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專題論壇 (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eart-care-1040229_1280.png

2019-2020年真可謂多事之秋。綜合今年的多災多難、抗疫困難,還有剛震驚世界的N號房事件,長久以來我有感人類最需要培養的特質,是「利他心」。這個直覺上很容易違背個人欲望的東西,我認為卻是長期來說,最能讓所有人活得更健康、快樂、滿足的條件。

世上有數不清的人對自己的存在與價值感到疑惑,我們因此衍生出各種定義「價值」的標準。最容易評估的不外社經地位、名聲、聰明才智。但事實證明,擁有高社經地位的人並沒有因此普遍獲得喜樂,甚至可能因為這些條件的容易變動而有更多焦慮與恐懼。這些標準下能夠被認同者僅限少數,而價值感應該是人人都可以獲得的東西。

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追求一個穩定的自我價值呢?關鍵在於你「創造過什麼」。當你創造的是會帶給人正向作用的「影響力」,小自一首詩、一張畫、一句話,大至領導國家、創造上萬就業機會,你能明確地感受到別人因你而變得更幸福,就會油然感到一股踏實。

這個踏實感會是你自信的根源與底氣,它會取代你對生活的焦慮,且不需要跟他人比較就可以獲得。尋常焦慮多半是各種的「害怕失去」:害怕輸給別人、害怕失敗、害怕喪失優勢,以至於更深層的原因:害怕一文不名而沒資格被愛。這種害怕是以人的功能性作為前提。也就是當你愈認同價值建立在名利地位上,愈表示你需要仰賴「與人交換利益」帶來肯定,甚至對於愛與被愛也是有條件的。但人生沒有不會失去的東西,也沒有永遠的成功。若將注意力放在害怕失去,你會因為一再地失去更加惶惑不安,也把無謂的、注定會失去的東西抓得更緊。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卻無法改變失去的可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ir-2028066_1280.jpg

前兩天友人伸手要男生的約會守則,我給的建議是好好講話就行了。這是真的。因為女生通常可以預估男生一定程度的行為錯誤,所以不要太誇張的行為基本上都還在可接受範圍。思想上的謬誤因為界線微妙的關係,很難明確告訴你說什麼是幽默,但過某條線就會變成侵犯。於是大家平常就是全憑直覺來判斷。

性這個主題比較特別的是,它不像其他可以用科學理論解釋的事情,有明確的認定標準。我們可以還算輕易地分辨理性與感性的發言,是因為不論男女,對「理性」和「感性」有幾乎一致的認知。性議題不同就在於,性語言本身就被區分為男性邏輯與女性邏輯。男性邏輯就是,男性在社交上基於對「女性」這個客體發展出來的溝通/交流/意會共識。

舉例來說,「馬子」這個詞,很多男性覺得沒什麼問題,因為女生就是「被上的」嘛。女生也接受這個詞彙,是因為在父權文化下,男性邏輯是主流,很多女生也沒意識到語言背後的貶低意涵(動物性的降級、物化、權勢分配)。而且類似的詞彙太多,說實在女生聽久了有一定程度的麻木(不然每次都要去反駁也太累)。所以這種語言成為一種兩性默許的存在,同時強化著代間男性邏輯的傳承。

那會發生什麼事呢?前兩天我在YouTube看到一個脫口秀影片,是Mitch Fatel早年講的關於難搞的女朋友的主題。整個過程充滿著性歧視,卻連女性觀眾都聽得很開心。我在看影片的時候有種超現實的感覺是:有多少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化的價值觀有問題,即便它是如此侵犯尊嚴,也樂於接受?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談談與人連結的兩難。

昨天朋友問我,是不是很少碰到能承接我的話語/情緒的人?
坦白說是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簡單一點來講是:
1. 本來我們的教育就缺乏同理與傾聽能力的訓練,尤其是男性。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el-free-3566550_1280.png

中午想起某件舊事,去查了一下相關人士的照片。
因為這件事已經久遠到應該超過十年了,又連帶想起我給自己布置的課題,於是找了一下自己十幾年前的照片。

我曾經是個驕傲的屁孩,或許是基於錯誤的社會價值觀,仗著有一點點能力和別人的忍讓。雖不至於害人,但也不是個好相處的咖。有些人喜歡我犀利,我想也有人因為我的嘴賤跟強勢/無視受傷。

由於自覺優越感不是什麼健康的玩意兒,所以早有意識調整身段。如果對照以前跟現在的照片,神情還差滿多的。經過這十幾廿年生活/心理上的變化,現在想重新思考如何再調整。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76110_1280.jpg

前幾日和朋友閒聊時我才注意到,我對「嫉妒」這個情緒的經驗非常少。明明是一種在人際關係中很普遍會被誘發的情緒,連幼稚園小朋友都有可能因為同學跟別人玩不跟自己玩而嫉妒,為何我的記憶裡非常稀少呢?稍微思考一番後,我想可能跟個人對目標與自我評價的習慣有關。

先前我寫了一篇關於焦慮的分析,由於主要是針對戀愛上的焦慮討論(畢竟這比較強烈),並沒有談到在關係外,日常生活上的其他焦慮情況,比如怕報告做不好等表現不佳的情形。其實有些解決辦法是可以和嫉妒一起談的。所以,雖然本篇大概還是會側重在感情關係產生的嫉妒,但對於嫉妒的認識不妨也拿來套用在其他焦慮環節上,或許你可以在我提供的角度找到新的自處模式也不一定。

