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析幾個平台發現設計者的邏輯不一樣真的結果差很多,會賺的電商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平常只是比價買東西,可能覺得電商都差不多,但其實裡面有很多巧思經過計算。

拿最大的momo來舉例,它算是相對知道使用者會想看什麼,版面分類、排版位置跟預測做得還不錯,看得出來在消費者行為上花很多精神去優化過。而且列表的資訊摘要會強調使用者比較在意的部分,不一定需要一個個點進細目去比較。

即使是小額消費者,免運門檻也不高,你很自然會去湊;高額消費者就是看折扣,他的折扣活動太多種,電腦又會自動幫你列比哪一種最省錢,算是為使用者省了不少事。而且比價表會提醒你現在下單賺到多少,這個折扣可能再10個小時就沒有了,猶豫到明天就只能買下面那個貴幾百塊的價格,有刺激購買的效果,這都是心理暗示的設計。至於還要自己一個一個去下載折扣券的平台我就不知道在想什麼了,大概就是沒參透吧🙄

電商總希望你在裡面逛久一點,但消費者總也希望想買的東西能用最短時間找到,這要怎麼平衡?就是既讓他能一眼看到,旁邊的導購推薦又要夠吸引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大數據用得夠不夠精準、能不能抓到消費者最在意的點是什麼、大膽刪除他們不一定要知道的(以免細節干擾閱讀)。

有些平台是把消費者可能想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塞進去,又因為資訊過多做了太多分類。自以為很精細,反而讓消費者必須逐條檢視比較。雖然上站時間一樣長,但一邊是逛得很開心,另一邊是迷路,而且在單一產品處停留太久(要是UI也做得不夠好就更慘),最後就會反應在營業額的差異上。

要知道再怎麼留,消費者能停在一個站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有限時間內能看愈多種東西而不是迷路或花很多時間比較同一個產品的不同規格很重要,前者才能讓下單數衝高,後者只會買一樣。最糟的是使用經驗不好以後就只用搜尋功能,或乾脆用比價網,你再想導購什麼的都沒用了。公司還要花很多人力去維護一個分項繁複的介面,勞工一定會覺得沒成就感又累,變相造成效率差或流動率高,UI/UX設計不好這些都是隱形的營運成本。

產品/流程跟人一樣,都是需要不斷優化滴。優化除了服務消費者,也是在幫助自己的職員更有效率地工作,他們才有餘力創造更多東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工作流程 優化 電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珮姬 的頭像
    珮姬

    玩物尚志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