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8031737711.jpg

  2013年11月24日,NHK播出《失智症八百萬人時代,無法出聲求援,被孤立的高齡失智症患者》的特別節目,而後2014年做了一系列相關報導,開啟日本社會對「下流老人」的認識。後續節目將議題聚焦在高齡者的金錢問題上,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老後破產困境。

  進入正題前,我們可以先來想像:

  老年的你早上醒來,坐在雜物四散的三坪大房間裡。身體因為病痛而感到沉重,花了15分鐘才從布滿斑點與霉味的老舊棉被中起身。緩慢困難地走進廚房,從鍋裡裝了一些昨天的剩飯來吃。因為有痼疾,所以得吃藥,但是藥錢很貴,到下次領年金前身上已經幾乎沒有錢了,只得把拿到的藥分一半來吃。至於頭痛和身體酸痛那些,只能忍著或偶爾吞一顆藥房買來的止痛藥,直到真的受不了倒下才被送到醫院。為了省電,家裡可能已經斷電,或電器幾乎不再使用,漫長的白天只好走到陽台或公園,看著小鳥和路過的孩子度過。配偶在幾年前去世,沒有孩子,和親戚也沒在聯絡。因為慢性病或意外而行動不便的話,可能就是整天只能在床上度過。

  傍晚只能買一道限時特價的小菜,配百元商店的蕎麥麵。偶爾奢侈一下就是領到年金的那一天買一個三百日圓的便當。身上的存款所剩無幾,因為年金不夠的關係,存款一直在透支,眼看著就要連房租都繳不出來了,現在一天只能吃一到兩餐。

  摸黑吃完飯以後,晚上九點,沒事只好早早入睡。安靜的房間中只有時鐘秒針的滴答聲。心裡不時會想著:「快來接我吧。」在疼痛中入眠。認真工作了四十年,原本想像中的晚年應該受到良好的照顧,在安心感中迎向死亡,沒想到現在只剩下無盡的孤獨和不安刨刮著自己。

  這樣的人生並不是戲劇,也不是少壯不努力的報應,而是許多人想都沒想到,卻正在面對的生活。

  根據2014年日本總務省的「家計調查報告」,若是兩名高齡者一起生活,包括社會保險等所有費用,一個月的生活費平均是27萬日圓。也就是說到了65歲,就算一個月約有21萬日圓的年金或其他收入,300萬日圓的存款大約4年就會用完,就算有1000萬日圓,也撐不過14年。而實際上請領得到的國民年金最高額度為65000日圓,加上厚生年金,有許多獨居老人每月收入僅10萬左右,遠遠不及基本生活所需(註1)

  另一方面,根據厚生勞動省的「平成25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2013年),高齡者家庭的平均存款金額為1268萬1千日圓,但事實上,「沒有存款」的家庭占了16.8%,四成以上的家庭存款金額不到500萬日圓。考慮到極少數富裕階級拉高平均值,實際上的存款金額更低。(假設99人平均存款1千萬,其中只要一人擁有10億資產,就會將平均拉至2千萬)

  家庭支出方面,40-44歲男性薪資所得的年平均是568萬日圓。根據總務省「家計調查(2014年)」的「全國兩人以上家庭中的勞工家庭」項目,戶長年齡40-44歲,每月實際支出約為41萬日圓(含扶養小孩),一年約492萬日圓的支出,假設每月援助父母5萬日圓,一年會再支出60萬,手邊就只剩下16萬。一個家庭如果一年僅能儲蓄幾十萬日圓,未來絕對稱不上安穩。若一年只能存20萬,40年工作期間只存800萬日圓,對比前面生活費可知10年就會用完(尚未計入物價調漲幅度)。不僅父母上了年紀會增加醫療費和看護費,子女或自己也可能罹患重大疾病或發生意外,存款就會在瞬間蒸發(註2)

  若是看各年齡家庭的一年平均收入,是537萬2千日圓,相對於此,高齡者家庭是309萬1千日圓,事實上高齡者家庭中有90.1%的收入都低於所有家庭平均所得。而高齡者的所得細目中,「公家年金‧退職金」占68.5%,工作所得占18%,也就是說高齡者的工作所得占不到所有收入兩成,而年金收入又只有5-15萬日圓左右(個體戶沒有厚生年金,基礎年金就落在4萬到6萬5千日圓)。國家規定的最低限度生活保護(註3)標準是每年120萬-150萬(依地區不同),完全可以想像低於貧窮線的老人數量會是多麼可觀(都市約30%,鄉下超過50%)。
 

