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一幕經典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R00.jpg

  本片改編自奧地利佛里茲囚禁案的相關小說(主角為Elisabeth Fritzl),另外還有兩三個類似的囚禁案幾年來也漸被披露,例如「禁室少女」坎普絲(Natasha Kampusch),坎普絲還曾以過來人身分協助過本片主角母子;台灣亦出版過潔西‧杜加(Jaycee Dugard)《被偷走的人生》一書,這些囚禁內容不論加害者是親人或陌生綁架,都有著相似虐待,熟知過程後無人不為之震撼,難以想像受害者如何承受這樣強大的精神壓力,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原本事件本身飽含的恐懼和聳動過程盡是拍攝電影的好素材,隨便一位好萊塢導演都能拍出緊張刺激、賺人熱淚或引起恐慌的商業片,但蘭尼‧阿伯拉罕森(Lenny Abrahamson)卻反其道而行,與編劇捨棄了事件裡最駭人的恐怖、最煽情的情愛,而用一種童稚的、溫柔的眼神凝視。

R01.jpg

  《不存在的房間》所展現的母子互動最為人所樂道,布麗‧拉爾森(Brie Larson)和雅各‧特倫布雷(Jacob Tremblay)的演技固然真情流露,成為全片最搶眼表現,任誰來看,都能體會這名母親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盡量維持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發育。我認為全片最難得也最令我意外的是,看完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濤,我沒有在哪一段劇情被恐怖的綁架者驚嚇到,也沒有因為深刻的母子情止不住淚水。這不是片子不好看的意思,而是導演竟然願意放棄這些最容易引起共鳴(話題、票房)的元素,就為了呈現小傑克眼中的世界——一個不知自己被監禁,仍幸福、平靜地和媽媽共生的童年——而這也正是裘依這個母親兼受害者最偉大的部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jpg

  好像不少人對本片有點失望,覺得整齣戲幾乎是女主角喬伊的「特寫」,除此之外的人物既扁平又性格怪異。這讓我剛看完時稍稍有點疑惑,畢竟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也不是沒什麼經驗的新導演,他的人物和劇情掌控力顯然不僅如此,但為什麼《翻轉幸福》看起來會那麼像喬伊個人秀呢?這僅僅只是一個很衰的窮忙族憑藉努力和勇氣變身富豪的勵志故事嗎?

  我們永遠不缺「無論如何,努力就對了」的教材,當我們從已成功的角度來探討條件時,運氣跟努力是必要的,然運氣和努力卻不必然能夠成就所想。甚至過程中伴隨的犧牲有時意外地大過成就所能獲得的快樂,更遑論失敗的代價有可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可怕,說它是一種光榮的勳章都顯得矯情。負債、身敗名裂、心血、人情、不堪歸零的年齡等,比起成功需要的努力或勇氣,這些相對沈重。年紀愈大愈禁不起一無所有,以致令人懷疑是否每種成就都值得不顧一切去追求。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翻轉幸福》,或許會有一些勵志以外的收穫。

  我們都知道喬伊堅韌,但這份堅韌從何而來?剛開始她沒有做生意的頭腦,製作商品只知道壓低成本,和很多發明者一樣,認為東西夠好就會有市場,卻忽略其中的人為變數。她純然相信銷售關鍵在於好平台,樂觀地沒有考量合作者的特質(或許也是沒得選),結果找了一位乖僻的金主、不替她好好規劃的銷售專家、脾氣執拗的主持人,迎來第一次慘敗。這時候的她就像多數相信努力=邁向成功的人們,既不清楚自己,也不瞭解環境,更不懂得人性。

06.jpg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jpg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在幾個月前釋出預告時,便已引起話題,我也期待已久。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的演技肯定是本片最大亮點,我們很少有機會看到一名演員演示性別認同障礙的過程,它至少有兩層困難必須克服:第一層是,對於自我存在從來沒有深刻感受到不自在的演員,要如何想像某天突然發現自己靈魂被困住的鬱悶感,並表達出來?第二層是跨性別的表現,該如何揣摩一個初啟蒙的異性心理,同時兼具發現自我的愉悅感,以及不熟悉性別符碼的青澀感?

