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理遊戲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eartsickness-428103_1280.jpg

Image by Tú Anh from Pixabay 

前些天有位即將失戀的姊姊跟我講訴跟逃避型戀愛的過程充滿精神暴力,每當提出需求就會被對方責罵她無理取鬧,讓她很崩潰。整理一下我的觀察分享給正在崩潰的人,希望各位好好地走出來。雖然我知道會經過一段超級自我懷疑的過程,但是請好吃好睡找朋友去分散注意力。

跟逃避型交往的失戀,我猜應該是會比跟安全型和焦慮型的更痛苦,是因為不止難堪、失落,還有在分手前他們就會不斷給你累積的情緒勒索與自尊打擊。通常走到分手時你已經低到塵埃裡了。失戀跟失去存在價值的雙重打擊,若讓人想自殺也不奇怪(但千萬不要,那不是你的問題)。

還記得我提過那位逃避型的20年閨蜜嗎?舉例一下他們思路是這樣:當我一如往常談心那樣向她傾訴我的煩惱時,也許是她那天狀況剛好比較差,覺得聽不下去、感受到「必須承擔別人情緒的壓力」,於是她直接逃開了。逃開以後,她又心想:我怎麼會這樣就拋棄朋友呢?自我感受變得更差。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girl-2573111_1280.jpg

晚上翻了一本一點也不暗黑的暗黑心理學,裡面大半篇幅在講選擇。我也來講講我想到的選擇。

考試的時候,人們多半是這樣做選擇題的:
當你很確定選項「是對的」,你會選它。
當你很確定選項「是錯的」,你會把它刪除。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edding-1770860_1280.jpg

每當我興沖沖把一些人格理論或關係理論貼給朋友看的時候,沒怎麼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大約會有幾種反應: 

1. 看不懂也不想懂,這有什麼重要的?

2. 我才不想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你怎麼可以說我有病。

3. 我不想被貼標籤,我認為人不是這樣分類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F1996.jpg

附圖是四首歌的視覺畫(左邊開頭右邊結束)。就算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畫,也絕對找不到一樣的圖,這就像我們每天接觸跟傳遞訊息的真相。你想的跟別人接收解釋的,永遠會有落差。

忘記在哪看過,人一天會產生上千個「念頭」。這些念頭有些會被說或做出來,更多的是沒有明顯表現出來的。但那些看似沒表現出來的,就不存在影響嗎?我覺得不是。
我相信多數的念頭其實是以某種形式在對世界(或他人)進行影響。縮小範圍來舉例,比如說兩個人之間,應該很多人都碰過那種,明明跟你互動上言語動作好像都還不錯,但你就是覺得你不懂他、他無法靠近的人吧?或者他外顯行為對你很好,可是潛意識上你又覺得自己被他推開。那個「把你推開」的訊息,是怎麼傳遞的呢?
很多時候比起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傳達更多的意涵。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rson-731165_1280.jpg

情緒就像二氧化碳,活著就會產生,但它不代表你。
和某些人相處起來,我們會喜歡「跟他相處時的自己」。不一定是對方做了什麼,他可能只是如實反應,但你會間接從他的非語言獲得認同或者感受到自己未曾覺察的好的一面,進而對自己更滿意。通常這種人,我們會愛上他或跟他成為好朋友對吧?
相對地,也有些人我們在相處時,未必是他說或做了什麼不禮貌的事,可是卻會讓我們不時感受到自己的劣等感。由於不是他直接的不禮貌,他的言行可能是中性的,只是我們自我投射了不好的價值感,或者對方反應不如期待。你沒機會跟他理論,就是隱約覺得不舒服。基於人很喜歡歸因「找到一個誰來怪罪」的本能,最後往往舉不出對方的錯反而認為自己很糟。這樣很令人困擾吧?
有段時間,我跟某些朋友相處總是有挫敗感。後來想想,原因可能是這樣: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57396_1280.jpg

自從接觸心理學之後,我經常反思自己的「自我」意識,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怎麼互相影響的。一般來說,人的自我有四個部分,一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的部分」;二是「自己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部分」;三是「只有別人看得到的部分」;四是「自己和別人都看不到的部分」。除了一跟二以外,我們通常仰賴別人對我們的反饋,來確認「別人眼中的我」,並內化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我們常想要形象經營,也是在試圖掌控「別人能看到的我」。不過,即便我們以為可以絕大部分地掌握自己,仍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人的影響,很可能也成為一個「原本不是,但是最後如他人所說」的那個我呢!其中最常被討論的,莫過於「投射」(projection)與「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了。

