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要經常讓自己保持在跟靈感可以接觸的距離,你要相信自己可以遇到它,擦肩而過的時候把它逮住。」
原文見cheers94: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400&page=1

  久前寫過一篇〈好作品的定義〉主要是針對商業或投稿來說的一點想法,這篇是我自己的習慣分享。

一 > 蒐集可用的資訊,盡可能解決技術性問題  

  我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大量蒐集相關資料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做多媒體的時候,曾經存放兩大袋配樂CD,一袋大概100-200片。把CD殼都丟掉只用CD套裝著CD跟曲目表(比較省空間),接下來不管做什麼主題的光碟或網站,都可以依風格找歌,盡快篩選適用的。

  那時候會為了做一個效果,這個軟體達不到就趕快搜別的軟體來用。學生參加直笛比賽要練歌,可是不會打拍子,我沒辦法每次練習都跟,於是就去找簡譜midi 改音符、加節拍器,讓他們練習的時候自己聽。我原本會的軟體沒辦法把midi 轉換成樂譜,就又查了另一個軟體來改。所以最高紀錄的時候會用十幾種音樂、動畫、繪圖軟體(現在多半忘了),若是只差一個功能做不到會讓我沮喪(這可能也是一種強迫症吧?)。我想如果要讓一個人快速練功(包括程式語言),教他做互動光碟可能是最快的方法(笑)。基於所需我也擁有一個蒐集各類軟體的光碟盒,雖然現在全都改版甚至被收購廢除了(ex:cakewalk),但那一盒始終放在我的書架上聊表紀念。
  
  我畫圖的時期也習慣剪報,如果要丟雜誌,會把裡面覺得可以參考的圖先剪下來再丟。那時候還會買些像是武器圖誌、惡魔事典、妖怪事典一類的百科,我房間有三個大整理箱以前是用來裝資料的(外頭貼標籤分類)、一個書架是用來放參考書籍。如果碰到書攤折扣拍賣,我會先找全彩的歷史書或圖鑑,因為平常買會很貴。另外是一些犯罪事例、變態心理或法醫類書籍,狂人的世界對創作者來說是個寶庫。它們不一定會被用到,應該說大部分不會被直接用到,但我擁有查詢得到資料的安心感,如有必要,靠它們找題材也是可以。
 

二 > 留意細節,讓每一次的練習都是新的

  娛樂時我也會把喜歡導演或演員的作品都看過、大概懂劇本跟分鏡的原理再來理解電影。過去我看漫畫很慢,一本要一個小時,比起劇情會更留意它的線條。我畫圖幾乎不怎麼練習,概念都在腦子裡,建立的過程自然是那緩慢的閱讀累積。我沒有練習本這種東西,也不太會在課本上畫畫,一張白紙只會畫一個圖(有些人會畫滿塗鴉),留存的作品就幾乎是我的練習了。但沒有人會以為它們就是練習,因為我對每一條線都莫名關注的緣故,幾乎只畫完成度高的圖。鑑於這樣的經驗,我並不完全贊同「多寫、多畫就對了!」這種說法,嚴格說來這是有些條件的,如果你重複在做一件自己已經會的事情,那也只是把這件事做得更快而已,可是相對地也在浪費把它做得更好的時間。如果想要做得更好,不是把一條線畫100遍,而是用100種不一樣的畫法,然後每次都用最專注的精神畫它,就像日本人「一期一會」那樣的心情。這樣你可以省下9900次練習的機會就得到100種結果,不用等你做到10000次的時候。每一種新嘗試,我只會畫1-3次,確實可用才會繼續延用,但我也要求自己幾乎每次都要有新畫法,嘗試各種顏料組合、或者新的上色技巧,自己發明畫法,有作者就提及自己曾經嘗試用橘子汁跟可樂作畫,你會因為只做一次而認真進行。當你有1000種結果的時候,被延續的技巧也該熟練了。

18558
  這是我高中時第一次嘗試不在紙上打稿(看得出來完全沒有鉛筆線條或描線),透過背光透視上色。彩色墨水完全只拿來打底,藉由上色時差造成的水漬(彩墨的特性)讓頭髮根根呈現,明暗皆靠粉彩(首次使用)強調。這樣玩的好處是一張可以用到三、四種新技術,新顏料(乾擦)與舊顏料(濕塗)特性的結合,雖然有些部分不太成功,但是下次就能改善沒有問題。 
  

三 > 想法也需要做好管理

  有一段時間我比較喜歡寫故事,那時候我身上都會帶小筆記本,裡面會存好幾個故事的片段,我想很多作者都有這種習慣。今天可能想到A跟B,明天想到C,後天又想到A,故事會被拆成好幾節。有時候會突然湧上主角的情緒,情緒如果不馬上寫下來,之後再回想就沒感覺了。這時候字彙庫就很重要,即使自創詞彙,也得確實把當下的感受記錄下來,要用時再修改也可以,如果一開始就沒有選好詞也會讓感情走味,平淡了難得的靈光乍現,是我認為很可惜的事。有的點子過幾年以後會在電影裡看到、或有人也寫了,就會想說「啊......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呢,拍成這樣真不錯」。甚至有的點子以前自己覺得太誇張、講出來搞不好會被笑的,很有趣的是:
  當它出現在好萊塢特效片裡時,你會發現再蠢的點子也能變得有價值(喂)

