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982185690974184177.jpg

  在電影上映前,因為某些團體「不知道怎麼教小孩」而被台北捷運撤廣告,鬧得眾人皆知之後,我想應該也因禍得福地讓更多人願意以行動支持性平議題,並且進電影院觀賞了吧。當日本釋出第一波預告時就已經注意本片的我,本來只預期電影要討論的是跨性別的常見困境、社會觀感之類問題,藉由小孩的眼睛請觀眾重新思考,我們後天學會的那套性別刻板印象有什麼需要檢討與再詮釋之處。看過之後發現導演的企圖不僅如此,她還同時處理了一個人身為「家長」或「子女」這兩種角色所擔負的責任,以及家庭內或者相互絞殺(心理上的)、或者彼此扶持的兩種狀態之對照。我認為看完這部電影不僅表面上可以對跨性別者進一步認識,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劇中的兩代家庭間,回應與檢視自己家庭內的問題。可以說是一部小孩與成人都適合觀賞的電影。

  性別議題的電影,國際上向來習慣用一種比較喧鬧、強烈的風格呈現。或許是因為它若不大聲疾呼就容易被主流價值淹沒的緣故,「異色」可以說是小眾題材爭取發言權的慣用伎倆。不過《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卻沒有這麼做。它反而承襲日本電影一貫溫和的調性,試圖同時討論多個議題,又能夠達到療癒的目的。我認為在劇情鋪排上,編劇的功力遠勝過演員的話題性,可以說不論由誰來演,它都會是一部組織完整、完成度高的作品也不為過。既然性平是每篇影評必提的論點,大家寫得也差不多,這裡我們不妨就來探究它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吧。

牧生與小友.jpg

母親,是生命一切的開始

  首先我們來談談貫串全劇的「母親」這個角色。自古以來只要人類牽扯上「生命」這個議題,所有的發源無一不指向「母親」這個形象。母親是什麼呢?她是古早對天、地、人之間關係的根源認識,自人類有所信仰以來,我們就對涵養我們的物質界各種存在,以母親尊稱之。母親是什麼?她是愛的開始、生命的起點、依戀的雛形、性的根本,所有生存所需仰賴的,肉體面精神面上原始的型態,是錢唯一買不到的東西。在我們呱呱墜地之前,她是世界上唯一與我們血肉相連的存在,直到我們自己也成為母親,才可能有另一個生命與我們相繫。母親是性的啟蒙,男孩兒從母親身上認識到性別的差異與欲望最原始的型態,女孩兒藉由對母親的模仿(或對抗)來確認自己存在的模式與價值。嬰兒通過幼稚時期各種需求的哭鬧,引來母親的注視,再從母親的目光學到「我」的概念(因為「被看」所以認知到自己的存在)。母親這個角色除非缺席,不然是很難被他者所取代的。這是身為生物「主要教養者」這個設計的結果。為了達成順利繁衍的目的,一旦女人成為母親,連體內激素都跟著變化為適合養育子女的狀態。

  母親在這部電影裡,有著五組對照。第一組是小友與她不善教養的媽媽。這個母親不曉得怎麼疼愛自己的孩子,混亂而粗糙地扶養著,自己的身心也處於失衡的狀態。她沒有辦法消化「母親」與「女人」身分上的差異,經常在拉扯間自傷也傷害了孩子。因為處理不了自己的角色,自然也沒辦法顧慮到女兒的內在需求。

  第二組是小友與凜子。凜子身為一個「後天的女人」,除去生理上設計給女人成為母親的先天機制之後,讓我們思考一個他人是不是也能順利進入「母親」這個角色?這是電影主要探討之處。「母親」到底是否受限於「生孩子」這件無可取代的事實。或者,它可以用其他方式完成這個角色任務?

07.jpg

  第三組,是小友母親與外婆。這對在戲裡完全沒有直接相處,只靠旁人引述的關係,反映著當一個女人拋棄其他角色,只以「母親」作為存在的唯一角色後,會帶給子女和自己什麼樣的影響。小友的母親從原生家庭逃離後,又陷入單親媽媽的角色。她是一個教養失敗的例子。在原生家庭中,她只感受到親情的桎梏。有一個過度關注孩子的母親令她感到窒息,自然地,她就無法在這段生命經驗裡學到母親這個身分在扮演時如何張弛得宜。相較於一定為子女做飯等門的外婆,小友媽媽捨棄了這些過去令她感到壓力的行為,反而變成一個「什麼都不做,只用超商飯團養小孩」的母親。我們無從得知她是否想扮演好母親這個角色,但是既然小友能夠健康成長到十歲左右,也是可以猜測她至少做過一番努力才是。但是沒有正確楷模(外婆)可以仿效的情況下,她的人生只有不斷地摸索與混亂而已。