我的一位朋友阿風,不久前才剛從服務多年的公司離職。除了人生規劃的因素以外,還有一個主因是他決定不要再攪和於權力型投射認同的主管情緒了。這位主管在還是基層職員時,就常有意無意擺出高人一等的態度,若是周圍人沒有附和他,就會焦慮地抱怨同事,並且更大壓力地展現強勢。一開始阿風不以為意,他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是太嚴重的事也就盡量避免爭執。久而久之,似乎讓這位同事以及當時的主管也以為,阿風真的「靠不住」(即便沒有任何事實證明)。

待新主管上任之後,更常拿阿風來處理他自己的壓力,以挑釁和無謂的控制,將「無能」投射到阿風和其他組員身上,以遂其「還是我比較行」的想法。自從換主管後,小組裡經常充斥著新主管的情緒,讓大家工作以外徒增許多壓力。甚至一段時間之後,組員愈來愈不積極,這是由於他們無形間受到主管投射控制的緣故,覺得既然主管對他們這麼不信任,乾脆就得過且過算了。自此真正強化了主管心中「組員都是偷懶不可信的」、「還是只能靠我了」、「我怎麼這麼辛苦」的信念,造成整個工作環境動力低迷的惡循環。主管本人的行為,也從緊迫盯人進化為更大範圍地抱怨自己的辛勞給其他部門和老闆聽,使組員蒙受外界不諒解的流言困擾。

我聽完以後心想,阿風的主管應該是本來就自我價值較低的人吧,所以非常需要塑造一個能夠提升其價值的環境。其實人和人之間,經常處在各種投射和投射認同的狀態。簡單來講,投射就是無意識間將自己的情緒丟到別人身上,以為是別人有那種情緒。例如有些人小時候常被欺負,長大以後總認為周圍人會欺負他,事實上其他人對他並沒有太多想法,那麼這種「他會欺負我」的想法,就是當事人自己的投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是不是動不動會說「我是擔心你啊」、「我也是為你好」的人呢?
這樣的人其實常常是期待著災難發生(好應驗自己的擔心)的人

383H.jpg

  因為寫過幾篇關於家庭和心理、創傷之類的文章,有時候朋友會和我分享他們的家庭狀況,加上一些讀者的回饋,我發現有相同困難的家庭似乎比我預想的還多。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當然包括我家,也有本難念的經。年輕的時候有次我在做非正式諮商時,對方回了一句對當時的我而言,有點受傷的話,他說:「妳的父母並沒有不愛妳呀!」是的,其實大部分困於親情的人,並不是不被愛的。這促使我之後的好幾年,包括聽到別人的處境時都在想,到底為什麼我們如此渴望被愛、也嘗試積極去愛,愛情卻如此折磨人,反而令我們更空虛呢?

  我們之所以「覺得」自己需要愛,或許某方面來說,是我們把人生對美好感受的期待,都投射進了這個字眼裡。我們想像中的愛,是充滿喜樂的、正向的、舒適的。不論是家人或戀人、知己,只要是存在著「愛」這個感情的關係,我們多半都會期許對方能成為自己陪伴與支持的力量,而這種陪伴以具體行動來表示,則包括適時與充分的傾聽、安慰,甚或行為上的出力,基本原則是不違反我們的意願。也就是說,我們總期待著愛能給予我們的,是沒有壓力、符合需求且不違背我們價值觀(也就是他人不能強加價值於我們)的行為/心理上的協助。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生日
  • 請輸入密碼:

improve-communications.jpg

  這兩天網路上實在太熱鬧了,我沒想到輔大性侵事件能延燒到這般地步。原本我是盡量不參與討論,因為我認為人的行為都是有理由的,且人是有共通性的。當我們指責別人的荒謬時,往往只是看不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荒謬罷了。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自己是消費這件事的人,不論對受害者,還是相關人士,我覺得再多討論很可能也是集體的傷害,即便我不認同工作小組的結果,也不等於我想傷害他們。不過從921之後,看著身邊愈來愈多人批判、憤怒、愈罵愈烈,連平日裡溫柔嫻熟的朋友亦不例外;也看到在意見領袖發文下,即使多數人壓倒性地開導,仍然緊咬當事人錯誤部分,想據理力爭的夏派(我實在很不想群分巫派或夏派,因為有些人只是認為夏派說的也沒錯而已,不等於支持他們的作法),我不禁跟著好奇起﹍﹍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堅持訴說著自己的立場呢?純粹只是因為想站在事實上對話,所以不容一絲定義錯誤嗎?以下提出我觀察後的部分原因,或許同時也理解了他們,對話才有繼續或好一點收尾的可能。