家庭結構改變下,跟不上的社會福利

  1961年設計國民年金時,高齡父母與子女同居的比例為七成。國民年金的用處,以「家庭機能正常運作」為前提,比較像是老年人的零用金。由於基本生活負擔會由子女家庭吸收(兩人以上共同生活的生活費支出與一人相差不大),因此國民年金足供家庭補助。但現在社會已進入核心家庭的模式,2013年三代同堂的比例降至10%,年金從零用金變成老年生活的主要收入,老年獨居的比例也比兩老同居大幅增加(基本支出相近,年金一份和兩份的差異)。曾經和高齡父母同住的人,對自己老後生活容易抱持相同的想像,但實際上他們已經逐漸失去與子女同住的選項。

此外未婚率的升高,同樣會提高將來貧窮化的風險。1965年的「終生未婚率」非常低,男性為1.5%,女性為2.53%,但到了2010年,男性上升到20.14%,女性則為10.61%(註4)

年金、醫療、照護等社會福利支出,每年占國民所得30%以上。1990年每5.1位工作人口就必須負擔一位65歲以上高齡者的社會福利支出;2010年比例變為每2.6位負擔一位老人;到了2030年將會由1.7位工作人口負擔,也就是每一位青壯年就得負擔一位老年人,不但年金系統可能崩潰,勞動階層也會被啃蝕。
 

青壯勞動者的未來

  除了生活型態的改變,上班族的福利也在縮減。比如以往許多企業會提供住宅補助(員工宿舍)或各種津貼,如今雇用環境變化,這些福利已被刪除,年終獎金和退休金的金額也明顯減少,甚至消失。根據東和銀行和銀行經濟研究所針對往來的中小企業進行調查,2014年不支付冬季獎金的企業有28.4%。而根據大阪城市信用金庫的調查,大阪府內的中小企業,不支付2014夏季期中獎金的企業增加為40.6%,考慮到大多數的勞工都任職中小企業,情況可說十分嚴重。

  根據2014年總務省「家計調查報告(存款‧負債編)」,現正工作的勞工家庭(兩人以上家庭)的平均存款為1290萬,但事實上中位數僅落在741萬日圓。而「非正式雇用」則會直接造成貧窮化,拉大貧富差距。2014年非正式雇用人口占日本國內勞動總人口37.4%,相較於20年前的20.3%大幅增加,並且持續上升中。

  同樣是年收入400萬日圓(平均薪資),有投保厚生年金保險的人和只有國民年金者的領取金額有多大差異呢?非正職者大概只能領到78萬日圓的國民年金(這還是最高額度,以每月6萬5千圓來說,光房租就要5萬),而首都圈高齡者的生活保護費年約150萬日圓,幾乎很難以78萬日圓度過一年。非正職員工與正職員工老後的年金一年約有110萬日圓的差距,假設退休後又活20年,就差2200萬。也就是說,如果是個體戶或約聘人員就必須在退休前存下這筆金額,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經濟委靡、雇用環境的惡化還會造成一個可怕的問題,也就是中年失業人口增加。這些年過45的子女一旦失業,幾乎難再就業,有些因付不出房租和生活費只好返鄉與父母同住,靠長輩的年金過活。由於生活不易,容易引發情緒和暴力問題。一旦長輩去世或發生重大疾病,馬上就會陷入破產狀態。

  全民的貧窮化,加上人口老化,加重國民年金的負擔,為免年金制度崩壞,現行政策傾向階段性減少國民年金(可請領金額遞減中),而醫療與照護的自付額則持續增加,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媒體刊登/Nippon Café


註1:日本年金分為三層,第一層「基礎年金」(又稱國民年金),規定20歲以上60歲以下所有國民皆有義務參加,保費由國庫補貼1/2,2015年時保費月繳約15000日圓,65歲以後平均每月可領約55000日圓。第二層為「厚生年金」及「共濟年金」,厚生年金針對一般上班族設置,由企業主與員工平攤,共濟年金則是針對公務人員及私校職員設置。第三層是年資加給,年金請領人若另有65歲以下的配偶或18歲以下子女,或20歲以下殘障子女,可領取加給金。按規定一名上班族退休後可領得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兩筆。

註2:根據台灣主計處調查,2014年45-49歲上班族平均薪資40432元,不分年齡層的平均薪資是35986元。每戶年平均收入約116萬,扣除非消費支出後可支配所得為96萬,再扣除消費支出75萬6千元,剩餘24萬4千元。

註3:生活保護是日本政府根據《生活保護法》的規定,對經濟有難的國民,由政府補助享有最低經濟與文化水準的社會福利制度,類似於臺灣的「中低收入戶標準」,依地區別和家庭組成、項目等,請領金額有所不同。補助金分為住宅補助與生活補助兩類,補助金額是以規定額度扣除本人所能領取的年金後,補貼其差額的方式進行(假設補助額12萬,個人年金收入8萬,就是領4萬)。

註4: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2015年20歲以上男性未婚率32.8%,女性未婚率26.2%,大專以上女性高達42.5%。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