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看完電影想到的議題,非電影介紹)


很早我就對於人為什麼會集體排斥某樣東西感興趣
它們未必是有害無利的,我們卻常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
因為個人的利益、情緒或者一些事實上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而去排斥一個人、事、物,或者一種觀念
很多時候,那是一種擴大解釋~~~這讓我覺得很有趣


基本上我認為自己是個高道德標準,但可以廣納各種想法的人
我也喜歡去體會人為什麼會有各式各樣的情緒與解讀的方式
情緒是會發酵的,就像你從討厭某個人開始,就會不斷看到他的缺點一般
他會變得做什麼都令你感到厭惡
直到他哪天離開你的勢力範圍,或者你離開他的勢力範圍
有些人或者會讓這種負面的解讀無限期持續
而永遠能夠遠遠地就指認出那個令你恨不得從生命中抹煞的對象
你會最記得這輩子你最想忘記的那個人
即使事實上他未曾真正讓你失去過什麼,他甚至連讓你心碎的機會都還沒有
你就因為曾經的一句話、一個小黑鍋、或者一個對你而言不重要的人的態度
反而困在厭惡的情緒裡,自始至終都是自己造成的,而當事人甚至不曾記得他說過的話


跟nini吃飯的時候,我們聊到記憶這回事
過去的記憶對我來說就像相簿上泛黃的定格照
不論當時的情緒多麼澎湃,基本上過去以後都會退回心理的「背景」裡
我會記得有這件事情,但不會延續當時的情緒,也不會把過程記得鮮明
所以,不論好事或壞事,成為我的「回憶」以後質量是相等的
也就是說回想起來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不會再次經歷喜悅或者痛苦的記憶,它只是一個畫面,就這麼簡單
因此,它們也容易被遺忘……


或許是因為這種特質的關係
很多情緒或者想法在我能夠理解之後,就會變得沒有必要去批判


當我們說一件事情有「爭議」時,往往只是觀念上的問題
因為有「標準」作為前提,於是有是非對錯的區辨
然而
當標準在成為標準之前、在它們還未形成「觀念」或者「想法」之前,只是一種「感覺」的時候
我認為那純粹是一種出發點,無關乎好壞
倒回來想,其實我們所以為的、自己在宣示的某種「觀念」或「原則」
就像我們常常用來說服別人的那些說法……
不過就是一種個人感覺,事實上並不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偉大或者正式
我現在不得不贊成某宗教領袖所說的
語言在描述情緒上的字彙遠遠不及我們所真正有的情緒那般多樣……要講這個話題好難>"<


然而,當我們侃侃而談或者信誓旦旦的時候
常常太過於高估這種感覺,甚至誤以為那是所謂的「真理」
(話說回來我認為真理的本質跟任何想法的原點是一樣的)
於是賦予好惡的情緒進去,甚而去討伐違背個人真理的「錯誤」
好比……聖戰、同性戀、法西斯、背叛……………


嗯……真佩服自己在看完一部典型戀愛喜劇同志片之後,寫的居然是這樣的東西@_@
我只是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很醜陋的事情,不過就是出自一個很普遍的原點
我認為很多東西是不需要去批判的,而是去瞭解
你可以去接受它成為你的一部份,或者不是
「不認同」跟「排斥」其實是不一樣的,但人們總是混為一談
而且還把萬事萬物侷限在「認同-接受」與「不認同-排斥」兩種極端
過於簡化是非常危險且窄化自己的行為,何妨不多學著「存而不論」呢?


基本上我沒有否定同性戀的理由,看待同性戀這件事
就如同我是如何看待夜生活而不會去實踐那種生活方式一樣
對於任何觀念、立場、或者態度
「接受它的存在」並不表示就要去「實踐它」或者跟它的實踐者一樣
但很多時候人們會這樣去劃分別人,也害怕自己被如此劃分
似乎不去對事情做個「定義」就不行似的,為自己、為別人貼滿各種標籤
試問……一個人的人格、靈魂,豈是由標籤所組成?
如果不是,為何要這樣才能看待一個人?
為何要經過「定義」、「分類」的過程,才自以為看得清在你眼前的那個人?
況且我們的分類選項是如此稀少粗糙


就像小朋友會以為要跟著團體討厭大家討厭的那個人,自己才是團體的一份子一樣
很多人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這種觀念,甚至變本加厲
這讓我覺得很多負面情緒、排擠、小圈圈、派系……是很愚蠢的自尋煩惱結果
在它們成為討厭的因素之前,不過只是一種現象、行為、存有
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
除非你受害了,那才會變成一種「對你個人而言的壞處」以及「極力避免它的理由」
不過也就只是如此私人的問題而已


大概是在職場上老是碰到一些以自己的標準為真理的人吧
與人觀念扞格是很正常的事,我也能夠接受
碰到那種一遇分歧就一直強調自己正當性的人(換言之都是別人的錯),我也只會覺得無言
然後在這裡有感而發地覺得一個人的成熟度未必與年齡成正比罷了


以前我還滿喜歡去跟「被排擠的人」攀談
你往往會發現那個人的特質並不如你從別人口聽來的那樣
也許有,但那不表示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也不見得會是你是否跟他繼續交往的理由
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額外的東西
因此在我經過親身接觸之前,是絕對不會加入排擠人的行列的
因為那個排擠的理由是別人的,而不是我的
我也不會搞「集體排擠」這種團體行動,因為我會認為喜歡或討厭是兩個個體間的事
我可以自己做決定,而不需要「支持者」壯大聲勢
對宗教議題也好、政治議題也好、或者今天舉例的同志議題也罷,都是一樣的道理

今天在某小說留言板看到一個小男生PO文寫他買BL小說被另眼看待的事
很好笑,也覺得感嘆
什麼時候人們才能不把這種小事當大事般驚訝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