  某些念頭,對他們來說類似於信仰,而每個人都有信仰(只是我們平常可能不自覺那是信仰)。信仰就是你堅定不移相信的事、人、真理。夏的諮商理論,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培力跟不要站在受害者立場那些,在某些時刻是有作用的,因為長期的受害者心態確實會讓一個人失能,所以他們用這種方式輔導受害者,期待能夠扭轉受害者的弱勢,擁有站起來抵抗事實的機會。但沒有一種諮商理論是對「所有人」、「所有情境」都有效的,這次失效了,受害者覺得不被尊重,所以反擊,而他們覺得自己的信仰不被理解(包括大眾和受害者等相關人士),因為有人不合作、也不懂那套理論的運作模式,誤解或曲解了過程,加重傷害,也傷害到他們的好意,因此他們想「釐清」,好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若有可能,或許還可以重新、繼續幫助受害人行使正確的諮商模式。

  「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這件事之所以要堅持,是因為「如果我的想法錯了,那我的人格就會崩潰」,為了不讓自己崩潰,更要努力證明自己是對的。這時受害者和大眾的反應,在他們眼裡就是「攻擊」。但事實上受害者崩潰,或記憶錯亂,或講錯話,都算是一種重大傷害後自我保護的反應(我們先假設她沒有故意說謊),只要她的情緒有被正確承接,事情應該就可以稍緩了。可惜沒有,受害者尚未止血,而夏派一邊在捍衛自己的信仰,也就無暇承接對方的情緒,結果事情就激化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7gubar-tmagArticle.jpg

  雖然還沒到聖誕節,情人節也過了,但最近很湊巧地卻在不同的朋友圈、網站甚至戲劇上看到討論(抱怨?)男女互看不順眼的困境,這以前很少發生(我的朋友大多感情穩定,所以不太討論情事)。我剛好藉此瞭解一些異性朋友的想法,或許同樣單身的人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有一樣的情形。

  為免解讀偏誤,這裡先聲明本文不戰男女、不分對錯、不替誰背書,僅就現象討論,甚至我希望是對兩性有益的。如有相似經驗引起不適,深呼吸有助您繼續閱讀。

  不曉得是不是基於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原則,如果你問單身男女在尋覓對象的過程中,初步相處的經驗(包括邀約過程、吃飯、共同活動),很快可以發現他們對異性的群體印象,比較容易著眼在少數不舒服的行為上,而且可能缺乏與當事人溝通/釐清動機的機會就say goodbye了。

  例如PTT月經文「男生到底該不該請吃飯?」,男性會明顯厭惡坦然接受甚至覺得「應該」的女生,而且幾乎必然會有人提起,女性「只有」在付出的時候才講求性平(集體印象1)。稍早我也看到另一篇,是一位年近30的男性分享工作場合還有生活上接觸到的年輕女性(25歲前)「大多」追求物質、擇偶條件六萬以上、自己只賺兩三萬、沒有職業志向、月光又愛出國(集體印象2)。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utterstock.jpg

  日前英國首相卡麥隆發表了新移民政策,要求以伴侶簽證進入英國者,在進入前需有基本英文能力,進入後兩年半若沒有通過英檢,則有被遣返的風險。這項政策尤其對相對保守、經常待在家裡的穆斯林婦女不利,因此遭到各種質疑和批評。不論這項政策是在保護語言弱勢的婦女在學會英文之後更有機會融入社會、遭遇不幸時可以順利求助,或者純粹只是間接排擠穆斯林,把他們視為恐怖份子預備軍的意思,看過新聞的人反應亦是兩極。

  有些人覺得這項政策對語言學習弱勢者不利,像英國這樣的大國本來就存在許多非英文母語國家的人民前往工作定居,其中也有些人英文能力不佳,但不影響專業表現,如今才提出這樣的政策,難免顯得有指向性目的,表現出種族和人權歧視的一面。

  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到人家的國家居住「本來就應該」會說對方的語言,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共通的語言,要如何凝聚文化?我並不想否定這樣的假設,國家確實需要統一的語言才方便各種發展,但因為大城市裡外來者畢竟和本國人相比是絕對少數,且外來者大都會學習本國語言,所以我想原本就不可能存在有過半的人語言不統一的狀況。作為支持這項政策的立論,對我而言稍嫌不足了點。

