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58afe91286dcb.jpg

  最近隨著新書上市,「情緒勒索」這個詞廣為人知,朋友海苔熊做了情緒勒索1分鐘懶人包,幫助大家快速檢視自己的關係狀態,得到熱烈迴響。很多人看了裡頭提到的互動狀況,頻頻點頭稱是,覺得自己的確就是這樣在關係裡經常不得不做一些勉強的事去討好對方。也因此,往往讓人在關係感受到的愉快,遠少於無奈、憤怒和不安。

  不過,察覺到自己的「被害」一方面給我們改變關係的契機,另一方面,也可能反而讓我們站上「受害者」的位置,更增強怨怒感,甚至開始覺得對方「欠」自己一個合理的對待。責怪對方通常是一件「能讓自己舒服一點」的事,一旦將責任歸咎對方,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陷入一個新的勒索回圈裡。我們必須察覺到,兩個人之間,其實往往並不存有固定的「勒索-被勒索」關係,而是在不同面向上彼此交換著角色的。比如父母用「你表現得不好讓我丟臉」來迫使小孩妥協聽話的同時,小孩也可能養成把麻煩事丟給父母處理的依賴心,心裡想著「既然你要管我,那你就有義務幫我解決問題」。要是父母拒絕提供協助,小孩就鬧脾氣使事情惡化,逼得父母不得不出面解決,如此把(小孩)自己的責任讓渡出去。

  我們都曾經是勒索者也是被勒索者,那麼除了幾個連結中提到的技巧可以讓我們在受勒索的當下適度解套以外,情緒勒索還牽涉到什麼樣的對象、還有什麼我們自己應該成長與負責之處呢?下面就來大致介紹幾點。

陌生人也存在情緒勒索:道德綁架的困局

  我們可能以為,因為「在乎對方」(關係不可破滅)才會產生情緒勒索,但其實每天當我們面對人的時候,或多或少就會彼此勒索了。

  前兩天,我在人際相關議題下留言討論,分享我對情緒處理的一些看法。我認為一段糟糕的互動,往往是雙方面的責任。我們可以檢討加害者的蠻橫或貪婪,但我們不能忘記,衝突或糾結之所以「能夠不斷發生」而你還留在關係裡,肯定也是我們自己有一些「不願意放掉的東西」作為黏著劑,這通常跟我們所害怕的事物有關。如果想要讓自己好過,除了從「互動模式」去改變以外,也必須處理「自己內在的一些化學反應」-可能是很隱密的,連親近的人都不知道的傷痛或恐懼(也許自己也不自覺)。因為有那些傷痛/恐懼在,促使我們坐上了被勒索者的位置(願意被勒索),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這段勒索關係的共犯,即使我們常常覺得別無選擇。

  當時一位網友——我猜應該是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或者目前正處在被勒索的困局裡——使用了強烈的字眼說他最討厭別人說受害者是共犯了,後面敘述著身為受害者的委屈還有加害者有多惡劣。他沒辦法接受自己被欺負還要被說是自找的。從其他網友的回應,我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經驗,即便他們沒有說清楚故事,我也能理解憤怒的緣由。他們之所以敢對我憤怒(而不對讓他們痛苦的當事人),我歸結出幾點動機:

1.因為跟我沒交情,他不需要擔心關係破裂。

2.這是一個把積怨發出來的好時機,在網路上也相對沒有包袱。

3.他想要我安撫他。我說的話間接「指責」了他有責任,但他明明感覺是對方「害的」,所以他希望我改變說法「肯定他的受害」,這可以讓他好過一點。於是,他用「憤怒」這個姿態,脅迫我基於「人和」的道德感,在此卻步不要再把責任丟給他。

