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觀察人的心理作用,包括自己的
也很喜歡用心去體會各種感情
由於人類擁有最複雜的心理防衛機制,所以其實我們並不如自己所認為的那麼明白自己
於是乎每發現自己新的一面,就會變成我很大的樂趣


在周哈里斯窗的理論下,每個人都有自我認知跟他人認知的一塊
其中有交集也有互不相交的部分
最近我開始喜歡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不是自我介紹式的自述,那會參雜很多動機而經過修飾
我多半會要求對方只能使用形容詞,例如:感性的、好奇的
(這是我在設計課學到的好方法)
當然……結果也會根據親疏遠近以及對方想留給我的印象經過斟酌
複雜的分析我就不贅述了……
很有意思的是
經常面對自己感性一面的人和習慣逃避的人
在自我認知上與他人認知的差距有異呢^^
不太花時間去思考情緒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倒是普遍偏高^^
或者這類人也比較容易保有自信跟衝勁吧……嗯
不過,當然也有那種空有自信的傢伙就是了XD


可能是年紀上或出社會的關係
這幾年在情緒上有很多體驗
才慢慢看清自己想保有的單純以及偽裝
每個人都在用能保護自己的方式生活,也為了保護自己而選擇去看或不看什麼
在感情上,或許多數人是懦弱的
因為我們有很多方法去讓自己不受傷,或者假裝沒受傷
久了就會結痂、遺忘掉,或者用另一種感情去彌補
也許在這方面我永遠是叛逆的,也或許是我理性的那一面作祟
愈痛的事情我愈想正視它,直到看清了、不痛了,或者麻木為止
試著找到一種痛到極點卻能解決的辦法
即使真的不得不逃避,其實心裡也很明白自己的逞強
我問過一些跟我有類似經驗的人
大部分人多半會選擇逃避或者放著等它過去,等到哪天忘記,也就解決了
就連自己被影響的個性也不去深究(或者根本沒發現)
逃離不被理解的家庭或者破裂的愛情,或許這樣做真的比較輕鬆吧……
但是,就連「痛」……我都想親自看清楚
那種血淋淋的感受才讓我有強烈確實的,存在的感覺,才有我之所以生為我的當下感
是因為想要明明白白地活著,還是一種自悲自憐呢?


雖然從小到大看了上千個「故事」,每個故事包含著數種情感
現在也每天都在工作上或私人時間不斷地累積著閱讀量
不過那些書上看來的情緒,在自己真正體認到之前,從來都沒有真切感
等實際上遇到的時候,偶爾會有「啊……原來某某作品的某橋段就是這種感覺啊」的心情
因而體會到能夠把感情用圖畫或文字表達出來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或者根本可以說是需要才能的事吧
也因為這樣,身為一個編輯,總期待能遇到一個這樣的作者或者故事,等待那種究極的感動
然後從感動中得到一個新的自己


我想,再沒有什麼事情複雜得過「人」了
幾年來我學著心理學、哲學、釋夢,都只是為了更加清楚他人和自己
反覆辯證能夠得到的,除了證明人性的懦弱和堅強
也證明這是永遠不會有最終解答的問題,因而體認到:


很多時候,任性和犯錯是為了獲得幸福的手段;偽裝和背叛是害怕受傷的結果
人們終究在心中存著一個美夢,卻經常試探與被試探
而用寂寞去證實自己的信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珮姬 的頭像
    珮姬

    玩物尚志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