首先我們來認識,作為一種複合情緒,嫉妒必須建立在至少三個人的關係上,由排他的「愛」、對第三者的「憤怒」和失去關注的「悲傷」這些基本情緒,加之「我之所以失去你的關注,是由於第三者奪去了所造成」的判斷,和「我希望第三者同樣地得不到你的關注」的欲望所組成。基於如上判斷,為了重新獲得關注,會促使人們產生各種有效或無效的應對行為。比如攻擊第三者使其失去優勢,或改善自己令對象回心轉意(雖然這通常效果不怎麼好)。但現實上,攻擊第三者也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奧塞羅》中,埃古嫉妒凱西奧搶去了奧塞羅的關注,使自己不能升遷。於是設計毒害凱西奧,使他失去職位,但同時又離間奧塞羅的感情,使他親手殺妻再自殺。若照嫉妒的原始樣貌,構成嫉妒的三組因素都表示了嫉妒背後包含著對於一段關係的無比重視,他的目的應該終於重新獲得奧塞羅的信任才對,為何要摧毀這個人呢?

再舉另一個例子:當妻子懷疑丈夫外遇的時候,難免興起偷看對方手機的意圖。她深知若在手機中找到證據,她的婚姻就完了;而若發現手機中沒有任何外遇的證據,她也不會就此釋懷,她會想,一定是丈夫事先清除了紀錄。同時她也知道若被丈夫發現自己偷看手機,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因此偷看手機這個舉動無論如何都不會帶來安心的結果,也對維繫關係無益。但嫉妒還是會令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察看或試探。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ove-3187623_1280.jpg

最近身邊人的感情,有人被玩弄了,想盡辦法要扳回一城;有人身陷情緒勒索的泥淖,走不出也放不下,拖延了生涯規劃。之前我寫過一系列交友應該注意的點以及篩選對象的方式,我覺得正好趁這一季的兩齣戲來更深入談談某些常見但不自覺的擇偶問題。如果您還單身,請稍微檢視一下自己(或正處於其中的關係)。

最近剛開始看波瑠的新戲〈サバイバル・ウェディング〉,主題針對30歲想婚的女性,如何面對婚姻市場和營造自我價值。就像戲裡提到,如果把自己弄得廉價,就不能怪別人不珍惜。當然不是要合理化玩弄情感的人,但因為人的注意力有限、親疏遠近也有態度差異,人們怎麼決定另一個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參照標準很重要。而參照標準又來自目標對象釋出的訊息,所以設定自己給自己和給他人的參照標準,很大程度會影響你找到什麼樣的對象。

這裡我想講的不是物質標準,高學歷高收入這種標準小孩也看得懂,而且不是決定幸福程度的關鍵。女性更需要的是「被愛能力」的標準。

如果女性常跟嬌其妻妾的人往來,容易以為自大是男人的通則甚至魅力,那麼就會忽視那些在約會過程中不斷誇耀自己的自戀行為。但如果你只跟尊重你的人相處、你身邊好友也都有體貼的另一半,自然在選對象的時候,就不會考慮那些自我中心的人。因為對你而言充分的禮遇才是常態。這一點不只在你心中產生作用,你待人處事的態度、你身邊人的修養,同時也會給予你的對象暗示。他知道你周圍都是好人,有那麼多人認為你值得尊重,他也會對你好,明白你不是能隨便對待的人。否則相較之下就會顯得他很差勁,而人一般是不喜歡劣等感的,即使再自私的人都是。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76166_1280.jpg

最近公視正要上檔的新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我的同溫層引起不少討論。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與其相應的教養態度,甚至基於對美滿家庭與後代的想像,而在擇偶條件上有什麼限制,都有幾位朋友跟我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想法。聽完以後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好意或許就是別人傷痛的來源,我們通常不會知道。作為一個當事人,又該怎麼在成年後處理好自己,是個普遍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問題。所以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位朋友怎麼找到自己的故事,希望給有類似經驗的人們一份鼓勵和方向,或許你也能更自在地做自己。

純如是個纖細敏感的女孩,而且這分纖細反應在她的才能上也是十分亮眼,從小她就被老師們稱為才女。不論藝術表現、音樂、寫作都有所涉獵,也通常是那種學校有比賽會被派為班代表的學生。不過這一點在她傳統的家庭裡,並沒有受到重視。小學以前父母偶爾還會稱讚她的作品,但求學之後,她感覺父母只有在成績和她生病的時候,才特別關心。套句現在新興的詞彙,她算是個「童年情感忽視」的例子。父母有他們自己的期望,也認真教養要求她生活習慣和禮貌,並且「為了她將來好」,在成績上有很高的期待,但是他們打罵挑剔的過程中,卻從來不問她怎麼想。回憶童年,她只感覺經常被誤會、責罵,但是百口莫辯,因為「大人覺得她是怎樣就是怎樣」,她的理由或事實並不重要。在這樣的氛圍下,自然她的性格特質也不被尊重或引導。

