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jpg

  看電影的日子,剛好是何男勇護孕妻勒斃小偷後,二審結果出爐當天。社群裡一邊洗版著電影有多好看(因為討論度太大,不看活屍片的我都忍不住去看了),一邊零星貼著幾篇對何男二審仍判「徒刑2個月,可易科罰金,緩刑2年」頗有微詞的言論。然後我突然間覺得,我們不正活在那列車上的小型社會裡嗎?

  為了不要偏離電影太多,關於何男案判刑的立場和解說請參考這篇,我就不多贅述。自從案發以來,媒體和我看到的聲浪是較偏向認為何男應無罪的,也有可能我接觸到的人們比較直觀,取樣不能作準,我相信認為判刑合理的人應該也不少。不過就跟廢不廢死的議題一樣,這類討論總會出現一種情緒化的言論:如果是你家人碰到歹徒,你還會覺得應該給他人權嗎?意圖以個人感情上綱處理方式。

  我能認同受害者家屬想把兇嫌千刀萬剮的心情,人在這種位置本來就不是能強求理性的狀態,所以這種感情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卻不認為這是輿論對維持社會規範應有的態度。作為「組織一員」若以情緒凌駕理性,試圖撼動法律最初制訂的用意,以及維護性命的最高原則,就因為「怕自己遇到」所以「覺得」誰該死﹍﹍這種氛圍給我的驚悚感其實不亞於活屍電影,如同那些在第13節車廂驅趕著主角一行人的乘客們,敗於自己的恐懼。

15容錫與盲從者.jpg

角色

  《屍速列車》的角色們都很典型,是在災難片裡經常看到的類型。總會有一兩個大聲吆喝、虛張聲勢的人左右著群眾情感,為了讓他們自己安全無虞地混跡於人群裡;也總會有一兩個冷靜觀察情勢的人,試圖安慰群眾保持冷靜。但結果通常都會像網路現象一樣,最大聲的擺佈著資訊不足陷入恐慌的眾人,畢竟從眾和服膺權威也是一種本能,冷靜的人不會激動言詞,數量也永遠是少數。正是這種本能,讓活屍病毒能夠迅速蔓延,因為恐懼(殭屍)的食物(人)源源不絕。

  愈是不成熟的、害怕的人,愈需要拉攏輿論來確立自己的正當性,例如片中的客運主管容錫。像容錫這樣總是需要別人附和、助威的人,你我身邊肯定是有的,而且他們善於在大家都不知道風向的時候製造出好像許多人支持的形象,也常常成為主管,不是嗎?每當有人大聲疾呼的時候,我總是會先想著這個人是不是像容錫這樣的角色,高舉眾人利益的旗幟,其實是為了自己;賣弄比別人多一點點的資訊,營造高瞻遠矚的偽印象,骨子裡比任何人都來得懦弱。

  不同於其他災難英雄從頭到尾都是利人再利己的角色,主角徐錫宇從一個很懂得觀察情勢、取得組織絕大利益的菁英,隨著逃難過程學會互助和照顧別人,是片中唯一「成長」的角色,同時也代表了一個資本主義操弄者「歸真」的過程。從「個人價值最大化」的死路,演化出一點共榮的可能。即便他能解救的僅止於周圍的一小撮跟隨者,甚至更多時候他還需要「無私者」(尹相華)的幫助。

08.jpg

死亡

  電影中死亡的順序有其意義,盲從的人總會最先被碾壓,甚或成為巨輪的一員、啃噬同類。沒有鬥志的和平主義者(老太太),是第二批「犧牲者」。他們可能向無力感投降,沒有無視他人痛苦的意志,所以容易放棄求生。對他們來說,死亡(可脫離「抵抗」產生的痛苦)比活著拚搏要來得舒心。第三是沒有求生技巧的人(車掌),就算怎麼掙扎也難敵大勢或被利用,又跟不上能力者的腳步,終究會被浪潮吞噬。稍有能力阻擋暴力者(學生情侶),則需要堅強的意志或明確的生存目的(守護心愛的人)。一旦目的消失,由於沒有堅持到最後的毅力,同樣難逃一死。

  專業能力者(尹相華、列車長)堅守崗位到最後幾乎是災難片的必然橋段了,一方面作為賺人熱淚的功能,一方面他們也代表著支撐社會秩序和生機的中流砥柱,沒有那麼快被時代犧牲,但他們終究不會是希望的開創者。

  能犧牲的人都犧牲完以後,自私的人就該死了。能夠一路逃亡到現在,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操弄、依附別人而生,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不過因為現實上不會有這種大量死亡到無人可用的危機,所以基本上這種人應該可以在真實社會裡活到最後,只是電影裡不賜死實在讓人不能接受就是。到最後都要拖個墊背這點,倒是與實際滿相符的。

  雖然結局存活的人在現實上以能力而言說不過去,但是選擇了他們作為「最後殘存的希望」還有「值得守護到最後」的意義大過於實際,算是災難電影的必要。選錯人的話,作品就會失去其正當性,這一點導演處理得中規中矩,無所疑慮。

11活屍包圍的倖存者.jpg

  《屍速列車》算是活屍電影的典型作品。論殘忍,我認為還不如史蒂芬金;論煽情,導演又顯得含蓄。劇情其實可以更殘酷、更考驗人性,但畢竟有所保留,也沒有過分賣弄血腥,或許是韓國較受儒佛思想影響之故吧,韓國片寫實之餘,經常在最後補上淡淡的救贖。

  之所以那麼受到矚目,我想是韓國電影至今已發展成熟、走出自己一套商業模式的表現。此外,本片值得讚揚的一點是,作為動畫導演的第一部真人長片,觀來不但毫無青澀,甚至非常順暢緊湊。或可歸功於「動畫」獨特的分鏡訓練,讓延尚昊在每個鏡頭的安排上,相較一般只拍真人的導演,有更敏銳的語言吧。是部值得在取鏡上仔細品味的電影。

  曾有資深導演感嘆,當代商業片導演的鏡頭表現,落後早期如黑澤明等大師甚多,一部分是電影拍攝進入數位化後,拍攝成本不如過去膠片那樣高昂而必須小心使用,使得拍攝變得隨性大意;一部分或許歸因於商業的速成,不讓導演們有太多時間琢磨和受訓。《屍速列車》倒是提供了一個改善的可能:以動畫腳本那樣對每一幕每一格的張力要求來訓練。我想在鏡頭和構圖配置,甚至單鏡的戲劇性方面,對時下導演們應會有些幫助才對。還沒進戲院的人可以特別注意鏡頭配置(包括邊角的人物動向),已經看過的人也可以二刷喔。

PS.大家可以在10月上映的《起源:首爾車站》動畫片,看到第一位上車的活屍女孩「惠善」的故事。

圖片/車庫娛樂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