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dove-with-a-red-rose-symbol-of-love_1920x1200photo by Sanda

  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會在戀愛中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並且從中學習調整、學習如何愛與被愛。可以說,戀愛是一面認知的放大鏡,它讓我們能夠檢視過去被埋藏在安全交際距離後面,也許連自己都不清楚的匱乏或耐心。就跟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照顧與保護一樣,很多時候人們也是在戀愛之後,才體認正確的溝通和包容。由於必須將自己的一部分最柔軟脆弱的內在交換,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讓我們不得不更加謹慎,面臨傷痛當然也更撕心裂肺。

  不要指望愛情能解決情緒上的問題,包括不夠圓滿的家庭愛,或者生活上種種挫折。有些朋友把愛情當作萬靈丹,只要進入,似乎人生就會蒙上一層粉紅色,看什麼都會順眼了,寂寞也會被治癒,但是過一陣子,激情消退之後,開始面對價值觀差異、自己的患得患失,進而發現愛情似乎讓寂寞更甚,於是懷疑:「是愛錯人了嗎?」、「如果對方可以怎樣怎樣,我就不會難過了」、「他以前不是這樣,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傷害我?」企圖改變對方卻往往失望。很多時候都只是因為我們從最初就誤認了愛情的本質,把它當成解方,殊不知愛情能做的,只是讓原本自在的人安適,但擱置不放的性格問題卻會被突顯。

  通常人們會從父母(照顧者)身上學到愛的原型,包括建構自我以及愛與被愛的互動模式。給予充足愛意的父母,養成性格穩定的孩子,別人的愛或不愛對他們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不過大部分父母並不那麼懂教育,甚至他們本身也帶著不完整的自己去教養下一代,自然有許多人在原生家庭學到的愛的模式,可能會並列條件與苛求,或者不確定性。不安全依附的孩子也許已經習慣「聽話」交換的親子愛,或者有些父母會刻意利用孩子的不安全感進行控制(管教),這對他們來說比花時間溝通容易。只要你不乖我就不理你,最後孩子會為了得到關注變得順從。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在關係裡用順從換取穩定。

  我有位朋友是這樣,一旦約會對象開始冷卻,對他不甚在意,原本他沒怎麼上心的關係,就突然因為不安而變得重要起來。他會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晚發現感情而自責後悔、試圖挽回。如果破局了,會像失戀一樣難受。如此反覆,一再受傷。我問他,你真的喜歡某某嗎?對方沒有很喜歡他,他其實也可有可無,但是看來最後的沒有在一起依然令他難受。那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這樣,過去幾次,他也總需要好一段時間來平復這種受傷——為那些並沒有真正相愛過的人。聽起來很蠢,可是於他很真實。此外,我也知道某些人會因為這種關鍵期的不安而開始一段不適合的感情,最後經歷分手。

  後來我發現,這似乎不是單純「兩個人之間的事」。決定他們是否在意這個對象的,其實是他們背後和原生父母的感情回路。一旦親子間構成了「不安→順從」的討愛模式,往後再碰到會令他們不安的對象時,那種幼年對父母愛的渴望就會被喚醒,而讓他們「覺得對方很重要」,似乎必須去做些什麼來換取對方的關懷才行。如果失敗了,會連結到童年不被理睬的創傷,將之誤解為「我可能很愛他(所以才那麼痛)」。如果成功了,又會因為當初識人不清就決定的關係,在彼此瞭解後充滿摩擦,或者更慘地被對方利用不安來控制。自我感不足的人若「不被接納」,會嚴重勾起存在焦慮,強烈自我懷疑(一般人失戀時也會有這種焦慮)。

  簡單來說,欲擒故縱這一招,對不安全依附者來說或許相對有效,而且他們可能下意識地也用這種方式來維持關係,相互勒索(因為他們學到的模式就是這樣)。為何家暴受害者容易進入同樣的家庭?正是因為模式的熟悉感使然,讓他們選到和加害者相同特質的對象。

Teenagers-in-love-colored-balloons_1920x1200photo by Sanda  

  看到這裡,是不是我們就應該避免跟這類人戀愛呢?其實不安全依附者不少,尤其是東方社會,你我都可能在親子關係中不太圓滿。也不是沒有辦法改變錯誤的模式,但是改變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認知到自己現存的感情模式。我的自我價值是否能夠靠自己就足以肯定?如果不行,我跟父母(或者主要照顧者)愛的模式是如何?我是不是認為必須犧牲什麼才能得到我要的?我是不是永遠覺得匱乏,即使在交往中也寂寞?是不是愛情一旦不是由我主控,我就難以忍受?我是否真的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很多人是否定的,只是無法承認)

  有些人很出色,不論外貌專業都高人一等,也永遠不缺戀愛對象,他們能言善道,追求對他們而言不是難事,甚至愈挫愈勇,但還是隨時充滿(對愛的)飢餓感。有些人很少有機會被愛(父母給的也不夠),一有機會就千年難遇般不捨、曲意迎合,就怕被拋棄,弄得自己很低下。看似相反的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問題是一樣的。不論是無法接受自己被拋棄(所以先拋棄對方或投入有限)、過於講理而無法處理感情的情緒面,還是必須靠無止盡的付出企求憐愛,都是某種程度的愛錯方法。細分下他們雖是不同類型的不安全依附者,但共通點都是對「無條件的愛」的匱乏,或者至少是欠缺健康的交流愛的模式。 

  若經常鑽研兩性相處之道,會發現從怎麼行止坐臥、穿衣打扮、談吐神態到親密做愛都有書可循,但「技巧」卻不能讓人自在做自己或改變內在的問題,僅能視為調整關係的潤滑劑。我們一生都會被創傷經驗影響、原始模式干擾,親密關係想要找對人、順利暢行,終究還是必須回到自我認知的完整。對自己的匱乏、寂寞、缺陷有自覺,正確認識情緒背後的成因(甚至是對方的),才不會被不安左右,做錯誤的決定、傷不必要的心、採取損人傷己的行動挫敗雙方。一旦我們理解傷心是如何演化至今,也就比較能夠負起關係中自己的責任,接受(並調整)當前的模式,或遠離那些會勾起索愛/傷痛迴圈的不適任對象,而不是愈陷愈深、愈深又愈怕,以致花太多時間來悔恨。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