她的父母和很多上一輩的父母一樣,覺得小孩子無須稱讚,只需要被「教導」(指正),或許是這些長輩也許不懂稱讚的好處,也從無技巧。由於無止盡地對未來憂慮,他們總害怕孩子(或自己作為父母)不夠好。好像稍有鬆懈鞭策,孩子就會長歪了一樣。所以她從小接收到的訊息,不論是否表現得比同儕突出,都是「這沒什麼,妳還要加油」(=妳不好)。

「有次我在漫畫裡看到一個故事,印象中大致上是這樣:有個漂亮、能幹又溫柔的女生,大家都覺得她很棒,但她從來沒為此表現出一點驕傲,人們也就更加讚賞她的謙虛。大家一直不解的是,這麼棒的女孩怎麼始終單身?人家要幫她介紹,她就說自己沒那麼好啦,婉拒那些機會。她的工作也非常有愛心,在慈善單位照顧老人家。後來她決定成為一名修女,一輩子把自己奉獻出去。雖然別人看她覺得非常好,但事實上,她從來不曉得自己『是什麼』。從小她媽媽就一直叫她不要驕傲,說她做得好都是應該的,所以她的心裡有很大的空洞,從來沒有養出自我價值來。她沒辦法愛特定對象,只好去當修女,因為愛特定的人是一種『自私』,媽媽教她要公平對每個人好。」純如說。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4500.jpg

她再也受不了老公在家庭裡像是個隱形人的角色,而一切生活上的大小事,她都得請示/照顧樓上婆婆的感受,惹得自己一身腥的窘況。談話的時候,孩子在旁邊一直打斷,她連忙安撫幾句,才能接著說。我拿出一個小人互搥的玩具來:「蠻蠻,阿姨有帶新玩具給你,我們來玩一場好嗎?」小兒亮了眼睛,跟我各按玩具兩端的按鈕,一時槌子互打,直到其中一個小人「爆頭」為止。孩子笑得很開心,接下來,他想要自己控制兩角,就一把把玩具挪到地上玩去了。

或許是因為住得近,老公似乎沒有離家獨立的自覺。除了「上班」這件事自己來以外,其他的生活瑣事,幾乎保留了青少年期當小孩的習慣:吃完飯喝完果汁不會洗碗盤,常等到下次要用時才發現,扣子掉了褲子破了就找媽媽。剛結婚那會兒,新房東西還沒置辦完全,他也不急,每天把髒衣服拿回家給媽媽洗,直到太太看不下去,訂了一台洗衣機才終止。

這個媳婦其實很賢慧,或者回過頭來想,或許正因為她能幹又不排斥做家事,男人才選了她。果不其然結婚後,男人就「專心工作」了。家裡大小事、跟長輩的溝通都交給這個家族的新人——太太。包含原本兄弟間在母親面前的爭寵,也由太太代勞。太太總是礙於身分不敢多說什麼,偶爾說句公道話損了誰的利益,就被集中攻擊。

生孩子之後重心就從老公身上挪到兒子身上的婆婆,自然不太習慣這個新來的成員。或許她也不打算當壞婆婆,但仍然下意識地想從兒子身上尋求所需的愛,彷彿他還是當年天真仰慕媽媽的孩子,畢竟她已經太習慣以兒子(而非老公)為中心的生活了。這樣難免就對小夫妻的新家庭構成了障礙。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瞭解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渴望、一直以來的藉口,也決心要好好整頓自己,出發尋找真愛的時候,除了列好條件與安排活動積極認識新人以外,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點呢?

由於很多人避免情感親密的原因,是他們的自我形象低落。比起檢視自己的痛處,寄情於未知的理想對象反而比較輕鬆,就這麼延宕了戀愛的時機。然而我們必須瞭解,一面否定自己,一面又努力尋求幸福,能夠成功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不理智的情緒,會阻擋你看見實現的機會,或者把個人低潮小題大作起來,也會忽略對方的需求。關係畢竟是一個互相的結構,如果我們以自己為中心,就很容易委屈某一方而影響品質(不是自己隱忍,就是向對方要求)。因此隨時檢視自己的狀態,也是有必要的。這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做正念減壓的練習,有助於妥善與情緒共處,甚至發現性格缺點的遠因。
 

前文我們提過,可依未來藍圖列出關係必要與須避免的條件,檢核正在發展中的關係是否適當。然而條件這件事,本身就很容易混淆內化的社會價值和不安全感,其中機轉,可參考我的舊文〈該不該開擇偶條件?又該怎麼開?〉。除了已列的條件,交友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注意。

如果你是個擔心自己「不夠好」的人(或者自以為太好其實也是個問題),可以從調整自尊感的來源下手。我們經常把自己的定位,取決於和他人比較後的結果,尤其最簡單的比較方式是社會價值。但是能夠決定關係成敗的,並不是職業能力,而是性格特質和處理情緒的能力。當你不得不為自己豎立一道高牆來避免自我看輕的同時,其實你已正在看輕自己(你知道,只是你不想面對,所以投射於外成為各種擇偶標準,把問題歸咎於人讓你對自己感覺好一點)。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ople-2597454_1280.jpg

