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1229wint.jpg

  前幾天結束和媒體的合作,發佈兩篇關於日本下流老人的困境,從經濟層面認識日本的家庭收支結構、青年貧窮狀態、社會福利措施和政府因應對策等,隨著資料閱讀的過程,真確體認到貧窮不是個人的事。青貧可以說是全球趨勢,而背後的原因跟解決辦法,更不是簡單地提高勞工薪資或社會福利,還是調整休假就可以解決的。普立茲得主David K. Shipler在他的新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開頭就指出貧窮的組成是部分經濟因素、部分心理因素、部分個人因素、部分社會因素、部分過去影響、部分現在狀況,而每個問題都會擴大其他的問題產生。例如破舊的公寓可能加重孩子氣喘,導致需要叫救護車,產生一張付不起的醫療帳單,於是毀了個人信用記錄,讓車貸利率飆升,逼得他們只好買一台不可靠的二手車。家長因此無法準時上工,影響升遷與賺錢的能力,只好繼續窩在爛房子裡。此外,因應貧窮,人們會選擇更遠的居住地、次一級的生活環境,花更多的時間(與健康)通車、更高的油價,這些精神、時間和肉體上的付出也連帶會影響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諷刺的是他們不會因為在工作的過程花費更多而有回報,反而這些支出都變成無價的奉送,而生命有限,無價勞力相對就等於是一種虧損。

  不過,我們今天先不來講貧窮的整體因素,因為認真寫起來會成萬言書,絕對不是短短一篇文章可以討論的。貧窮是一個引言,在察看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也深刻體認到臺灣跟他們其實沒什麼差別。我們現在還享有血汗醫療所支撐的便宜健保,但相對地我們並沒有完善的照護福利。若要老後不破產,存款需達1500-2000萬以上(且身體健康無重大事故傷病),以目前青壯年的年收來計算,顯然大半人會在危險區卻沒有足夠的因應對策和危機意識。

  那我們要來談什麼呢?一件和貧窮不能說無關的小事。最近有一則新聞提道,一位小學老師訂了100元的菜,卻在面交時只帶80元,跟菜農說若不是要送人,只能放到爛掉當垃圾,用貶抑來合理自己的行為,還大剌剌在臉書反駁當老師難道就不能殺價嗎。這就讓我想到我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不把看不到的成本視作成本。你可能以為你跟這個缺德的老師不一樣,不過我們可以來舉例,有時候我們跟她的距離好像也沒那麼大。

  如果今天我們在百貨公司消費,我想很少人會去跟櫃員殺價,因為「百貨公司」這個地點,本身就有經濟地位上的形象。在百貨公司裡殺價,反而會給人一種「買不起」的印象。為了不要被貼上這個標籤,雖然大部分人仍然覺得精品相對地比它的成本高價許多,卻不會在這種場合殺價,而是選擇自己掂量口袋深度再出手。但是路邊攤或大眾消費場所就不一樣了,人們會開始估算商品的成本,心裡默默地加上個幾十塊,就覺得「我已經有給你賺了,你不可以要更多」。於是殺價變成一種看似合情合理(自己的道理)的行為,就算殺不成價也要送一把蔥才「損益平衡」,否則自己就是「被貴到的潘阿(傻瓜)」。

  這種合理化的心理歷程,讓人對忽視別人的隱形成本毫無覺知。這類計算成本的方式,也充斥在各行各業勞動市場價值上。比如,企業常覺得「比稿」是免費的,那些承案公司,只要「簡單付出點勞力」、「大概報一下價」、「大概規劃一下」就可以,為了往後承案的「龐大利益」(其實也不龐大,因為會砍價),這點付出「本來就是應該的」。不去考量背後工作人員可能要熬夜個一兩天趕出案子來,最後如果沒得標,就是付諸流水,就算得標了,這一兩天的工時和精神,也不計入正式合作的時薪來算。

  前陣子我看到一位行銷界的前輩分享,他們公司新請了一個妹妹助理,學習意願很低落,要她加班學她不要,要她做她沒做過的她說不會。這個帶人的很頭痛,去問公司為什麼要請她,公司的理由是,因為她C/P值高。這代表什麼意思呢?公司可能想要什麼都會的人又不想花太多錢,所以找了一個新鮮人,在學校可能有學過各種基本軟體、有一些打工經驗,但是沒有很專業,想說只要花個兩萬多塊然後她做著做著就可以「變專業了」,這樣我等於用兩萬多塊請一個「專業人士」(超值!聰明!)。那勞工方會怎麼想呢?我一個月才拿你兩萬初,要幫你打雜,還要加班,又要用我自己的時間學你想要我會的事,這樣我多虧?我的時薪本來就比便利商店還低了,還要多奉送(一個送蔥的概念),這些時間我本來可以拿去休息、約會、進修,給自己找一個更好的將來、處一個好對象,或者至少拿來睡覺身體健康,卻要白白送給你?於是她得出了「老娘不幹」的結論。你要說她笨嗎不知進取,好像也不是,只是她評估「符合公司需求的進取(勞動)」所能得到的「收穫」遠比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所能得到收穫還要低罷了。站在員工的觀點,這就好像你今天拿10元去麥當勞點一個漢堡一樣,如果你知道10元在麥當勞買不到漢堡,為何覺得低於勞動價值的薪資可以買到一個超值的勞工呢?這樣雇用關係的C/P值真的有高嗎?或許企業必須付出更大的成本(花時間帶她、削減其他員工的工作意願與向心力,犧牲他們原本能專注於自己工作的產值)也不一定。但是因為這些都是看不到的隱形成本,往往就被企業忽略了。

