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399676.jpg

  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人講話好中肯、好有見地,簡直幫你把長久以來的心聲給講了出來。於是心裡產生了一種澎湃,覺得這是一位相見恨晚的同道中人,怎能不認識一下?趕緊留言按讚,發卡交友。若對方正好美麗大方,或帥氣俊朗,爬爬文發現他還特別有正義感,不只會扶老太太過馬路,又似乎比我們多了點直言的膽識,還對政治環境和社會弱勢頗多關注,就在心裡多加上了好幾分。剛認識的時候總是心情激動,即使只是對方簡單回了留言都覺得感動。直到有一天,你們針對一件事的觀念大相逕庭,你才突然清醒,這個你以為很優秀的人,原來「這麼俗氣」。你一時無法接受他怎能這樣態度傲慢地否定你的意見(甚至感覺到被嘲弄),也許還留了言抗議他的無禮,順便提醒他過去有多NICE,暗自希望他能「清醒一點」、保持形象,期待他回你一句對不起、修正自己的觀點。沒想到他還執迷不悟地跟你吵起來。於是你感到失望,覺得看走了眼,心火一熄之後,開始感覺他原來只是個喜歡帶風向、砲轟別人、享受吹捧的人,甚至有點後悔過去的自己為何還跟他沆瀣一氣,只好不歡而散,退讚離場。

  再換一個例子。今天你發了一張角度完美的自拍,曬曬豐富的生活文之後,對關心的議題小留了幾句觀點,沒多久,一位朋友的朋友輾轉來給你按了個讚,特佩服你說的哪個觀點,希望你允許他追蹤你或加你好友(即使追蹤並不需要本人許可)。你可能覺得無妨,有人欣賞也不錯,於是按了同意。這之後他每天熱情地留言支持,你感覺好像多了一個小小粉絲,他可能還積極想為你送湯送藥,晨昏問候。有可能孤獨的你終於覺得自己為人所理解了,漸漸開始依賴起對方的好,覺得對方善良親切、慧眼獨具,一定是個修養很棒的人吧,因此建立起更穩固的關係甚至戀愛。

  我是一個沒有什麼偶像情結的人,雖然有欣賞的藝人,但除了對作品的喜好以外,不太會把作品的好移情為對創作者的喜愛,也不會特別想靠近他們,成為萬千粉絲之一。每每看到網紅底下的護衛大軍,還有讚美聽久了變得無法接受不同意見、遇到質疑就要乘著人勢排除異己的人,總覺得不可思議。到底是什麼,讓人們會把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等同於他的人品?即便他日後失言或者動機不純,都無損這種信仰?就我所知,一個人做了好的事,未必是存著好意;或者存著好意的,也不等於不會做壞事。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喜歡上一個人,才因此發現,原來當一個人內心有空隙的時候,弱點竟會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熱情為包裝,而我們身在其中又會如何盲目地以為那就是愛。

總是在心裡尋求被完全接受的可能

  很多時候,人們在人生中追求著「無條件的愛」,期望找到一個心靈相通、很「懂」自己的人。那個人最好不需要解釋太多,就能看到我的脆弱、提供依靠,知道說什麼話對我最受用而不是澆我冷水;當我害怕的時候、不堪的時候都會緊握我的手,瞭解我的痛苦與憤恨,並且不因此要求我回報。這種對無條件的愛的渴求,源自於幼年對父母之愛的需求尚未滿足。有些人受到足夠的關照,在成長過程中有雙親充分的諒解與引導,以及適度地放手和鼓勵,因此擁有完整獨立的人格,學會檢視人我差異,擁有自尊也能尊重他人的不同。這樣的人性格較為穩定且有一致性,能夠自信地與人相處、承擔責任、面對挫折,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被拒絕也能理解對方立場,不會做出什麼令人意外的舉動。

  相反地,幼年時期愛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甚至遇到本身也沒脫離幼稚性格的父母的孩子,經常處在控制與壓抑的環境下。由於父母本身不成熟,無法客觀覺察孩子的需求,容易被自我情緒牽著走。當孩子哭鬧或有自己意見時,就被勾起不安和焦慮,而為了排解這種不安,採取情緒勒索的方式讓小孩子害怕被父母厭惡而退縮、聽話,並且以為這樣就成功管教。長久下來,孩子的自尊沒有得到發展,罪惡感又經常被利用,長大以後,就變成在心理上延續對無條件的愛的渴求、無法忍受寂寞、無法獨立的成年人。即使在社會性表現像個大人,更懂得壓抑和偽裝內在的不安和欲求,但一旦深層的欲求被填滿(比如遇到討好自己的對象、看似理想的偶像),就很容易將自己的理想投射在還不熟的對方身上,忽視對方的缺點,過度放大其優點,短時間產生愛的錯覺。實際上這不是愛,只是一種透過對方看見自己的自憐。