上一篇文章,我們大致解釋了現代人的單身困境,經常是基於怎樣的心理導致。其實要走入家庭,並且確實長遠相處,還有很多需要處理的部分,這些我們都有機會慢慢講。但面對現下單身,需要趕快提起步伐前進者,還是有些方法可以先建議。自我成長雖然是必須的,但是曠日廢時,我們不可能等到把自己都處理好了,再出去找對象。只要將「尋找伴侶」和「整理自己」兩件事同時並進即可。經由一些準備功夫,讓我們盡可能找到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且有意願攜手共進的伙伴,接著就可以藉由親密關係彼此協助、共同成長與承擔。
 

自我準備

踏出去之前,我們需要釐清一些自己的需求,以免錯誤的認知導致追求那些並非真心想要的對象,讓自己對愛情再次幻滅。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oman-3187620_1280.jpg

最近朋友給了我一個大哉問,讓我整整思考了一星期。因為辦活動的關係,他認識大量優秀的單身男女,他們每個人都在專業上有非常傑出的表現,而且大部分很懂得生活,過著忙碌又精彩的人生,可以說是拿出手介紹很多人都想追求的對象,但不知為何感情茫茫尚未靠岸。

我想了想,問題可能在於,人們在戀愛前經常不是那麼認識自己的需求。我指的是潛意識的需求。通常我們問一個人為什麼單身、想找什麼樣的對象,多數人都列得出很多「看得到」的條件來。也有許多人認為,是因為工作太忙、分身乏術,沒能好好出去找對象,但年紀一到,又覺得好像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可是工作模式已固定,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又不想(或不知)從何改變。於是寧可相信姻緣天注定,等等看能不能轉角遇到愛,如果沒有,或許就是沒有緣分吧。我必須說,這樣的想法,是無法改變單身現狀的。這就跟你想著要一份好工作,卻不動手寫履歷、寄出去,或者寫好了手機卻關靜音,不接電話、不面試一樣不可能。

後面我會試著從心理和行動兩方面來開解這個問題,只要你還期待你的人生能夠有一個伴、渴望親密關係,希望看完的人願意嘗試新方法給生活注入改變。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eople-2557451_1280.jpg

我喜歡靜靜地觀察人,也喜歡把看到的問題放到自己身上來思考有什麼經驗可以對應。說「擇偶」太狹隘,我們就說交友吧!交友這件事我也斷斷續續看了十幾年(包括我自己的經驗),社群交友也好、未婚聯誼也好,不論有意無意、是否拚命,大部分人在單身的時候遇到同樣單身的異性,多少可以意識到,那些人都有走入生命的可能。即使他不是你的菜,可是人生嘛你怎知道明天會有什麼變數?我就喜歡過我一直以為不會喜歡的人,嚇了自己好大一跳啊。

許多人困於對異性相處的不熟練,寧可保持距離默默觀察就好。但是我要說,與人交往(這裡說的是人際交往,不限於一對一戀愛)的能力,就像上台演講一樣,不維持頻率地做就會退步。即便你曾經很熟練,等過很久以後要再上台,就會緊張得不能自己,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我有個宅友,名叫阿宏。阿宏想戀愛很久了,可是不知道怎麼跟女生自然地聊天。由於長久的單身,還有對異性關係的嚮往,讓他只要一靠近女生就會意識到這個願望,因此緊張起來,然後對方總會敏感地察覺、躲開,進而挫折到他。這樣的經驗又害他下次認識人更加躊躇,擔心自己被人覺得噁心,或者該講話時腦筋空白,深怕說錯話被人誤會。最後他乾脆都只遠遠地看,不太敢去交友了。可是你知道,那種意識過度的「遠遠地看」,其實也滿讓人害怕的﹍﹍他會在心裡幻想一百遍跟那女生互動,然後在某天看到她交男友時自顧自「失戀」。我更擔心這樣下去,他會永遠抓不到機會用平常心去交朋友(也就是他連普通的異性朋友都很難交)。

如果你現在單身,不管是不是現在就想交新對象,不想也沒關係,但若是將來還打算談新戀情,那我會建議你維持跟單身異性接觸的頻率。網路上聊一聊、偶爾約吃個下午茶或踏個青。你不一定需要追求這些朋友,也不是在亂槍打鳥或搞曖昧,而是讓自己在心境上習慣跟單身異性相處這回事。這可以讓你在真正想要出手時,對往來的態度不那麼陌生。尤其如果你很介意另一半的價值觀相不相合,不去接觸怎麼有機會知道呢?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ack_sheep.jpg

  小君和我提到她對媽媽的印象。自她有記憶以來,似乎就不曾有過什麼母女歡樂的童年時光。她對媽媽的早期印象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易怒和打罵,例如幼年時吃飯動作慢,總是惹來母親捏大腿和衣架伺候。她不記得是幾歲的時候,大腿總是青一塊紫一塊。「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媽打我我不敢跑。」她說。我想像著小女孩只是因為一些日常瑣事的小麻煩——那種大部分小孩都會闖的小禍或分心——看著棍子挨著疼,不敢跑也不敢求救的模樣。「偶爾幸運一點,爸爸看不過去會過來喊停。」她補充。不過爸爸常常上班不在家就是了。為什麼不能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讓媽媽更生氣的結果就得多挨幾下。