  這件事讓我想到《救救菜英文》這部電影,也連帶想起一個議題——到底我們是怎麼決定「本來就應該」的事呢?這個問題可以擴展到全人生的各種關係和困境裡去討論。從出生到老死,我們賦予了多少事情/行為一個「應該」的標籤,自我要求也要求別人做到?有些時候它是方便的,讓人們遵守秩序、相互尊重、事情運行順利,但也因為「應該」本身就附帶了「義務」的責任,並且似乎是一種不成文規定,當它不被履行時,難免招致責難。因此「應該」的認定,本身就存在壓力。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某位朋友那兒看到一篇轉貼,內容是「15部不適合在初次約會看的電影」。扣掉後面幾部畫面過於暴力血腥令人不適,我倒是滿意外有幾部上榜的原因是會讓人誤會你有性癮、難以確保你們往後關係忠誠,或者劇中人不幸的家庭會讓人對即將開始的關係很掃興。那位貼出的朋友直言,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直接帶去看反應免得浪費彼此時間,如果對方只能看到肉慾,不交往也罷。不可諱言這似乎也是種方法(笑),只是預期大概會有個尷尬的下半夜。我倒是因此想到一些可聊聊的點,讓我們重新考慮約會是不是只能選擇最安全的文藝愛情片(但男生可能看到想睡還得裝作很好看)、讓彼此有機會勾勾手抓抓袖的恐怖片(可是很多女生不敢看)、分泌多巴胺增加幸福錯覺的喜劇片(要是不好笑就糗了)。

  血腥暴力片就跳過不提,畢竟再有內涵也會有人受不了,如果從頭到尾大部分時間只能摀面確實不如不看,畢竟是去約會不是去受刑。但文章的另一些觀點有些意思,為什麼性愛場面寫實的電影,即便內容深刻也容易引人誤會呢?

  前些日子,有位三十出頭的男性朋友悄悄說道,他現在才知道原來精子與卵子是在「輸卵管」相遇的啊!頓時眾人一驚(可能只有我一驚啦),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上課如果不專心聽或那堂課請假,我們的性教育竟是如此貧乏。除去生理知識,「性」這回事除了與AV掛勾以外,似乎就在生命教育中空白了,更別說性與心理、人格之間的關係,以及其間交互作用對自我、人生、關係影響的層次,還有超脫肉體和欲望之外的意義。導致我們一提及性,總是要神秘兮兮地「矮額」一番。
又曾經有一回,男同事拿了一篇譯稿過來找我,我們經常會這樣針對內文討論修改,但那次他顯得有些神色不定,左顧右盼後,指著某處說「這裡,我們通常都會說『╳╳(消音)』吧?」我:「啊?你說什麼?」同事:「就是『╳╳』啊」(再次消音),我一時沒看懂他的嘴形,瞅著他有點不耐地催促他說出來,於是無奈之下他奪過我的筆在旁邊紙上寫下某個直白到難以代換的性愛詞彙,還瞄了一眼隔壁剛畢業單身的清純大學妹怕她注意到。我沉默兩秒,他看著我既尷尬又意味深長地微笑,我想他心裡應該在向我傳遞「妳懂呴」、「唉唷怎麼辦哪」電波吧,而我也以微笑和皺眉以示傷腦筋。

  這讓我察覺,有多少場合當人們提及性事,只能用「這個」或「那個」來取代,又或者更多的時候是眼神交談可心照不宣,人們「這個」、「那個」輔以各類手勢和眼波,從來不會彼此會錯意(也可能根本會錯意),但始終不能言說。當然,如果他那時鏗鏘有力、內心坦蕩地在辦公室裡講出那兩個字,我一點也不會因此覺得被冒犯,但我也可以猜到後面的同事們八成都會轉過來看我們,說不定還要一陣訕笑追問。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ite-dove-with-a-red-rose-symbol-of-love_1920x1200photo by Sanda

  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會在戀愛中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並且從中學習調整、學習如何愛與被愛。可以說,戀愛是一面認知的放大鏡,它讓我們能夠檢視過去被埋藏在安全交際距離後面,也許連自己都不清楚的匱乏或耐心。就跟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照顧與保護一樣,很多時候人們也是在戀愛之後,才體認正確的溝通和包容。由於必須將自己的一部分最柔軟脆弱的內在交換,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讓我們不得不更加謹慎,面臨傷痛當然也更撕心裂肺。

