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我們大致解釋了現代人的單身困境,經常是基於怎樣的心理導致。其實要走入家庭,並且確實長遠相處,還有很多需要處理的部分,這些我們都有機會慢慢講。但面對現下單身,需要趕快提起步伐前進者,還是有些方法可以先建議。自我成長雖然是必須的,但是曠日廢時,我們不可能等到把自己都處理好了,再出去找對象。只要將「尋找伴侶」和「整理自己」兩件事同時並進即可。經由一些準備功夫,讓我們盡可能找到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且有意願攜手共進的伙伴,接著就可以藉由親密關係彼此協助、共同成長與承擔。
自我準備
踏出去之前,我們需要釐清一些自己的需求,以免錯誤的認知導致追求那些並非真心想要的對象,讓自己對愛情再次幻滅。
第一步,是面對自己內在的渴望,認出「想被疼惜的心情」。
常見有兩種情況,會讓人假裝不需要/忽視情感需求。一種是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或者家庭困難使得小小年紀就必須堅強起來扮演父母的角色,以至於逐漸麻痺自己的需求。因為從未/極少得到愛,為了不讓自己傷心難過,就告訴自己不需要,因此失去感覺痛苦的能力。
這些人通常會變得過分獨立自主,甚至以獨立自豪。如此一來傳達給別人的訊息便是拒絕。他們並不真的不需要情感連結,反而是匱乏的,只是不知該怎麼處理這種渴望。出於自我保護地否定需要、表現出高傲,卻也阻礙了別人靠近。
另一種不敢表現出渴望的,是「覺得自己不值得」的人。也許太過小心翼翼、害怕失去,他們寧可假裝自己不在意以維持關係。比如有些女生會刻意表現出自己對另一半外遇的包容,說出「只要別讓我知道就好」、「只要他有回家就好」的話來。這種話說久了,等於是在暗示對方「不值得信賴」(其實是她不相信自己值得忠誠的愛)。接收到這樣訊息的對象,久了也會心灰意冷,去找別的願意和他相濡以沫的人。
自以為的豁達,卻反而把自己推入不幸的深淵。有這樣習慣的人,尤其應該認清一直以來的堅強跟隱忍,在經營關係上其實是沒必要的「攻擊」。換個角度來說,我們自己也不喜歡明明有另一半,對方卻表現出不需要我們,或者跟我們在一起很委屈的模樣吧。
第二步,活出熱情。
缺乏熱情的人在對別人好時,會有付出感,也不知道該怎麼靠自己的性格特質吸引他人。他們一方面隱約知道自己乏味,一方面又懶得深思改進,隨意期待著這樣的自己可以藉由某些交換來得到一段關係。(還記得前一篇的姻緣天注定之說嗎?)
由於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享受與愉悅,即便意識上再怎麼慷慨,都有種被剝削感。這是為什麼常聽到有人花錢追女生,又在破局後算帳的緣故。表現在男性身上,經常是金錢的付出,而女性身上,則是把自己活成對方的管家婆、老媽子。即使關係持續,他們也經常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因而引發不平衡與焦慮,並且期望對方「更多的回報」,最終搞壞關係。
對人熱情、有興趣的人,在和朋友或情人相處時的付出,是出於好意與自願的。不會因為一頓飯錢或者花時間聽對方的煩惱,就覺得自己「虧到」,也不會在付出前就先算計將來能不能回收好處。比如我有的宅男朋友,就非常在意跟女生的每一次互動能不能達成交往的目的,如果不行他就不想進行。結果每次該採取行動時都退縮,連好好交友都辦不到,又因為退縮自我打擊、更走不出去。
自在地付出、沒有表現出過度的期待(不給對方壓力),自然對方也會回以熱情,這才是人際間正向的循環。好的姻緣往往也是對方在感受到你對生活的熱情時,開始注意到你的。要做到這點,則必須建立在對自我認可與對生活積極上,如何認可自我,則取決於對自己的覺察。
另外要注意的是,別讓打發人生的「樂趣」忽略了內在的空虛。成長於資源豐盛一代的年輕人,多半懂得怎麼安排生活,也都有經濟能力。即使是小資族,也有各種免費或低價的活動可以參與。可以說我們活在一個目不暇給、就算時間全部拿來玩都不夠用的時代。這會讓我們產生即使沒有親密關係,生活好像也過得不錯的感覺。只要覺得無聊,就安排一趟閨蜜之旅,或者去上上創意課、走走市集、聽聽音樂會。要填滿行事曆非常簡單,但也很容易因為這樣,就拖延了自己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尋找伴侶這件事,是當你不把它視為第一目標,就很容易錯過的,因為它需要相對的付出與安排才能如願,而我們總有太多理由不去做。因此「有自覺地做這件事」,也是條件之一。
採取行動
看清與接納自己的問題以後,也許需要好一段時間慢慢消化它以及改變自己。這是艱難但值得的過程,當你完整了自己,也就可以更好地處理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一個人慢慢走很好,但如果緣分剛好來了(或者已屆適婚年齡需要趕快找對象),兩個人同樣可以一起做這份功課。至於該怎麼找到對的人,有一些方法可以使用。
一,確保自己和對方都渴望同樣的關係型態,並且能力相當。
很多時候人們卡在關係裡,是因為過度投入了才發現彼此想要的關係不一樣。肯‧克西(Ken Kesey)對承諾恐懼者有著這樣的描述:「對於接觸如飢似渴,到手時卻說那是毒藥」。他們渴望親密,也喜歡約會,甚至十分迷人,但一旦關係親近,又會覺得不安。他們深信自己想要定下來,卻不知道自己受到恐懼的宰制,在每一次的相遇中批評挑剔,然後說服自己只是沒遇到對的人。
