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wimport150105.jpg

  最近不約而同看到了幾個討論,都在談「找對象到底要不要開條件」這回事。前幾天,PTT上一位沒戀愛過的男網友真心誠意上女版發問,附上洋洋灑灑二、三十條他心目中可以接受的戀愛對象的條件,請教鄉民們該怎麼做才能抵達終點(結婚生子)。文一貼出鄉民果然砲火猛烈,無不對那落落長的條件頗有微詞。如果真要細究,撇除一部分可能出於歧視或錯誤認知所設的要求以外,綜合起來他想找的對象其實也跟我們對戀愛的期許差不多,就是一個誠實、重視婚姻與忠誠的人。但大家還是對於把條件開得這麼細瑣,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想要一次到位,最好跳過失敗與磨合就能找到理想對象」的企圖感到不悅。

  這兩天朋友海苔熊剛好也和我聊到,開條件找對象這件事,到底在戀愛中是怎麼作用的、又有沒有必要呢?以下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戀愛到底有沒有條件?當然有條件,最常聽到的,比如說至少得「看得順眼」;而要快樂,也少不了「聊得起來」這一條。除此之外,最好是能學經歷匹配、經濟條件優渥、一表人才又更好了,還要體貼一點、陽光一點、善良一點﹍﹍這一想,條件就愈開愈多。但你有沒有發現?「開條件」這個行為,是非常個人中心主義的。人在開條件的時候,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前提是「自己可以不用改變就能輕鬆而快樂地談戀愛」。而所有的條件,反映的必然是個人的欲望和恐懼。

  比如說,很多人喜歡高富帥/白富美,背後有很大的動機是想藉由這樣的對象,間接「提昇自己的等級」。若是被明顯優秀的對象選擇,一方面既可以滿足自尊/虛榮,另一方面可以附帶享受(很多時候是經濟上的)更有品質的生活,並且誤以為這種生活品質等同於戀愛的品質。而想要對方溫柔體貼的換句話說,是自己不需要改變也不會被瞧不起(=對無條件的愛的渴望)。符合條件的人,由於滿足了個人欲望,所以一開始會有好像很理想、錯過可惜的錯覺,但是真正相處又是另一回事。因為「關係」不可能只建立在單一個人的需求上,它必然是得讓彼此都能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才能持續。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回應對方的期待,那些期待會不會成為新的壓力,都還是未知數。

  再者,「優點」大多會有相應的「缺點」存在,但是當我們勾勒美好遠景時,往往會放大其好處,選擇性忽略不好的可能。例如喜歡聰明高學歷的,就有可能遇到比較高傲、難溝通(講不過)的對象;喜歡有錢的,就有可能彼此生活條件不一,必須勉強配合,約會上有經濟壓力或者必須出席一些不習慣的場合。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隱憂:那些你「想要」的條件,也許正是你所「沒有」的。他的存在本身,是否就會不時提醒你,你在這些方面就是「不足」呢?當然,初期他對你的愛與積極,能產生一定的代償作用,讓你有種「既然他選擇我了就表示我也不錯吧」的感覺。但愛並不能讓你原本匱乏(且自己也在意)的項目,無須努力就變得豐盈起來。一段時間過去,彼此的價值觀差異,仍會讓你深刻感受到,他所擁有而你沒有的條件,終究還是只屬於他。你甚至有可能因為和他在一起,更經常地被周遭質疑,也更常感受到自己力有未逮。而這是我們在交往前還只是開條件時,不太會注意到的問題。

  你可能會說,那我不要那麼貪心,我只要列出我想避免的問題就好了吧。比如戀情的頭號殺手是外遇。為了防止被劈腿,我一定要找一個交友單純、戀愛經驗不複雜,我隨時可以掌控他行蹤的人。他必須潔身自愛,交往後自動斷乾淨各種和其他異性的可能。想吃飯只能找我(或同性),想看電影、逛街、運動、幹嘛都要報備跟誰。我還要能看他手機電腦,我可以尊重他隱私平常不去偷看,但是當我懷疑的時候,他必須雙手奉上自清,否則就是有鬼。先別說我們要怎麼在建立深刻關係前,就要求對方遵守這些原則,這個條件本身就充斥著滿滿的、個人的不安全感問題。而個人的不安全感,是無法由他人抹除的。