  不要指望愛情能解決情緒上的問題,包括不夠圓滿的家庭愛,或者生活上種種挫折。有些朋友把愛情當作萬靈丹,只要進入,似乎人生就會蒙上一層粉紅色,看什麼都會順眼了,寂寞也會被治癒,但是過一陣子,激情消退之後,開始面對價值觀差異、自己的患得患失,進而發現愛情似乎讓寂寞更甚,於是懷疑:「是愛錯人了嗎?」、「如果對方可以怎樣怎樣,我就不會難過了」、「他以前不是這樣,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傷害我?」企圖改變對方卻往往失望。很多時候都只是因為我們從最初就誤認了愛情的本質,把它當成解方,殊不知愛情能做的,只是讓原本自在的人安適,但擱置不放的性格問題卻會被突顯。

  通常人們會從父母(照顧者)身上學到愛的原型,包括建構自我以及愛與被愛的互動模式。給予充足愛意的父母,養成性格穩定的孩子,別人的愛或不愛對他們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不過大部分父母並不那麼懂教育,甚至他們本身也帶著不完整的自己去教養下一代,自然有許多人在原生家庭學到的愛的模式,可能會並列條件與苛求,或者不確定性。不安全依附的孩子也許已經習慣「聽話」交換的親子愛,或者有些父母會刻意利用孩子的不安全感進行控制(管教),這對他們來說比花時間溝通容易。只要你不乖我就不理你,最後孩子會為了得到關注變得順從。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在關係裡用順從換取穩定。

  我有位朋友是這樣,一旦約會對象開始冷卻,對他不甚在意,原本他沒怎麼上心的關係,就突然因為不安而變得重要起來。他會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晚發現感情而自責後悔、試圖挽回。如果破局了,會像失戀一樣難受。如此反覆,一再受傷。我問他,你真的喜歡某某嗎?對方沒有很喜歡他,他其實也可有可無,但是看來最後的沒有在一起依然令他難受。那不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這樣,過去幾次,他也總需要好一段時間來平復這種受傷——為那些並沒有真正相愛過的人。聽起來很蠢,可是於他很真實。此外,我也知道某些人會因為這種關鍵期的不安而開始一段不適合的感情,最後經歷分手。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ephants  

  由於「經驗」,人們開始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認知模式,並且用這種模式面對社會、在互動中調校精準度。這也是為什麼不同生活圈和階層的人,對世界/他人的解讀/認知往往不同的緣故(因為他們面對的階層文化是不同的),而且會隨著年齡增長定型與僵化。年紀愈大,不同生活圈的人溝通上的障礙會愈明顯,這是由於他們過去無數的經驗都驗證了一個和對方看到的相去甚遠的世界,這個世界觀,會變成一個人的個性和真理被信奉著,直到發生足以顛覆他世界觀的大事。

 

  大概年紀也老大不小了,所以這幾年對這種價值衝突較常有感。有趣的是,在我們解讀他人語意的同時,往往也反應著自己的「主觀」。所以藉由自己對他人的回應「再回應」的過程,設法觀察自我思考脈絡的話,有時候也會發現「噢,原來我是這樣預設別人立場的」、「基於這樣的預設,我做出了何種價值觀前提下的回應」,尤其是在雙方意見不合時甚為明顯。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有點想寫這個主題,不過又怕太憤怒寫不好所以擱著。總之還是來寫寫看吧。