  以往的電影大多只挑戰一個關卡,飾演天生的性別障礙或同志僅需揣摩成熟的異性行為來表現,不得不說艾迪‧瑞德曼做了影史上很大的突破,莉莉不顧親友傷心也要變性的決心,若不是足夠深刻的演技,確難說服觀眾接受這種接近自私的行為,可以想見2016又會是艾迪獲獎連連的一年。

  這部片各方面表現都很到位,可以說沒有什麼拍攝面遺憾的地方。美術、服裝、色調、鏡頭的掌握皆具水準,觀影本身就是種享受,不論你喜不喜歡它的結局,都是很值得欣賞的片子。至於角色方面,埃恩納雖是本片的主線,但比起他,我更想提及他的妻子葛蕾塔。

  英國心理師史戴分‧格羅茲(Stephen Grosz)曾有一個案例,一位知名教授在某天去探望女兒和外孫的行程中,因緣際會地開啟了同志戀情。過去的他雖然隱約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但他仍然和一般人一樣結婚生子,妻子同時也是他很好的朋友,堪稱家庭美滿。意外的同性交往才讓他突然察覺自己真實的那一面。一旦真正依循本性而活之後,他就再也回不去了,彷彿過去的自己披錯了外衣,原本可以適應的生活模式變得難以忍受。他一方面對妻子感到愧疚,並且不想失去這個結褵數十年的關係,兩人之間的感情扣除愛情仍然深刻,卻難以處理同志情對家庭的衝擊。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blr_inline_npu7guKHjE1qmqbpc_1280.jpg

  曾經有個朋友感情觸礁,既沮喪又焦慮地跟我討論什麼是真愛,顯然他和另一半有截然不同的答案。我雖算不上什麼專家,仍然和他分享,我觀念中的真愛是,當你願意每天選擇這個人,哪天回過頭來發現你們走了一輩子的時間,那或許就算是真愛。不過有些女孩不同,覺得真愛好比童話故事裡的王子公主,在第一時間就應該明白,之後的努力磨合,都是因為「那是真愛」的緣故。我不曉得有沒有人這樣順利過了一輩子,但我知道每當記者採訪金婚銀婚的老人家,他們也會說他們不知道是不是真愛,只是選擇了對方走到現在。

  凱特和傑夫結褵45年,一同經歷過婚後生活的種種、傑夫病重的難關,一起買人生的第一間房子、養第一條狗,眼看彼此老去、狗兒換代,仍然尊重彼此且和諧地相濡以沫。直到傑夫收到一封國外寄來的信,告知他在冰川找到意外過世的前女友屍體,兩人生活因此起了變化。

05.jpg

幸福的定義不在發生過什麼,而在怎麼解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jpg

  這部片雖然情節簡單主軸清楚,也不至於編得懸疑緊湊,甚至有點枉費裡頭小組成員們的背景設定,倒是提供了幾個耐人尋味的細節作為餘韻。散場時,我腦中很難不縈繞著《駭客任務》的膠囊選擇題:當你發現現實非你所願,你會選擇痛苦地看清還是繼續活在希望裡?或者我們可以換種不這麼殘酷的選擇,對看清之後仍抱持可以改善的渺茫期待,或乾脆不要知道比較好?

