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出版

內容介紹 :
本書屬於當代探索性的文學作品,此書以小說的懸疑性吸引讀者,刻畫一個以追求完美為救贖之道的靈魂。

作者簡介:
愛格‧納索。畢業自印第安那大學,並取得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目前為威斯康辛大學白水分部教授,擔任英文與女性研究的課程,居住在麥迪遜。 納索的童年是一場漫長難挨的夢魘,她的家人在二次大戰期間逃離至拉脫維亞,放棄原本安逸的家園,卻遭逢一連串的劫難。這個家庭在歷盡磨難後移居美國,納索在美國接受了母親一生渴望的高等教育,開始她的新生。 然而,戰爭的創傷卻難以平撫。回憶的折磨、與母親的疏離與決裂,使得納索以痛苦的婚姻,與暗地的自厭來虐待自己……,直到她開始述說自己的故事。 本書曾被威斯康辛圖書館協會文學獎的評審委員,遴選為「傑出成就獎」,並獲得1996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國外書評 本書作者挑戰孩提時代極端恐怖的經歷,堅毅而細膩。愛格教人蹙眉,卻同時發人深省的筆觸,使吾人瞭解,外在的暴戾與殘酷在心靈所烙印的傷痕,是如何在內心造成盤據不去的痛楚。經由本書,我們重新認知戰爭影響之深遠,亦確信再重創之中,依然能能掙扎出一線希望。




以下是我以前寫的心理分析~記得好像是心理學的期中作業
今天剛好翻舊文翻到,覺得是本不錯的書........介紹給大家
有一陣子我滿喜歡看這種探究性格與成長因素的書籍
大概是想從中瞭解自己吧^^

還有...我發現......我現在的遣詞用字好像反而比以前差了......囧rz




        一如書名《琥珀中的女人》,作者愛格詳述其被戰爭夢魘所包覆的人生,恰似禁錮於琥珀中的化石。「戰爭是世界上最大的罪惡」,然而,卻也是人類所為之。本書雖是接近史實的回憶錄,卻著重心理層面的刻畫,透過一個六歲小女孩的心和眼,詳繪了拉脫維亞人所受戰爭傷害的枝微末節。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由人類深層慾望的擴大——「戰爭」,反應在人類身上的悲劇。而後我們發現,禁錮內心的,永遠源自於人本身。

        主角愛格,經歷了童年戰爭的傷害,恐懼嚴重烙印在她記憶的最底層。我們讀過弗洛依德,深知潛意識與童年經驗的道理。我們曉得,童年是奠定人格與心理狀態的關鍵時刻。即使生於安定繁榮的現代人,童年若是沒有雙親仔細的照料,也容易造成往後心理方面小部分的偏頗或者傷痕。童年經驗的安全感與生活的穩定,成為造就人格的一大主因。而愛格,卻在那樣的年齡眼見幸福家庭的破滅、身邊親人的死難。即使身為神職人員的父親,也受迫於戰爭的殘酷而行竊、甚至在幼小的愛格面前走向死亡,自幼篤信的天神、真理,也在一夕之中瓦解粉碎,她看到的,只有納粹殘暴的虐行;感受的,只有挨餓受凍的苦楚。記得曾在另一本書寫戰爭劫後餘生的小說《長夜》裡看到相同的經驗:集中營裡日夜不滅的焚人爐排煙、瀰漫空氣的悲鳴與屍味、挨餓勞動的痛苦和絕望,唯有藉由不斷地奔跑(遷營)、不停的勞動以換取渺茫的生存機會。即使只用想像,我們也不禁皺起眉頭、甚至不敢再想,生活在這樣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光明與真理何在?信心與生存信念何在?心理學裡有這樣的說法:人類有求生的本能、也有求死的本能。端看各家學說的解釋不同,我們可以為了生存不擇手段、也可以追求極限直到死亡。無論是將生存視為一切的開始或人類的本能,起碼我們能體會:那些曾經囚困在納粹集中營的人們,或許就連選擇生存或死亡的權利都沒有。

        時間將記憶包裝,是遺忘、是擴大,往往總是不能自己。自幼即受到人格與尊嚴的踐踏,人心容易趨於絕望,也許感受痛苦,比走向光明來得容易許多。經歷戰爭的迫害,人們所見所聞,是暴力帶來的絕對服從,當信仰被瓦解,我們所能接受的,或許只剩當初強權所灌輸適者生存的理念。終日被永無休止的痛苦與死亡氣息所包圍,恐懼與瑟縮早已深埋心底,絕望告訴我們的是:一切真理終將毀滅於強權。因此,人們的記憶被戰爭所籠罩,即使威脅解除,潛意識的刻痕卻時時經由夢境不斷提醒曾有的恐懼。此時害怕已然成為面對世界的唯一反應。若是沒有解除心靈的桎梏,就算人們時時提醒自己坦然面對新生活,仍然逃脫不了刻意遺忘的記憶糾纏。愛格一家便是那場戰爭中眾人的縮影,因為童年一知半解的想法,讓她將自己對母親的曲解與戰爭的恐怖相連結,導致她遺忘母親曾有的關懷與堅強,無意間將母親與不幸同化,於是,她外求於其他人,設法在別人身上看到她「心中的母親」,說穿了﹍﹍這也是逃避戰爭陰影的一種反應模式,「重新獲得母親的關愛」成為說服自己離開戰爭威脅的藉口。但在尋尋覓覓之後,她還是回到了原點,發現母親的愛從沒離開過,只是她在痛苦中忘卻了。

