果對方可以怎樣怎樣,我就不會難過了」、「他以前不是這樣,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傷害我?」企圖改變對方卻往往失望。很多時候都只是因為我們從最初就誤認了愛情的本質,把它當成解方,殊不知愛情能做的,只是讓原本自在的人安適,但擱置不放的性格問題卻會被突顯。

  通常人們會從父母(照顧者)身上學到愛的原型,包括建構自我以及愛與被愛的互動模式。給予充足愛意的父母,養成性格穩定的孩子,別人的愛或不愛對他們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不過大部分父母並不那麼懂教育,甚至他們本身也帶著不完整的自己去教養下一代,自然有許多人在原生家庭學到的愛的模式,可能會並列條件與苛求,或者不確定性。不安全依附的孩子也許已經習慣「聽話」交換的親子愛,或者有些父母會刻意利用孩子的不安全感進行控制(管教),這對他們來說比花時間溝通容易。只要你不乖我就不理你,最後孩子會為了得到關注變得順從。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在關係裡用順從換取穩定。

  我有位朋友是這樣,一旦約會對象開始冷卻,對他不甚在意,原本他沒怎麼上心的關係,就突然因為不安而變得重要起來。他會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晚發現感情而自責後悔、試圖挽回。如果破局了,會像失戀一樣難受。如此反覆,一再受傷。我問他,你真的喜歡某某嗎?對方沒有很喜歡他,他其實也可有可無,但是看來最後的沒有在一起依然令他難受。那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這樣,過去幾次,他也總需要好一段時間來平復這種受傷——為那些並沒有真正相愛過的人。聽起來很蠢,可是於他很真實。此外,我也知道某些人會因為這種關鍵期的不安而開始一段不適合的感情,最後經歷分手。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LargeImage

  記得幾年前,電影《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剛上映時,我和幾個姊妹進戲院,當時我們各自為不順的情路煩惱、自我懷疑,總試圖從書中、從電影、從異性朋友的口中尋找一個兩性相處的守則,好讓我們不用再只能羨慕別人的幸福,自己卻總是和令人失望的對象約會,任由他們把我們搞得很廉價似的。我們在電影院裡一一回顧那些男人拒絕女人的理由,互遞衛生紙,並且在心中肯定:對,他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喜歡我,並不是他所說的那樣各式各樣荒謬的原因造成。但破局的時候,我們又似乎需要一些爛理由來說服自己,放下讓人傷心的緣分。

  幾乎每一年,書店的暢銷榜上兩性關係書籍總是名列前茅。十萬本、二十萬本的刷次,讓其他嘔心瀝血的作品望塵莫及。迷途羔羊如此之多,孜孜矻矻地彷彿好學用功的學生般,對那些把妹招數、魅男聖經、性愛寶典認真鑽研,希望這個世界真的有一套心法可以無往不利。從穿著到舉止、講話的技巧、誘惑的動作,到撒鉤的方法、收網的妙機,還有床上密技皆有專書,讓很多人誤以為只要講對了話、做對了愛,感情就能一帆風順。女性雜誌更是每年必出男性普查,比如「最喜歡的女孩子類型」(或髮型、動作),以滿足女性讀者的需求。走在路上隨時能看到從頭到腳都按照書本和媒體所示的「女神」標準雕琢出來的女孩,把妹課程也總有不擅言詞的男性捧著銀子報名。但是,這些「技巧」輪番轟炸後,寂寞的人真的就從此不寂寞了嗎?幸福只要成功約出異性吃飯上床,「在一起」之後就會有嗎?如果真是這樣簡單,兩性書也不會年復一年地出版、日復一日地上榜了。

  《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並不教你怎麼做一個萬人迷。基本上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只有在「自我」的架構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行動,才能真正覓得那個與你相配的人,而幸福也絕不是用交往與否來定義。想要在兩人關係中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點,首先得瞭解自己在各階段的心理歷程,明白你們之所以互相吸引,是因為真的適合或只是一時錯覺;明白當你們爭吵時,各自經歷的內在衝突是什麼,你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讓情況好轉,而不是言不由衷的道歉或謾罵;明白愛情能夠帶給你的,是讓你面對自我內在的傷痕。經由這些相處時的衝突揭露:不是對方給予你痛苦,而是不愉快的種子或許很早就已經埋在心裡,只是自我否認或隱藏。即便一再交往分手,都可能舊疾復發。於是我們可以更完整自己,用理解的態度去愛,而不是渴求別人「給予」幸福。事實上,幸福是不能被給的。接著才能進一步考量長遠的承諾,進入下一個階段:婚姻。