  我們可能以為,只要對方做到完全透明,我就可以安心了,但事實上不安全依戀者,很容易有想要時時確認的需求(每當自尊低下時、自我肯定受到干擾或挫折),這種需求放在對方身上就是壓力。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自己的不安全感,就很容易在關係中產生衝突。再怎麼願意配合的情人,都有可能疲於奔命。這樣需要對方時時妥協(而且覺得有問題都是他害的)的關係,就很難優質到哪去。而且人們往往忽略,人類本身就是處於不穩定、持續變化的狀態。即使是同一個人,在和不同人交往、交往的形式、處於不同時空環境背景下,都會影響其是否外遇。我們可能無法肯定任何一個人一輩子都不會外遇(即使你對自己信心滿滿),研究也指出,人就是一種很有機會同時愛上兩個以上對象的物種。頂多只能歸類出一些「比較可能外遇」的特質,試圖避免罷了。況且很多時候,外遇也和兩人原本的關係滿意度和穩定度有關。只顧著找條件符合的人,而忽略深度交流的重要,多少有點捨本逐末。


  「我覺得誰跟誰都嘛可以結婚,甚至各種婚姻都有可能會有辛苦跟快樂的結果。所以老實說隨便找一個人結婚,理論上應該也不會差太遠(排除極端類型)。」海苔熊說道。

  是的,其實我們不論憑感覺還是憑外在條件找的人,可能和路上隨便抓一個進禮堂的成功率(未離婚)差不多,只要我們花同樣的心力去經營。那﹍﹍難道我們挑來挑去都白挑了嗎?而且擇偶可能更嚴謹的高知識份子(也擁有更多經營與溝通的知識技能),離婚率反而比較高耶?!

  之所以跟隨機配對成功率差不多,我覺得前提在於,雙方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跟溝通誠意/能力。也就是說,就算是跟自己喜歡的人結婚,若對自己在關係裡情緒變化真正的原因不去瞭解,只憑感覺討論對錯,或者只處理眼前的問題,而不去深究情緒生成的遠因(可能來自過去的不良經驗與陰影),會讓兩人關係缺乏深度交流。那交往過程中的情緒拉扯就會跟隨機和一個人配對差不多。

  唯有當我們能夠將感受的投射和轉移釐清時,爭執才有助於成長,並且在每次衝突時逐漸熟練正向溝通的能力。這是需要在關係中練習、反省、換位思考的,任何一個交往前開出的「條件」,都比不上投入於瞭解自己與對方的行為模式來得有幫助。經常做到自我覺察的人還是少數,所以數字上來看,大部分人還是停留在跟一個「有感覺」、合條件等表面因素的對象在一起,適配性可能本來就不顯著(因為你是選你想要的而不是你需要的)。


結論

  有些人每次都小心挑選對象,但還是反覆地交往、破局,五次、十次、廿次都有。有些人雖然沒什麼經驗,卻能好好經營一段關係,可能有點平淡但是也安穩地長長久久。雖說能不能遇到一個適合的人,有時候得仰賴命運,但更多時候,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更理想的對象。常常聽人說,若他真的愛我,就要接受我的一切。這句話說起來其實很幼稚,好像什麼都不必做,自然會有個人對你愛得死心塌地,但事實上就算是生身父母,也未必能愛你的全部。真愛從來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然後用什麼方法挑挑選選,就能找出來的。如果真愛存在,那也是用了十足的時間,有時前進有時後退,伴隨著自我成長磨出來的。倘若一個人沒辦法跳脫只愛自己的角度(開一堆條件、要對方配合),那麼就很難得到一段堪稱優質的關係,自然也就離真愛很遙遠了。

  朋友說,即使不知道這些,大部分人還不是就這樣過了一個跟別人差不多,也不能說是太差的人生嗎?話雖然此,但我們可以看看我們周邊的夫妻朋友、以及許多長輩,是不是有很多人忍了一輩子,但是在家庭裡感到寂寞的?如果只是隨著日子在過,用同樣的心態累積三、四十年的婚姻,兩人雖沒離婚但也沒有往彼此更進一步了。那種在婚姻裡的空虛感,常常伴隨時間蔓延成一種對人生無名的哀愁與無力。尤有甚者,由無力引發出掌控欲,動輒對家人情緒勒索,形成惡性循環。這種表面看起來跟別人差不多,沒特別差的婚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開擇偶條件?也許問題不在於開什麼條件、遇到什麼人,而是自己有沒有準備好。進入一段關係,起初可能只是很單純的衝動與激情,但投入能到達什麼樣的深度、開出什麼樣的花來,必然是建立在自我成長上的。別忘了所有關係裡的問題,多半會聯繫到我們本身就存有的問題,可能是原生家庭的關係、可能是心智成長上的阻礙,只是遇到不同的人會讓我們看見的可能是不同面向的問題罷了。而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藉由關係的展現,解碼出背後的問題,再彼此一起處理,在跨過一道道的坎之後,得到療癒的果實。這中間必然是充滿矛盾與艱辛的。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