  我當下發現:啊,就算是陌生人,也存在著情緒勒索呢。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已經把勒索法則運用自如了。比方他對我做的,就是用強烈字眼讓我道德上感到壓力。一旦挑起對方不安的情緒(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對方若要繼續反對你,必需支付的情緒成本就會增加(我就得跨越「我是壞人」這個道德門檻)。這種手法我們經常拿來人身攻擊或扣道德帽子,讓討論的風向可以轉向自己。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呢?你可以有以下幾個步驟讓焦點不要偏離:

1.察覺到自己被勾起的不愉快感,先不要急著反擊,我們的情緒腦通常會第一時間選擇戰或逃,但我們要讓這個反應延後,以理性應對。認清這個指控是自己的責任,還是對方的投射(如果真的是自己用詞不佳,就要接受錯誤並修正)。

2.確認對方在議題裡是否已陷入私人經驗和情緒,偏離原本討論的議題本身。如果是,重申議題的「客觀性」,甚至適度提醒對方不要涉入過往經驗的情緒模糊焦點。

3.拒絕戴上對方扣的帽子。若是對方情緒反應而非你邏輯錯誤,你可以冷靜不對其情緒作回應,只回答當前問題客觀的部分。

4.告訴自己「我可以接受別人不同意我的觀點」。不要有上對下的指導心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對方如果卡在這關,那不是你的責任(情緒不要上身),也不要以為自己比對方聰明。同樣地,自己「想要被認同」的需求,對方也沒有義務配合。

  如果你能表現出堅定的態度,就本來的議題重申觀點,對對方的人身攻擊明確表現「你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你對我的人格臆測,與我們的討論無關」,那麼理性的討論對象通常就不會再更進一步攻擊了。若對方情緒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你也該知道這個問題到此為止。理性地離開,不要讓自己陷入對方的情緒風暴裡。

親人間的勒索:培養感情的轉機

  通常我們面對親人,沒辦法像對陌生人那樣決然,畢竟我們對親人有著放不下的依戀。親密之人的評價經常連結到我們自我評價的完整性,關係破裂的代價就相對龐大(例如分手後容易懷疑自己沒有價值)。很多時候關係裡過多的期待會變成勒索和傷害,原本應該是給心靈供應「幸福」這個營養劑的紐帶,反而變成了毒藥。難道我們就只能任由他人決定是否用期待宰割我們嗎?倒也不是,而且處理得好的話,期待也可變成培養感情的溫床。

  如前所述,我們必須認識到無論我們對關係「感到」多麼無能為力,都有一半的責任/掌控權在於自己。當親人丟「期待」出來,我們會基於關係產生「必須回應」的義務感,愈是自我要求高或自卑的人,義務感也會愈強烈。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從小被訓練了「以回應期待換取被愛」的模式。例如家長如果習慣性挑剔孩子的錯誤,孩子就會感到動輒得咎,不確定父母「愛不愛」他,唯一能肯定被愛的時候就是做了父母期待他做的事時,得到的讚許眼神。於是他只能不斷以回應父母的要求來得到被愛感,即便不願意或很勉強,他也想要抓住這少數被愛的機會。這種缺愛的心態與父母是不是有條件的愛無關,主要是父母的行為會讓小孩產生「只有聽話我才能被愛」的錯覺。有些家長覺得我沒有不愛我的小孩啊,我只是希望他更好(所以才挑剔),但小孩方的感受並不是這樣。

  那問題就來了,別人的期待可能是5分,敏感的人產生的回應義務感可能也是5分,甚至更多,於是整體的壓力就變成10分、爆表了。當你的壓力耐受度也許7分就會不舒服,而壓力卻高達10分,你的心理就會為了減壓而爆衝(產生憤怒怨恨的心情)。

  壓力太大會讓我們失去冷靜面對的餘裕、判斷力變差,因為我們就必須「馬上抒壓」才行,不然會崩潰。最快的抒壓辦法,往往就是吵一架、威脅對方替你「解壓」。這個時候人大多不會認為這股壓力「自己也有責任」(還記得前面那5分自己產生的義務感嗎),反倒覺得都是對方害的、要求對方取消期待,好像那樣就沒問題了。