  假設不幸分手了呢?很多女孩或許會像過去的我一樣,瘋狂地思考著是不是自己哪裡不好,對方才不愛我?在Chapter 14討論到失戀的副作用,因為還愛著對方又難以接受,於是我們會開始找出口:恨自己、恨第三者,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但如果我們就此相信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的話,反而會讓往後的緣分變得很委屈(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認清這個階段的低潮和不理智是必須的,只有趁此機會調整自己,才能讓自己愈變愈好。愛情並不是經驗豐富就是贏家,很多時候之所以在多段關係中來來去去,是因為沒有藉由這些經驗認識自己的緣故,總以為只是「不適合」,一再重複一見鍾情→爭吵→厭倦→分手的歷程。更甚者以為自己閱人無數、經驗老到,殊不知往往是沒有品質的愛情、不會成長的經驗。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01圖片/可樂電影提供

  這是一部成功將小人物化身主角的故事。雖然故事的主軸是愛情,也非常明確表現男主角泰日是如何因為陷入愛情而轉變、又是怎樣命運弄人地錯失幸福,但我並不想過多地沈浸在真愛無敵的美好裡。我想,這部片給人額外的收穫是,那在背後默默支持,雖然坑坑洞洞卻難以放下、互相羈絆的親情,令人看完深深動容、很想回到家人身邊。

  在影視書籍都大量產出的現在,創作者總是苦於尋出些許新意,因為所有題材早在60年代以前幾乎都用過了,如果做出來的東西不夠有趣,必然被市場殘酷地批評甚至淘汰。也因此,有一部分創作者非常忌憚使用老梗,而加深了創作的困難。《不標準情人》很好地示範了老梗鋪陳得宜也能賺人熱淚,畢竟不論古今,人們內在對情感的渴望都是一樣的,而老梗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那些亙古不變的需求總要被滿足的緣故。

N02圖片可樂電影提供

  流氓與小姐的設定,首先給了全劇基本上的衝突元素,也設下觀眾對男主角感性面的期待(否則怎麼擄獲美人心呢?)。導演也確實在兩位主角之間,明顯強調著男主角泰日的背景,著墨他的身分(黑道)如何影響家庭、人際但又存有一絲情深意重的原則,使得韓惠珍(飾好靜)的演技和角色層次相對淡薄許多。兩人最終會走在一起當然是所有觀眾與導演的默契,為了顛覆這樣命定的結局可以想見會帶來的乏味,導演基本上以泰日坐牢前後為切分點,順序上重新組裝了兩人戀愛的過程。在展開新生活之際插入變數,讓他「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導致全盤皆輸的人生,能夠投射進所有觀眾的內在。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造化弄人;原來,真實的人生成敗一瞬;原來,我們離他並沒有那麼遠。每個人都可能是螢幕上的泰日,在不好的時間遭受打擊,一敗塗地,頓失所依。因此當他被趕出家門,和好靜相視而泣時,BGM一下,有那麼多人為他啜泣。因為他的人生累積了太多別人的誤解、生活的疲累、刻板印象,也因為他跟我們都一樣會犯錯、會賭一把,而身邊人也有他們的脆弱和情緒。即便愛很偉大,它可以是希望、是支持,但也同樣能夠使人受傷,哪個人不是傷痕累累地活著呢?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01圖片/西紅柿非主流放映提供  

  「別指望男人幫妳解決問題,他們本身就是問題。」

  大概每個適婚年齡的人,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或者從小就會接收到身邊人的「好心指導」,告訴你如何作一個好男人/女人、如何受人歡迎吧。尤其是重視婚姻制度的傳統地方,更是把婚姻視為女性人生最重要的事。今年出版的《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一書,研究中國單身女性(其中很大比例是高知識分子)面臨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為了擺脫剩女身分,甚至必須委屈接受不適宜的婚姻,重要度勝過個人發展。撇除某部分源自國家政策對單身者的不利因素,可以肯定的是,對於「結婚」這件事,不論中外,提起來總讓熟女們感傷。

  露絲和一般女生沒什麼不同,從小被父母疼愛、細心教育長大,努力迎合周圍人的期待,有良好的學歷和工作,與人相處總是避免衝突,或許個性有點懦弱,但基本上是個獨立也優秀的女人。為了受人喜愛,她早已養成凡事順應別人的習慣,總是勉強自己多做一點,讓男朋友高興、讓上司滿意。但她的不太會抗議,並沒有使她過得比較順利。每一任男朋友還是甩了她,上司也沒有比較照顧她的研究,反而大家都毫不客氣地要求她,一點也不在意她的感受。

