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近期看了幾部關於創作和夢想的作品,其中有些十足熱血的、有些關於失敗的。大部分時候我們在媒體上能讀到的都是勵志故事。有句話說得沒錯:夢想要去做才有機會實現,如果沒做就永遠不可能成功。我們通常如此激勵自己,但也因此甚少人好好來聊機率比較大的失敗面,還有追逐到了卻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或者付出的代價比預想來得大的現實。我認為一味鼓吹熱血,或許不是那麼負責的行為,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源承擔結果。夢想,不見得跪著就可以走完。如果人們更早瞭解困境,會不會痛苦就能減少一些?這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問題。

  這裡談的「夢想」,是以「創作」為主的類型,包含音樂、藝術、漫畫、文學,如果你的夢想是開一間店,那不在此列。在創作型的夢想路上,才能跟機運很像是上帝發了一手牌給你,你不知道總共的牌數是多少,所以也無從推測自己的得勝率。你的籌碼就是青春,以及青春所能賺取的錢或良好的姻緣之類,穩定生活比較能夠得到的東西,還有尊嚴和健康,莊家則是上帝。

  《特許時間的終了》是導演太田信吾最初為了紀念青春熱血所攝,從自己和兩位玩音樂的朋友增田壯太、富永藏人剛畢業的少年時期開始,直到七年後增田壯太自盡為止。主要的紀錄對象,是17歲就得到音樂獎冠軍的增田。由此可知,增田應該算是有點才能的人。富永藏人則比較接近一般人,喜歡音樂,但自覺沒什麼天分,所以雖然跟著增田玩音樂,也可以接受回去上班過一般人的生活。戲裡有一幕既諷刺又一針見血,某位新銳攝影師被導演介紹給富永認識,那位攝影師毫不避諱地對富永說:「你就是個普通人,跟增田不一樣,像增田那樣的人只要跟他聊天就會想聽他的作品,但是你的作品我完全不想聽。」或許是為了做最後的確認好讓自己徹底死心,自知沒有才能的富永還是花了一年時間避居到鄉下進行音樂修行,音樂夢結束於一場沒什麼喝采的地方發表會。

03.jpg

  與之相反的增田,具有某種才子型人格特質,包括敏感(所以也會憂鬱)、將內在情緒轉化為作品的能力、熱情、自我中心、表現欲。也往往是這樣的人,很難對命運妥協。在他們的人生選項裡,沒有妥協,只有不得不(例如他曾短暫為了活口去做看護),而那種被逼到絕境的不得不,對一般人而言或許只是無奈,對他們則是極大痛苦。增田的憂鬱症因此愈發嚴重起來。

  創作型的夢想經常得面對許多阻礙,由於創作本身需要大量投入時間,以及長久的技術養成,動輒需10年、20年磨練。如果要表演(戲劇或音樂類),礙於表演時間不定,基本上沒辦法另外做正職賺錢,只能打工。而寫作類,兼職寫作一年可以出一兩本,但想以此為業的話,同樣很難兼顧專業性質的正職(工時通常比較長、專業也需要精進),而必須選擇較簡單的工作,一直兼顧到有出版社願意定期收稿、發行量足堪生活為止才能辭職。至於漫畫,大家可以從最近的影視作品《爆漫王。》、《重版出來!》一窺虛實。畫漫畫需要非常大量的時間,出版途徑多半從比賽和雜誌連載開始(圖文書不在此列)。以連載來說,週刊需要每七天一輪,從草稿、與編輯討論、修改到完稿,週期非常短,作業量卻很大,兼職是絕對不可能了,即便是月刊,初期稿費也不盡然夠用,要兼職則會十分勉強,加上還沒有單行本收入,也沒有錢請助手,幾乎只能獨自奮鬥,用睡眠時間來換。更別說取得連載機會之前,需要數年練功期,連載反應不好也隨時會腰斬。

  如果認真想把創作視為夢想,收入不穩、生活壓力大、時間不夠用(有害健康)、家人不支持都是常見的困境。堅持夢想的同時,也會經常擺盪在懷疑自己有沒有才能的恐懼裡,而且答案沒有人能告訴你。才能不足或熱情不夠還可以早早放棄,但對於有些才能又難以妥協的人來說,一直不來的機運就像對青春和心志的凌遲,可能換來十數年後殘敗的自己。再回頭已難,成功又更遙遠,就連找工作都錯過時機。

增田專輯.jpg

  你可能會想問:何不設個停損點?可惜這不像考試有滿分可以知道自己還差幾分,總是覺得自己還差一點就可以成,熱愛加上不甘心,往往令人蹉跎到底。更難捨的是那些曾經有機會紅起來的人,比如得過音樂獎的增田壯太。