  我們對於新聞的期許,是揭露真實(也許單面、也許多面),還是呈獻我們想相信(至少要是能接受)的世界呢?這個問題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前者,但真正有勇氣面對「可能被現實擊敗」的內在壓力的人,或許也不是那麼地多。

  我們都需要一些積極活下去的理由,比如相信努力終會有收穫,即使努力後平凡或更慘的人比成功的多;比如相信有人能夠優秀地領導整個國家,即使相反的例子才是常態,而優秀的領導人傳記裡面不會提到被犧牲的那些人;比如相信每個人都有致富的機會,即使比起階級流動,階級複製更理所當然,而真正的上流社會不容入侵;比如相信明天會更好。但更多時候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明天「一定得」更好才行,不然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人們總是害怕關於生存的「信仰」被挑戰。對於小布希的支持者或相信美國是偉大國家的愛國份子而言,總統醜聞無疑是撼動他們世界的炸彈。於是他們肉搜、群起抨擊,以一種獵巫的形式排拒可能真相,因為一旦這個真相被證實,他們理想的國家還有立足世界的觀點就會瀕臨危機。所以小布希到底有沒有運用特權逃避戰役,是不可碰觸的禁忌。觀眾藉由「相信文件是假的」、責怪別人陰謀黑心,模糊可能的事實,作為本能上的危機處理。事實究竟如何,都不如(自我的)世界平和來得重要。不過反過來想,避揭露真實不也等於潛意識地肯定了事實的可能嗎?激動的永遠會是被動搖的人,轉移焦點的也是最不想知道答案的人。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00.jpg 

  「當人們尋求希望的時候,傾向給新人機會;但當人們面對恐懼的時候,則會趨於選擇熟手。」善用人性趨避原則之人,往往能夠掌握優勢,或許我們都應該在選擇(舉)之前,再次確認自己對局勢的認識是否全面。

  政治題材的電視電影這些年表現愈發出色,早年日劇《Change》藉由選舉過程的操演,透過主角之眼認真經歷一遍選戰的洗禮、現實的打擊,以及當選後的政治角力,勾起人們回想領袖和代議制存在之必要,並且讓觀眾和朝倉啟太一起,逐步認清政治對個人影響深遠。或許當初推出,頗有刺激長期政治冷感的日本社會之意。不過這種只要押對候選人便樂觀信賴其良心與能力的天真,畢竟只能引起關注,無法進一步探究政治背後各種層面的算計。《危機女王》倒是給了一個更實際的切入角度。不曉得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上映,是否也有其用意。

01.jpg 

  在我看片當日稍早,一位朋友新發表了文章〈幸福人生全因政府助推?評《Why Nudge?》(為什麼助推)及其翻譯〉,看完正好有些和電影呼應的地方,在這裡提出來一起分享。寫作《Nudge》的兩位作者,紛紛被美英政府延攬為重要幕僚。簡言之,作者認為由於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訊息量去評估每天所做的選擇,因此大部分時候,人們會在訊息不足的情況下做出直覺性(或許非理性)的選擇,可能因此危害健康或安全。有鑑於此,政府或者企業在推行政策或商品及服務時,應該採取一些技巧,以擺放/包裝的方式、法定規格等手段,誘使人們做出對他們較好的選擇(比如在營養午餐中將健康的食物擺在比較好的位置供人取用、限制醣類飲料的瓶裝大小)。這事實上也已經實行在許多產品設計、公眾空間等生活細節上,只是人們往往以為自己的選擇完全出於自主。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01

  由於蔡依林的演唱會,「玫瑰少年」再度被提起。我同時想起國外一部類似的記錄片《賴瑞金之死》,都是藉由記錄當事人的角度,揭示「一般人」對性別認同困擾者(或者同志、任何性少數族群)可能造成的迫害,但我想對於恐懼「異常」的人而言,仍然有不少人是不願意或做不到「換個角度」想的吧。既然如此,我想介紹一部比起當事人本身,更偏重他身邊人角度看待這個話題的電影,多少呈現這些「正常人」所受到的衝擊,或許也不是自私或歧視一詞可以輕易帶過。當少數者不再自傷、反對者能被體諒,或許才是化解隔閡的契機。