F05圖片/西紅柿非主流放映提供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兩則女性新聞在網友間瘋傳,一則是前AV女優的名人悠遊卡惹議,一則是裸拍女模被取消教職引起論戰,到底是妨害風俗還是反對者對女性不尊重?這樣的爭議並不少見,總是每隔一陣子會出現一次,我們不妨來理解一下這背後的性別脈絡。

  在父權體制下,男女對性別的認知,大約建立在以男性為主體的認識下,藉由將女性他者化、客體化的過程,確保男性自身的存在價值與優越性。女性被視為一種想像的投射,神秘、誘人、不理性,做為欲望的載體而非同等物種來認識。因此女人一直被定位為次等的、「可擁有的」或「難懂的」(不必深入理解的他者)。不過,男性並沒有因為把女性他者化而對自身有更多的凝視。「男人」這個身分必須經由同性的認可來證明:女人無法肯定一個男人的社會價值,男人的社會價值取決於同類的認同,而這個認同包括以「擁有一個女人」為方法,或者其他能被認定為同伴的行為,比如恐同(共同排斥「不夠男性的對象」)來證明自己是個男人。這個部分暫時不贅述,我們只要認知到,男體與女體在現有脈絡下的社會定位,本就並非等同。女人是一種相對以性別「物件」的角色作陪襯的存在,內化了這種價值觀,深信臉蛋、身材還有「受男人歡迎」等表面且符號化、客體化的身體,代表了「女人」的價值者,也不在少數。

  女人的性別符碼遠比男性多得多,比如長髮、紅唇、高跟鞋、迷你裙、事業線、長腿、美臀﹍等。這些性別符碼,都被與男性的欲望做連結,這是為什麼男人意識到女人性魅力的機會,比女人意識到男人性魅力的機會多得多,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我們對這些身體物件跟欲望的連結訓練就一直在進行著,而女人被以性來意識到(而非相對個體)的時候非常多。就連女人自己有時候(或經常)也覺得,是藉由男人的「性認同」來建立自我概念的。因此AV女優、裸模、自拍妹,其實一定程度地知道自己是在賣弄性別符碼以獲得好處。

  迎合父權地把自己身體和臉蛋做為欲望客體,以交易社會性地位或「被關注(讚)」的女孩子們,總在撞到牆的時候再來不解:為何他們用有色眼光看我?我的身體是藝術不是欲望。這讓我覺得同情。女人經常得用這種服膺父權標誌的方式換取關注,又因為內化這種主(男)客(女)體意識,而自己將性符碼延伸為存在價值、認同感和自信,故意無視這個身體轉譯的過程(當性符碼被展示於大眾面前時,就從「生物身體」過渡到「社會身體」了),其實等同出於自主地被物化,卻又承擔不起它的代價(被輕視)。

  裸體自由在父系脈絡下,並不是平權的表現,那是因為對性別認識的初步,兩性就已經不對等了(主/客之分),所以比較是否同樣享有展示身體的權利意義不大。不論是男性藉由貶低、他者化性慾(或者性慾的對象)來維持自己的主體性,或者女性不自覺地內化了這種不平等,以致把自信跟性吸引力做連結,還天真地以為自由展示身體就是一種公平,我認為都只是因為這個不對等的觀念太潛移默化,而人們又不瞭解背後複雜性的緣故,以至於把「平等」想像得太表淺。很多人只會想到,為什麼男人可以露女人就不行,這是一種歧視,所以女人如果可以露就是平權,但這只是行為上的平權而已,仍然不能阻擋在兩性觀裡女體本來就被視為欲望載體的前提。也就是說,只要人們繼續沒自覺男體跟女體在主客和作用上的差異,女人就永遠無法阻擋別人用色情看待她的身體。尤其那些藉故炫耀性魅力的行為,更只會加重這種不平等,這實在不是有沒有身體自主權的問題。現代當然誰都有身體自主權,但是「被解釋權」取決於集體意識,當前的集體意識便是女體被約化為欲望載體,而非男體的對等。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01

  Today, I’m gonna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a decent person who listens to me. Someone who doesn’t know what disease I have!——Michael Aleen

  你是否曾經想過,愛的真意是什麼?我們常常可以認為自己很愛一個人,卻不真的瞭解他;我們常常可以以為自己為一個人付出了所有,卻吝於傾聽。但我們在追求愛情的時候,又總想著只要有那麼一個人真的能夠懂我就好,別無他求。我們都知道自己需要的愛是什麼,卻容易忘記用這種形式給予,不是嗎?

