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決定你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先說我這篇不是要檢討特定對象,提到的人就是作為舉例而已,裡頭沒一個人我有關注,當然我也不熟悉他們。

網紅爭議事件層出不窮,總是會讓我疑惑,這個社會的人到底認同什麼價值標準?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品味詮釋

忘記是不是公司活動的場合,某回我在同一天裡經過信義ATT的餐廳跟東區,恰巧附近都有一群聚餐完的貴婦團(依她們身上行頭的價格來看),這兩群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卻不大一樣。我得先說我不認識她們,所以講的完全只是第一眼印象,不代表事實。其中一團感覺像是兩三代富裕出身的人,妝髮衣造都剛剛好地舒適,自帶餘裕感,講話音量適中,口條端正,動作秀氣,身上無一處特別突出搶眼。另一團走路時擠在一起相互碰撞,語音不時高揚,不管髮型或衣服都很有存在感,整體色系或與身形未必適搭,但看得出來:她們有錢。以後出門大家可以觀察看看,以台北來說,不同區域的人形象的確不大一樣。

在講品味之前,也可以講講什麼是「俗」,還有俗跟雅是否是一高一低的問題,而我們是否只要選擇「高」的就是好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men-g8d1e0339d_1920.jpg

講講執著跟繞道這件事。
人是一種很奇妙的生物,不想做的事,儘管知道問題在哪就是不想做,就是要想100種方法繞過去也不想直接解決。
最後往往常讓自己徒勞一場。
今天剛好讀到兩篇文章簡單分享一下: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oman-g42bc3fd1c_1920.jpg

偶然加入了一個內向者社團,我已經忘記自己曾經申請過,大概當初是想多瞭解一下這方面的資訊吧,結果審核完進去一看發現:好多人把自己的不自信歸咎於內向
(不自信跟內向是兩回事喔,內向特質的人同樣可以做外向者能做的事唷)

不自信是由於價值觀與自我認知間有落差,使人很容易歸咎於能力不好,但有時候只是「標準設定錯誤」的問題,它不但使你自我評價偏頗,也會影響你嘗試挑戰的勇氣。以下針對不自信的人分享一點轉念方式:

1. 如果你需要被權威者認同(通常是父母),請想想你已經超越他的事。人們之所以仰望父母,多半是幼年對「萬能撫育者」的印象延續至成年(可能也包含他們刻意打壓造成),但是仔細想想,以他們的年代跟現在比,現在需要具備的生存能力也許更多。比如:你父母可能一輩子沒上台過,而你經常要當眾報告或講演;你父母可能從未做過領導者,而你很早就學會組織社團與分配工作,他們不瞭解你的競爭環境幾乎是必然的。要是你的父母剛好很能幹,那麼當成一個方便取經的資源,也是一種優勢。當你能夠把父母當成「他者」看待,而不是自我評價的標準,比較能夠看見他們的盲點與自我中心的部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man-in-white-dress-outside.jpg

小時候以為大人(30歲以上)應該都很成熟,長大以後才發現,有些課題就是會做很久,一輩子不一定解得完。雖然以前還算喜歡寫證明題(大概是我喜歡把一件事情想明白的感覺吧),但人生的證明題往往要用上很多很多公式跟經驗,實驗失敗不知幾次,才會覺得好像有一點點對了。

其實我兩年前就打算少寫一點感情,我以為我都寫得差不多了,結果不是憨人想得這麼簡單,沒想到現在還在寫(遠目)。希望哪天透徹了用一篇文章寫完然後再也不提。

今天剛好聽到兩位40歲熟女(單身、經濟無虞、各方面維持不錯)的感情經,覺得有點感想。兩位都不是出身豪門,都是靠自己翻轉的。A女小時家貧又單親,媽媽為了保護好女兒們,不得不強硬起來。不知是否這樣的成長背景,可能貧窮、受欺負多少成為她心裡的一道陰影,成年以後,按旁人所說,她一直很想嫁入豪門。儘管有專業能力,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弱勢,她還是需要更多安全感。然後她說,她到了40歲發現世間道理就是「顏值至上」,漂亮女人擁有莫大的力量。她認為男人的嫌棄,比如家事做不好、生活習慣差什麼的,只是因為妳不夠美,沒有到讓他不敢得罪的程度(這也只是初期吧)。