  《雙面勞倫斯》的主題和我預想略有不同。我原先以為它的主軸會放在勞倫斯對於性別認同障礙的內在糾結,畢竟這類電影大多如是,實際重點卻在他身邊的兩個女人:戀人小佛和母親身上。
勞倫斯35歲以前一直依照社會價值觀以男人的身分生活、戀愛、擁有一份穩定的教職,但他始終對自己的身體有莫名的厭惡,這厭惡可能甚至讓他感到別人的目光都似乎在指責他不真實一般。於是在崩潰之前,他決心要「當回」女人。他首先尋求女友及母親的認同,並且盡可能在除此之外的事情上滿足身邊人的需求。他希望在傷害最小、自己也能忍受的範圍內,盡量不要造成親人的困擾。所以小佛買假髮給他時,他戴了,他知道這是讓女友說服自己接納他的儀式。即便這不完全是真實的他,至少她願意試著去接受,他也就配合。

  勞倫斯其實期望著小佛接納他「精神層面的女性性別」,而不是「看起來像個女人」。但是他願意做一定程度的讓步,因為他明白這糾結自己35年的痛苦,別人一樣承受不起。至於母親的第一反應則是逃避,拿不能傷害他父親為藉口不願面對正在改變的兒子。甚至在勞倫斯備受歧視、一無所有,在路上被人毆打後哭著打電話給她時,她都拒絕了他。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00.jpg

  女孩們從小就聽著王子公主的故事長大,它們的共通點包括一位個性從來不被描述、可以到所有故事串場的王子(標配是駿馬、寶劍然後沒了,王子通常是沒朋友的),以及一位因為美麗被嫉妒的公主。「美麗」是童話故事裡女性的最高價值,而「王子」則是未來所有幸福的代名詞,並且只有一個名額,童話中的女人只為贏得美麗的后座(=嫁給國王)而存在。

 女孩童話(相對於冒險類的男孩童話)的雛形基本上都是睡美人,告訴女孩們安靜衿持地等待就會有王子發現妳,所以長髮公主讓男人爬上高塔,而不是剪下髮辮出去討生活;仙度瑞拉明知道舞會的用意是找結婚對象也不自動上門,非要王子眾裡尋她千百度;睡美人的爸爸沒有解咒,而是放了一隻龍守護(到底為什麼仙女的法力比巫婆弱啊)。彷彿只要天真地、端莊地等著,頂多掉一條巾帕做為線索,那個「特別的人」就會循線找來,從此跟著他就幸福快樂。直至今日,儘管女孩偶爾得自己屠屠龍,仍然一定程度迷信著美麗→愛情→幸福的方程式。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01

「為什麼做錯事的人只要道歉就好,我卻得一直逃跑?」——韓恭珠

  導演在電影的前半段並沒有直接揭示主題,只是如實記敘一名少女的生活:因為某個事件上警局,被老師安置在老家、轉到新學校,任憑老師母親怎麼詢問,都不得而知她發生了什麼事要在學期中轉學。就這樣,恭珠在周圍人的好奇中展開新生活。她低調聽話、彷彿想要銷聲匿跡般安靜,不跟同學有太多往來、大部分時間都獨來獨往,並急切地想要學會游泳。她的生活就像初學游泳般,努力踢水掙扎、緩慢前進、呼吸困難。老師同時要求她斷絕聯絡,拒接爸爸的電話。

  因為這樣刻意地與過去隔絕,她才慢慢能在新生活裡放鬆,偶爾幫李母顧顧店、偶爾哼哼歌,被新家人、新同學喜愛。可是不論同學如何慫恿,擁有好歌喉的恭珠都害怕被人發覺。同年紀的女孩們巴不得受人矚目、作明星夢、期待戀情,她卻與人相反地完全不想跟人接觸、被經紀公司注目,公開自己的存在令她崩潰。觀眾就這樣跟她身邊人一樣,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看著女孩艱難地適應「活著」這件事,看她被再婚的母親驅離、跟父親分開,單獨一個人逃難著。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01圖片/可樂電影提供