【自我】
  這是一則非常寂寞的故事,但不論是如何遠離我們的情境,好故事總能讓我們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Michael的人生是一場悲劇,母親忙碌於歌唱事業,完全不想關心這個一夜情生下的兒子。他從小只能從後臺、大人腿間看著視野縫隙裡那襲紅色的身影。她的歌聲和視線永遠屬於他人,幾乎從未看顧自己,只有心血來潮照顧過他九個月,給他一隻大象玩偶(諷刺的是,就在他對大象留下陰影之後)、一首Elephant Song,然後就沒了,甚至連死前都只想著自己的事業。Michael十四歲喪母、進入精神病院,十五歲拍色情裸照,直到十九歲離開,中間始終被醫護人員緊盯著。歷任醫生只從檔案認識他(的病),包括聲稱愛他的主治醫師Dr. Lawrence,即使知道在他住院期間被拍了裸照,卻也沒去調查在嚴格控管的醫院裡是如何發生的。這暗示了什麼呢?他從來沒有因為他的存在本身被任何人重視。去掉病史、去掉身分,僅僅因為他是「Michael Aleen」這個人得享關注。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0217_01  

  〈在海上等你〉敘述一對同期調到分公司的男女新人,在職場上相互砥礪又各分東西後,男方意外死亡,女方依約暗中破壞他的電腦硬碟、為其保存秘密的一段情誼。絲山秋子的芥川賞得獎作,算是近代日本難得打破男女關係,描繪純友誼可能性的作品,被視為開放女性平等工作後,改變文學中兩性關係的里程。絲山本人也是雇傭均等法實施後第一代職場上的女性營業員(一般來說女性都從事行政庶務工作,不做經營業務)。這種女性工作者在仍是男性為主的職場上必須是去性別的(中性的),才能贏同事與客戶的信任。她筆下的女主角們大抵也是類似有工作能力的女性上班族。在這樣性別符號被削減的前提下,佐以「同事」這個比朋友還遠的距離,成就其作品中「純友誼」的可能,未免令人有點遺憾,這是我看完的想法。不過它仍然給我們一個合理的假設,來重新看待兩性關係。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呢?男性朋友們多半抱持不相信的態度,但女性卻不見得。這更讓我好奇人們對性別的想像與認知或者描述時,究竟有什麼文化上的變因影響我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在這之前,我們可能得先釐清兩性間的吸引力準則。人們的確很容易被聊得來或外型亮麗的異性吸引、進而想交往,但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對自己的兄弟姊妹、父母孩子產生情慾。「對異性發情」是我們根深柢固被教育的觀念及本能,一般來說沒有意外的話,我們都會遵循「男人」或「女人」所代表的性意義符碼去認知眼前的對象。既然同樣是異性,為何對親人不會發情,對陌生人就會呢?又為什麼在近親通婚的古代沒有這問題?顯然是否發情的決定因素,並不完全在於「性別」,同時要考量我們對對象貼上的符號,及其定義。性別是一種符號,親屬也是。「親人」與人倫的觀念,打從我們出生就被不斷教育是不可逾越、不可產生情慾的存在,否則是一種嚴重的背德。所以在我們面對親人時,即便彼此相互瞭解、心靈契合,也會因為「親人」這個符碼優先於「異性」符碼,本能壓抑或者撇除對直屬親人的性渴望。至於沒有這個符碼的對象,則會以「男人」或「女人」去認知。這兩個詞的背後同時帶有我們對兩性刻板印象的要求,愈是符合這個性別特質的人,愈具有魅力資產,也愈能激起性意識/本能。

  嚴格說起來,這並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能力。雖然生物會因賀爾蒙作祟自然與異性交配,但是高度智慧並且追求更多契合條件的人類相對複雜許多。性雖然能夠與感情分離,我們卻期待性靈契合的瞬間,而對於挑選對象,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訓練促成(比如對什麼類型特質有反應),只是人們大多仍誤以為是種本能,而且過於簡化地以異性相吸來看待。男人對純友誼的相信遠低於女人,正可以解釋影響兩性情愛觀的是文化問題。

