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4559763_1280.jpg

我常在思考「人為什麼會這樣」之類的問題。
如果參照對象是自己的經驗,有時不免陷入自我認知陷阱。

我們通常對自己會有一個一致而恆常的認識。
從「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出發,去理解這個世界與「我」的互動。
比如,我自我認知是個正直的人,就會假定別人應該也是這樣看我。
如果今天親近的人指責我吃定他、占他便宜,我一定會很不舒服。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知自己是個會占人便宜的人,而且我認為親近的人理應知道我不是這種人。
這同時就會產生認知失調與不被理解、對對方期待落空的失望感,或許還會連結到孤獨感(因為是親近的人,與安全感有關)。
於是這一堆很複雜的情緒,揉雜成一團名為「憤怒」或「傷心」的東西,逼迫自己採取行動去解釋或證明不是這麼回事。另一方面我或許也會開始自問有何舉措造成這種誤會。
我可能同時會經歷「我對我自己的認知」和「我對對方的認知」都被挑戰的狀態,因為我以為他懂我。而且我們通常會以為跟我們親近的人品德也跟自己一樣好(先不論自我評價通常都是高估),沒想到對方會把自己看成壞人。
這中間忽略了一個環節是,「我以為你懂我」這想法本身就是個誤會。我們從來沒能真正懂得另一個人還有自己。
別人眼中的我們,很大一部分是他個人價值觀的投射(反之,我們看別人也是)。
要怎麼理解這點很簡單,看人談政治就知道了。
為什麼討厭總統的人不管總統怎麼做都覺得另有目的呢?
我常常在旁邊聽到光怪陸離的解釋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個人的主觀認知可以扭曲任何顯而易見的事實,就連1+1都可以不等於2,更別說是評價「你是個怎樣的人」這樣抽象的事了。
在乎名譽的人,看別人是從道德至高點來看;在乎金錢的人,重視的是利益交換;在懷疑論者的眼中,世界從來不單純。你是個怎樣的人不重要,他想要怎麼看你才是「他的」事實。除非你有很鮮明的人格特質,表現出誰來看都不會看錯的強烈印象,我們才能假定彼此的認知大概是一致的,但也僅限於特定面向。
這個「別人對我的認知」與「我對自己的認知」的落差,也經常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因為自我評價有一部分就是參酌別人的回饋來建立的。也就是「原本只是對方投射後的形象」或許也會在無意間被自己吸收,成為「我所認識的自己」,不得不慎。

所以,如果發生什麼讓你想要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的事,除了檢討以外,可能還要提醒自己一下:有時候「我」只是一面鏡子。它反射出來的人際關係不止我自己有主動性,還有很大一部份在對方,而他經過了什麼峰迴路轉往往不是我們能夠參透的。很可能連他自己都不明白。你反而可以從事發經過或觀點看到「原來他是這樣思考的人」,重新校準一次彼此的認識。

情人眼裡出西施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永遠可以把對方的缺點解釋為優點,直到不再喜歡他的那一天(笑)。但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它既可能同時是,同時也不是,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謎呢。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 投射 人際關係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