再講講另一位,這位比較奔放一點,戀愛經驗也豐富,經過了幾種關係型態的嘗試之後,她明白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好奇的與不能接受的。談感情差不多也是這樣,我們就是在關係中確認自己的樣貌跟喜好,如果沒有一個人跟你對照,你其實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願意捨棄什麼。她陷入過幾次混亂與迷情,然後清醒,還在尋覓,但理解到幾件事:關於能/不能妥協的點、要/不要期望的事,還有最終我們也只能做自己。當你不能接受自己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徒勞與勉強。40歲的她活得飛揚自在許多。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ouple-at-sunset.jpg

今天在某篇電影文下面看到有人說,他特愛交高社經地位的女友然後讓她們互相爭寵,真是心理一陣反感,所以來回顧一下舊文。(寫文時正好是王力宏事件發生時)

平常寫這些單純抱著希望少點人受傷的心情分享,希望能幫到一些覺得哪裡怪怪但還無從判斷的人早點遠離危險。

★關於隱藏的自戀型,以下提供我的經驗簡易判斷,包含但不限於這幾點(純個人經驗分享,遇到嚴重狀況請去找專業人士協助)

1. 他們很有魅力、自信,條件也很好(他的自信通常也能讓他取得更多機會),初步印象就是大有為又熱情的青年。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lance-gf5674e578_1280.jpg

減肥、美容、宗教、投資是常被當盤子的領域,看著認識的人被割而且當下提醒也聽不進去,我有時也挺感慨的。如果經常檢視自己的決策和多觀察,差不多可以知道凡事沒什麼捷徑,愈想長期持有的東西(健康、財富、美貌、良好關係、職涯),愈是只能把枯燥的基本工做好才有效。

幾個原則分享一下,如果有人正在接觸什麼新鮮有神效的方法,看能不能早點領會退坑。

1. 減肥:除非是有特定疾病(那就先看醫生治療),只要你身體機能正常,會胖就只有一個原因是熱量赤字、作息/飲食不正確。只有改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並長長久久地持續下去,才能維持身材。近年來也陸續有出版關於情緒進食、糖類上癮的書籍。瞭解自己的飲食結構、錯誤原因並調整好,自然可以正常吃三餐瘦下來。正餐吃法可參考得舒飲食法,你不一定要很清楚食物熱量,只要按照正確原則吃就不會胖。(原則:原型食物、菜肉比例)

#所有叫你吃代餐的方法都請捨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分析幾個平台發現設計者的邏輯不一樣真的結果差很多,會賺的電商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平常只是比價買東西,可能覺得電商都差不多,但其實裡面有很多巧思經過計算。

拿最大的momo來舉例,它算是相對知道使用者會想看什麼,版面分類、排版位置跟預測做得還不錯,看得出來在消費者行為上花很多精神去優化過。而且列表的資訊摘要會強調使用者比較在意的部分,不一定需要一個個點進細目去比較。

即使是小額消費者,免運門檻也不高,你很自然會去湊;高額消費者就是看折扣,他的折扣活動太多種,電腦又會自動幫你列比哪一種最省錢,算是為使用者省了不少事。而且比價表會提醒你現在下單賺到多少,這個折扣可能再10個小時就沒有了,猶豫到明天就只能買下面那個貴幾百塊的價格,有刺激購買的效果,這都是心理暗示的設計。至於還要自己一個一個去下載折扣券的平台我就不知道在想什麼了,大概就是沒參透吧🙄

電商總希望你在裡面逛久一點,但消費者總也希望想買的東西能用最短時間找到,這要怎麼平衡?就是既讓他能一眼看到,旁邊的導購推薦又要夠吸引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大數據用得夠不夠精準、能不能抓到消費者最在意的點是什麼、大膽刪除他們不一定要知道的(以免細節干擾閱讀)。

