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l-world-fantasy-422814

photo http://www.wallsave.com/wallpaper/1920x1080/accel-world-fantasy-422814.html

  當處在一個行業裡的時候,會有種那個行業的消息就是全世界的錯覺,會覺得有很多認知是理所當然的、有很多產品是大家都該知道的,會不解為什麼竟然有人不曉得這麼重要的事、這麼好的東西。在我必須跟個聰明的成年人解釋什麼是S、M還有蘿莉的時候,也確實感到震撼,我一直以為沒有人不知道這幾個詞(笑)。等脫離出這個泡泡以後會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在過著跟那個世界不相干的生活。他們不會知道ORICON排行榜是每週幾公布,也不清楚現在到底是幾年國教、有沒有聯考,或APP的最新趨勢發展到哪。資訊焦慮其實也是出自這種心態吧,好像得知道最新3C的技術、NASA研究了什麼、有幾顆衛星在地球上、google的地球統治藍圖進展到哪,否則就無法掌控生活......

  這是不是就像都教授看地球人一樣呢?我們以為的世界是如此渺小、個人。我們以為一件事沒做過、不知道是如此嚴重,其實輕如鴻毛。以前只要哪一家日本出版社被收購了、哪一個作家死了就是大事,其實時間還是靜靜流過,這個產業也沒真的翻天覆地地變化,蠟筆小新還在出版(作者前兩年登山去世)。再熱門的書都有掉下排行榜的一天,然後某天它的知名度就跟那些從未上榜的書一樣。遊戲總有幾年會蓬勃發展一家開過一家、也總有幾年會沒落,而遊戲的基本精神依然,只是換了個載具。現在還有誰在意有沒有吃過葡式蛋塔?可是以前速食店可能都要想是不是得推出它這個問題,但現在在速食店裡的依然是薯條跟雞肉漢堡。

  前兩個月我跟教職人員面談,他們說教育這十年變化了好大,因為政策一改再改、因為少子化,但在我看來十年的變化其實也不大,小孩子依然情緒不穩、中二的年紀愈拖愈長應該就是因為少子化吧,可是說穿了他們想要的關注是一樣的、他們能吸收的東西也沒有變得比較多,更不會因為現在輔助教具變得多元,他們就學得更好(終究根基不好再多花招都是虛的)。考試的方式改了也只是評量的項目更替,教科書仍舊是20年前的選文。要說變了很多嗎?大概也只有會細數業內事件的人如此覺得。在我眼裡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他們關心的是有什麼好玩的、自己有沒有很厲害,至於那個「很厲害」的判斷標準一直都不一定要是成績,他也可以因為遊戲多打幾個關卡覺得自己很厲害,或者什麼蠢事做得比別人多也是一種厲害。前幾天我在路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母親問「今天的考試XXX是不是全對?」孩子說「對,他全對。」母親又問「那你考多少?」孩子驕傲地說「我對三題錯六題!」媽媽說「你怎麼這麼遜」你看,這種對話是不是數十年如一日?但媽媽可能要花好幾天煩惱上補習班的事,然後開始不准小孩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對每次的考試斤斤計較,同時錯過其他方面的關注,或者帶小孩出去旅行之類對人生可能更有意義的事。十年以後這個小孩不會記得自己因為考試錯得比別人多感到驕傲,只會記得學生時代除了唸書好像就沒其他什麼了(而且成績還不好更是惡夢)。這是我們多數人的經驗,很多人在工作後也依然如此簡化生活模式,直到某一天發現過程回想起來就剩一場婚姻(也許沒有)、幾次失敗的戀愛,跟列表後的履歷。幸運一點的話可能履歷值得驕傲,就像考試全對那樣,不過大部分人應該也就差不多不上不下。但是曾經爭破頭的事情有多少?考試考一百分但不知道想做什麼,跟無論自己要做什麼家人都願意理解、在陪伴的過程中找到自我(或願景),哪一個比較重要?意義從來不會產生於拿過幾個一百分,而是出自有自覺的行動後。

  當然在一個職業裡掌握相關消息是必要的。只是在這個工時愈來愈長的時代裡,生活被化約得只有吃飯、睡覺、工作,然後過度放大了這些部分(變成美食、名牌、工作=個人),忘記除此之外還有「關係」跟「自我」,它們經常被擺在事業成功之後,所以學生被要求成績但被輕忽內在需求。成年人呢?你要求自己什麼?把人生拉長來看,還有什麼其他同時在發生但是當下被視為不重要所以忽略的事?或者換種說法,如果每天都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天過,你是不是只想工作到九點十點然後回家打一場電動就可以安然離世?

  有時候我會對於這樣把自己扁平化、對於自己眼中的別人只是「某個行業的從事者」感到可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