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s-3111230_1280.jpg

第100篇回到最想講的心理主題。
其實我的文章幾乎都圍繞著心理和人性面(除了一些主題邀稿以外)
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建立在兩大課題上:
對內是接受自己(包括所有負面的特質),對外是創造性。

有很多心理機制和社會規則會限制我們在這兩方面的發展。讓我們變成一個自我感覺良好、追逐世俗價值,用金錢與名聲定義自己的人。畢竟沿用現有的標準是相對簡單易走的路,不像認識自己那麼充滿挫折。

我們永遠找得到比自己差的人墊底,也永遠可以用一點點努力換取弱小的崇拜來自我滿足。即使覺得很多遊戲規則沒有道理,也可以因為弱者的存在說服自己接受,找到占便宜的方式。比起質疑來得省力且有更多好處。

所以很容易覺得這樣過日子就好了,對自己的喜歡討厭和處境沒有覺察,也不認為重要。

從小我就對得到好處這件事充滿疑惑。為什麼我會畫圖我就比較「厲害」呢?為什麼每次去鄰居家玩,就要被阿姨問這次考第幾名,回答第一以後,她女兒(我玩伴)就要被數落呢?為什麼老師可以私下給補習的同學洩題?為什麼當了小老師可以決定全班同學明天考多少試、題目難不難、會不會挨打?為什麼成績好是免死金牌?又為什麼成績不好的同學有壞事都要先被懷疑?我曾經是管考卷、出題的人,但我從來沒因此先看過題目或挑我自己會的出。

人性充滿各種取巧的陷阱,而且很多人擅長、也玩轉得得意。
既得利益者是不是就理所當然地接受呢?有沒有可能即使放水給你,你都不去占呢?如果你就是被踩在底層當別人的墊背,又要怎麼看待這件事?

每個社會階層,都有他順應階層產生的心理文化,宰治著這個階層大部分人的自我定位。
念大學的時候,一位職校畢業的姊姊跟我說,她好羨慕大學生有文化(這是她對「大學生」的族群想像),她跟大學生講話就是會不自覺地放低姿態。我覺得奇妙,因為她比我認識很多大學生優秀也努力,工作也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她的觀念裡,她不屬於有文化的階層。

同樣地,也有很多研究所畢業的人覺得自己比大學生優秀,即使讀不讀研只是一種選擇,學業成就也不等同智慧。(我認同各種形式的努力,而不是單一價值)

我想說的是,到底我們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別人。我一直很想強調,剝掉那些背景跟頭銜以後,才是「人」真實的部分。而我們明明身為「人」,卻經常看不見,只看見外面那一層最不能用來定義「人」的東西,拿它來自我定義,也定義別人。在那些人眼裡,人和人是上下的垂直關係,不是你比我差就是我不如你,他們沒辦法與人建立平等的、內在連結的關係。所以我想試著回到最根本的部分去討論,那些不管你今天是總統還是乞丐都有的部分,甚至是一些跨物種的特質。

當我們討論心理的時候,常常有人會說「那要你經歷過才會體會」。這句話,我一直認為「是」,也「不是」。

很久以前我還沒什麼感情經驗的時候,一位朋友一直不相信,因為每當大夥在討論感情問題時,我總是能說出些觀點來,聽起來「很有經驗」。他一再問我,我真的沒經驗嗎?我回他:「小說家也不需要殺過人才能寫小說啊」。

人的性格是有一致性的,除非人格違常者,否則情緒反應模式基本上會固定,基本需求也大抵共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討論人的情緒困境,總會回到家庭上去解釋,親子關係又為什麼會延伸為成年的戀愛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因為沒經驗」而不理解別人,而是無法橫向連結情感經驗。為什麼無法?也是因為我們太少把焦點放回自己內在了,我們連自己的情感變化都不理解,又怎麼能夠想像自己根本沒經歷過的、他人的經驗呢?所以我們會對困頓者無意說出落井下石的話來、充滿偏見。我們在意自己被人貼標籤,卻不努力阻止自己貼人標籤的習慣。試著改變是我一開始寫作的動機。

我知道某些情感操作,或許可以讓自己名利雙收、有更多粉絲、更多的讚。但如果那麼做,又違背了希望讓更多人認清自己情感模式的初衷。我理想的效果是,最好看過我文章的人可以開始認識自己更多的面向,因為理解自己的匱乏而不再盲目崇拜,也能夠同理別人的脆弱。不當偽善者,也不自以為是。

這個世界不需要英雄。如果我們想要獲得解救(生活上的、心理上的)那麼最好就是從看見自己還有別人真實的樣貌開始,哪一天我們才會找到真正讓多數人都能活得更幸福的方式。而那個世界不需要吹笛人,也不需要粉絲。

原寫於:2017/07/2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裡 初衷 自我價值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