  第四組,是小友的同性戀同學和他的傳統價值觀母親。這個母親和社會上許多望子成龍的母親無異,一輩子盡心得到最好的。嫁給經濟優渥的丈夫,費盡心思地教養小孩,深怕孩子走錯路。她對小孩的確充滿著愛,但這個愛卻是單向的,並且多少期待著小孩的成就能夠作為當下辛苦的回饋。可以說「小孩」也是證明她人生勝利的里程碑之一。她在追求個人幸福的過程,忽視了母親這個角色最可貴的特質,就是無論如何都能成為孩子身心後盾這一點。

  第五組,是凜子與她的母親。這位母親演繹著我們對母親這個角色最原始的期待。凜子媽也曾經經歷過獨力扶養小孩、身兼父職的辛苦時期。即使陪伴小孩的時間因為工作,無法像其他主婦一樣全心奉獻在教養上,也曾經有過忽略孩子需求的時期,但是面對小孩的痛苦,卻能即時予以包容和回應。也因為這樣的即時,讓凜子雖然成長過程中有著許多無奈與霸凌,仍然能夠接納自我。因為她清楚自己的課題只能自己面對,可是總有一個人(在世上也至少需要一個人)與自己並肩,也願意保護自己。由於母親的信任,讓她能夠獨立面對世界的惡意。這告訴我們若要教養出一個溫柔堅強的孩子,重要的並不是陪伴的時間,而是陪伴的方式。

凜子母親為他做的胸部.jpg

人生彈性之必要

  因此我們要回過頭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親子關係初始學習,又是怎麼應用到其他面向的人際相處上的?電影裡歧視的角色由誰來扮演都可以,只要是日常生活上會碰到的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可能。而相較於歧視的「包容者」,導演選擇了「老人」和「小孩」來表現。

  「老人」暗示著經過漫長人生之後的見識和智慧。告訴我們當你經過大風大浪的洗禮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已不算「問題」,而是一種「常態」了。安養院的老人們看見的是凜子的本質,畢竟他們瞭解生命到了最後所能夠信任的,不會是名譽地位之類的東西,而是一個人撇去身分之後的態度。「小孩」則代表著人未受社會觀念污染的原始狀態。國外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各色人種的小孩一起相處,觀察他們是否有歧視的觀念。結果發現,小孩子並不像大人那樣排斥與自己不同色的人種,小孩子的好惡是基於對對方的個性與表現而定,而非他的膚色,小孩子的接納度也比大人彈性許多。

  小友在看到凜子的時候,初次受到觀念上的衝擊,但她的反應並不像觀念柢固的大人那樣排斥,而是保持距離先行觀察。雖然同學告訴她自己喜歡同性時,她隨著大人價值觀順口說了句「噁心」,但之後她還是重新思考了性別的框架到底有沒有必要,也真心接納這個總是對她釋出善意的同學。

  「小孩子」在這部戲裡提醒我們的,是當我們在養成老人的大智慧之前,至少不要忘記自己曾經能夠做到的「彈性」。一旦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觀念保持彈性,就不至於成為壓迫者。而面對沒有彈性之人的惡意時,擁有處理委屈的儀式(在戲裡就是編織)、回到內在的自我,認清「我」之所以為我的價值,則能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堅強而有善意的大人。

03.jpg

愛是重視珍惜之人所在意的事

  連接人與人的,莫過於「愛」。但是怎麼愛得不至於灼傷,卻不是個容易的課題。牧生不拘泥於凜子的外貌,真心欣賞凜子的美好。凜子得到母親全心的信賴與支持,還有牧生無偏見的包容後,也懂得如何善待別人。愛可以說是一個互相灌注的良性循環。劇中活得不快樂的人都有同樣的特質,也就是太過關注自己的痛苦或堅持,以致於被痛苦壓垮,沒能起到一個作為親友「陪伴與支持」的作用。當大人們忙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小孩的差異性也視為問題時,自然就會很想「解決」它而不是接納它。於是小友的同學被媽媽撕毀情書、禁止跟小友玩,卻無視他的想法。

  凜子的態度則是相反,她能夠接受眼前這個人跟自己是不一樣的,也就事論事。她只會要求小友收拾好東西,當小友不明所以地把自己關在壁櫥裡時,不會生氣地把小友拖出來、覺得小友給自己製造麻煩,而是等待小友願意自己把問題說出來,將她視為一個對等的人來尊重。她讓小友初次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也被接受,而這種接受就是我們通常最想要的愛的作用,只是我們經常忽略而扭曲了做法。

  一如標題所述,愛是重視珍惜之人所在意的事。小友在牧生和凜子的家裡學到如何重視別人的心情、如何為對方用對方舒服的方式付出/陪伴,如何溫柔地看淡一個人的煩惱而不給予壓力,這個過程讓她學到人性最重要的同理的能力。她也因此從母親帶給她的傷痛中理解了母親的傷痛。再次回到那個大人經常不在的家裡後,她已經可以不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怨懟,甚至有能力支撐起自己的母親,母親或許也會因此而改變。為我們演繹人際間的正循環如何建立,正是這部戲最大的價值所在。

圖片/絕色國際提供
媒體刊登/Nippon Café 來日珈琲館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