  這是一部成功將小人物化身主角的故事。雖然故事的主軸是愛情,也非常明確表現男主角泰日是如何因為陷入愛情而轉變、又是怎樣命運弄人地錯失幸福,但我並不想過多地沈浸在真愛無敵的美好裡。我想,這部片給人額外的收穫是,那在背後默默支持,雖然坑坑洞洞卻難以放下、互相羈絆的親情,令人看完深深動容、很想回到家人身邊。

  在影視書籍都大量產出的現在,創作者總是苦於尋出些許新意,因為所有題材早在60年代以前幾乎都用過了,如果做出來的東西不夠有趣,必然被市場殘酷地批評甚至淘汰。也因此,有一部分創作者非常忌憚使用老梗,而加深了創作的困難。《不標準情人》很好地示範了老梗鋪陳得宜也能賺人熱淚,畢竟不論古今,人們內在對情感的渴望都是一樣的,而老梗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那些亙古不變的需求總要被滿足的緣故。

N02圖片可樂電影提供

  流氓與小姐的設定,首先給了全劇基本上的衝突元素,也設下觀眾對男主角感性面的期待(否則怎麼擄獲美人心呢?)。導演也確實在兩位主角之間,明顯強調著男主角泰日的背景,著墨他的身分(黑道)如何影響家庭、人際但又存有一絲情深意重的原則,使得韓惠珍(飾好靜)的演技和角色層次相對淡薄許多。兩人最終會走在一起當然是所有觀眾與導演的默契,為了顛覆這樣命定的結局可以想見會帶來的乏味,導演基本上以泰日坐牢前後為切分點,順序上重新組裝了兩人戀愛的過程。在展開新生活之際插入變數,讓他「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導致全盤皆輸的人生,能夠投射進所有觀眾的內在。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造化弄人;原來,真實的人生成敗一瞬;原來,我們離他並沒有那麼遠。每個人都可能是螢幕上的泰日,在不好的時間遭受打擊,一敗塗地,頓失所依。因此當他被趕出家門,和好靜相視而泣時,BGM一下,有那麼多人為他啜泣。因為他的人生累積了太多別人的誤解、生活的疲累、刻板印象,也因為他跟我們都一樣會犯錯、會賭一把,而身邊人也有他們的脆弱和情緒。即便愛很偉大,它可以是希望、是支持,但也同樣能夠使人受傷,哪個人不是傷痕累累地活著呢?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01圖片/西紅柿非主流放映提供  

  「別指望男人幫妳解決問題,他們本身就是問題。」

  大概每個適婚年齡的人,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或者從小就會接收到身邊人的「好心指導」,告訴你如何作一個好男人/女人、如何受人歡迎吧。尤其是重視婚姻制度的傳統地方,更是把婚姻視為女性人生最重要的事。今年出版的《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一書,研究中國單身女性(其中很大比例是高知識分子)面臨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為了擺脫剩女身分,甚至必須委屈接受不適宜的婚姻,重要度勝過個人發展。撇除某部分源自國家政策對單身者的不利因素,可以肯定的是,對於「結婚」這件事,不論中外,提起來總讓熟女們感傷。

  露絲和一般女生沒什麼不同,從小被父母疼愛、細心教育長大,努力迎合周圍人的期待,有良好的學歷和工作,與人相處總是避免衝突,或許個性有點懦弱,但基本上是個獨立也優秀的女人。為了受人喜愛,她早已養成凡事順應別人的習慣,總是勉強自己多做一點,讓男朋友高興、讓上司滿意。但她的不太會抗議,並沒有使她過得比較順利。每一任男朋友還是甩了她,上司也沒有比較照顧她的研究,反而大家都毫不客氣地要求她,一點也不在意她的感受。

F05圖片/西紅柿非主流放映提供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01

  Today, I’m gonna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a decent person who listens to me. Someone who doesn’t know what disease I have!——Michael Aleen

  你是否曾經想過,愛的真意是什麼?我們常常可以認為自己很愛一個人,卻不真的瞭解他;我們常常可以以為自己為一個人付出了所有,卻吝於傾聽。但我們在追求愛情的時候,又總想著只要有那麼一個人真的能夠懂我就好,別無他求。我們都知道自己需要的愛是什麼,卻容易忘記用這種形式給予,不是嗎?