  另一種印象,也是她即使長大成人了、即使一直處理不好親子關係,仍捨不得放棄母親的原因。「小時候我摔破頭兩次,都是媽媽在診間讓害怕的我抓著她的手給醫生縫合。」「最早一次是一歲半的時候,第二次我上小學了,我想我應該抓得很用力。」

  一般來說小孩子不太會記得兩歲以前的事,一歲半那次受傷的經驗帶給她的意義是重大的。她仍清楚記得當時被好幾個大人壓制、動彈不得的拘束、診間的白牆、冰冷的床架,金屬碰撞的聲音,醫生對哭鬧小孩的威脅:再不聽話就叫家長出去。她聽得懂,而母親似乎沒有離去。這是她(記憶中的)第一次從家人身上滿足的安全感,還有從外人身上感受到威脅的恐懼。

  「以依戀風格來說,我是矛盾型的,既渴望被愛,又覺得隨時都會失去愛。不是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而是我不相信人性。有好幾次我希望家人在的時候,他們並不在,這讓我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在成人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必須是他們喜歡的樣子,他們才愛我。甚至到現在,我還是會懷疑,他們拋棄不了我只是因為他們生了我沒辦法而已。」她自剖「但我知道這也許只是不理性思考,事情沒有這麼糟。」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logtwimport150105.jpg

  最近不約而同看到了幾個討論,都在談「找對象到底要不要開條件」這回事。前幾天,PTT上一位沒戀愛過的男網友真心誠意上女版發問,附上洋洋灑灑二、三十條他心目中可以接受的戀愛對象的條件,請教鄉民們該怎麼做才能抵達終點(結婚生子)。文一貼出鄉民果然砲火猛烈,無不對那落落長的條件頗有微詞。如果真要細究,撇除一部分可能出於歧視或錯誤認知所設的要求以外,綜合起來他想找的對象其實也跟我們對戀愛的期許差不多,就是一個誠實、重視婚姻與忠誠的人。但大家還是對於把條件開得這麼細瑣,以及其中透露出的「想要一次到位,最好跳過失敗與磨合就能找到理想對象」的企圖感到不悅。

  這兩天朋友海苔熊剛好也和我聊到,開條件找對象這件事,到底在戀愛中是怎麼作用的、又有沒有必要呢?以下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戀愛到底有沒有條件?當然有條件,最常聽到的,比如說至少得「看得順眼」;而要快樂,也少不了「聊得起來」這一條。除此之外,最好是能學經歷匹配、經濟條件優渥、一表人才又更好了,還要體貼一點、陽光一點、善良一點﹍﹍這一想,條件就愈開愈多。但你有沒有發現?「開條件」這個行為,是非常個人中心主義的。人在開條件的時候,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前提是「自己可以不用改變就能輕鬆而快樂地談戀愛」。而所有的條件,反映的必然是個人的欲望和恐懼。

  比如說,很多人喜歡高富帥/白富美,背後有很大的動機是想藉由這樣的對象,間接「提昇自己的等級」。若是被明顯優秀的對象選擇,一方面既可以滿足自尊/虛榮,另一方面可以附帶享受(很多時候是經濟上的)更有品質的生活,並且誤以為這種生活品質等同於戀愛的品質。而想要對方溫柔體貼的換句話說,是自己不需要改變也不會被瞧不起(=對無條件的愛的渴望)。符合條件的人,由於滿足了個人欲望,所以一開始會有好像很理想、錯過可惜的錯覺,但是真正相處又是另一回事。因為「關係」不可能只建立在單一個人的需求上,它必然是得讓彼此都能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才能持續。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回應對方的期待,那些期待會不會成為新的壓力,都還是未知數。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40399676.jpg

  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人講話好中肯、好有見地,簡直幫你把長久以來的心聲給講了出來。於是心裡產生了一種澎湃,覺得這是一位相見恨晚的同道中人,怎能不認識一下?趕緊留言按讚,發卡交友。若對方正好美麗大方,或帥氣俊朗,爬爬文發現他還特別有正義感,不只會扶老太太過馬路,又似乎比我們多了點直言的膽識,還對政治環境和社會弱勢頗多關注,就在心裡多加上了好幾分。剛認識的時候總是心情激動,即使只是對方簡單回了留言都覺得感動。直到有一天,你們針對一件事的觀念大相逕庭,你才突然清醒,這個你以為很優秀的人,原來「這麼俗氣」。你一時無法接受他怎能這樣態度傲慢地否定你的意見(甚至感覺到被嘲弄),也許還留了言抗議他的無禮,順便提醒他過去有多NICE,暗自希望他能「清醒一點」、保持形象,期待他回你一句對不起、修正自己的觀點。沒想到他還執迷不悟地跟你吵起來。於是你感到失望,覺得看走了眼,心火一熄之後,開始感覺他原來只是個喜歡帶風向、砲轟別人、享受吹捧的人,甚至有點後悔過去的自己為何還跟他沆瀣一氣,只好不歡而散,退讚離場。