  日本近代文學作品也展現出男女雙方對彼此認知的差異,男性文學作品傾向對女性有過度的幻想與誤解,風花雪月的作品裡頭呈現的是「男人想像中的女人」。這現象揭示男人對「女人」這種生物因長期的他者化造成的認知困難(關於他者化的成因,可參考《厭女》一書),男人以為的女人與實際相去甚遠。近代女性文學卻沒有對男性幻想的成分,呈現務實的描繪,反而對女性自身有更多想法。男人對女性的認知被片斷化的同時,性慾的指向也因此被各種女性符碼分割、制約,導致男人對迷你裙、紅唇、長腿、長髮等眾多被塑造成代表女性的「符號」產生反應,更甚於女人對男人的一件褲子發情的可能。把性的渴望予以符號化後,「女性符號」片面且破碎。被過多的物件制約,是男性所面臨的困境(如果他們覺得困擾的話)。而兩性間的吸引力,也可藉由操作符號來影響。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1   
  若要說現今影壇最受上天眷顧的導演有哪些,加拿大的Xavier Dolan肯定名列其中。不但擁有俊俏姣好的外貌、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敏銳的時尚嗅覺、口齒伶俐的反應能力,以及能演善導的天分。18歲開始寫劇本,19歲第一部長片也是他的自傳電影(就是他18歲寫的那部)‧《聽媽媽的話》坎城首映就獲得長達八分鐘的熱烈鼓掌,奪下SACD、導演雙週歐洲藝術獎、年輕視野獎。之後的《幻想戀愛》、《雙面勞倫斯》、《湯姆在農莊》、《親愛媽咪》等作品也全都在國際影展榜上有名,這讓他年僅26歲就已是今年坎城評審之一。Dolan的電影擅長使用意識型態的鏡頭語言、考究而繽紛的視覺設計、極富時尚感的角色造型,彷彿承襲其母語‧法語所代表的浪漫和品味。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這些藝術畫面太過鮮明而相對造成劇情貧乏。在視覺表現和主題意向之間,Dolan的作品也一如他本人般強烈耀眼而又敏銳,不論你有沒有認真看、有沒有全部看懂,你所獲得的美感饗宴或關於自我的一些辯證肯定是不會少的。

  原本打算好好挑幾部Dolan的電影分別寫文介紹,因為他是個人滿欣賞的導演,不過前兩天發現高雄市電影館本月份正好舉辦Dolan的主題影展,包括他的五部得獎長片,以及最近參與演出(Charles Binamé執導)的《憂傷大象之歌》國內首演。為了不讓大家錯過這顆影壇盛放的新星,本文僅概略介紹歷年作品,推薦各位去認識一下這位很介意自己因為太年輕就被輕視的新銳導演,我可以保證他的作品一點都不年輕(笑)。其餘作品我會在後面略帶介紹。

Xavier Dolan的作品軌跡

X6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01  
  「只要是人就有欲望,每間屋子都有途徑進去。」克勞德

  大部分的電影會聚焦在導演想要強調的主軸,排除其他面向,好讓議題不偏離,但歐容這幾年一直試圖表現出人的複雜性、多重性,比如〈登堂入室〉裡頭的學生克勞德,既是偷窺者也是被窺者,既是受教者也是引導者,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既是主控者也是被動者。相較於單線作品,他更偏愛使用少許人物做最大容量的劇情表現。這樣的風格可以在2012〈登堂入室〉、2013〈美麗‧誘惑〉(主角、記者、母親三方)、2014〈女朋友的女朋友〉(男女主角兩個家庭和女主角的雙面生活)發現,尤其是〈登堂入室〉的虛實交替、多線並進更是傑出嘗試。〈登〉的精彩不僅在於劇情本身,它更同時揭示創作的方法,甚至反過來諷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可能。故事從法國文學老師傑曼抱怨學生語文能力愈來愈差開始,接著在週記裡發現一塊璞玉,是學生克勞德寫下關於他進入了偷窺一年的同學家、類似觀察日記的紀實小說。突出的文筆和第一人稱的臨場感勾起老師興趣,於是傑曼開始私下指導克勞德寫作、進而被劇情影響私生活,既偷窺著故事中人、參與創作,也被讀者和克勞德偷窺、替換了生活。導演不但消融傑曼與故事的界線,也消融觀眾與電影的界線。我們不妨跟著劇情來上一堂導演寫作課吧!

Class1 創造人物
  克勞德起初使用帶有貶意的詞彙讓角色們登場,並且誇張他們的言行,使得他的第一人稱故事主角(克勞德本人)顯得像個高高在上的嘲諷者。傑曼認為這樣的故事既乏味又粗俗,提出「即使是不喜歡的角色,也要昇華他們的缺點」才有吸引讀者的可能。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369563  

