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ding-1770860_1280.jpg

每當我興沖沖把一些人格理論或關係理論貼給朋友看的時候,沒怎麼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大約會有幾種反應: 

1. 看不懂也不想懂,這有什麼重要的?

2. 我才不想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你怎麼可以說我有病。

3. 我不想被貼標籤,我認為人不是這樣分類的。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且聽我解釋。

親密關係理論來舉例。很多人剛知道自己是不安全依戀的焦慮型或逃避型,甚至更複雜的紊亂型(焦慮加逃避),會產生一種恐慌感。「是不是我這樣就處理不好關係?」有種被宣判為瑕疵品的感覺。但不是的親愛的,親密關係理論僅僅只是親密關係中,對於分離、壓力、恐懼、衝突的反應,它從你童年求生存的道具演化而來。請把它當成昔日的戰友,它讓年幼的你度過沒有被關注到的日子,好好長大了。

只是事過境遷,那些應對環境的方式,已不再適用於新的人際。你必須從膝反射般的應對模式中,認知到自己還能有所選擇。畢竟你已經是個能好好照顧自己,不需要靠媽媽撫慰的大人了。你可以有能力主導你的新關係。

再者,親密關係除了這些負面因子外,我們更應該著重於分享、愛、修復、付出、陪伴的部分(後面會提到,就算逃避也是有用的)。

安全型依戀的人並不是成長於一個沒有創傷的環境,他們的父母也不是從不犯錯,只是他們有更好的修復過程,而這個技能是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學習的。前提是你要先清楚自己的問題、知道如何形成、會有哪些習慣性的反應,才能夠針對它改變。

以下舉「焦慮感」來作例子,畢竟除了疏離型想一個人活在荒島以外,其他類型都要面對想愛又怕受傷害的焦慮。

我們常常會以為,是對方做了什麼讓我很焦慮。那是因為我們很少對焦慮的來源作分析,只能模模糊糊跟發生的事情連結,始作俑者就會變成是對方。但我們要認識到一點是,面對同樣的作為,不同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有些人很快可以自己處理掉,有些人會困擾到睡不著甚至分手,這又是為何呢? 

面對情緒我們永遠要第一個問自己:這裡面我的責任(自己可以處理的部分)是什麼?

首先要理解,焦慮感的原始來源是對「被拋棄的恐懼」。

而一個人對焦慮的敏感度,又取決於幾項因素,例如:

1. 原生家庭的反應模式。理論會告訴你是因為嬰兒時期跟母親的分離焦慮沒有被安撫的關係(不管你媽有沒有對不起你反正無從求證了,就當作媽媽忙不過來好了),或者童年情感忽視的受害者。總之不是你的錯,這點一定要反覆告訴一直自我檢討的自己。

2. 自己對關係的期待與想像。

3. 兩人的親密程度(互相瞭解的程度、彼此信賴度)

4. 兩人的投入程度落差太大。(其中一方太高或太低)

5. 關係裡的安全感有沒有被滿足(取決於另一半在情感面的可得性available、敏感性sensitive、支持性supportive)。

6. 對方的行為。

我大致想想的,也許還有更多。但你發現了嗎?對方的行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前面五個因素你自己有沒有好好認識呢?

我來解釋一下第4點。昨天我看到一個說法滿有意思的,假設你的人生有「工作、愛情、友情/親情、自我成長」幾項重點,而你的精力是100分,你覺得理想的分配是什麼?

這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假設情侶其中一方設定工作30、愛情30、友情15、自我成長25。另一方在愛情設定了70。你說會不會產生焦慮呢?

當然這個數值是會變化的,隨著每個階段比較重視哪一項而重新分配比重,熱戀期的愛情比重也會比較高。我認為這是可以衡量關係問題的一種方法。

以上述因素來看關係中升起焦慮感能怎麼處理:

1. 認知到自己是否是比較敏感而缺愛的人,提醒自己「現在的對象不是過去那些會忽視自己的人」,他跟你一樣重視伴侶,且值得信賴(如果不是請換一個)。並且讓對方知道,你可能需要更多的告知或儀式。

2. 檢視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是不是要對方過分犧牲(或自己過分犧牲產生了不快)。

3. 確認對方的想法、兩人的親密度是否需要更多經營。有些人的相處流於表面,缺乏深度溝通和情感連結。(key word:假性親密關係)

4. 兩人對關係的投入度是否相近?盡可能調整到落差不會太大的程度。如果自己投入太多,要重新建立與外界的連結(也就是以上要你分配的那四、五項的其他項次要加重)。

5. 重新檢視關係的狀態。

6. 邀請對方協助或負起關係中的責任,好好討論他的行為是否失當。

每次碰到問題都能這樣先問過自己,慢慢會抓到方法控制那些焦慮、恐懼,讓自己逐漸趨於安全。若我們老是用舊模式對待新人,等於是在拿過去別人的錯誤懲罰眼前的人,對他並不公平。

最後,不要苛求自己一次到位。因為那些逃避或焦慮反應都是由來已久,比理智還要快發動的反應。逃避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認知到自己正在逃避。比如我自己講話避重就輕的時候就會知道「我現在很恐慌,需要靜一靜」。然後我會把問題先擱置,用逃避爭取的時間好好思考可以怎麼應對或修補,給理智運轉的時間。這未嘗不是一種辦法。但如果你今天不知道這套情緒怎麼來的,就會一直靠直覺逃避或焦慮下去,然後關係就玩完了。每失敗一次就加重一次不安全感(潛意識一直驗證自己得不到真愛或不值得被愛),不能不慎。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