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n6gyrlr.jpg

Photo Credit: eflon CC BY 2.0

  如果要為人生定義出什麼幸福的關鍵,或者俗氣一點地說成功的關鍵,那會是什麼呢?相反地,如果要避免生命沈淪,又有什麼是充要條件?從去年到今年,存在已久的阿德勒心理學突然盛行起來,這裡頭有一句話指出了人生困境的重點——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這個說法我們可以看得更深入一點,別僅止於「搞好人際關係」這種表淺的認識。

  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自有其道理,你可以說人類為了保護自身安全所以養成守望相助的習慣,因為沒有利爪和尖牙,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顯然不適於生存。但這並不表示,如果人類能處於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就可以不需要群體,自在地活下去。在我們的核心需求裡,除了食物和安全之外,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來自他者的愛與支持。

  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早已做過許多觀察和實驗證明,不論外在環境好壞,真正左右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會積極向上終至成功,還是向下沈淪老無所終,以至身心健康的條件,正在於他是否擁有足夠的心理動力,而這動力來源取決於有沒有一個正向信任他的人存在。光是為人所信賴這一點,就足以使人在逆境中穩定成長,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面對各種考驗。不同於原始時代人們面臨生命威脅,維持性命是每天最大的課題;處於進步的現代,人們的威脅也從外在內化到心理壓力、更複雜的社會結構與人際關係。對原始人來說協同生活或許即已足夠生存,現代人最大的困境卻是在心理層面,心理處理不好,反應在關係上肯定困擾,反之人際困擾,更會加重心理壓力,這是一個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的迴圈,也是一輩子的課題。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繭居現象,一個始於成長、親職教養、人際關係、社會價值,小自自毀武功,大至提高社會負擔的當代問題。為什麼要強調在當代呢?個人認為目前的研究即便還不多(主要在國外,台灣目前尚無專門機構),但裡頭有一些和這個世代成長環境相關的因素。雖然經濟因素不是主因,但可以推測未來十年,繭居現象應是會愈來愈普遍的現代心理困境。

  說它是一種心理困境而非心理疾病,是因為它主要來自於青春期因應家庭教育及外在環境的不適性,所導致成長轉型困難與失能,並非器質上的問題,與遺傳、內分泌或大腦發育等生理因素較無關係,所以多半不需要像精神疾病那樣配合用藥(如有併發精神疾患者例外)。它可以說,是特別重視「關係」的當代,起於關係失衡、自我價值感低落,以至無力面對生活的現象。內在能量不足,就像一部車子一直走一直耗油卻沒有加油,待油箱空了以後,機能也跟著停擺。好消息是,藉由關係的重新鍊結與支援,如同給車子加滿油一樣,當事人仍可生出自我價值,以及對外接觸的勇氣,再次回歸社會。

  繭居發生在青少年時期,較明顯的特徵是拒學。對內原因,可能是父母教養較為嚴厲或缺乏心靈交流,要求和指示多於溝通,使小孩在建立自我人格的階段沒能從關係中獲取足夠的自信,甚至因為父母的過多批評和吝於肯定而自我評價低落。人最初,是在和父母兄弟等親人的互動中,從對方的眼中確認自己的,這是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過程。當對方始終不予肯定、老替自己做各種決定,反應在我們眼裡的解釋很可能是「我是個什麼都做不好的人」、「我沒有辦法自己做選擇」。尤其在世界還僅止於小小家庭裡的時期,周圍人們的反應就是一切。若小孩無法從父母眼中得到「我現在這個樣子很好」的肯定,也就是說,若他始終無法確定是否自己有決定權、決定之後即便他人不喜歡是否會影響對他的愛,長久下來無法建立自信,會對於「按自己的心意生活」這個願望,甚至個人的存在價值,產生「習得的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他也會花很多精力(甚至全部的精力)在跟這種來自權威的否定抗衡,因為滿足自我價值也是種本性。這個內在抗衡的過程,想必讓人經常感到疲憊、也侷限他本應盡情發展的部分。

  當外在反饋(被否定)和內在需求(被愛)矛盾時,內心往往驚濤駭浪,為了在那怒濤飄搖中維持身心平衡不致崩潰,當事人會想盡辦法說服自己還有存在的價值,若有什麼表現不錯的嗜好,或許能在前期成為他自我安慰的力量(但也可能因為家人的負評而被抵銷)。由於精力都花在內在平衡上,自然沒有足夠精力和動力在外在表現上競爭。此時若加之校園霸凌、成績不理想(有違主流價值)等事件,甚至就算成績好,也可能因為是「為了討好大人才勉強自己唸書」的信念而自我傷害。身心都面臨衝擊的青少年很可能就此縮回殼裡,表現於外就是拒學、拒絕人際交往,因為有交往就有風險,而他已經沒有能力再承受傷害。

