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01499.jpg

  臺灣這幾年雖然爭執不斷,但或許隨著時代開放還有溝通管道的暢通,加上視覺化表述方式愈見盛行,慢慢地我們也會發現,有一些人願意為社會進步付出多一點心力變換著方式說明。從一開始文字版的懶人包那種大綱整理,到後面出現一些學者、專家用繪圖、影片等方式,把大眾不熟悉的研究工具用淺顯易懂的形式帶進對話中,無形間增強了大眾的思辨能力。然而,為什麼我們想盡了辦法把道理講得更清楚、更容易理解,仍然經常有兩造無法對話的狀況呢?到底決定對話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什麼?是只要把事情講得夠簡單清楚就可以,要是對方不聽就是沒有誠意溝通或者太笨嗎?這幾天我看著婚姻平權吵得沸沸揚揚,一如過去討論廢核與否等重要議題時,兩方總會到達一個僵持不下的狀態。心裡想著:是什麼阻礙了如此急切想讓對方理解的心意無法好好傳達?正好手邊有一本書值得分享。

  岡田尊司近年來連續出版好幾本親子及個人情緒/人格障礙的書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偏重家庭內關係對人格塑造與對應能力的影響。這種從生命軌跡理解性格的方式,幾乎適用於認識每個人生活上經常面臨的情緒困擾。自從出版《母親這種病》廣為人知後,陸續又出版了《父親這種病》、《夫妻這種病》等家庭病系列。接著是從家庭關係進一步探索的《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以個人層面深入綜合上述關係如何影響性格至深;《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則從個人層面延伸到社會關係,研究人際不順的困擾。今回我要分享的,則是《啟動心靈的對話》這本用實際溝通技巧和案例,談談知道原因之後,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和話術,以說服情緒受困者脫離困境。

  和那些教你怎麼提出「讓人拒絕不了的要求」之類的溝通術不同。本書重點不在於從自己的利益考量出發,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以對方為中心思考(也可以用來省思自己),成功引導對方看見自己的矛盾,並提升改變意願、付諸行動,進而成為更健康之人的辦法。使用得當的話,不僅能成功說服對象、或幫助身邊情緒困擾者,也可用來面對自己人生上各種矛盾與困境。

  錯誤的談話方式,讓人不管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就像充斥社會的無效溝通一樣。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立論有無道理,而是在表達方式無法為對方所接受。失敗的溝通多半肇因於踩到了對方的警戒區。當一個人的價值觀被質疑時,很難不起而防禦,如此一來,溝通就會變成窒礙難行的攻防戰。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吧,當別人跟你講道理的時候,即使無法辯駁,你也覺得難以打從心底接受,總是有些不甘願。那是因為,就算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不喜歡被「否定」的感覺。

  有效的對話有兩種基本作用──「提高安全感」以及「提升思考」。即便在爭論上駁倒了對方,也未必能說服對方,甚至有可能讓其更加抗拒,那是因為人類不僅是理性的動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動物。在提供足以被瞭解的道理之前,更重要的是讓對方能夠產生願意接受道理的感情。而這就牽涉到「安全感」。因此可以說,「守護安全感」是對話的前提,必須在對話前注意不會威脅對象的安全感,且提高其自尊心,否則再多道理都是徒勞。行動上必須注意的不僅止於話語,還包括說話時的氛圍、表情、身體距離等;最重要的是,說話者必須展現出對話的真誠,而不是一心想著操控對方。

  過程中表現出「重視對方」的態度,可以說至關重要。溝通的原點就在於聆聽的態度。創造一個能夠讓對方好好說話的狀態,不任意批判打斷、同理對方(不論他的觀點是否偏頗,都努力從中找出值得肯定的點),對加強信任感十分有效。從共享話題到共享心情,人會因為感到被理解而安心、願意親近,親近與信賴以後,才有可能願意讓你踏入核心,扭轉價值觀與情感層面的問題。

  人性常見的問題與解法甚多,這裡無法一一說明。前面我們提到溝通的前提是守護安心感,而成功的對話不僅能顧及對方自尊,還能提供更高層面的思考,讓對方出於自願改變。要做到這些,首先得放開自己的主導權,轉而重視對方主體性,對方才會感到受尊重和瞭解。然而,「放開主導權」本身有違個人的安全感,如果是自我不完全的人,有可能反而被激起不安,這一點在溝通前必須先做好自我建設。

接著,我們來看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如何幫助陷入困境的親人,同時也幫助自己。


煩惱的根源存在著矛盾心態

  人一旦陷入煩惱便無法行動,無論是再有能力的人,都可能卡住,這是因為煩惱源自於不知該如何選擇的兩難(矛盾)。如果知道一件事情的利大於弊,無論是誰都能輕易下定決心;然而,面對現實的選擇時,往往是選項優缺點並陳後不分軒輊。就像《飄》裡頭的郝思嘉,不知該愛充滿魅力的花花公子白瑞德,還是穩重誠懇的魏希禮,雖然選擇了白瑞德,婚後卻又對自己的選擇後悔。