有些平台是把消費者可能想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塞進去,又因為資訊過多做了太多分類。自以為很精細,反而讓消費者必須逐條檢視比較。雖然上站時間一樣長,但一邊是逛得很開心,另一邊是迷路,而且在單一產品處停留太久(要是UI也做得不夠好就更慘),最後就會反應在營業額的差異上。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了一個沒信度的小測驗,湊巧地還算有點準,只是上兩條要交換過來。

271279174.jpg

說到「受歡迎」,我後來發現人們對於「受歡迎」的想像經常太偏頗或錯誤。或許是因為會去想這個的人都是實際沒有受歡迎過的人。

受歡迎當然跟條件有關,所以很多人以為提升自己條件就會受歡迎了,但實際上多的是條件普通卻受歡迎,以及條件很好卻不討喜的人。

最常見的方法比如展示自己的財力、暗示自己受歡迎、表現出自以為的自信、穿搭時尚(但不見得符合個人氣質)。反而會因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顯得尷尬。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閒聊-談弗洛姆理論與愛的關係

我已經忘記以前學弗洛姆時主要在講哪個學說了,查了一下維基複習一下,以下先引用維基的介紹,然後再來講感情。

------(引文)------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關懷責任尊重了解。而他認為現今人際關係中,關懷和責任的特質已十分少見。弗氏稱現代社會的人缺少對別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別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提出了人有五種需求: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uple-3798371_1280.jpg

前些日子看到Dcard上一位工程師女友抱怨男友交往後忙於工作,沒辦法再像追求時那樣半夜想睡還陪聊、大費周章安排驚喜,這落差讓她感到委屈,也一邊覺得忍耐的自己很了不起。20歲的妹仔可能嚮往有人每天噓寒問暖、溫柔陪伴、耐心哄。但到了3、40歲以後,你一定看過身邊各種婚姻現實、感情起伏,也一定看過中年面對上有老下有小、在公司當夾心餅的辛苦。這時候如果還有一點浪漫,那真的是有心才能營造。

這時你也差不多知道,如果有人每天花很多時間跟你花前月下,那他不是要玩你,就是錢太多沒有其他生活重心,而且很可能沒在務實規劃有你的餘生,否則他會知道負責需要的代價。於是你會開始認知,寵愛是幸運,而幸運是很難捉摸與掌握的,就算再怎麼珍惜,唯一能掌握的也只有自己。

所以,如果感覺另一半工作很忙都不能陪你、你只能體諒、很委屈,你花很多時間在等待,那是在對不起自己。時間不應該用來等待某個人給你什麼,而是用來創造你能寵自己也寵別人的本錢。因為就算沒有愛人,你還有自己跟家人要照顧,不能把這件事放在別人身上,由別人來決定你能得到多少、快不快樂。

可能是我已經過了羨慕別人老公多好的年紀,現在反而比較欣賞像周品均那樣把自己跟事業都經營出色的人。當你有自己的重心時,感情才會是你生命中美好的點綴,而不用乞討。當你明確自己的價值時,你就不用糾結對方沒給你你想要的(也許他真的做不到)、委屈自己去換。你只需要接受能讓你快樂的人、用自己也舒服的方式付出。到時你想要的可能也跟現在不一樣了。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hild-5033381_1280.jpg
Image by Ratna Fitry from Pixabay 

這幾年看了很多例子,包括自我挖掘,又看著跟我同輩的人結婚生子,更有感這種模式的複製。這一代人比上一代多很多育兒知識,多人知道對小孩不可以一直說「不可以」,甚至我看到宗教文說那是種父母對小孩的詛咒。但我們說得理性一點,也不過就是一直說「不可以」的話,反而是在強化小孩對錯誤事件的印象而已,影響當然是負面的。雖然大家都知道不可以再打罵了,但那個「不可以」的念頭,才是普遍跳脫不掉的思考模式。即使你學會什麼都說好棒棒,但心底仍想著「不可以」,結果還是會因為心裡想著「這樣不對」然後心情很差,而且忍不住去干涉小孩,這是心理有趣又無奈的地方。

