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phants  

  由於「經驗」,人們開始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模式,並且用這種模式面對社會、在互動中調校精準度。這也是為什麼不同生活圈和階層的人,對世界/他人的解讀/認知往往不同的緣故(因為他們面對的階層文化是不同的),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定型與僵化。年紀愈大,不同生活圈的人溝通上的障礙會愈明顯,這是由於他們過去無數的經驗都驗證了一個和對方看到的相去甚遠的世界,這個世界觀,會變成一個人的個性和真理被信奉著,直到發生足以顛覆他世界觀的大事。

 

  大概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所以這幾年對這種價值衝突較常有感。有趣的是,在我們解讀他人語意的同時,往往也反應著自己的「主觀」。所以藉由自己對他人的回應「再回應」的過程,設法觀察自我思考脈絡的話,有時候也會發現「噢,原來我是這樣預設別人立場的」、「基於這樣的預設,我做出了何種價值觀前提下的回應」,尤其是在雙方意見不合時甚為明顯。

 

  大部分人都會檢討別人的立場,甚而對對方的道德進行指控。我也滿常看到爭執的兩造脫離問題本身,反指著對方的道德瑕疵以否決對方對問題的意見,最後雙方陷入人格指控與澄清的循環。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滿想提醒對方回到問題「本身」的,不過一旦落入邏輯上的漏洞(情緒層面)的人,往往難以覺察。人們容易陷入「這個人說這種話,表示他是個怎樣的人,既然他人格有問題,他說的話也很有問題」(先貼上自己不認同的道德標籤解讀一段話,進而不認同這個人的人格或擴大解釋),但實際上對方的話本身可能是中性的、或對現象的描述而已(不連結本人的價值觀)。小時候我們不是都有學過「不以人廢言」嗎?討論問題的本質其實也是一樣的。若一個觀點是(逼近)客觀的或者真實的(真理的),就不會因提出的人有任何人格或社經地位的差異而影響它的重量,不是嗎?(所以在爭執上這種指責真的很弱且無濟於事)同理,我們又何必特別看重「名人」所說的話,或養成說話總要跟名人沾上邊的習慣呢?(比如網路盛傳的XXX經典名言)

 

  以另一個層面來說,如果你對面的人就是跟你生活在不同世界(階層、文化)的人,你要如何說服他用你的角度思考?因為那在他的世界裡很可能是不適用的。當然,對受著相似教育的人來說,可以靠邏輯辯證彼此澄清調校(如果雙方都願意換位思考的話),但如果階層(文化)差異很大的人呢?這有時候會變成一種難解的情況。有些溝通無效也是因為自己先行假設(理解有誤)的緣故。但是如果對方本來就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外,是不太可能輕易就理解的,所以平常要盡量換位思考讓自己接受度大一點,而且試著看到自己的極限。

 

  回到主題,其實我只是想說「覺察自己的主觀」其實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也算是一種後設認知)。而覺察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解讀和回應別人話語的過程,心理和邏輯上是如何運作,又是如何合理化的。在這樣的自我反饋下,可以避免自己的主觀太過個人、難以溝通,或者至少可以讓自己更為開放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