  成年人的繭居原因會更複雜一點,有些人在青少年時期沒有遭遇太大的困難,因為能力還不錯,所以就算家庭內缺乏鼓勵、學歷至上很擾人,但還是能憑藉聰穎天資在主流價值(學業)上混得好好的,勉強找到立身之地,平安地走到畢業。這些人可能從未察覺自我價值不足的嚴重性,甚至有些人因為成績很好而曾經充滿自信、甚至是才華洋溢的風雲人物。出社會工作後,職場的爾虞我詐才真正考驗到他們的內在,是否有充足的「自我認定」的價值感(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篤信自己這樣很好),而非藉助外在成績等浮動且表面的「條件」營造的偽價值。決定這個價值感的來源,在於成長過程有無來自親近者的信賴與支持。

  這個時候,當事人可能才真正面對自己一直無由來不安的真正原因,而他過去的好表現,或許只是因為這股不安驅使他拚命滿足周圍人的結果。當他發現怎麼做都有人不滿意,自己筋疲力盡卻始終沒真正討好到誰(包括家人可能也從未關心過他的內在需求)而能量耗盡的時候,就有可能因為中年失業或失去目標而成為繭居者,表現出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的模樣。

  繭居者最大的困境是,家人的愛很可能從未充分傳達到他心裡,這份愛並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把最好的給他」的那種愛,而是即使沒有特別為他做什麼,都表現出「我相信你」的態度。為什麼繭居現象在現代社會益發嚴重,我們可以認為跟經濟起飛後,小家庭教養子女的過度干涉有關。現代父母因為以前辛苦過,有了資源以後,恨不得什麼好的都給小孩,什麼困難都幫他排除,這背後傳達的意念,反而是「我不相信你可以做得比我好,你聽我的話就對了」。人是需要在嘗試和錯誤中成長的,當父母不准小孩出錯的同時,也剝奪了他自行判斷、克服困難、生成韌性的練習機會。缺乏自我價值感的小孩長大了、承襲父母那種過度害怕失敗的信念,使他承擔不了挫折而退縮的時候,家人又告訴他「你長大了應該為自己負責」,這就等於不讓一個人累積生存配備,就要孩子赤身裸體地進入荒野與人拚搏一樣,說起來也是一種殘忍。而缺乏這層認識的社會(及其原生家庭、伴侶),可能基於看不慣,或者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以謾罵代替理解,反而讓當事人的復原之路遙遙無期。

  這麼說,並不是要給那些勞心勞力,辛苦工作養家的父母們定罪。繭居反應的並不是單一行為錯誤的結果,而是整體教養環境、個人天性素質綜合下的問題顯現。它是在告訴你,這個家庭有些部分需要調整,與所有成員有關(也經常拉進所有人一起困擾)。這是一種當事人本身也非常不願意的狀態,因為承襲自父母與社會的價值觀,都告訴他應該好好自主進取、開創人生,但他卻困在自己的心裡動彈不得,並恐慌著將來可能「完蛋了」。繭居者往往是最苛責自己的那個人,而我們應該理解,他心裡過不去的那個坎,正是我們過去缺乏經營,必須重新予以肯定和扶持的地方。支持的方法,是重新拆解過去關係中,彼此誤會的要求與價值觀,修正自己對當事人的錯誤期待,將愛用正向的信任傳遞,給予其自主的力量。當一個人有勇氣自主,並且確認親近者能夠理解與支持以後,內在踏實才談得上對自己負責,否則只會延續茫然和討好的舊模式,自我崩壞一直反覆發生。

  「關係」可以毀人於一旦,也可以救人於地獄。有些人可能以為,用罵的可以把對方「罵醒」,但繭居者其實一直是過度清醒地活在「自我」和「他人期待」間掙扎,想要做自己又想被肯定,因為沒有被理解與肯定的「自我」似乎沒有存在意義。兩者間的拉扯太痛了,只好原地蹲下。在內心沒有足夠能量的狀態下逼迫其返回社會,乍看之下好像暫時成功了,但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下一次再受打擊,他可能會退得更遠,甚至出現其他身心疾病,畢竟沒有人是可以一直被消耗下去,心裡不需要他人支持的。(能夠篤信「即使不被理解,我也能自在作自己」的人,是內在自我感已然建構者,與從未建構者的感受不同)

  所以家有拒學孩子和社交焦慮的人,這是彼此重新檢視價值觀、好好整理生命課題的時候,不要被憤怒或羞愧等情緒蒙蔽這個學習的機會。重新認識彼此,培養正確的支持系統、表達充分正向的愛,當繭居者不再聽著鼓勵心裡卻不相信是真的時,就會慢慢走出來(如果家人的支持不是真心的,即使口裡說得好聽當事人也不會信)。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深愛家人的,若這份深愛沒有用對方式加成他的人生,豈不是很可惜的事?

媒體刊登/關鍵評論網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