  每個人在一生中,必然經常處在選擇兩難的分界。學生煩惱該升學或就業,酒精依賴者猶豫是否該放棄自己的樂趣;工作沒有成果的人,思索是要換種方法還是換條路走;婚姻出問題的人,則困擾於要繼續還是離婚。大部分的人都曾因矛盾心態,而使得決斷力和行動力變得遲鈍。還記得我們以前提過的繭居族嗎?那也是一種在踏出的傷害和畏縮的壞處間矛盾躊躇的狀態。而談話對於改變矛盾狀態很有意義,因為它存在於讓能人們改變的場合裡。

  一個陷於矛盾(煩惱)的人,可能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找到方向,那是因為以個人的思維模式能夠導出的結論,在正反面不相上下的緣故,困窘愈久,愈是消磨心智。這時候,與身邊人的談話就可能是將他推往改變的方向,或者使其更退縮的關鍵。我們常說要關懷身邊低潮的人,但關懷的方式,卻又經常不符合矛盾心態的特性,反而讓受困的人更為孤獨、痛苦,不見成效往往也讓幫助者受挫,甚至開始自我懷疑,最後只好對受困者發怒或逃離。

  為了讓好意不再白費,我們應該先認識矛盾心態的特性,小心不要激化負面影響才是。那麼,如何才能解救陷入矛盾煩惱的人呢?首先要認識到:強求只會引起反效果。在矛盾心態中,人們同時抱持兩種相反的心理在拉扯著,就像兩邊緊繃的橡皮。就算勉強把當事人推向我們覺得比較好的方向,也會被反作用力彈向反面,這種逆向(paradoxical)反應,正是矛盾心態的特徵。不論身邊人或當事者自己,心裡愈是想著「不可以這樣」而努力壓抑,往往愈容易變成不想要的樣子。例如,我們如果對考慮離婚的人說:「趕快離一離吧!」對方反而會開始想著不離有什麼好處,這是思考模式的本能反應。就算我們對當事人說「不可以~」或「去做吧~」的建議,也無濟於事,甚至一個不小心,還可能讓受困者更是覺得自己被貶低、被操控,而導致行為惡化。因此,「保持中立與同理心」的態度,是解決矛盾困境的基礎,旁人不可以介入最後的判斷,必須讓當事人自行做出決斷才行(尊重主體性)。至於如何鬆動一個人的矛盾抗阻,讓他能夠選擇(改變)呢?書中提出幾點方法:

一、積極認同搖擺的心情
最糟的模式是,只認同自己喜歡的想法,對不一樣的心情採取否定的態度,這種無視他另一半感受的態度就會誘發逆向反應。以當事人為中心,我們必須認同他的兩難才行。

二、改變語錄
人們在改變之前,語言會先開始改變。在肯定他的矛盾以後,引導當事人分析改變與否的優缺點,試著確認他可以做到的程度,讓當事人能夠具體一點想像行動、做出承諾。這裡必須配合他的步調,不可強求。

三、假設變化
「假如變成那樣以後,你覺得跟從前會有什麼不一樣?」從好的方面來思考改變的可能,避免災難性想像。 

四、正反考量、重新架構
以不同的觀點重新檢視狀況,讓當事人發現自己的迷思(如果要提點錯誤的觀點,請先確立兩人的信賴關係,以中性詞彙提醒),重新製作一次思考框架。
例如,我們面對一個虐待孩子的母親時,有一種看法是:傷害小孩就是不對的、不好的事,而因此予以批判。這種攻擊性的言語,往往無法解決當事人內在的焦慮,反而因為內疚煩躁致使其行為更加嚴重。若換個角度想,可以說是因為這位母親對小孩的教養過於認真、努力,才會連結到虐待行為,那麼母親就會感覺育兒的痛苦受到肯定,而放下自責,開始試著控制自己的行為模式。

  當然,方法絕對不止這些,整本書都是關於思想困境的心理解說,和各種技巧的分析演練,最重要的是將那些微妙的內在矛盾過程解釋清楚,讓我們知道為何有些老方法總是無效。本文僅抽取一點與人互動或面對自己生涯矛盾時可用得上的技巧來談。如何讓自己的美意能更正確傳達、良善引導,而非形成壓迫,是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學習的方向。當愈來愈多人懂得如何在溝通時看見/肯定對方的立場,我們也能更容易取得共識、避免情緒過度反應,久而久之,社會必然能夠更加理性與尊重不同族群。在個人方面,這些技巧也可以時時拿來檢驗自己的困境,打開卡住的結。

圖片/時報文化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