【自我】
  這是一則非常寂寞的故事,但不論是如何遠離我們的情境,好故事總能讓我們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Michael的人生是一場悲劇,母親忙碌於歌唱事業,完全不想關心這個一夜情生下的兒子。他從小只能從後臺、大人腿間看著視野縫隙裡那襲紅色的身影。她的歌聲和視線永遠屬於他人,幾乎從未看顧自己,只有心血來潮照顧過他九個月,給他一隻大象玩偶(諷刺的是,就在他對大象留下陰影之後)、一首Elephant Song,然後就沒了,甚至連死前都只想著自己的事業。Michael十四歲喪母、進入精神病院,十五歲拍色情裸照,直到十九歲離開,中間始終被醫護人員緊盯著。歷任醫生只從檔案認識他(的病),包括聲稱愛他的主治醫師Dr. Lawrence,即使知道在他住院期間被拍了裸照,卻也沒去調查在嚴格控管的醫院裡是如何發生的。這暗示了什麼呢?他從來沒有因為他的存在本身被任何人重視。去掉病史、去掉身分,僅僅因為他是「Michael Aleen」這個人得享關注。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X1   
  若要說現今影壇最受上天眷顧的導演有哪些,加拿大的Xavier Dolan肯定名列其中。不但擁有俊俏姣好的外貌、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敏銳的時尚嗅覺、口齒伶俐的反應能力,以及能演善導的天分。18歲開始寫劇本,19歲第一部長片也是他的自傳電影(就是他18歲寫的那部)‧《聽媽媽的話》坎城首映就獲得長達八分鐘的熱烈鼓掌,奪下SACD、導演雙週歐洲藝術獎、年輕視野獎。之後的《幻想戀愛》、《雙面勞倫斯》、《湯姆在農莊》、《親愛媽咪》等作品也全都在國際影展榜上有名,這讓他年僅26歲就已是今年坎城評審之一。Dolan的電影擅長使用意識型態的鏡頭語言、考究而繽紛的視覺設計、極富時尚感的角色造型,彷彿承襲其母語‧法語所代表的浪漫和品味。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這些藝術畫面太過鮮明而相對造成劇情貧乏。在視覺表現和主題意向之間,Dolan的作品也一如他本人般強烈耀眼而又敏銳,不論你有沒有認真看、有沒有全部看懂,你所獲得的美感饗宴或關於自我的一些辯證肯定是不會少的。

  原本打算好好挑幾部Dolan的電影分別寫文介紹,因為他是個人滿欣賞的導演,不過前兩天發現高雄市電影館本月份正好舉辦Dolan的主題影展,包括他的五部得獎長片,以及最近參與演出(Charles Binamé執導)的《憂傷大象之歌》國內首演。為了不讓大家錯過這顆影壇盛放的新星,本文僅概略介紹歷年作品,推薦各位去認識一下這位很介意自己因為太年輕就被輕視的新銳導演,我可以保證他的作品一點都不年輕(笑)。其餘作品我會在後面略帶介紹。

Xavier Dolan的作品軌跡

X6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01  
  「只要是人就有欲望,每間屋子都有途徑進去。」克勞德