  我認識一些音樂人在早年還有很多演奏餐廳時,有不錯的機會四處表演,他們有些也曾經發過專輯,論起歌唱實力或許不輸那些發展得不錯的歌手。但也許沒碰上好的音樂公司,或者運氣在發片上用完了,機運再也沒敲過他們的門,演出場所一間間關了,唱片公司也大換血。由於熱愛音樂,成為街頭藝人繼續唱歌給別人聽,甚至自製專輯,等待有人再帶他們踏上一次舞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10年、20年過去,當初的年少輕狂磨礪成滄桑,歌聲依舊動人,掌聲日益稀落,直到某一天成為中年男子的昔日歌手,在臉書拍出生財器具,保養完好的音響設備,低價賣出,也算清倉自己的人生。問他往後有什麼打算,只見他開始找著曾經的歌迷做直銷。唱歌讓他沒什麼積蓄,甚至也沒結婚,身為一個偶爾去聽歌的人,我總對這樣的時刻感到心酸。

  《爆漫王。》的兩位主角第一次把辛苦完成的原稿帶到出版社請編輯過目時,編輯只以幾秒翻過,讓他們當場十分震驚和憤怒,我想大部分的創作者都會有一樣的感受吧。實際上比賽(機會)就是這麼回事,辛苦製作的敲門磚,在專業人士眼裡,只有快速翻過還會想停留細看的作品,才能進入第二、第三輪。每次比賽的幾百份投稿,都是幾百人好幾年的心血,進入專業領域的機會,卻只有幾分鐘。即使是歌唱比賽,也可能不到幾句就被紅燈揈下台。晉級的比例不到1/3,而那1/3能夠出道甚至積攢點名氣的機會,也許不到一位。這背後是多少人多少年青春的掙扎/耽誤?

爆漫王看稿時.jpg

  以上都還是出道前,出道後並不會比較輕鬆,甚至更為嚴苛,因為不會再有人把你當業餘人士看待。作品的穩定度是基本要求,而缺點會更大地暴露出來,甚至成為致命傷。很少人的才能是全方位技能點滿,會唱的人可能不會作曲,會作曲的可能賣相不佳,會畫的人也許表現力不夠,表現力好的人風格非主流,即使在職業創作者裡,明顯兼顧個性、市場性和技術性的,也很稀有,大多需要一些貴人和潮流幫忙,才有辦法走得遠一些。

  成功得早未必持久,笨鳥慢飛也可能到達目的,但你得一年一年地重新思考是不是還要堅持下去,尤其當其他人超過你的時候,輩份完全沒有意義,甚至久了可能成為一種羞辱。比起業餘時期,已經一腳踏入門內的人,或許會更難放棄。所以沒有花大半輩子追逐夢想的人很難體會,豁出生命付出換來被冷凍的下場,對善感的創作者而言,或許真不是拍拍屁股再站起來這麼簡單(而且社會可能也早就不允許從頭再來了)。創作的路上,若機運一直不來,也會十分孤獨沮喪,這種現實和年齡帶來的挫折,還有身為社會人的責任,都會削弱創作的愉悅,跟小時候單純玩社團、衣食無虞時的快樂完全不一樣。

06.jpg

  我最常在投稿期的新人身上看到的,是他們對尊敬的前輩作家(年收百萬,國外甚至千萬那種)極度的羨慕,但是還沒認清專業背後的辛苦,還有需要多少時運和才能來輔助。或許追夢本身需要一定程度的樂觀才能持續,但我也不忍看到太多再回頭已百年身時,才發現自己太天真的苦主,這裡面還有為數不少過於相信才能(缺乏修正能力)的人。即使是專業人士,往往也要面對市場喜歡的跟自己想做的之間的抉擇。當成名的代價是放棄自己想做的內容,夢想是否還原汁原味?這對忠於自我的創作者又是另一種考驗。

  拜資訊科技所賜,現在的創作者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孤獨地、只有少許同好取暖地創作著,等待識貨人。有更多管道自行發表,也有更多機會早點一窺專職生態。業餘和專業是很不一樣的環境,業餘者的討論圈經常流傳著似是而非的職業傳言、互相取暖,比現實寬容多了。個人建議不要花太多時間看別人說什麼,把時間拿來觀察市場、專注磨練自己、想辦法認識一些專業者,瞭解生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釋出一些作品試探風向。不要在自己圈內試探,請向一般閱聽人試探,因為真正的市場是一般人的集合體,他們比重視技術的圈內人更直觀。這同時也是在向潛在的業主證明你帶得動市場。如此一旦踏上職業之路,才不會感到太大的落差,甚至早點認清職業市場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

網路刊登/關鍵評論網
photo credit/
《爆漫王。》---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特許時間的終了》---MIDNIGHT CALL PRODUCTION
〈命のドアをノックする〉---發行:6jomaProject

arrow
arrow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