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672184.jpg

 

  你是不是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或自己就是:對評價敏感,如果被質疑,就會突然發怒;要是遭拒絕,就會異常低落;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也害怕被否定,如果計畫執行不順利或別人稍微有點臉色,就覺得喘不過氣?總是很想強調自己的存在、總是認為世界上沒有人真正懂我、總是在澄清各種標籤,其實心裡始終大喊「看著我!聽我說!愛我!」呢?

 

  這兩年,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引起了許多人共鳴,他也是早期提出「家庭星座」、研究家族排序的先驅者。過去人們難解的那些內心的躁動不安,經常被轉移至工作或戀愛、婚姻去解決。許多人相信經由努力工作(或在關係中付出),等看到成果時,不安或自我懷疑也會因為這些回報獲得補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經常可以在身邊看到動不動就情緒化的大人,以前我們以為年紀大了,做事變得圓滑有手段也就等於成熟,但這幾年藉由心理學的研究進展,發現「成熟」的定義或許不該僅取決於年齡和處世手段,「能不能維持內在的平靜」也是重要指標之一。問題來了,維持內在平靜對很多人來說,幾乎是難以達成的任務。即便他們可以經過歲月的淬煉表面上做到和善有禮,但一旦面臨質疑,內心總會滔天巨浪,得花更多精神去壓抑,或者在跟家人相處時因為比較放鬆的關係,一個不慎就被激起,把對外累積的壓力都發洩在親友身上。明明是想要被家人安撫、想要更多關愛的,可是總搞得劍拔弩張。於是,原本寂寞的心變得更寂寞、更急切、更積極抱怨著家人的冷落,最後連家人都不想靠近。

  到底為什麼呢?為什麼沒有人理解我的呼喊?為什麼我這麼焦慮?為什麼我覺得生命似乎找不到意義?2006年加藤諦三出版了一本《自分に気づく心理学》,詳盡分析內在焦慮、撒嬌欲望與教養過程及結果。或許當時國內還不時興心理相關書籍,人們比較在意如何操控外在環境來獲致成功,那時台灣書市上大眾心理比較偏重精神喊話而非內省。近年來陸續有日本學者針對後現代的小家庭研究,父母教養集中且干涉時間延長之後,家庭對人格養成的影響,並陸續出版書籍(由於日本文化的關係大多偏重在「母親」對小孩的影響,在台灣我們可以同時涵蓋父親來理解)。一方面也表現出社會由功能取向轉而探究個人內在平衡的風向。

  人們開始注意到,成功的人不見得快樂,把快樂與成功掛勾的時代經驗已然動搖,與其指望遙遠的未來事業成功後不一定能得到的快樂,當下的平靜還有因為不安導致的各種生活問題更應該回溯解決,才能過著安適的人生。於是過去不太被注意的阿德勒風行了,大眾理解自卑的力量,加藤諦三的舊作也出了繁體中文版——《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

  人性天生就是需要愛的,而童年充足的信任與關懷,還有父母情緒穩定且正向的表達,較能教養出自我認同的下一代。如此長大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不會感到自身價值受到威脅(因為他們從小不需要藉由達成父母的要求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有充足的自信面對挑戰,也較樂於分享愛。相反地,若是童年經驗不愉快,在打罵要求、吝於肯定下成長的小孩,內在被愛的渴望無法滿足,成年後仍會對自己的存在搖擺不安(對他們而言,即便父母的愛也必須小心翼翼地等價交換)。對愛的渴望會以更隱晦的方式向人索討,比如謾罵、要求或各種情緒反應。這些反應不但在他人看來具威脅性,下一代更是恐懼,自然會起而防衛。細究下來,憤怒的背後通常是對愛不滿的控訴(或受傷)。想要被愛的人卻自己把愛給推離了。他們可能是碎碎唸的父母、爆怒的上司、沒有辦法坦然接受稱讚的你我,這都是因為社會並沒有給內在仍是小孩的成年人們一個能夠撒嬌的角色,但也無法否定內在想撒嬌、得到愛的衝動,於是怪罪起身邊人,想藉此獲得關注卻適得其反、惡性循環,最後為了停止哭泣而成為一位冷漠的大人,反之責怪他人的軟弱(其實是不能接受自己內在渴愛的投射)。

  如果你也經常自我懷疑、很難肯定自己,請接受這個懷疑自己的小孩是內在尚未滿足的一部分;接受自己真的很想要被愛,而且為此焦慮發怒難受;接受那個高聲叫罵的父親、負面回應的母親也跟你一樣正扭曲著索討愛但不自知,你才能從防衛和自我否定中解困,看到滿足他們的機會,還有創造自己可以撒嬌的時刻。

延伸閱讀:
1.《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莫名恐慌、容易焦躁、缺乏自信?一本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在看的書!》
2.《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3.《媽媽的解僱通知:結不了婚是媽媽的錯?女兒與母親的幸福論》
4.《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

媒體刊登:Readmoo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