  再換一個例子。今天你發了一張角度完美的自拍,曬曬豐富的生活文之後,對關心的議題小留了幾句觀點,沒多久,一位朋友的朋友輾轉來給你按了個讚,特佩服你說的哪個觀點,希望你允許他追蹤你或加你好友(即使追蹤並不需要本人許可)。你可能覺得無妨,有人欣賞也不錯,於是按了同意。這之後他每天熱情地留言支持,你感覺好像多了一個小小粉絲,他可能還積極想為你送湯送藥,晨昏問候。有可能孤獨的你終於覺得自己為人所理解了,漸漸開始依賴起對方的好,覺得對方善良親切、慧眼獨具,一定是個修養很棒的人吧,因此建立起更穩固的關係甚至戀愛。

  我是一個沒有什麼偶像情結的人,雖然有欣賞的藝人,但除了對作品的喜好以外,不太會把作品的好移情為對創作者的喜愛,也不會特別想靠近他們,成為萬千粉絲之一。每每看到網紅底下的護衛大軍,還有讚美聽久了變得無法接受不同意見、遇到質疑就要乘著人勢排除異己的人,總覺得不可思議。到底是什麼,讓人們會把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等同於他的人品?即便他日後失言或者動機不純,都無損這種信仰?就我所知,一個人做了好的事,未必是存著好意;或者存著好意的,也不等於不會做壞事。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喜歡上一個人,才因此發現,原來當一個人內心有空隙的時候,弱點竟會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熱情為包裝,而我們身在其中又會如何盲目地以為那就是愛。

總是在心裡尋求被完全接受的可能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xual-predators.thefix.jpg

  相信最近台灣沒有人不知道房思琪的故事。也因為房思琪的故事不是典型的暴力性侵,而是包裹著愛情的糖衣,甚至當事人都無法否認愛意,而傷害又是如此確實,才在社會投下一顆震撼彈(不僅僅因為作者自縊)。事件之後,各方討論著狼師花言巧語的狡詐,也陸續有其他受害者現身,或者類似事件的當事人出來分享自己的被獵經驗。我們才發現,知名社運人士、知名醫師、知名律師、某些產業大佬、知青,原來在燦燦光環下,左手改變世界,右手玩弄女人。原本我沒打算多討論這件事,一方面是說的人已經不少,也有些很不錯的分析,但這兩天又看了一些女孩跳出來分享自己的經驗,還有被誘拐後的撕心之痛,我發現這件事不能單純只是檢討加害者這麼簡單。是什麼讓房思琪們即使只是被奪走一個吻都感到痛不欲生?被害人們屢屢用「心碎了」形容自己,痛苦程度完全不亞於碰上重大事件、親屬傷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她們誇張了、她們太浪漫了,感覺才會被放得這麼大,不過就是一個吻不是嗎?我想我們在認知教育上,正應該理解並檢討為何會教出心理歷程如此的房思琪們、為何她們痛到很難想得開。(這篇文章針對的不是林小姐,請從林小姐的立場跳脫來看。)

  討論之前我先來說一位A小姐的故事。A小姐跟很多人們眼中教養良好的女孩一樣,雖然成長過程不免碰到色狼,但大致上安全地長大了。她聰慧有才,也很乖巧,如許多父母的期許般,認真唸書、教養很好、為人客氣,直到大學畢業出社會一段時間,都因為她的勤懇還有緣份剛好未到,保持著單身。除了認真生活跟一些藝文嗜好以外,她的人生一直很單純,她往來的人也幾乎同樣純樸、沒什麼小奸小惡的事。

  很快地適婚年齡就到了,她也認真考慮尋找對象,於是在認識一些人之後,選擇和其中幾位背景相似、又已經在網路上互相瞭解過的男士見面。在某領域小有成就的B先生就是在這個時期認識的。剛開始B先生認真認識A小姐,也翻看了A小姐寫過的所有文章,寫了一封誠懇的信給她。之後兩人書信往返、電話交流一陣子,彼此分享生活和價值觀,然後相約見面。見面那天B先生甚至打算繞道來載A小姐下班,表現誠意。由於B先生從一開始就毫不隱諱地提供不少個資,初見面也彼此交換名片,言談舉止幽默有禮,A小姐自然也當他是個正人君子,愉快地結束那場約會,之後繼續往來好一陣子。就在A小姐覺得這個人真的有誠意,人品不錯、人也上進,賦予信賴也表示好感之後,某一天B先生卻唐突地提出當床伴的要求。A小姐為此感到極大的震撼。一來自己絕對不是看起來輕挑或愛玩的女性,二來B先生一直以來的表現也不像這樣的人。這讓A小姐一時懵了,甚至不知道該不該生氣。於是就在倉皇下結束對話,之後再也沒聯絡。

  你可能會覺得,這件事情就到此結束。就是一則不小心所遇非人的故事,反正也沒有人用強,就當學一次經驗吧。但事實上A小姐事後感到非常痛苦,也對自己的痛苦覺得意外。她花很多時間去釐清悶在胸口的情緒是什麼。首先是包裝精良的欺騙挑戰了自己對人的信任,她沒想到對方會這樣輕率地背叛一個對自己釋出好感的人,這讓她感到恐怖。接著是憤怒,以B先生的社經地位,實在不太適合留下什麼污名,而他竟如此毫不遮掩,似乎自己是一個「不值得也不需要被尊重的人」,這讓A小姐感到受辱。她感覺自己徹底被小看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傍晚看到幾位創業朋友的牢騷,我想來聊聊「經驗」這件事。到了現在這年紀會看到的情況,大多也是年紀相近或稍長的族群,差不多就是大家都有些資歷、有些創業、有些失敗的時候,也是周圍人都開始憑著經驗在做事的時候。