找到心裡那個坑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學歷不高的男性,因為社會價值下的自卑感作祟,一直很想證明自己的價值,非常執著於他人對「成功者」的印象。渴求讚美的他,某天遇到了名校畢業,外貌普通的女性。那女性和他同樣也有自卑之處,她自卑於從小不受青睞的外表。由於自卑而放大外貌評價的重要性,而無法中肯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她顯得過於謙讓。兩人相遇之後,女孩受到男孩的極力讚美,男孩覺得這個高學歷卻一點都不驕傲的女生真是太好了。和她在一起,彷彿彌補了自己學歷不足的缺點,有種「我也被高等人選擇了」的優越感,她是如此溫柔,和其他很有個人意見的名校生都不一樣。而女孩則傾心於男孩對外貌的不在意,認為如此積極向上的人連人品也十分優秀,於是兩人很快就熱戀了。

  但日子久了以後,開始出現了爭吵。女孩發現男生的自尊心特別高,沒有辦法接受一點指責或質疑,而且異常容易嫉妒。女孩自己也是,因為自卑而無法確信對方的愛,所以時刻感到不安,對男性的異性關係也相當敏感。

  歸根究柢,這兩人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地愛上對方,他們愛上的,是對方眼中投射出的「理想的自己」。身為內在不健全的人,稱讚這個女孩的聰明對她來說是無感的,因為她潛意識把外貌的重要性置於其他能力之上。她無法想像對男孩而言,名校的光環比外貌還重要,她一開始看上男孩的,也是他帥氣的外貌。而外表對男孩來說,則不如人們對學歷的肯定與崇拜,那正是他所欠缺的。這是為什麼他們快速對彼此抱有熱情的緣故。由於對方可以滿足自己自卑的部分,所以擅自把對方想像成品格高尚的人,並不是在真正瞭解對方以後產生的仰慕。這樣的戀愛,常會因為自卑之處被觸及而爭吵,也難以忍受對方拒絕自己的要求,那是因為一開始就渴求著「被全然包容的愛」的緣故。倘若對方沒有做到,就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被否定了,動搖到存在的安全感。

  健全而獨立的人則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他們愛一個人是因為瞭解對方的立場與需求之後,在不勉強自己的情況下自發性地願意給予。比起滿足自己,同時也考慮對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給予自以為好(但對方不見得需要)的東西,還暗自期待將來有所回報。當對方拒絕自己的提議,他可以理解對方的考量,而不損及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他們的自我肯認,不需要經由別人來達成。

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

  通常,來得快的熱情,去得也快,而且往往會結束得不太好看。因誤會而結合,也會因幻滅而結束。從頭至尾,都是自己內心的獨角戲在上演,擅自給人貼上美好的標籤,又擅自感到失望。如果你是個經常一見鍾情的人,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是否分了過度的比重在某些項目上,思考自己對那些「優點」特別執著的理由。你喜歡他,是因為他能滿足你的什麼,還是因為他真的美好。若他拒絕你,會不會讓你感到難堪或自卑的部分被羞辱?那些讓你特別愛的點,還有特別嫉妒的點,其實多半反映著自己的欠缺。

  要從人格的幼稚性達到獨立,是一條漫長又孤獨的路。能夠忍受與孤獨共處,正是成長的代價。這是一個幼年就該在家庭中解決的課題,可惜不少人沒有那麼幸運。很有可能我們得在長大後獨自處理自己的幼稚性,以及父母的。無法與家庭和解的人,也所在多有。

  我認識一些看不見自己問題的人,一而再地熱戀、破局,總是重複一樣的模式。或者總是突然地熱衷於某人某事,又很容易因為單一因素而放棄。終究當我們把需求仰賴於他人,都是不可得的。長大以後,沒有人能像(理想的)母親一樣,全然把自己放在你的需求之後,只為滿足你而存在,我們自己也辦不到。滿足需求而存在的關係,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我們必須瞭解,心中對「理想母親」的欲求,恐怕還是只能由自己來填滿。

  慢慢地檢視與覺察自己,慢慢地和內心哭喊著想被拯救的自己告別。這可能是個痛苦得讓人想逃避,覺得向別人索求還比較輕鬆的過程,也可能因為慣性模式經常失敗。但要相信,一直努力到最後的自己才會獲得「真正瞭解自己」的報酬,也才會找到確實「適合自己」、能夠相愛的人。如此一來,即使戀情仍然結束,也可以平靜自然,不會是世界毀滅那麼嚴重。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再需要另一個人的存在才能好好生存。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