  大部分的電影會聚焦在導演想要強調的主軸,排除其他面向,好讓議題不偏離,但歐容這幾年一直試圖表現出人的複雜性、多重性,比如〈登堂入室〉裡頭的學生克勞德,既是偷窺者也是被窺者,既是受教者也是引導者,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既是主控者也是被動者。相較於單線作品,他更偏愛使用少許人物做最大容量的劇情表現。這樣的風格可以在2012〈登堂入室〉、2013〈美麗‧誘惑〉(主角、記者、母親三方)、2014〈女朋友的女朋友〉(男女主角兩個家庭和女主角的雙面生活)發現,尤其是〈登堂入室〉的虛實交替、多線並進更是傑出嘗試。〈登〉的精彩不僅在於劇情本身,它更同時揭示創作的方法,甚至反過來諷刺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可能。故事從法國文學老師傑曼抱怨學生語文能力愈來愈差開始,接著在週記裡發現一塊璞玉,是學生克勞德寫下關於他進入了偷窺一年的同學家、類似觀察日記的紀實小說。突出的文筆和第一人稱的臨場感勾起老師興趣,於是傑曼開始私下指導克勞德寫作、進而被劇情影響私生活,既偷窺著故事中人、參與創作,也被讀者和克勞德偷窺、替換了生活。導演不但消融傑曼與故事的界線,也消融觀眾與電影的界線。我們不妨跟著劇情來上一堂導演寫作課吧!

Class1 創造人物
  克勞德起初使用帶有貶意的詞彙讓角色們登場,並且誇張他們的言行,使得他的第一人稱故事主角(克勞德本人)顯得像個高高在上的嘲諷者。傑曼認為這樣的故事既乏味又粗俗,提出「即使是不喜歡的角色,也要昇華他們的缺點」才有吸引讀者的可能。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4

  「愛,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感,就是不斷地以自虐騷擾你,直至死亡。於我而言,愛情或許是動物本能的一種回歸,它應該是在消滅類似理性、道德性、社會地位和階級之後,才開始的一種純粹的感情。」金基德

擁有,失去的開始

  心理學證實,人對失去的恐懼大過獲得的喜悅。在擁有「母親」之前,李康道生存的痛僅在皮肉傷,可以被無視、甚至挑起。麻木本身並不讓人過分痛苦,通常只會伴隨空虛。擁有之後,他開始做惡夢、幻想被報復的恐怖,激起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一旦感情有了血肉,便出現裂縫,但竟也在裂縫中生出憐憫來。
  〈聖殤〉本身是許多「對比」的綜合。強大與卑微、富有與貧窮、暴力與懦弱、累贅與負責、貪婪與無欲、悟道與矇昧、輕視與羨慕。導演安排了三次李康道和債務人的接觸,第一輪是無情地討債,當時他與外界隔絕,人類對他而言只是肉塊,傷害之後吃下它(每次暴力討債完都要吃肉),是彷彿吃下良知,強化自己的無情般的儀式。這些肉塊有什麼背景、苦衷、家人、情感於他無意義,只是他帳簿上的一個名字和數字,解決了,畫上紅線,就此結束。「母親」出現以後是第二輪,拼湊出對人性的理解。為了新生兒自願殘障的年輕爸爸;耗費一生工作,廠房被拆遷便一無所有的老人借了一輩子攢不到的錢,只為死前一擲。「錢是什麼?」被再度提出,在生命之外,它什麼也不是。因為擁有些什麼,錢才變得有價值。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01

  「我覺得大部分的人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互相給予痛苦,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忍地去傷害對方,比如說殺對方,我認為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我就一直在想,這些殘忍的人,他們最恐懼的地方是什麼?我想是母親。」金基德

  〈聖殤〉的故事很簡單:失去獨子的母親,對不知情愛的兇手,進行以愛為名的報復。在沒有資金挹注下,僅花一億韓元、十天拍攝而成,卻囊括三大國際影展的獎項。其中討論的,何止愛恨救贖。我甚至懷疑,金基德其實並不尋找救贖。即便他的電影片尾往往呈現一種近似殉道的方式,一邊揭露「實然如此」的人生遺憾,一邊予以「接受」或「放下」的選擇,但或許他也只是想坦現人性而已。至於能否在這樣的世道找到安慰、能否因為他在電影中參雜的那點既脆弱(容易為人所傷)又強大(足堪存活依賴)的愛生出希望,是觀者自己的事。他並不教育觀眾正道,甚至讓劇中人以偏激的方式贖罪/自救。那些在他戲中堅持、掙扎,最後選擇離世的主角們,如〈情弓〉的老翁終於娶了幼妻後縱海;〈援交天使〉的警察教完女兒危危顫顫地在石礫上開車後就逮;〈聖殤〉的李康道穿上母親織給「兒子」的毛衣,選擇銬在最恨他的女人車下,拖出長長的血痕於清晨公路上,讓人既無可奈何又生出些許憐憫,而且似乎也同劇中人物般「完整了什麼」(也或許自我欺騙了什麼)。這種「選擇結束」的安心感,就是所謂的「救贖」嗎?我起先在心中存著這樣的疑問。