  你是不是也總以為:「不期不待就沒有傷害」呢?但我們有可能處在一個親密卻沒有期待的關係裡,並感到幸福嗎?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這種相處模式,就算有可能也很少見吧。可以說,對親密的人有期待是人之常情,至於要怎麼處理這份期待,讓它不要變成傷害,才是我們的課題。

  首先第一步,是認知到「回應不完全是我的義務」,或者應該說,期待的那一方他自己也必須對自己的期待付一部分的責任。回應他這種期待之心,並不全都是你(被期待者)的責任,你也不需要100%做到才算有回應。他是基於什麼而期待的、這裡面有幾分是他自己的欲望、有幾分是為你著想,想清楚這一點,你可以不用對期待有那麼高的壓力。也就是說,他丟了5分的期待過來,你可以在你能接受的範圍(3分)作回應,那這份壓力就是:

2分(他的欲望)+3分(為我著想)+3分(必須回應的責任感)►6分(我的壓力)

  稍加修正,壓力就沒有10幾分那麼沈重了。把重點放在對關係好、也有必要的部分,你會比較願意做那3分的調整(因為是經由你理智判斷可以付出的範圍,而不是前面那樣完全只覺得自己是被強迫的)。一旦你好好完成這個「任務」,對方也感受到你聽進了他的話、願意為關係努力,他的安心感增加了,也比較不會因為對關係不安而經常找事。反過來當你希望他可以改進什麼的時候,他也會更樂意一點,因為人都是互相的。正向處理期待就不會變成傷害,而是感情升溫的良機。尤其是情侶間更要小心處理期待值的問題。

  以上道理看似容易,但是如果沒有在關係初始就形成共識,而在長期勒索下想要改變的話,就會困難許多。那是因為你們已經養成「要求►必需支付」的慣性模式,要打破模式需要冷靜(才能溝通)、堅定立場,還有「情緒不被影響」的定力,這對經常被勒索的人來說滿難做到的(被勒索者通常對自己也比較沒自信、更害怕關係破裂)。一旦你開始想改變,對方通常會變本加厲地施壓,因為他會認為重施故技就能讓你屈服。

  你能做的第一步,就是讓勒索暫停、在當下先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不被情緒牽著走。如果還可以冷靜就繼續溝通,若暫時做不到,或對方失控,就拖延決定、先離開被勒索的現場。一再嘗試,直到自己能把對方的情緒跟自己的情緒分開為止。這條路可能很漫長,但請抱著為健康關係著想的覺悟去瓦解對方的勒索。

  我知道很多人會選擇逃走(畢竟抗爭太痛苦了),但如果你不想放棄這個家人/朋友,可以在你願意的範圍對他好,例如一些基本的關心,但不用事事回應。靠得太近容易燙手,把手鬆開一點,當他發現勒索你不再管用,他也就被迫要改變模式,不能再一直索求了。

  如果他永遠都不肯改呢?

  那他也永遠都討不到他想要的,對他來說沒有半點好處。倘若如此,或許你們的關係就只適合淡淡地往來吧,無須太過自責。至於你若因此感到情感匱乏而痛苦,請靠其他優質人際鍊來補充,好的關係會讓你更愛自己。當你能把自己狀態調整好,也許你的父母或另一半也會對你比較有信心,改變對你的態度(不再覺得指導你是他急迫的義務)。

  請記住,你沒有義務全然滿足別人的需求,才能被愛。當你把他的責任(他自己的欲望/情緒那部分)也接收過來一併吞下時,不只自己委屈、累積怨憤,侵蝕掉你對他的情感,也讓對方逃避了自己應該消化的部分,助長對方的貪得無厭。最後你也不能說對關係的狂暴或決裂沒有責任,這樣豈不是更委屈嗎。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珮姬 的頭像
    珮姬

    玩物尚志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