承諾恐懼者會讓他的伴侶接收錯亂混淆的訊息。他們的甜蜜增強了對方的迷戀,而他們的距離卻讓人不敢妄動。他們甚至會說服渴望穩定關係的另一半,這樣的渴望是錯的、婚姻只是一張白紙,只要相處快樂便足矣。因而使他們的對象必須在關係裡有所保留,無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脆弱,以免關係隨時瀕危。即便小心呵護,缺乏承諾仍會導致關係間的壓力、問題和不誠實,以及不滿足,而這些又會使人在承諾前卻步,造成惡循環。
如果你對關係的渴望,是對等的、開誠布公的、長遠的,並且有結婚的打算,就必須讓自己避免選擇這樣的對象,或者在發現時趕快跳出來。由於他們在關係裡經常是主控與既得利益者,不太可能察覺到自己需要改變。你也最好不要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他,更多時候這只會消耗掉你所剩不多的青春,以及對愛的信任感,使你成為下一個承諾恐懼者。要知道即便他們妥協、步入婚姻,經常也維持不了多久。
假設你正是這樣的人,你需要的是瞭解自己在擇偶上採取了錯誤的策略。交友的時候,應該把條件訂在「能成就你想要的未來」上,而不是「能逃避你所害怕的事情」上,兩者不太一樣。這些可怕的事,往往是小時候父母曾經給我們的「被忽視」、「被拋棄」、「被控制」的經驗殘留。太過在意會讓你把全副精神放在「防止壞事發生」上(損失趨避原則),讓警報不正常地頻發。即使有效也只能達到「不發生可怕的事」,而不是「找到能跟自己共同成長而且幸福快樂的對象」,在關係裡總有些不滿足,不論怎麼換對象都覺得不對。而且人對熟悉的模式會感到安心,很多時候吸引你的,反而會是相處模式上有著父母影子的對象,只是當下不會知道,等到重蹈覆轍才發現自己的恐懼反而招來最害怕的結果。
二,列出你的條件,並檢視其合理性。
幾乎每個人都有擇偶條件,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去確認,這些條件的正確性、合理性,或者必要性。我們可能出於對現實的恐懼而設立許多外在條件,但通常能夠維持關係的,卻是性格特質、人品、處事態度之類的內在能力。而適合自己的,也經常和吸引自己的不一致。確實勾勒出想要的未來藍圖十分重要,那才能讓你清楚擁有什麼特質的人才是真正能達到目標關係的人。
研究顯示,有著「大同小異」的情侶,是比較容易維持關係的。也就是在重要相似點上,需有相對的能力,其他一些小地方有所不同,則能拓展彼此的生活圈和視野。重要相似點包括智識(非學歷)、心靈成熟度、表達愛的能力、對親密的渴望、角色期待、熱情、興趣、個人習慣等。看重的價值必須相等,彼此的評價才會相等。
建議列出所有你在意的特質,並且區辨出「一定需要」的條件以及「希望擁有」的加分項目;同樣的,「一定不要」的瑕疵和「可以妥協」的缺點也是。這能幫助你在遇到對象時,快速確認對方是否有和你走到最後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某些瑕疵可以視而不見(比如白色謊言),尤其是在剛進入關係的熱戀期總容易讓我們放大他的優點,而無視那些隱約刺著我們的問題。直到關係穩定,才發現那些一開始就看到的瑕疵始終無法釋懷。如果你的必要條件是誠實,你就不該放任自己無視這項缺點。因為必要條件不會消失,只會延宕到以後處理,並成為關係上的一大難題。你必須早日認清,無論對方在加分題上得到多高的分數,都會因為重大瑕疵扣分到底。
三,別讓過早的性干擾你的關係模式。
有些時候,人們可能因為空虛而讓性關係成為發展關係的契機。然而男性和女性在性和感情上的認知,卻是不大一樣的。女人喜歡累積情感,再以性表達與溝通;而部分男性則傾向以性確認關係之後,再來深談。很多時候女人以為滿足了對方的需求,可以讓關係更進一步,但實際在沒有親密的基礎下發生關係後,卻感到空虛莫名。對感情的渴望卻不可得,反而讓她們更冀求愛情。
不要在關係早期誤把性契合視為情感上的契合,要意識到若兩人在溝通模式尚未建立前先預設了性親密模式,其他溝通模式有可能受到抑制,而讓關係停留在一種表面的習慣層次。
四,把擇偶活動確實列入你的行事曆。
不論我們對關係有多深刻的認識與渴望,如果不去安排,終究只會讓時間白白消逝。你可能是一位忙碌的專業人士,但經營感情絕對值得你投資相對的時間,也絕不是和工作相扞格的事。當你有了尺度之後,你要做的,就是多安排認識人的機會。不論是參加社團尋找同好、加入婚友社、或者請朋友介紹、在朋友的朋友圈尋找都可以,請把與人吃飯的機會排入你的行事曆,再調整你的工作行程。約會時間不用長,一頓飯的時間或下午茶,只需要1.5~2小時,足夠你初步確認是否能跟一個人聊起來。倘若話不投機,也不至於浪費太多時間。
相信很多人並不想讓擇偶變成疲累的事。必須一直忙碌追求、一次次失落,只為了找到一個可能的機會(還不保證長久),想來就讓人沒勁。不過對於關係的渴望是確實存在的,我們要做的是,如何用更精準的方法、有效率地在日常中完成,而不至於影響原本生活太多。也不要抱持太大的得失心,讓它打擊我們的自信,這其實是辦得到的。我們常覺得,真愛是萬中選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如果我們不去多見見別人,又怎麼有機會碰到他呢?每一次的失敗,都是靠近他一步的機會。下一回,我們繼續來探討,哪些自我限制和條件,是擇友路上必須調整的盲點。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