「女人追求的是關係,男人追求的是擁有。」小倉千加子

  小野千鶴子在近作《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中,將社會性的、歷史脈絡下,因應家族結構、性別等因素而生的「女性」定義,做了明確的解釋。所謂的厭女症,是指在男人成為性的主體過程中,將女性客體化、他者化的性別蔑視,以及女人在身為第二性時,必須仰賴第一性的認同(才能自定義為女人),所產生的自我厭惡。因此同時存在於兩性的性別意識中,並且彼此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賽菊寇認為,在否定對立下定義的「男性」(man=人類),是相對於「女性」(woman =擁有子宮的人類)的「不被標記」的性別。男性的價值在於受到同性社交圈的肯定,肯定的根據,便是判斷他是否能證明自己「不是女人」。換句話說,男人必須依靠「女人」的對立面而存在,要證明自己不是女人的方法,就是「擁有(並且支配)女人」,將女性視為客體、並且排斥女性化的男人(恐同)。女人的認同並不會讓男性取得男人的價值,男性的認同才會。因此男人對於單身和另一半外遇(無法成功掌控女人),會視為一種缺陷般的羞恥,這是基於認同面的痛苦。至於女性,則必須同時取得「個人的成就」以及「女人的成就」,才會被視為一個完整的女人。男性只要能獲得權勢、能力的價值,也同樣會為女性所歡迎,女人卻無法透過工作上的成功,取得「女人」這個價值,身為「客體」的女人還得「成為男人的性慾對象」才行。辛苦的是,在女人圈中,女人所欣賞的女人卻不能是對異性吸引力相對優勢的那一種,除非她同時具有討女人歡心的特質,比如是群體裡的開心果(需有自嘲的本事)或者扮醜,讓女人覺得「她是無威脅性的」。也是這種內外夾擊的相對矛盾,更深化女性的厭女症。

  反映在男女關係上,男人可以透過「擁有什麼樣等級的女人」或者擁有更多數量的女人來哄抬自己的價值,即使他一事無成,也會因為擁有的女性數,在同性社交圈中取得受成功者艷羨的機會。如果把忠貞視為「妻子」這個角色的去性慾化,相對來滿足性慾的,便是外面的「情婦」了。男人對於交往的和娶回家的,多半能夠理性地區分,是因為家裡和外面的女性要扮演和滿足的角色不一樣的緣故。若一個男人擁有搶手的性慾對象,他雖然可以獲得同性的羨慕,卻也必須面臨隨時被挑戰價值的風險(被搶走=不是男人)。換句話說,一個高價值的性慾客體(女人),雖然能刺激男性「擁有」,卻不太會被安置在「去性慾化的妻子」這個位子。

  相對於「需要被同性承認」的男性,雖然女性也存有必須被同性認同的焦慮,但才華洋溢聰明伶俐的女性,仍會因為主客體之分的性別潛規則,被貼上「敗犬」的標籤。取得女人的成就,在一般觀念下顯然高於個人的成就。配對男性的價值,也就相對彰顯自身的價值。為什麼不在乎地與已婚對象交往的女性似乎比男性來得多呢?畢竟對男性而言,奪取別人擁有的去性慾化的女人(妻子)的吸引力,不如贏得自由之身(未去性慾化)的女人來得有(競爭來的)價值,也安全。如果男人覺得「人妻」是有吸引力的,它往往指的是因為「禁制」而提高價值的性魅力。但女人看重的是男性本身的價值,如果這個男人是高價值的(包括較高的性魅力或其他資源),或許能夠透過性優勢搶過來(基於前面的理論,情婦的性吸引力>去性慾化的妻子),成就自己女人的價值。不過這種想法只是一種誤以為兩性對等的天真而已。如果女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男人兩性觀中的「客體」,還誤以為可以以性慾主導的話,未免過於單純。她還必須考慮,婚姻這個契約制度下,簽上結婚證書這件事,本身也是一種將兩者的利益最大化的協議。這也是為什麼上流階級非常重視門當戶對的原因。除非這個情婦的背景也同時高過元配許多,她才有可能在夫妻沒有決定性不合因素的狀況下促成離婚再娶。畢竟對男性社交圈而言,離婚也是一種價值上的損失,要損失就要有加倍收穫的誘因才行,而性慾與婚姻本來就是分離的,沒有必要為了性慾重新選擇婚姻,讓原本的性慾對象成為去性慾化的妻子。所以按耐不住的小三打電話去性騷擾正宮雖然常發生,卻沒什麼實際威脅性(除了讓正宮暴怒外)。女人也很清楚打這種電話等於是對關係的賭注,她必須承擔被男性遺棄的危險(畢竟沒有婚姻契約),一方面期待以男人的再次選擇證明自己擁有女人的價值。最後真正能夠證明的,寥寥無幾。27歲情婦被嫌老,名媛私生子富豪搶認親的背後,或許也揭示當女人僅擁有性資產(年輕)與擁有其他附加價值的區別。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4