有時候看著平輩正在複製這種負面教養模式但不太自覺時,都會猶豫該不該講。我知道大家都很努力避免錯誤,講了好像又會徒增壓力,所以寫在這裡,給有緣看到的人看。

心裡一直想著「不可以」的人很難幸福,「不可以」是一種慣性的否定自己和他人的思維模式。每天多想一些好事,那些「不可以」的事盡量讓它當下就過去,減少反芻,如果真的嚴重,就試著理性表述,因為一直生氣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強化,久了沒好處。我這裡不是「不可以生氣」的意思,而是生氣之外可能還要去處理「生氣」這件事,用一種旁觀的方式和覺察,慢慢找回自主性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跑(很難,但是可以練習,關鍵在能不能練習到養成新的習慣)。當你變得不會這麼急著生氣了,小孩子也會跟著學你怎麼處理情緒的模式。相反地如果你一下就氣急敗壞地教小孩、或者要別人道歉,小孩看在眼裡學到的也是一有事就生氣、一生氣就要讓人知道、讓人屈服。他為了適應你,只能變得跟你一樣,或變成一個完全遲鈍的人。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我有說過,小時候比較有靈感。加上本人個性&感官都比較敏感,家裡又有個喜歡研究靈修的長輩,所以三不五時會被推去接觸各種奇妙身心靈療法。

不過,敏感跟心靈脆弱、交出主導權是兩碼子事。敏感可以更細緻地體驗這個世界,煩惱跟愉悅都可能加倍,但它跟是否需要宗教或崇拜某種權威的引導,完全無關。所以我討論心理,卻不說任何宗教的經典或教義。並不是我沒接觸過,而是我從來不把我的決定交給某個未知能量取決。

子曰敬鬼神而遠之,我接受它們可能存在,和一些對生命的解讀方式,但不想仰賴。

另一方面,個人也很反對「崇拜」。我認為若僅止於欣賞,那是美事,但崇拜到某種程度就容易交出主導權,由某個領袖或神靈來決定方向。對我來說,這是很反智的事。

我認同信仰有其存在意義。當你需要某些支持力量時,可以藉由信仰相信這個世界會幫助你,然後有信心去做你該做的,可是不要崇拜。因為最終選擇的人還是自己,我認為經由深刻思考後做出決定,是人類的權利也是義務,不應該放棄。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朋友跟我說,她娘親告訴她,之前她不喜歡的幾位對象都找到結婚目標了。本意可能是想要女兒後悔,但女兒跟我都覺得:那很恭喜啊~祝他們幸福(阿姨表示:女兒交到壞朋友)

我覺得有時候也要為交友場上經常挫敗的男性平反一下,是的,有些母親就是告訴女兒:那個男人有錢(他們會用「優秀」來形容),不嫁他是妳的損失。所以當然也會有這麼想的女兒們。

但是,就像我昨天說的,重點不在想要的是什麼(不管是什麼,都會有認同的市場),可能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明確自己、能不能接受附帶的問題。

比如,常常會聽說女生被高科技業主管或醫師騙。我覺得人生難免會遇到看走眼,但發現走眼的時候,為什麼有人會走,有人不會,搞到最後自己梭哈?

假設妳今天就是想好好經營感情,無法忍受被劈腿或冷暴力,發現對象花心的時候,有些人覺得不想一直糾結這種事就會走,而有些人會說:可是離開他我可能找不到像他條件這麼好的,我想讓他選我。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00509e.jpg

作品/Kaa-Annaku

本篇寫於二月雞排妹性騷擾事件之後,因為爭議大,先列出閱讀原則:

1. 覺得弱勢就不能檢討的人請不要看,我認為不論強勢/弱勢/加害者/受害者,自己的責任自己扛,可以改善的就改善,可以避免的就避免。

文章標籤

珮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