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正念的初期,有一種概念很難實際體會,就是「感覺只是感覺」。感覺只是感覺,它不代表你,也不代表任何事實,但多數人是情緒性的動物,習慣把感覺(與關連的想法)當成事實。

比如,有人說了讓你不悅的句子,你是不是很容易第一時間感到憤怒、被污辱,心想「這傢伙竟然敢瞧不起我」呢?但真的是這樣嗎?觀念(如何詮釋現象)決定你的感覺,但轉念太過困難,我們通常也無法在情緒作用下足夠理性(情緒先行),不如先做到讓感覺停留在感覺,不要擴大解釋。

我舉兩個例子。以前曾經有人送過我100元的東西,雖然送什麼東西不是重點,但身為一個出社會頗久的人,這時候收到100元的禮物,我很難第一時間不感到被冒犯。如何送禮送得符合身分、關係、不失禮是一門學問,儘管有時老朋友願意接收我的二手物品,我也只會拿沒用過或近全新(只用過一兩次)的給對方,折舊的我就丟掉了。是因為不想對方感覺他不被我看在眼裡、是可以隨便丟垃圾給他的人,儘管可能只是我多慮。

收到不適合關係的禮物令人不愉快,但我能不能判斷對方是出於故意?其實不能。

第二個例子,某次做書的時候,版權表示授權方對封面顏色有意見,有個黑色的部分對方覺得不是黑色。於是我們向美術傳達這件事,請他確認一下印刷色有沒有設錯,他說沒有。保險起見,我還是自己去找美術請他讓我看一下原始檔,我好後續跟版權解釋,或者搞清楚為何對方覺得不是黑色,避免下次碰到同樣情形。當下美術勃然大怒把我趕走,因為他覺得我什麼都不懂還敢質疑他的專業(他不知道我學過設計)。

工作上我很不喜歡跟感情用事的人合作,因為原本可以理性解決的事,最後總會搞到要先處理他的情緒而耽誤正事。我認為應該在工作模式下好好切割情緒、就事論事,可惜人類的設計並不是這樣。沒有特別意識並訓練自己辨別情緒,就很容易把情緒跟事實搞混,覺得對方是在挑釁。

最近其實也有類似的讓我感覺受冒犯的事。我當然還是在當下有些情緒,但事後想想,對方未必不是出於好意,只是他真的不是個會說話的人。如果我要把注意力放在不愉快的「感受」上,我就只能把他的行為解釋為惡意/沒禮貌/瞧不起人,下一個念頭就會往「他把我當成什麼?」的方向轉去,新仇舊恨都上來了。但事實上抽離關係中的權力爭奪,客觀去看的話,語言本身很可能是中性的。(人跟人往來經常不自覺是在權力爭奪,包括你選擇用比較輕忽還是慎重的態度對這個人)

*有時候權力爭奪也只是自己以為的

「感覺只是感覺」、「不帶批判地接受」原來是這個意思。

以前跟人意見不同時,比較會想去解釋或說服,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把自己的感覺當成事實,所以會心急「你為什麼不懂?」,對方其實也是。於是爭執到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比起理解對方的角度,我們更希望他先用我的角度去看。不歡而散/停止討論(無結論)的情況居多,然後各自帶著情緒離開。原本的主題很快會被忘記,但「這個人跟我曾經有過不愉快」的感覺卻會留下,左右了往後的感情。

我們當然可以選擇疏遠常常讓我們感覺不愉快的人,不過學習覺察跟正念與其說是為了處事圓滿,不如說它首要是為了照顧自己。當你可以在情緒上來的時候提醒自己「這只是我的感覺,不是事實」,那即使你跟這個人處不來,也比較不會讓這種感覺(你以為的事實)傷害到你、覺得自己被貶低。反之,也不需要因為別人的恭維,漸漸變得不可一世。這兩種極端都會妨礙智慧產生,也很容易讓心情失衡。

這幾年看到好幾位KOL隨著聲勢變得浮誇、膨脹,雖然可能一方面也是因為年輕(不要成名太早),我多少會感覺有點可惜,也不希望將來政壇上充滿這樣的年輕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情緒 正念 轉念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