 

  蒐集靈感這種事情我想應該是要被當成一種習慣,不是坐在桌子前說「我現在要開始想一個故事了」它就會跑出來,通常這時候反而什麼都得不到。如果有紀錄的習慣,自然會去很注意周遭的事情、很注意自己的每個想法,連作夢都會變得積極(也要記夢)。記夢不是為了直接用它,學一點心理分析的手法,夢多半是缺乏邏輯的,可是分析過後可以得到一些對自己的體認、抽取一部分元素再轉化,出來的故事就有個人特色又不會缺乏道理,你會發現夢可以給你很多東西。準備工作就像煮飯前的備料一樣,都洗好切好、分好盤以後(整理清楚),再來炒會比較快,之後要煩惱的是火候的問題,就是邏輯力跟組織力的熟練度了。

第一頁做目次,可以看到一篇會分好幾段

中間隨時夾紙條或畫設定

 四 > 如果想走商業,請持續觀察市場  

  工作時我幾乎每天下班去書店跟中盤商那兒晃晃。除了看每日新書還有上架狀況、進銷量,這是我個人的作業,不是工作要求。在當主管之前我看不到業務報告跟銷量需求,但是我自己會有個記憶裡的資料庫,記得大部分作者跟作品。看到名字會連結到他的作品封面圖長怎樣、出版速度怎樣、在架上會放多久,然後我會知道這個作者的市場價值、有一個自己觀察的排序,每週再依排行榜作調整。讀者喜歡的風格也是會變,有些作者會短期間爆紅,有些是慢慢長銷的。這些東西你沒有辦法教人,也拿不出數據(因為你不可能得到別家公司的銷售數據),只能靠日復一日的觀察。有時候我們分書待評的時候,我會跟新人說這個作者之前在哪一家出過什麼書,銷量還不錯,第一刷賣完了,然後他們再去查讀者討論,就會比較客觀一點,不會錯失。夠用心的話,你也會知道你對手的選書習慣,甚至看封面就可以排序(指讀者非常受封面影響的書類)。如果是一般人想投稿,也可以知道哪間出版社跟自己調性比較合、比較有機會。

  某些種類的書在架上待的時間不長,因為書店總需要一直汰換書來放新的,除了雜誌這種有期限的書以外,短銷少量的書就容易被退掉。如果它放久了架上還看得到、而且不是第一刷,那很有可能一直都有人消費,表示這個作者就算沒有很紅,也還沒過氣、還有潛力。或者有的作者一直沒有紅、默默地出書,可是你看他的書邏輯是很好的,他可能只是缺一個timing對的代表作。像去年的《世界一初戀》,之前幾乎沒有一家正版想幫中村春菊出書,她也一直都只能出短篇。或許是因為她的畫技實在算不上漂亮,直到角川連載她的《純情羅曼史》。她的故事被市場微調了,雖然變得比較淺顯,但是市場價值就上來了,拿了年度第一。在這之前我從她第一、二部作品就注意到這作者,可是我也知道要這種小市場嘗試出她的書有時候挺需要勇氣。

  我喜歡在腦子裡存著一份「潛力作者」的名單,一直觀察他們好幾年。有些人會碰到很好的編輯推他一把,把他說故事的能力發揮到市場期待的方向,讓他的長處可以被看見又保有作者的初衷,那他就可以有足夠動力名利倍至。有些人就會死在沙灘上,或許是熬不了一直畫自己喜歡但是賣不出去的作品、或許是他的編輯硬凹他做一個受歡迎但他自己不喜歡的作品。雖然小紅了一陣,可是他就創作不來了,之後每況愈下。如果看到自己看好的作者消失或者變更糟,我都會打從心底覺得很可惜。有沒有在對的時間點碰上對的受眾、對的編輯、對的公司,這就是他在這一行的「運氣」,能力有時候只是作者個人可以控制的一小部分而已。至於那種光芒怎麼樣都很難被掩蓋的,是強運的天才,我通常把那種人當例外,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地把握靈感跟基本功而已。


  創作有些訣竅,創意思考也有訓練方法,我鼓勵大家先去找相關書籍瞭解一下。雖然絕大多數作者會告訴你,沒有靈感或天才這種事,創作完全是一種努力而來的成果,只要一直寫、一直畫,最後它就變成你熟能生巧的技術。這當然正確,但作品少卻本本精彩的人也不是沒有。姑且不論是不是有天賦上的差異,畢竟這不可證明,但至少在你練習時,還是可以有更快更好的方法來進行。觀察力很多人會提到,觀察完之後,分析能力、聯想能力也很有用處,這就牽涉到你的邏輯與知識是否夠廣、思想是否開放。做一些謬思的澄清、提高覺察力、廣泛閱讀、外出,都是身為一般人可以做也應該多做的(至於那種宅在家也靈感泉湧的作者,沒有人知道他們怎麼辦到的==")。愈想寫好一篇文章就需要愈豐富的材料(知識)、詞彙與表達能力,畫圖也一樣需要更多技巧,這絕對只能靠累積,不會憑空得到。成年人長期受條條框框教化的影響,思想的靈活性容易萎縮。保持好奇心並且時刻蒐集、分類資訊會是個好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