我常常在想,我們很多民族性、社會看待事件的態度、生涯規劃、自我評價、人際模式,無不受價值定位的影響。

什麼樣的價值觀呢?從小時候說起好了。

我們的人生可以無憂無慮被稱讚,大概僅止於幼稚園以前。等到你開始有同儕之後,比如隔壁跟你一樣大的小孩,或者年紀相近的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就會陸續接收到一些「你看看隔壁的OOO都學會了」之類明明想鼓勵但實則貶抑的言詞。你開始為了不要失去父母的愛(或得到更多的愛)努力學會好好吃完一頓飯、學會騎腳踏車、學會拿筆畫畫寫字、學會彈一首歌,免得再次看到父母失望急切的表情。而他們每次看到你成功達成的驚喜、或看到你表現得比隔壁小孩更好的欣慰,也一次次增強了你「必須這麼做」的行為模式。於是人類第一次學會「比較」帶來的好處與壞處,資賦優異的人大多數時候得到情緒上的正增強(讚嘆居多),而資質平庸甚而有點駑鈍的人,則是因「恐懼」被遺棄的可能(因為得到的多半是責罵與失望)而負增強著。而每個人也都誤以為,這是存在於所有人的普遍現象,大家面對的困境(環境)是一樣的。但事實上,在正增強與負增強的效應下,「比較」在不同資質的人的心態作用上,實則分歧。想想你因為「害怕失去」而不得不努力,跟因為「想得到更多」而興奮期待是多大的差別?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給一群小朋友複雜難解的問題,觀察他們面對問題的反應,追蹤往後成功的機率。最後發現早先放棄的一群長大後多半表現平庸,而那些面對問題反而興奮想解的孩子,裡頭有挺高的比例擁有亮眼的成績。所以實驗結論反推: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時努力設法解決它的話,這種人格特質比較容易讓你成功(廢話)。但這個實驗並沒有往前探詢,為什麼有些孩子很早就想放棄,而有些孩子躍躍欲試。我相信那些躍躍欲試的孩子,極有可能在天賦上就是「較擅長解決問題」的那一群,或者他們從小在學習時受到的正向鼓舞是比較多的,因此他們對挫折的容忍度相對較高、遭受挫折的時間也比較少(若是有人願意對家庭教養態度跟嬰幼兒學習所費時間做追蹤,應該不意外地會發現這樣的結果吧)。先天是無法掌握的,但這裡牽涉到很重要一個後天因素是「教養態度」的問題,而教養態度正是我們這幾年對東西方教育上提出的很大差異點。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Tue 2014 19:16
  • 偏見

workplace  

早上看到一支實驗影片,拍影片的人說他看到法國人測試路倒後路人的反應,結論是他們只救西裝筆挺的人,於是拍攝者穿著衛生衣在SOGO門口也裝病路倒看看,很快就有幾個小姐圍過去關切。我自己因為通勤的關係每天搭交通工具,也碰過幾次旁邊乘客不支昏倒的情形,通常都會馬上有人幫忙按摩讓位,問需不需要喝水吃東西。有時候熱心到我在旁邊都覺得倘若昏倒的是我,說不定反而困擾的程度(喂)

如果在社群上或跟朋友提到某些「社會認定上」專業技術比較低、薪酬比較低的行業或藍領階級的社會地位,也馬上會有人「提醒」不可以歧視他們,在在說明臺灣人其實大多都知道必須同情弱者。可惜與之相反的是,我們貼標籤之迅速(定義誰是弱者、定義誰非我族類、定義誰有偏見<這本身可能也是一種偏見)的能力也不遑多讓。或許是因為這樣,那些(社會分類下的)弱者才會一直處於困境較多的狀況,而也許就算愛心氾濫的人們也不自覺,自己亦是共構的一份子。

為什麼我們必須討論同志、跨性別者、失婚、工人、服務人員、計程車司機...不管是生理、境遇還是職業性質上的某些人需要「被尊重」?那是因為你其實也知道他們現況是「不太被尊重的」,不是嗎?是不是當我們真正不再直覺(主觀)地認為某一類人是社會弱勢(或者「很特別」、「跟別人不一樣」)、不再急著提醒別人尊重他們的時候,才是真正去歧視的時候?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從公司的書上看到的故事,稍微改變一下寫法我認為是個值得深思的人性議題
故事如下:


正直小姐是個非常耀眼但是個性不討喜的人,因為她總是老實地把自私與膚淺指出來
和她交往的男人都喜歡她的臉、女人則嫉妒她的臉,她們都希望正直小姐只要漂漂亮亮地待在自己身邊、說些讓自己高興的話就好了,但正直小姐卻從不這麼做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大學就喜歡看些心理相關的書
加上去年很認真地補了一年專業課程
當然這麼問我的人就變多了:
妳念心理學,是不是一看就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還有人會說:妳不要去念那個啦!這樣我在想什麼妳都會知道了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嗯……語言果然在編碼與解碼的過程會有無限延伸/解讀的可能耶
以往我都覺得自己表達能力應該沒啥問題才對
不過後來發現還是有人會往別處聽去
為了避免之前的札記會被搞錯重點
稍微自我澄清一下下(囧)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的「工作」不單指賺錢的工作,而是包括所有做事的原則


下午P小姐轉貼了一篇「聰明人,容易不務實」的文章給我看
我們談到競爭力這件事
剛好昨天跟N小姐也聊到工作上的事,在這邊寫點感言吧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