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Ratna Fitry from Pixabay
這幾年看了很多例子,包括自我挖掘,又看著跟我同輩的人結婚生子,更有感這種模式的複製。這一代人比上一代多很多育兒知識,多人知道對小孩不可以一直說「不可以」,甚至我看到宗教文說那是種父母對小孩的詛咒。但我們說得理性一點,也不過就是一直說「不可以」的話,反而是在強化小孩對錯誤事件的印象而已,影響當然是負面的。雖然大家都知道不可以再打罵了,但那個「不可以」的念頭,才是普遍跳脫不掉的思考模式。即使你學會什麼都說好棒棒,但心底仍想著「不可以」,結果還是會因為心裡想著「這樣不對」然後心情很差,而且忍不住去干涉小孩,這是心理有趣又無奈的地方。
有時候看著平輩正在複製這種負面教養模式但不太自覺時,都會猶豫該不該講。我知道大家都很努力避免錯誤,講了好像又會徒增壓力,所以寫在這裡,給有緣看到的人看。
心裡一直想著「不可以」的人很難幸福,「不可以」是一種慣性的否定自己和他人的思維模式。每天多想一些好事,那些「不可以」的事盡量讓它當下就過去,減少反芻,如果真的嚴重,就試著理性表述,因為一直生氣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強化,久了沒好處。我這裡不是「不可以生氣」的意思,而是生氣之外可能還要去處理「生氣」這件事,用一種旁觀的方式和覺察,慢慢找回自主性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跑(很難,但是可以練習,關鍵在能不能練習到養成新的習慣)。當你變得不會這麼急著生氣了,小孩子也會跟著學你怎麼處理情緒的模式。相反地如果你一下就氣急敗壞地教小孩、或者要別人道歉,小孩看在眼裡學到的也是一有事就生氣、一生氣就要讓人知道、讓人屈服。他為了適應你,只能變得跟你一樣,或變成一個完全遲鈍的人。
有人會說他「很怕」跟自己父母一樣,讓自己變成一個沒自信的人,或者他很怕對小孩做錯什麼。你愈怕的事,愈容易因為你太在意而發生,因為它會在潛意識影響你的反應模式,導致你對自己的錯誤反應過度,然後小孩就因為父母的反應過度而也對那些事太敏感,這才是不幸的起因。之前很紅的心想事成的力量,其實指的就是這個,世界會往「你真正的想法」那邊去走,所以你真正的害怕什麼,那個什麼就會發生,因為你會做很多設法不要讓它發生的舉動(聚焦在你怕的那件事),忽略其他可能發展的路線或者對事情的詮釋,最後真的發生了你最討厭的事,都是因為你太專注在那件事上頭的關係,原理就是這樣。
不過親子有一種先天設定也是很好用的,就是孩子總是想要原諒父母,因為本能地想和父母「一起幸福」。所以不要怕做錯事,重點永遠是在你怎麼處理已經發生的事,而不是為錯誤一再自責(或責備別人)。如果你能很好地處理掉自責的那種情緒,那你的小孩也會原諒你、和你一起努力學習面對挫折的態度,最後若你成功成為一個懂得怎麼找到幸福的人,你的孩子也會一樣,找到怎麼幸福的「心態」。
教育小孩,其實也是一種摸索如何更正向地走完人生的過程。
增補:(上面為五年前發文)
新增一條心得:每個人學習當父母的年齡跟孩子一樣大,多數人在生孩子之前,可能都沒有認真煩惱過如何理解一個人,畢竟當我們遇到另一半的時候,彼此都已經是社會化過的成人,都懂得遊戲規則,這讓我們可以很省力地跟一個人相處。
但小孩不是,小孩是反應原始的白紙,你可能會因為社會化的過程早已忘記原始反應是怎麼產生的,「看不懂」他們在意什麼。於是我們用已經習慣的忽略去處理,畢竟忽略一個成人的細微感受,成人們會有一套公式去應對,他可能找你討論或自己消化,但小孩不是,他們生平第一次被忽略、被誤解,這就型塑他們也跟著忽略自己的感受,或覺得自己不重要(也可能生悶氣)。
花點耐心去釐清孩子的反應/心情,這也會是你再次學習怎麼面對自己情緒的機會。我常認為養孩子是重新校正自己的好時機,可能比你平常嚷著要愛自己、看很多書來得有效。因為孩子是最單純直接的,比起成人複雜到自己都看不清的內心,他會是很好的提示,在示範與教導他的過程,你很有機會把自己重新整理一遍。
#親子是共學關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