A02

 無情,一種模糊的保護網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內容有捏,想看電影的請迴避)


學生時代,我曾經有一陣子就像吸血鬼熱潮般,喜歡描述無盡的孤寂或極致的惡那樣的題材,沉迷寫出由於過去經驗有著嚴重性格缺陷的心理師如何以心理學側寫嫌犯、類似CSI心理版的故事,或者吸血鬼殺了他最親近的同伴,只是因為掙扎於某些宿命的問題,但又必須迎接同伴消失後更深的痛苦之類的故事。也曾經很想理解快樂殺人心理之所以極端的理由,直到今天看完電影,我感到自己已不再那麼想要理解究極的變態時,才發現當初吸引自己的是什麼。我想,那是一種本能對於極致=純粹=美的崇拜或誤解吧。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45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嗎?對我來說不是。
這是一個多情浪漫份子碰上冷血傲慢之人,賠上性命的故事嗎?對我來說也不盡然。
我倒是認為這些人物的個性都是反映他們背景的必然。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我會看到哭,因為歐洲片並不煽情)

05

  結束不愉快的婚姻,正在協調小孩撫養權的盧卡斯人生一切歸零,只剩下獨自一人住的大房子和一條狗,他找了一個幼稚園褓母的工作,只想低調地重新開始生活。一天,他死黨的小女兒親了他,並且給他一個心型禮物,他和藹地告訴小女孩說,親吻只能和爸爸媽媽,而禮物應該送給其他小男生們或者媽媽。於是小女孩又羞又憤下,告訴學園長她看到盧卡斯的性器。這下子讓全鎮的大人們都沸騰了,即使法律不起訴,盧卡斯的哥兒們也幾乎都把他當變態、購物中心也把他痛揍一頓轟出去,甚至有人殺了他的狗、排擠他的兒子。而他只能理性地和每個人澄清、忍耐,始終沒有失去理智,直到迎接他以為不會比離婚更慘,但其實一路下墜的聖誕夜。他忍無可忍抓著小女孩的父親直視對方眼睛說:你看到我的眼裡有什麼嗎?什麼也沒有!

  幸好這位曾經是他最好的哥們以對他的瞭解出發,終於慢慢理解事有蹊蹺。如果今天換作是一個不相熟的人呢?我想盧卡斯「性侵小女孩」的標籤會一直被貼下去,即使沒有證據、即使大多數人都只是「聽說的」、即使在這之前人們都真心認為他是個好人,一旦開始相信某個印記,理性其實經常不具作用,因為那都是建立在自己選擇相信的事物上。就像小女孩曾經坦承自己說謊,大人卻寧可認為她只是因為害怕所以忘記了事實而已,殊不知這些事實都是自己串聯想像的解讀。

  最後誤會冰釋了,他也漸漸修復和朋友間的關係。就在看似一切回復正常的一年後,他在照例和老朋友一起狩獵野鹿時,遭人持槍射擊......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鑑於過去看過的片子沒有留紀錄都會忘記,要再回溯也不可能了,今年就想來記錄一下看過的片子,這系列會在每次看片後新增。至於補述的前幾部多少有些忘記當時的感覺,就簡單帶過。

【2011】好片回顧(有些是2012才補看的,一起寫)

◆姊妹 The Help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