  沒有經驗的時候,總覺得經驗是寶貴的、是一種安心的保證。在以前或許如此,但世界變化太快,現在的經驗,可能明年大環境就不是這樣了,而我們所受的教育,卻讓我們根深柢固相信且依賴經驗這回事,然後面向變動的環境,做出愈來愈多囿於經驗反而忽視其他可能的決策。這兩年我在不少人身上看到這個問題(應該說一直以來都有這個問題,只是年輕時自己跟身邊的人都還經驗不足所以不知道而已)。如果放在人的個性上,可以說30歲之後,想法和個性都容易變得僵固,也是這個原因。

  先不說徐重仁這樣經驗豐富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發生了不愉快的投資、說出年輕人怎麼樣的話來。我自己接觸到的不少主管或創業者,也經常會因為一兩次不好的經驗,導出「某某種人就是會怎樣所以以後不要跟這種人合作」的觀點。但那個「某某種」的定義,事實上與人品無關,通常是偏見和錯誤歸因。好比以前人會說「離婚/單身的人一定個性有問題」一樣,無視每段婚姻在脈絡上的不同,他們也無視合作者在不同企業或時空背景下,可能的表現。沒有離婚的爛人我們一定都見過,離了婚的好人我相信很多人身邊也都有,但在一個基數過少、尚未盛行的年代,我們卻經常深信著這種沒有邏輯的推論。

  回到創業者(或者任何事業伙伴的媒合上)來說,基於自己少數的幾次經驗,就定義某一類族群的集體不可信任,這樣的事還是所在多有。我在想,或許是我們對於「無經驗」的恐懼,使得我們對「經驗」有太多想像附加上去的安心感,以致於將它視為判斷的唯一標準了。然而我們一生中真正經歷過的事、見過的人,在複雜難解的世界基數裡,幾乎渺小得不足取樣。

  我從高一就開始累積舉辦大型展覽/活動的經驗。後來在公司,也每年兩次地參加了不下十次書展/博覽會。照理說這個「經驗」應該夠豐富、可以應對自如才是。但每一次,我都還是用初次參與的心情在做。因為每一年你要接觸的人都是不同的,你辦十次簽名會,來的老師是不同的,場地動線是不同的,讀者是不同的,甚至同事也可能是不同的,而每年遇到的現場問題,也確實不一樣。本來以為都準備好的,總會有人為變因產生狀況。就算是自己,也不能保證明天就會身體健康正常執行。人生就是一個無論你準備得再充足,都無法百分百掌握明天的進行式。你如果問我:再給妳辦一次妳應該完全沒問題吧?經驗都那麼豐富了。我仍然會覺得沒有把握。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身邊多少會有這兩種人:一種是從不吝於讚美,經常給予你正面的評價,也鼓勵你繼續嘗試(姑且不論他是隨口說說還是認真支持);一種是很有自己的主見,經常評論人事,比較少單純讚美他人的人。然而這兩種人的稱讚,後者卻似乎比較容易讓你覺得「開心」?

  初次注意到這件事,是我大概高二的時候。當時因為畫技不錯,在同好裡我也經常扮演指導的角色。可以說當有人把圖拿給我看時,我第一個念頭往往是找出可以改善的缺點、給對方修改意見,卻忽略對方也有需要被認同的需求。直到有一天朋友照例拿著新作品來找我,他嘗試的新風格讓我耳目一新,當下我不假思索地讚嘆一句「哇這張很漂亮」,事後他告訴我那天他真的很高興,因為我「難得讚美他」。這反而讓我突然意識到,功能取向的角色讓我變成一個習慣批評甚至可能有點苛刻的人,長此以往地扮演這種角色的話,很容易會養成一種眼裡只有缺點且高高在上的姿態。不但跟我相處的人可能會不愉快(畢竟沒有人喜歡旁邊有人一天到晚提醒他哪裡做不好),我自己也會因為老是不往優點看而覺得生無可戀,久而久之說不定就會變成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也不一定。

  回到「創作者」這個角色來說,我自己也會因為作品接收到各方支持或批評。一旦聽慣了讚美,好話反而就難以入心(心裡自動會降低對讚美的感度),而變得比較在意那些之前批評自己的人會不會認同我。當一個平常不讚美我的人難得肯定,我心裡往往一陣雀躍。在留意到這種愉快感的同時,我也注意到人生之所以經常感到苦的緣由,很大一部分也跟這種心態密不可分。

  如果我們總是希望被比自己厲害、平常不讚美自己的人肯定,那就注定「失望」才會是常態。而當你「選擇」重視這類人的評價,忽略那些一直都願意第一時間讚美支持你的人說的話,一方面你等於給了苛刻的人更高的心理地位,同時貶低了自己(你會不知不覺把自己的價值交給那些比較嚴苛的人來決定),並且輕視友好者的重要性。