  再舉個例子,比如我寫文章不時會碰到,生人熟人都有,跑來跟我說我給你一本書你幫我寫好嗎,沒有稿費。好像「得到一本書」(或免費看一部電影)就是我的報酬了。這種時候我一向都是婉拒,因為只要計算便可知,要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沈澱出心得並打出來,形成一篇足堪發表的文章,所必須付出的時間成本,大約是1~3天或者更多,尚不計入所費腦力,還有「必須推薦」的人情壓力,以及個人號召力(發佈後所能得到的迴響)和媒體關係,真要算起來還真是所費不貲。一本書和電影的價值不過兩三百,對出版商和片商來說,幾乎是無本生意(還省了行銷費),我則是超級虧本的。我一開始甚至驚訝於這種要求的荒唐,人們如何能夠毫無羞恥地提出來?

  日前我在電影社團裡看到,某公司的行銷徵求免費看片的志願者,條件必須是YouTube頻道主、部落客、粉絲團經營者或者有發言影響力之人,看完必須發佈推薦文,底下不乏平時有在寫部落格的人興致昂昂。也許他們覺得,本來我是要花錢看片然後寫文的,現在有免費的不是很好?或許有人還認為「賺到了」。但是如前所述,如果我們認真計算這產出中間的付出,你會發現你其實損失了更多,只是那些損失在你無償地寫部落格的時候,已經自行吸收罷了。這不表示它就是沒有價值(格)的。

  我們的每分鐘都是有價的,當你年輕的時候,以為時間是無限的,你把它當水來花,大把大把地,不吝於多送一點。等你步入中年或老年,時間會變成最昂貴的東西,因為它的背後,還包含了健康、情感經營等損失,青年到老年的過程,就是綠洲到沙漠的過程。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在勞動上花掉的時間也等於剝奪(拿去運動所能換得)的健康、(能夠經營培養的)家人關係、人脈等,這些一樣要用時間換取的東西。你付出的不只是一個小時,還包含一個小時所能損失的自我提升的條件,或者爭取一個更高報酬的可能。我們拿開頭說的下流老人來解釋,老後破產之人的幸福度也有天差地別,主要的差別在於「情感連結的有無」。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會是億萬富翁,經濟狀況其實也都差不多。為什麼有些人活得很精彩、有些人只能愁容滿面?貧窮時唯一能稱為資產的,就是「關係」營造的「心理資產」。甚至很多時候,關係還能助你度過困境。如果你從來不把時間拿來經營關係,又怎麼會有這筆資產呢?你說,時間成本是不是貴重得不得了?

  貪小便宜這件事,眼下看起來雖然是賺到,但是在很多層面上更深遠地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貪小便宜的老闆只請便宜的員工,員工工作意願低落,在生活上他們也只能貪小便宜地買黑心產品,國家無法阻止各種建設與物質上的偷工減料,社會集體身心健康成本增加,這又回過頭反應在我們的稅收或精神壓力上,最後付出代價的人還是自己。貪小便宜的人永遠拿更差的條件來數落你不努力,無視你的隱形成本已經高於所得的事實,再把失敗歸咎於你。之所以絲毫不覺有異,是因為我們都誤信「努力就會成功」的神話,把所有努力卻不成功的情況都歸類於不夠努力,把少數例外當成慣例,習慣性忽視沈沒成本。

  前陣子社會上在檢討,政府公定的演講價格為何數十年來不調漲。請一個素人來演講的時薪,跟請一位專業人士一樣。又好比寫作的稿費,經常是以「字數」來計算,再打個折(我們就先不論連字數計算都沒有的一口價了)。一般人都能想像,不同主題所要付出的心力肯定是不同的,如果今天我要寫一篇經濟分析,可能要花一個禮拜,寫一部電影可能是一到兩天(如果要牽扯專業分析也可能花更多天讀資料),但是以字數計算,全都被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來估價。更別說是以一個大學生身分來寫,還是以一個內行人身分來寫的差別。這樣的定價機制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就是社會集體很難共享高品質的智慧財產。有能力的人不會願意花超過所得好幾倍的資源(時間、心力、智慧財)去做一件對他來說等於是虧損的事。那麼我們還能怎麼指望集體價值觀進步、提升生活水準呢?有時候不得不說,構成貧窮的,除了經濟制度、政治因素,還有我們自己貧窮的思維模式。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貧窮 貪小便宜 損失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