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看到幾位創業朋友的牢騷,我想來聊聊「經驗」這件事。到了現在這年紀會看到的情況,大多也是年紀相近或稍長的族群,差不多就是大家都有些資歷、有些創業、有些失敗的時候,也是周圍人都開始憑著經驗在做事的時候。

  沒有經驗的時候,總覺得經驗是寶貴的、是一種安心的保證。在以前或許如此,但世界變化太快,現在的經驗,可能明年大環境就不是這樣了,而我們所受的教育,卻讓我們根深柢固相信且依賴經驗這回事,然後面向變動的環境,做出愈來愈多囿於經驗反而忽視其他可能的決策。這兩年我在不少人身上看到這個問題(應該說一直以來都有這個問題,只是年輕時自己跟身邊的人都還經驗不足所以不知道而已)。如果放在人的個性上,可以說30歲之後,想法和個性都容易變得僵固,也是這個原因。

  先不說徐重仁這樣經驗豐富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發生了不愉快的投資、說出年輕人怎麼樣的話來。我自己接觸到的不少主管或創業者,也經常會因為一兩次不好的經驗,導出「某某種人就是會怎樣所以以後不要跟這種人合作」的觀點。但那個「某某種」的定義,事實上與人品無關,通常是偏見和錯誤歸因。好比以前人會說「離婚/單身的人一定個性有問題」一樣,無視每段婚姻在脈絡上的不同,他們也無視合作者在不同企業或時空背景下,可能的表現。沒有離婚的爛人我們一定都見過,離了婚的好人我相信很多人身邊也都有,但在一個基數過少、尚未盛行的年代,我們卻經常深信著這種沒有邏輯的推論。

  回到創業者(或者任何事業伙伴的媒合上)來說,基於自己少數的幾次經驗,就定義某一類族群的集體不可信任,這樣的事還是所在多有。我在想,或許是我們對於「無經驗」的恐懼,使得我們對「經驗」有太多想像附加上去的安心感,以致於將它視為判斷的唯一標準了。然而我們一生中真正經歷過的事、見過的人,在複雜難解的世界基數裡,幾乎渺小得不足取樣。

  我從高一就開始累積舉辦大型展覽/活動的經驗。後來在公司,也每年兩次地參加了不下十次書展/博覽會。照理說這個「經驗」應該夠豐富、可以應對自如才是。但每一次,我都還是用初次參與的心情在做。因為每一年你要接觸的人都是不同的,你辦十次簽名會,來的老師是不同的,場地動線是不同的,讀者是不同的,甚至同事也可能是不同的,而每年遇到的現場問題,也確實不一樣。本來以為都準備好的,總會有人為變因產生狀況。就算是自己,也不能保證明天就會身體健康正常執行。人生就是一個無論你準備得再充足,都無法百分百掌握明天的進行式。你如果問我:再給妳辦一次妳應該完全沒問題吧?經驗都那麼豐富了。我仍然會覺得沒有把握。

  同樣的事情做十次都如此了,何況是面對不同個體呢?

  有人說自由工作者不值得信賴,因為工作自由所以沒有責任感;有人說沒出資的共同創辦人不值得信賴,原因百百種,我也看過主要出資者自己擺爛把公司搞砸的例子。只能說,除了人品不好必須防備以外,你永遠沒辦法依靠和另一個人的互動經驗,去推測眼前這個人的可能性,只因為他們有某些共通的條件(而這條件未必與他們的行為相關)。說起來,我們本來就可以在隨機兩個個體間找到一些相同點跟相異點了不是嗎?但你能因為這些相同點,就忽略他們的相異點嗎?更別說本來的經驗就是錯誤歸因了。

  剛接觸心理學的時候,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因為沒有判斷標準,所以仰賴理論。好像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某個行為,就要趕快找出一條相符的理論去推估他是「哪一種人」。但推估經常是錯的。是理論錯了嗎?理論不好用嗎?並不是,只是當你愈瞭解人的複雜性、讀了愈多之後你會發現,真正能夠開始懂一個人的時候,是不再用單一模組去描繪他的時候。接受人就是複雜難解、隨時在改變、也經常會受外在影響,當你不再用刻板印象去套用他,而是正視他的言行以後,才會開始看到一個人的輪廓。換個方式想,如果數以萬計的統計數字所形成的理論,套在人身上都如此地不精確,我們又怎能憑自己寥寥無幾的經驗去認定人事一定會怎樣呢?

  我曾經做過一件愚蠢/無聊的事。很久以前我曾被某種類型的人深深傷害到自尊,是那種打趴在地三年爬不起來的心情。後來我再遇到跟他類似的人,就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定:老娘這次一定要搞定這號人物!好把我滿地的碎玻璃黏回來。然後有好一段時間,我看這位B,都有A的影子,也因為我對A的印象,阻撓了我深入認識B的機會。但是AB畢竟是不同人,A對不起我的事,B不知情、也沒有必要陪我玩這種無聊的自尊遊戲,我用A來推測B的個性,也往往不正確。終究有一天我還是會發現,不論我跟B後來相處或合作得怎麼樣,都無法、也不可能扭轉跟A的那段歷史。自然,在B方面的成功也不能證明我已經彌補了上一回的失敗。失敗就是失敗了,每一次的成功或失敗,都是獨立的,也不是成功了,再下一次就不會失敗。接受這樣的事情,我們才能比較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而不是跟我們想像中的他在相處(雖然所有的理解都難免主觀,但是要把經驗的干擾降到最低)。你要相信,你沒有看到的那一面,十之八九不會是自己想像的那樣,而真相應該是更迷人的。

  現在如果人家跟我說某某一定是哪種人(套用之前經驗的某人形象)、那種人「一定會」怎樣,我都笑而不答。我也不喜歡社會上總愛說,怎樣的人就是廢物,天底下沒有生下來就要/喜歡當廢物的人,也沒有人真的一無是處,只看你願不願意瞭解他的背景罷了。做一個輕率判斷的人很輕鬆,但判斷的依據愈粗糙,所要承擔的後果通常也愈大。那些刻板印象很重的老闆,往往也是常在喊找不到人才的人。

  蘭迪·鮑許在「最後的演講」裡講了一句話:「只要給每個人足夠時間的等待,都能夠有驚人的改變。」我比較希望我所生活的世界,是這樣看待人的。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驗 先入為主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