  由於得到的批評或漠視會比肯定還多,不但自己很容易感到挫折,也可能讓那些原本樂意支持你的朋友因為得不到你愉悅的回應而慢慢疏遠你。甚至很多時候,你可能會跟我一樣,反而養成聽到讚美就感到不自在、沒辦法安然接受的性格。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icle-58afe91286dcb.jpg

  最近隨著新書上市,「情緒勒索」這個詞廣為人知,朋友海苔熊做了情緒勒索1分鐘懶人包,幫助大家快速檢視自己的關係狀態,得到熱烈迴響。很多人看了裡頭提到的互動狀況,頻頻點頭稱是,覺得自己的確就是這樣在關係裡經常不得不做一些勉強的事去討好對方。也因此,往往讓人在關係感受到的愉快,遠少於無奈、憤怒和不安。

  不過,察覺到自己的「被害」一方面給我們改變關係的契機,另一方面,也可能反而讓我們站上「受害者」的位置,更增強怨怒感,甚至開始覺得對方「欠」自己一個合理的對待。責怪對方通常是一件「能讓自己舒服一點」的事,一旦將責任歸咎對方,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陷入一個新的勒索回圈裡。我們必須察覺到,兩個人之間,其實往往並不存有固定的「勒索-被勒索」關係,而是在不同面向上彼此交換著角色的。比如父母用「你表現得不好讓我丟臉」來迫使小孩妥協聽話的同時,小孩也可能養成把麻煩事丟給父母處理的依賴心,心裡想著「既然你要管我,那你就有義務幫我解決問題」。要是父母拒絕提供協助,小孩就鬧脾氣使事情惡化,逼得父母不得不出面解決,如此把(小孩)自己的責任讓渡出去。

  我們都曾經是勒索者也是被勒索者,那麼除了幾個連結中提到的技巧可以讓我們在受勒索的當下適度解套以外,情緒勒索還牽涉到什麼樣的對象、還有什麼我們自己應該成長與負責之處呢?下面就來大致介紹幾點。

陌生人也存在情緒勒索:道德綁架的困局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jpg

「預約不到的餐廳、代理商的男朋友、有意義的工作、六本木之丘、TOHO CIMEMAS的晚場電影、兩天一夜的箱根旅行、Harry Winston的婚戒、幸福的婚姻,這都是讓人生圓滿的要素。選擇參與東京這場遊戲的女人們,扮演著主人公的角色,一個個蒐集完成遊戲的要素。」

  看到以上這些話,妳的心裡會不會有些撼動呢?上週甫播畢的《東京女子圖鑑》,改編自女性生活情報誌《東京カレンダー》裡的人氣漫畫,由於沒有太多明星光環和黃金時段的收視壓力,反而成功製作出主題鮮明的小品。有意思的是,雜誌本身看來是以女性為主要訴求,然而作品在揭露女性的算計和鬥爭上(也可以說是女人生存上的艱難),諷刺起來卻毫不客氣。這是不是表示,對於多數女性而言,作品中所描述的那些小心機,一方面反映了現實上確實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不得不玩轉於這場人生遊戲的無奈呢?如果只是少數人汲汲營營於光鮮亮麗的外在,相互傾軋地踩著別人往上爬,把身邊男人劃分等級,再彷彿名牌包一樣地配戴炫耀,將男人視為「身價」的一部分,這樣的揭露想必就不會獲得熱烈的迴響,反而會遭到撻伐了吧。「都會女子」這個詞,或許當它成為個人身分時,就等於進入某場遊戲,自己也化為撐起整個遊戲機制的一份子了。

  高中時候,還在秋田鄉下的綾被老師問到將來的志向,她說:「我想成為一個備受羨慕的人。」當人們作為女孩出生的那一刻起,「可愛」、「漂亮」這類詞,就已經在成長過程不斷被提示和標籤。可以說,在男孩還玩得髒兮兮滿身泥巴的時候,女孩就已經一路被教育著何謂「女性的價值」了。而這個和外貌無法脫勾的標準,隨時都處在被評比的狀態。綾很清楚自己的外貌在地方上算是「勝利組」,所以做著靠外貌闖天下的美夢。她接著回答老師「我想成為像您這樣的人」,使老師心花怒放。這讓她得到了人生的第二個暗示:「沒有人是不想要被羨慕的」並確認到「自己擁有掌握人心的小聰明」,為接下來的東京行埋下契機。

  社會學家早已研究,只要有兩個以上女性的場所,女性們自己就會形成互相比較的心理;一群女孩在一起,也會發展出只屬於女性群體的語言(這個語言包括口頭交際的模式、肢體互動的方式,以及心理活動)。如果在這群女生中間放入一名異性呢?「女孩們的語言」就會瞬間改變,而且對外貌表現和性魅力的自覺也會相對提昇,肢體語言同時產生變化。這就是女人。一切改變都是瞬間的(在異性介入的那一刻),而且心照不宣,那是因為這樣的程式/自覺打從出生起就被潛意識地訓練好了,透過各種社會氛圍對女性的評價達成。這些價值裡,包括「藉由異性的肯定」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一環;相對地,男性群體卻不需要由女性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反而是需要同伴(其他男性)的認同,這些傾向是父權社會的結構使然。(因此男性往往對於「同性戀」這類挑戰陽剛氣質的存在特別反感,更甚於女性,因為關乎主導權是否轉移。)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