  「愛,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感,就是不斷地以自虐騷擾你,直至死亡。於我而言,愛情或許是動物本能的一種回歸,它應該是在消滅類似理性、道德性、社會地位和階級之後,才開始的一種純粹的感情。」金基德

擁有,失去的開始

  心理學證實,人對失去的恐懼大過獲得的喜悅。在擁有「母親」之前,李康道生存的痛僅在皮肉傷,可以被無視、甚至挑起。麻木本身並不讓人過分痛苦,通常只會伴隨空虛。擁有之後,他開始做惡夢、幻想被報復的恐怖,激起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一旦感情有了血肉,便出現裂縫,但竟也在裂縫中生出憐憫來。
  〈聖殤〉本身是許多「對比」的綜合。強大與卑微、富有與貧窮、暴力與懦弱、累贅與負責、貪婪與無欲、悟道與矇昧、輕視與羨慕。導演安排了三次李康道和債務人的接觸,第一輪是無情地討債,當時他與外界隔絕,人類對他而言只是肉塊,傷害之後吃下它(每次暴力討債完都要吃肉),是彷彿吃下良知,強化自己的無情般的儀式。這些肉塊有什麼背景、苦衷、家人、情感於他無意義,只是他帳簿上的一個名字和數字,解決了,畫上紅線,就此結束。「母親」出現以後是第二輪,拼湊出對人性的理解。為了新生兒自願殘障的年輕爸爸;耗費一生工作,廠房被拆遷便一無所有的老人借了一輩子攢不到的錢,只為死前一擲。「錢是什麼?」被再度提出,在生命之外,它什麼也不是。因為擁有些什麼,錢才變得有價值。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

  「我覺得大部分的人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互相給予痛苦,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忍地去傷害對方,比如說殺對方,我認為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我就一直在想,這些殘忍的人,他們最恐懼的地方是什麼?我想是母親。」金基德

  〈聖殤〉的故事很簡單:失去獨子的母親,對不知情愛的兇手,進行以愛為名的報復。在沒有資金挹注下,僅花一億韓元、十天拍攝而成,卻囊括三大國際影展的獎項。其中討論的,何止愛恨救贖。我甚至懷疑,金基德其實並不尋找救贖。即便他的電影片尾往往呈現一種近似殉道的方式,一邊揭露「實然如此」的人生遺憾,一邊予以「接受」或「放下」的選擇,但或許他也只是想坦現人性而已。至於能否在這樣的世道找到安慰、能否因為他在電影中參雜的那點既脆弱(容易為人所傷)又強大(足堪存活依賴)的愛生出希望,是觀者自己的事。他並不教育觀眾正道,甚至讓劇中人以偏激的方式贖罪/自救。那些在他戲中堅持、掙扎,最後選擇離世的主角們,如〈情弓〉的老翁終於娶了幼妻後縱海;〈援交天使〉的警察教完女兒危危顫顫地在石礫上開車後就逮;〈聖殤〉的李康道穿上母親織給「兒子」的毛衣,選擇銬在最恨他的女人車下,拖出長長的血痕於清晨公路上,讓人既無可奈何又生出些許憐憫,而且似乎也同劇中人物般「完整了什麼」(也或許自我欺騙了什麼)。這種「選擇結束」的安心感,就是所謂的「救贖」嗎?我起先在心中存著這樣的疑問。

A02

 無情,一種模糊的保護網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75927160-2673441242

  看書以前,我好奇的是到底有什麼高超的手段可以讓一個稱不上美麗,甚至胖到一般眼光來說或許很難找對象的女人,竟能同時間詐騙多人取得上億元的金額。她又是怎麼想的呢?讓人慶幸的是,這位作者沒有落入俗套地特別描述她的「手腕」、從第三者猜測加害者可能存在的傲慢或心理問題(媒體愛用),甚至連當事人自己都想吹噓的性能力也是平淡地帶過,才讓這本紀錄顯得「真實」。

  關於事件最終帶給人的觀感﹍﹍我不曉得這麼想的人多不多,不過我跟作者想法一致,雖然一開始大家都會為龐大的金額和受害者人數震撼,但背後所隱含的,是社會價值觀、男女價值觀的現象。作者在後記寫道:

  「有兩位男性兩度被佳苗下藥迷昏。兩人醒來的時候,佳苗都對他們說:『做過愛了唷。』即便男人懷疑自己被下了安眠藥,竟然為了確認而再度和佳苗去飯店,結果又再度睡著了。
  這種事,我實在難以置信。要是我和男人過夜,不知不覺昏睡了,醒來的時候男人對我說:『做過愛了唷。』我一定會嚇得先去婦產科。因為太過憤怒,衝擊太大,說不定會抓狂。可能永遠不會再和他見面。對女人來說,就是這樣。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因為外籍幫傭餐被罵得沸沸揚揚,正好開始有人討論「善意」與歧視之類的問題,我發現閱聽者大致有三種反應:一種是理性討論邏輯上的偏誤,發文藉此釐清(與試圖教育)大眾在使用「好意」時,是否有自覺或瑕疵。一種是情緒上感覺不道德而憤怒(但未必深思源由)。還有另一種,是原處弱勢的一方,難免被事件激化他的委屈,而用一種看似理性但偏向激動的方式譴責「正常人」可能的虛偽。我個人認為邏輯上的教育是進步社會需要的,愈多人擁有後設認知的能力,愈能正確地做出反應、提供弱勢者協助,而不淪為被煽動的群體、被濫用他們的同情。因此,關於邏輯上的澄清,歡迎先閱讀朱家安的〈講出事實也是歧視嗎?〉一文,有簡單易懂的論述,不會花你太多時間。

samsung-bridge-of-life-statues

  接著,行銷界都知道最有效的廣告多半是走溫情路線。要把商品推銷出去真是愈來愈難了,在眾多競爭品中,勝出的通常不是品質最好的那一個(認真比較的消費者並沒有那麼多),而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個。如何讓人印象深刻?品牌印象是最大的助力。比起營造某一單品的有趣、豐富,建立整個廠牌的印象在長期來看,更可以檢省每次推出新品要重頭打仗的消耗。所以大廠們都清楚品牌的重要,而前幾年聰明地利用溫情牌強勢搶佔市場的,我相信大家也都有深刻印象,就是SAMSUNG。他們善用公益資源投資各國運動員、有理想的個體戶,營造一種三星隨時陪伴在夢想左右的印象,與公益團體的合作更是無所不包,他們也擁有強大資訊網嚴格計算、追蹤效果,結果也確實非常有效,一時間打趴了不少品牌,因為廣告真的都很動人,我們也確實相信那些感動背後或許也可以改變一般人做出更多的關懷,就其用意而言,雖行銷是目的,結果也未必不是美事。但是否所有感人的廣告,都確實造成良好的效果呢?逗點的夏民寫了一篇〈看完哭哭好感動,然後呢?〉來論述一味地表現善意,會不會也有所隱憂?有沒有更好的、或者在製作前、觀看時都應該要更有「自覺」的地方,讓一個善意廣告的表現能夠禁得起驗證?

  其實我不覺得〈聽見手語〉的廣告很成功,至少與三星過去的廣告比起來,這支拍得過於刻意,我看完不是感動而是失望,因為他明確地告訴你,一切都是演的,只有一天的逢場作戲,所有的路人都是被安排好的,且並非自發性行善。廣告結果聾人哭了,我卻不明白為何要對演出來的善意感動。可是這支廣告也莫名地似乎感動了好些人?那麼我們可能真的要討論一下,我們是不是太容易被煽動,卻不知道自己在感動什麼,我覺得這很重要。 「感動」是一個好情緒,它可以驅使人做出更多有益的行為,它可以讓人超越自私,接近無我的境界。但是感動如果盲目,就會變得很危險,容易被算計而在無形中犧牲更多福利,你卻還以為是在做善事。我這裡舉個曾讓廣告業感動一時,結果適得其反的例子。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JIZlzHgQ7WPSh5KVTCB_Typewriterphoto by Florian Klauer

 

   

常看到創作者討論(不論他入行沒),繪聲繪影傳著各種出版黑幕(我是沒碰過什麼黑幕啦)或者可以說我自己以前也常疑惑為什麼暢銷榜那麼多「沒什麼」的書(喂)、為什麼好看的書不好賣、為什麼要炒作無益社會進步的話題?

我知道很多出版者、作者非常有心耕耘,做出很有內涵的書,可是大多時候真的不好賣,首刷賣八成就要慶幸,再刷就要拜拜感謝神。先不論賈伯斯傳這種挾話題性還沒賣就知道一定賺、十年難得一次躺著賺的書不說,除了工具書或時事性質的書以外,一般書的製作期長,一個編輯一年的產量有限(我好像有看過人家寫一年大概七八本?)。假設一本兩千刷起跳,一年的產值真的﹍﹍不多。這樣不多的產值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加起來要養活整間公司、經銷系統,勢必要面對怎麼賺都覺得捉襟見肘的窘境。何況開了公司就是一門生意,做生意豈有將賺錢置之度外的道理?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