        而丈夫之所以吸引她,原來也是因為那是她所熟悉的恐懼——納粹軍官的嘴臉,愛格一直藉由無意間的選擇反芻痛苦的記憶。人們會將最深刻的記憶實現,這也是心理學上常見的說法,例如常受家庭暴力的女孩長大後,卻選擇一個會暴力相向的丈夫,她哀嘆命運的捉弄,卻未曾發現一切肇因於本身深沈的痛處。因為此時,人們已經習慣藉由熟悉的事物來獲得安全感,即使那曾經是如何痛苦的經歷,當人們將最深刻的痛隱藏於意識的底層,它其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一舉一動。

        每個人都有沒由來的恐懼感及親切感,無論是對黑暗、或是某種情況。也許我們一時回憶不出痛苦與歡樂的起源,然而那最初的原因,始終沒有真正從我們的身上離開,它們只是轉移、只是偽裝,成為另一種形式後顯現,牽引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所有的決定。人類會「有意識」地選擇使自己安心的事物,而「無意識」,卻決定著我們所熟悉的對象,所以深究起來,那心中的「原景」,才是造成所有選擇的原因。愛格夢見飢餓的小孩,因為她便曾經是這麼一個藉由唱敵方童歌乞食的小孩,她記得過去的飢餓與屈辱,一再地在夢中回憶。她童年所感受到的一切:包括母愛的離去、男人的暴力、食物的缺乏,即使在她定居美國後,仍然無意識地選擇了讓她一再重複過去經驗的生活,因為,那些痛苦便是她所能抓住的全部。這也讓我們看到人性的一層悲哀:我們習於現況、並且以現況為趨向,不論痛苦與否、想逃脫與否,最後,我們還是容易走向熟悉的道路,只因為它使人安心。而愛格,便是使用「尋找母愛」、「尋找男人的權威」、與「食物的需索」來穩定自己。她使自己一再地痛苦,於是,日子在痛苦與逃離兩相掙扎中度過。在這樣的生活模式中,她同時滿足了回味痛苦的潛意識本能、也成全了盡力擺脫痛苦的意識層面理念。所幸她沒有任由潛意識蔓延,理智地決定了真正離開困境的道路——尋求心理治療的協助。藉由醫師的指示,她寫下了童年的慘況、重新開啟刻意封閉的心房。當已經潛抑於意識之外的往事重新攤開在眼前,她可以慢慢在文字的書寫中發洩、在逐漸面對下解脫,她可以看清自己的恐懼,而不再以刻意的遺忘漠視問題。她會發現,很多的過往原來早已遺忘多時,很多的傷痛原來不曾離去。自從記憶在強烈的感情波動後支解,她再一次將它們拼湊完整。此時,她的心才是真正的解放。

        如今愛格可以勇於面對所有未知的挑戰、可以重拾過去的信仰,因為她真正瞭解生命是如何地脆弱、而希望是如何地光明燦爛。因為她曾經付出多少的努力面對足以擊潰人心的痛苦,所以她知道,短暫的人生所應當持有的闊達。並且瞭解不需要再偽裝自己來逃避現實的困境,因為她接受自己的脆弱,逃避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理智才是解決痛苦的良策。

        我們並沒有這樣極端的經歷,但是,愛格卻是所有人類的共相,她在遭遇挫折時的心理變化,不也是我們常有的現象?人類因為有缺點而能夠堅強,這是當前社會普遍忘卻的真理,我們常可看到因為破產或感情而自殺的慘事,然而,死亡並不是解決,而是永遠的逃避與遺忘。選擇自我了斷的人,漠視了身為人在逆境中能夠激發的潛能,只留下了一個生命的遺憾與親人的痛苦罷了。

        《琥珀中的女人》讓我們重新領略了生命的真義。愛格曾經的逃避與絕望,是我們多數人也曾經歷的,或許我們早已遺忘,或許我們習於躲藏,然而我們總在夜深人靜,反省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你/妳是否還在尋找擺脫現狀的方法?你/妳是否懷疑著當前的目標?你/妳是否總被過去的經驗所左右而不能自己?或許,仔細檢閱過往的人生,會是未來的重要指標。而我們面對中東長期以來的困境與臺海問題,也不禁感喟起﹍﹍戰爭,總是慾望的延續與絕望的開始。人們何時能從征服與被征服的迷思中跳脫?當是目前世界所應深思的問題。

補充:童年時期的不幸,容易誤導兒童誤以為問題肇因於自己。他們會想:「因為我不乖,所以才會受到處罰。」即使是戰爭所帶來的集體傷害亦然。愛格也許也陷入這樣的思想中,所以她在往後也不斷地製造出自我厭惡的環境:無法抑制的過食造成了肥胖,也因肥胖而厭惡自己。這是她對自己的「處罰」(「我是不好的」的迷思)。而誤以為母親不再愛她,也許也是同樣的心理。她一邊接受「處罰」(母親不愛她的想法),一邊渴求過去母親的愛,這證明了她未曾跳脫小女孩的心理。



突然想到......當初我根本還來不及輪到這本書呢(因為是分組作業)
最後報告卻是我寫@_@
那時候好像是把組員的心得收一收參考一下寫出來的
真會掰......難怪都沒人懷疑過我沒看X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